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广西儿童文学英译

2023-11-13廖俊华

名家名作 2023年19期
关键词:童谣儿童文学译者

廖俊华

一、引言

中国儿童文学在中国庞大的文学体系下处于边缘位置,广西儿童文学在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版图上更显渺小。然而广西作为西南地区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数千年来又受到中原文化、岭南文化、骆越文化的影响,使其儿童文学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并带有浓郁的民族和生态色彩,其文学表现形式必然不可替代。萧甘牛的《一幅壮锦》早在1959 年就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成动画片上映,并在1960 年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他创作的瑶族故事《灯花》也一度流传至日本。韦其麟的《百鸟衣》《寻找太阳的母亲》、莫克的《中华国宝》、柳林的《金银花》、常海军的《作家与女孩》等作品获得国内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大奖,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广西儿童。

广西儿童文学内容独特、作品优秀、内容丰富,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学术界对于广西儿童文学的研究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窄、研究人员少、研究成果少三方面。当前,国内学术界的广西儿童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广西儿童文学的创作研究方面。广西河池学院的邓琴老师对广西儿童文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在《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广西当代儿童文学创作》[1]中认为广西儿童文学深受地域文化背景和创作队伍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实现时代性、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和地域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是广西儿童文学创作争取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她在《地域自然、民族文化资源与广西儿童文学创作》[2]中认为奇特的自然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为广西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邓琴老师2019 年出版的《广西儿童文学探论》是广西地域儿童文学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填补了广西儿童文学无“史”的空白。[3]

纵观研究现状,广西儿童文学英译研究十分缺乏,究其原因还是未重视广西儿童文学的文学地位,缺乏向国际社会展现民族文化的意识与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广西儿童文学“走出去”,展示民族地区文化,增强对外沟通,拓展国际视野,与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交流,多学习、多取经、多创新,为广西儿童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二、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的重要翻译思想。奈达长期从事《圣经》的研究与翻译,在此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死抠原文与译文的字眼形成形式对等,在译文中往往不能传达原文的意思。因此,他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观。所谓动态对等(亦即灵活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4]具体来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认为译文必须实现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的对等[5],并在此基础上传达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20 世纪70 年代,奈达将社会语言学和社会学符号纳入翻译研究,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包括言语的形式。因此,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将“动态对等”改成了“功能对等”,后者强调不可轻易牺牲形式,形式也是信息的一部分。

三、功能对等理论下广西儿童文学翻译

本文将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方面讨论广西儿童文学英译方法。

(一)词汇对等

词汇对等是指在词汇层面上,原文中的每一个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一个对应的词汇。声音是儿童早期认知事物的一个重要媒介。广西儿童文学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惯用拟声词自然再现事物的声音,试图用最少的文字来最大化地传达工具的发音特点,传递人物的情绪,渲染故事的环境,帮助儿童直接用感官来感受和理解文本。因此,翻译时首先应考虑音译法,保留拟声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让译文直接走向原文本,使儿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

例1.原文:当,当,当当。师爷敲锣我耍猴……

咚,咚,咚咚。师爷打鼓我上墙……

哗,哗,哗哗。众人鼓掌我收钱……[6]

译文:Dang, dang, dang dang. When my master stroke the gong, I would perform somersaults...

Dong, dong, dong dong. When my master beat the drum, I would jump upon the wall...

Clap, clap, clap clap. When the audiences gave their applause, I would collect the money...

常海军的小说《毛人传奇》讲述了一个生下来两臂两腿就长满了黑毛的少年,历经苦难和波折重获新生的故事。这个片段是毛人跟随马戏团的老板开始学习卖艺,随后跟着师傅卖艺赚钱。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采用锣、鼓的拟声符号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了解街边卖艺的特点,而“当”和“咚”在中英拟声系统中的发音和联想意义具有相似性,因此,译者采用音译法直接进行翻译。在儿童文学翻译中,部分拟声词采取音译法是生动传达原文的一种翻译手段。

尽管拟声词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声响进行模仿而形成的语言符号,但中英两种语言发音器官存在差异,两个民族对声音认知也不同,因此并非所有拟声词都能完全对应,翻译时音译法无法实现所有拟声词的对等。中文中拟声词有时以名词形式出现,但更多以形容词、副词的形式出现,英语拟声词通常以名词、动词的形式出现,而由于中英文句子中拟声词的词类不同,英译汉时往往需要实现词性转换。如例1 中鼓掌声“哗哗”在中文中以名词形式出现,但是在英文中缺乏与之发音对应的英文词汇,则可采用词性转换法,由名词变为动词,将其译成“clap”,有“拍手(表示赞许和欣赏)”的意思,将观众看到毛人卖艺后鼓掌欢呼的声音转变成动作,使画面增添一份动态感,帮助儿童读者体会卖艺现场。

例2.原文:一忽儿,山寨中间“花街”上,一帮小女孩像飞来的一群小鸟儿,闹喳喳说着什么,尖尖的嗓音,像撒出的一把把棉絮珠玑,撞碎在山崖石壁上。[7]

译文:Suddenly, in the middle of the village, a group of girls just like a flock of birds, were chattering away on the Hua Street. Their sharp voice were like handfuls of falling white pearls, smashing on the cliff wall.

在卜蓬的儿童小说《山崖上,树蒙蒙》中,原文作者用小鸟的叫声模拟小女孩们欢快的说话声,“闹喳喳”作为副词修饰后文“说”,翻译时译者将副词转变为动词“chatter”,该词作为动词有“喋喋不休;鸣叫;唧唧叫;”的意思,将女孩们说话的声音和动作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句法对等

句法对等关注的是源语和目的语句子结构和语法对等。中英是两种不同语系,在信息的排列上存在差异。汉语习惯按照时间前后、前因后果的方式,抽丝剥茧,缓缓阐释从而进入主题,给读者茅塞顿开、柳暗花明的感受;而英语惯于开门见山,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开头,从属信息逐渐补充。整体而言,英汉语言的句子有位置相反的语义重心:汉语的主题结构往往较长,而英语的主题结构则较短。[8]儿童读者的信息接受能力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译文所呈现的信息排列方式需要尽量与儿童最为熟悉的信息排列方式相符,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句子结构调整、逻辑重组尤为必要。译者可采用逆序法实现句法对等。

例3.原文:接近高坡的地方,因为陡得急,没有树叶,光溜溜的,又生着青苔,滑得更厉害。

译文:The place approaching to the high slope was even more slippery, as it was sharply steep without leaves on the ground where the moss sprout out.[9]

本句出自蒋美咸的儿童小说《青金草》,原句呈现了典型的汉语叙事思维,句子按照中文先因后果的逻辑顺序,将高坡更滑的一系列原因放在前,结论放在后,转换成英文时要按照译入语儿童读者的信息接受方式,将结论这一主要信息放置于首位,再衔接其他列次要新信息。

此外,中英句子成分的衔接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注重意合,逻辑性较弱,通常采用隐性衔接手段,句子中的各项成分通常排列成短小、松散的结构;而英文注重形合,逻辑性较强,通常采用显性衔接手段,句子各项成份通常由连词、介词、分词短语、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串联而成。儿童的逻辑思维尚不够成熟,缺少联系上下文吃透整个句子或整个段落的能力,因此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一些办法来加以引导。[10]广西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增译法对句子进行有效衔接,以突出句子的逻辑性,帮助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例4.原文:这些脚印,有时穿过黑森森的老林,只有树缝间透下斑斑点点的几线阳光;有时从一片瀑布下穿过,头上是阵阵雾雨,脚下是朵朵浪花;有时挂在两尺来宽的悬崖边上,走在上面,可以看见云朵正从山谷底升起;有时伸向远处,融进一片山影之中……

译文:These footprints sometimes went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where only a few spots of sunlight filtered in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trees; They sometimes passed by a waterfall from below, with mist and rain overhead while spindrift underfoot; They sometimes lingered at the edge of a cliff which is about 0.7 meters wide. Walking on it, one could see the cloud ris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mountain;They sometimes extended far away, merging into the the shadow of mountains...[11]

本句来自敏歧的小说《灯》。首先,原句由四个排比句组成,但是主语只在第一个排比句中出现,这个隐性成分并不会给中文读者带来困扰,而主语在英文中属于显性成分,主语的缺失会使英文读者感到疑惑,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增补“They”以明确剩下排比句的主语。同样在第三个句子中,“可以看见云朵正从山谷底升起”也缺乏主语,在此译者增译了主语“one”,使句子的施动者更加明确。其次,原句意群间十分松散,直译成英文必定会对读者造成理解困难。因此,译者需要根据句意、信息主次、语法规则将松散的成分连接起来。如第一个排比句可以增译“where”引导一个定语从句表明前后逻辑关系;第二个排比句增译介词“with”和“while”使句子主次分明、衔接得当。

(三)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也可以理解为语篇对等。语篇是指任何不受完全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交际功能、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单位。[12]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传递词汇层面或句法结构层面的意义,还应该传递语言单位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实现其在不同语境下承担的功能。实现语篇对等,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情境语境,判断语言单位在所处语境中的含义,继而进行语义转换,从而使交流的信息更加有效和清晰。

在不同的语言中,相应词的语义域从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在译语中选用正确的词语来翻译原文,必须考虑上下文的一致,而不应拘泥于词语上的一致,即不应总是要求译文和原文字对等。[13]在翻译广西儿童文学时,译者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对文本进行充分理解,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

例5.原文:这孩子该回家去,紧盯着我的屁股,想抢我的营生吗?[14]

译文:The kid should have gone home,but he kept stalking me, does he want to rob my Qingjin herb?

本句出自蒋美咸的儿童小说《青金草》,如果直译原句中“紧盯着我的屁股”,便会使语义造成偏差。其实通过上下文语境可知,老人连续三天上山采青金草都遇到同一个少年,因此怀疑少年一直跟踪他,为了抢夺山中难得一见的草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语境,采用意译法将译文的真实意思传达了出来。

奈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和文化对词义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在不考虑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很难对文本做出恰当的理解。”[15]广西儿童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作为文化沟通的桥梁,需要了解词汇在源语和译入语文化语境中的内涵,然后尽力将源语文化特色阐释给译入语儿童读者。此外,语言的使用有特定的交际环境。如果将语言现象与语篇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场合、目的割裂,那么译文则无法实现交际目的。广西儿童文学中的小说、童话、寓言等有其特定的故事场景,译者要注意根据不同场景人物之间的交际需求进行翻译。不管是根据文化语境还是情景语境,译者同样可采用意译法实现篇章对等。

例6.原文:……杏妮阿萨师傅、白惹阿耋师傅……铁进铁烂,铜进铜烂……[16]

译 文: ...Goddess Xingni, Goddess Baire...Please obey my command...

本句难点之一在“师傅”一词。“师傅”字面意思是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但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看,上述理解则不可取。小说中男孩包卡爬上树,树皮灰掉进了眼睛,怎么揉也揉不出来,于是小伙伴培丫学着大人的样子为包卡念咒,认为咒语能让灰从眼睛出来。此外,“杏妮”是侗族古老宗教信仰中的保护神,相传她为保护侗家人与仇敌殊死相搏,最后英勇牺牲,化为女神。而“白惹”是侗族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勉王的妻子,这对英雄夫妇也被侗族百姓视为保护神。因此,“师傅”一词根据文化语境应译成“女神”,翻译为“Goddess”更能使读者理解。难点之二在于“铁进铁烂,铜进铜烂”这句咒语的翻译。原文采用具体的意象来表达两位女神能满足祈求者的任何要求,但是直译会让读者产生困惑。结合情境语境,培丫念叨两位保护神的名字,意在呼唤她们实现她的请求,因此译文要想方设法侧重传递出咒语的呼唤功能,将该句意译成“Please obey my command”,更能直白地表达此情此景培丫的诉求。

(四)文体对等

文体对等也叫语体对等。尽管奈达强调内容第一、形式第二,但并不等于说语体不重要。他强调:“我们不应把诗当作散文翻译,也不应该把说明文译成叙事文。”[17]广西童谣结构上短小精巧,一般有四句、六句、八句,从字数上看一般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句式活泼而无定式。写作手法通常采用回环复沓的方式,多顶真、夸张等修辞手法。为方便记忆和传唱,童谣大多音节和谐、朗朗上口,富有格律和韵脚。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采用顺译法,在结构篇章、格律韵脚和写作手法方面要尽力保留童谣的特点,使译入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有相似的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

例7.原文:一跳三步脚长长,谁在后面是坏儿郎。

一跳一步脚踉跄,谁在后面是坏姑娘。[18]

译文:Jumping three long steps away, whoever behind is the bad boy.

Jumping one stumbling step away, whoever behind is the bad maid.

该童谣来自卜蓬的儿童小说《山崖上,树蒙蒙》。傍晚时分,各家各户的小孩都在家长的呼喊声中回家吃饭,所以孩子们一边唱着歌儿,一边蹦蹦跳跳往家赶,互相比较谁跑得更快。全文七言句和八言句交织,上下片句式十分工整,尾韵一韵到底。翻译时,译者采用顺译法极大地保证了句式的统一,将上下片都处理成由现在分词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使分句前后逻辑关系更清晰,中英文逻辑关系相对应。但在文学翻译中,使译文韵脚规律与原文完全相同较有难度。为使译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童谣的音韵美,译者在译文韵脚上作出了调整,将原文的“aaaa”韵脚转换成了“aaab”韵脚。译文仍然保留了童谣易阅读、易理解、易传唱的文体特点。

例8.原文: 无题

排排坐,蒸糯糯;

糯糯香,嫁姑娘;

我也嫁,我同姑娘做陪嫁;

陪嫁多,无奈何;

舂盘粑粑送外婆;

外婆不在南山在,

转来携个破鼎锅。[19]

译文: Untitled

Sitting in a row, steaming the sticky rice roll;

The roll is ready, it’s time for girl to marry;

I want to accompany, as a part of the bride’s dowry;

A lot of dowries, a lot of worries;

Making a plate of sticky rice cakes to granny;

Granny was absent but Nanshan Hill was present ,

She came by a potjie with several holes.

原文来自广西民间的杂言童谣,短短数行展现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和婚嫁文化。该童谣句式自由,长短不一。一、二、四句是传统的三言六字短句,第三句为十字长句,后三句统一为七字句。这种表达形式在童谣中十分常见,字数和句式的变化可以带来节奏的变化,使童谣在传唱的过程中更显活泼。此外,不难发现全文多处运用顶真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且前三句格律工整,这样的童谣更便于儿童记忆和吟唱。翻译时,译者同样采用了顺译法。在实现原文和译文结构篇章对等上,译者尽力做到了顺从中文的内容排布和结构层次,将字数带来的节奏变化也考虑其中。为使译文体现出原文的格律,译者尽力采用发音相近的单词以保证音韵和谐。原文前三句句尾,各有其韵脚,译者分别采用“row”与“roll”“ready”与“marry”“accompany”与“dowry”,实现句句押韵。同时顺译法还保留了“糯糯”与“外婆”这一顶真修辞手法,尽管在英文中紧邻的相同词语,后者往往用代词替代,但是在文学翻译中,遵守语法规则是基础,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真实再现源语风格和写作特点更为重要。

四、结语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标是在保持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功能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转换,具体从词汇、句子、篇章和文体四个层面实现译文的对等。广西儿童文学翻译要想使译入语读者获得跟源语读者类似的感受,在词汇对等层面可采取音译法和词性转换法;在句法对等层面采用逆序法和增译法;在篇章对等层面采用意译法;在文体对等层面采用顺译法。立足与当今儿童文学走向国家对话的文化背景,广西儿童文学也要积极探索英译策略和方法,帮助广西儿童文学走向世界舞台。

猜你喜欢

童谣儿童文学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呱呱童谣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快乐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