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2023-11-13王金发
文|王金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当代语文教育家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色语文”的价值追求。
一、创建有利于语言表达的课堂环境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在这些需要中,只有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同理,想要学生的个性天赋与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教师要创建一种具有安全感的课堂环境。
1.师生平等
“本色语文”教学观认为,师生之间是互相尊重、互相赏识、互相理解、互相补充的。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积极地向着理想的状态发展。教师首先要做表率,承认在学习中有过失或不足是极其正常的事。其次,教师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地方。再次,教师本人也要在课堂上坦然面对自己出错,甚至可以故意出错并妥善处理。耳濡目染间,学生就能大胆、真实地展现自我。
2.生生相融
“本色语文”教学观认为,学生之间是友好互助的,当同伴有了困难或不足的时候,大家会帮助,会补充,会修正,永远不会使同伴有“丢脸”或“被嘲笑”的尴尬。全体师生可以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氛围,学生在这里不会有畏惧心理,他们感到有依赖,感到被保护,感到了安全。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相互促进个性的积极发展。
3.时时肯定
“本色语文”教学观认为,教师始终是学生的鼓励者。“皮格马利翁效应试验”表明,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并且以和蔼的态度、丰富的表情与积极的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并给予积极的反馈。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赞许与期待,会让学生以更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既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场域。
二、不断深入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阅读课文的基本功,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技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2022 年版课标在学段目标中多次提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色语文”教学观认为,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对文章的理解,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可以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培养语感。
1.读正确、读熟练
正确地朗读课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是对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要做到正确,首先要强调“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防止有口无心。其次要不断正音。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就已习得某种母语方言,因受方言的影响,常常在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面出现种种缺陷甚至错误。教师可从两方面进行正音:一是直接帮助学生正音,将容易发生错误的字词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防止错误,或者通过范读,将正确读音输入学生大脑;二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自己正音,着重训练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对不认识的字、吃不准读音的字,主动地查字典确认,以求音准。
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读熟。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熟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熟读了课文,才能对文章词句间的关系有比较清楚的理解,才能正确把握语义间的停顿。这样,把课文应当理解的理解出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在熟读的基础上,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切,都会形成一种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而这个能力就是语感。
2.熟读深思结合
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现实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跨越性、跳跃性、自由性。它能使阅读主体在短时间内去搜寻记忆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从而达到领悟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为了读而引导学生读,在读之前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如运用音像、媒体、图画、实物展示等唤起学生记忆,引发学生对文本所描述的内容的思考与想象,形成自己的语感。
“教无定法,学有多法。”课堂形式生动多样,在变化中不断进步。课堂上的朗读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范读、接读、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形式穿插使用,可以使课堂上书声琅琅,热情奔放。而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不断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多形式的朗读可以增加朗读的趣味,学生常常会因为形式变化而对内容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巧用情感策略
叶圣陶先生在分析如何把握吟咏的语调时,特别强调必须“依据对文章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好“高低,强弱,缓急”这三类语调。他指出:“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是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还指出,“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
名家的指导尚且如此细致入微,一线教师更应该深入研究朗读技巧,尤其是要指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根据感情变化处理文本的朗读变化。科学合理、坚持不懈的指导,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
三、开展大量相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
1.扩大阅读量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书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从而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大量阅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是语感形成的途径,没有阅读就谈不上培养语感,所以,阅读、演讲、朗诵等语言实践非常必要。
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前文已经讲到需要训练学生的专注度,在此提出需要训练学生的视觉广度。每个人的视觉广度因生理条件、文化水平、阅读目的、阅读习惯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都能经过训练逐渐扩大。视觉广度愈大则知觉单位愈大,理解愈完全,不仅能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在读这个词的时候看到下一个词,迅速地把几个词联系起来,按意群停顿。这样,中途断读或读破句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
教师从学生初学识字起,就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词为单位进行教学,阅读过程中切忌指读,进而逐步训练用一个视点看清一个词组、句子。在阅读时不回读、不重读,读错了从头开始读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2.增加背诵量
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式就是 “熟读背诵”。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要素在大脑皮层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深刻,丰富的词语、多变的句式、独特的表达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网络系统,遇到其他的语言刺激,凭借这个系统产生“语感”。巴金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来,也就是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小时候背了220 篇《古文观止》”。茅盾能把120 回的《红楼梦》背得纯熟。正是这种积累,才使他们有了杰作诞生。“熟读背诵”还是各科学习的基础,绝对不能缺少。当然,这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僵化死板的强记,而要想方设法巧记。
3.听说写结合
培养学生的语感,各种形式的读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样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得到巩固。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
学生从开始学说话就等于在语言实践,但是那时候的说话是口语式的,并不十分规范。要训练学生形成语感,还要让他们大量地听规范的语言材料,听别人是怎样说话的。初入学的学生还不识字,这时候,可以让他们听生动的故事。标准的语音、规范的语言在他们听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时,不知不觉就被吸收了。入学后的学生,教师还要训练他们学会认真听老师、听同伴说话的习惯。在此过程中,纠正同伴或他们自身不正确的用法或说法,强化并学会正确的规范语言。进入第二学段的学生,有了自己一定的理解力,就可以开始引导他们收听新闻、广播,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接受并吸收大量规范的语言材料。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读了,说了,最终落实到写上,才是静下心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索相结合的产物。写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摘录”,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那些词语抄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 的好习惯;另一种是自己的创作,可以在读了文章后,仿写、扩写、改写、续写,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只要有愿意表达,只要是真情流露,都对语感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与情感体验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所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语感,就应该带着他们走入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品尝。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学习《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等介绍风景名胜的课文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行读天下”的活动,让家长带着学生在节假日去景区看看,用他们的眼睛、心灵去感受自然的美好,用他们手中的相机、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游玩回来再读课文,寻找共鸣点。
叶圣陶叮嘱我们:“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为了说明道理,叶圣陶还以对“健康的疲劳”的理解持不同态度的两种人为例,他说,只有“有过劳动的经验”的人,才能体味到“劳动后的疲倦确实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才会对“健康的疲倦”拍手称赞。随后,他还一语中的地指出,这种人的“语感为什么敏锐?就在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
笔者认为,学生处在一个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大声地吟诵、大量地阅读与记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加上合理的想象和大量的生活实践,一定会形成自己的语感,彼时,徜徉在语言文字的长河中便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充盈。
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的过程复杂而漫长,但通过阅读培养的语感真实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