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孔子理想人格思想

2023-11-13张媛媛

名家名作 2023年19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人格

张媛媛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和谐社会的实现依靠社会成员的人格完善,而个体人格形成离不开成长的环境,更离不开历史文化环境。两千多年来,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持续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理想追求。因此,探究儒家理想人格的内涵和特征,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一、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源起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一方面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充满了活力和创新力。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多产生于此时期,重大的思想文化也大都源起于这个历史阶段,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影响深远。

“人格”一词是现代心理学概念,人格的形成受到个体家庭、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理想人格是个体所在的社会倡导的、要求的道德观、价值观等。

两千多年前的儒家虽然没有使用“理想人格”的术语,但是实际上却以“君子”概括了理想人格的内涵。先秦理想人格的集中概括是“君子”,而非“圣人”或者其他宗教人物。孔子解释“圣人”的人格内涵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圣人”是能够济民,使百姓生活幸福安逸的人。这样的人非常少见,即使是上古杰出的帝王“尧舜”都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尧舜其犹病诸”。那么,谁能够担任起恢复社会秩序的重任?在孔子看来只有当时社会的精英层——氏族贵族子弟,即君子。“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矣。”(《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君子是更具现实意义、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君子的内涵从单一发展到多重含义,进而成为一种理想人格,毋庸置疑应该归功于孔子。“君子”一词在儒学诞生之前专指王公贵族的特权阶层,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尚书》《诗经》等先秦著作中,君子多次出现,含义单一,多指统治者,没有褒贬的区分,是个具有政治概念的词。“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魏风·伐檀》)中的“君子”指不劳而食的贵族。“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左传·襄公十三年》)中的“小人”指体力劳动者,“君子”指脑力劳动者。这表明春秋时期君子主要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是身份的象征,没有品性的内涵。即使在《论语》中君子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但从身份上而言,君子多指代氏族贵族子弟。杨伯峻认为,“《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位之人’,有时指‘有德之人’”[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统治者的品德就像风,而老百姓的品德仿若草,风吹草必倒。这里的君子仍含有身份地位的意思,即执政者。

先秦君子内涵的演变有着深刻的动因。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推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周天子的权力和号召力逐渐减弱。原本的分封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诸侯间的混战,社会大乱。各个诸侯国为争夺土地、扩充势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除了采用战争手段,还积极运用新的政治思想进行改革。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许多学派,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

二、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内涵

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道德、品德方面的内容,还包括社会义务、坚毅的意志品质、广博的学识等。学界一般认为,从孔子开始,君子从纯粹的身份地位符号变成了德性的承载者。君子的含义发生了由“位”至“德”的衍变。有学者指出:“君子含义变化的轨迹可以这样简单地描述:贵族—有德的贵族—尊贵且有德的人—有德的人—有德但不尊贵的人。”[3]但用“德”来概括君子的内涵难免以偏概全。

“德”包括道德和品德。道德和品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品德包括了内化的道德规范和非道德规范的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可以提升人的品格。

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认定可以依据道德或品德。“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里仁》)其中,“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如“仁者爱人”“孝,仁之本也”。仁爱属于道德范畴,用以处理人际关系。“知”的含义有智慧、聪明、理性,则不属于道德范畴,可以看作内在的品质或学识。“勇”是指勇敢坚毅的品格,也不能归为道德的范畴,应属于品德的范围。

孔子对君子的界定也可以不依据道德或品德。孔子的君子属于世俗化的理想人格,凡是在忠孝仁义、爱国济民方面表现优秀的人,均可以称作君子。所以背叛公子纠的管仲因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孔子许他“仁”。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因此,孔子理想人格的内涵不能简单地概括为道德,内涵比道德宽泛得多。孔子理想人格的内涵大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理解。

仁爱是理想人格的最核心的道德追求。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通过德治来实现社会秩序的恢复,道德是其理想人格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先秦的儒家不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对理想人格君子都提出了“道德”要求。孔子给君子赋予各种道德要求,如“仁”“义”“恭”“敬”“忠”“信”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是纵向的主干,横向的仁爱有与家庭内部长辈和同辈之间相处的规范——孝悌,孝悌是仁爱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往外延伸出与他人相处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君臣相处的双向义务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与朋友相处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义”是理想人格的最高价值追求。在孔子的学说中,“义”的重要性等同于仁。“义”的内涵不是后世对朋友的仗义和帮扶,孔学中的“义”指匡扶天下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要怎样做,也没有一定不变的不应该怎么做,要看它与“义”的接近程度,怎样适合情理就怎样去做。《论语》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怎样才算合理的“义”,但是可以根据相关内容推理出“义”的具体内涵为“济民”。孔子评价颜回:“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的“义”即是济民的意思,富贵是人之正常欲望,但是获得富贵的途径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否则即为“不义”。从“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中也可以看出,“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因此,孔子以“仁”来评价“无礼”“器小”“奢靡”的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实现了社会责任——济民。可见,“义”要求君子具备历史使命感,发展到后世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最高价值追求,如宋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广博的学识是理想人格的基本素养。君子不仅要具有仁爱、义的内涵,还要具有广博的学识,拥有多才多艺、内外兼修的健全人格。“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说明君子的内在修养应该是博学多才。“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指出君子要具备两种品质,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理想人格还需“好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孔子尤为注重君子人格的健全性,他认为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成长为社会需求的人,才能恢复社会秩序。

尊礼守法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外在体现。儒家的理想人格不仅要求成为仁爱之人,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勤奋学习,还要求严格地自我约束。“约之以礼”“克己复礼为仁”,强调个体对外在规范的遵守。西周的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仪式,孔子创新地把外在的强制的行为规范解释为人的内在需求,把原来僵硬的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仪式变为日常的行为规范,使伦理要求与心理诉求融为一体,并使其成为理想人格——君子的人格内涵。李泽厚认为这一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由服从“神”的命令转变为服从人,服从自己的内心诉求。[4]

坚定的意志是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孔子认为君子要完成“义”“仁”等人格修养还需坚强的意志,如“仁者,其言也讱”“杀身成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等,对“仁”的追求必然离不开刻苦的自我修养。

三、孔子理想人格的特征

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孔子对氏族贵族君子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造,赋予其健全的、理想的人格内涵,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同时指出实现理想人格的路径和方法。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具有理想化、健全化、道德化、世俗化、政治化与理性实践的特质。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建构了一种理想化、健全化的人格。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格的健全,他强调“博学于文”,但是博学必须建立在人格健全的基础上,如果人格残缺,博学反而会成为生命的负累。所以,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学还需外在的规范约束其行为,只有如此才不会离经叛道。“君子不器”,强调君子不能只有单一的人格特点,必须拥有健全的人格。真正的君子首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然后才可以“游于艺”。“道”“德”就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以此衍射出“仁”“忠”“信”等人格内涵。因此,孔子的君子人格是一种健全的、理想的人格。

道德化是孔子理想人格思想重要的特色。孔子生活在极其重视宗教仪式的时代,但是他在构建德治的治国理念时没有把方向引到外在的宗教崇拜或某种神秘的境界,而是引向内在的心理诉求和以血缘为基础的仁爱。仁爱是理想人格的核心,以血缘为纽带,以“孝”“悌”为起点,向外延伸到“老吾老”“幼吾幼”,由“亲亲”延伸到“泛爱众”,儒家希望在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之中建立一种“博爱”,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共融。[5]这就使君子人格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孔子理想人格即德化人格。

世俗化是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特色。老子思想中的理性人格崇尚自然无为,即个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和自我修为。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世俗的,主张在世俗的伦理中、在世俗的事物中去践行,强调社会性和交往性,强调秩序、团结、互助与和谐。因此,“仁者爱人”的仁爱是理想人格内涵的核心。孔子要求理想人格的载体氏族贵族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在世俗的事务中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把它作为至高无上的奋斗目标,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

政治化是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鲜明特色。老子的理想人格追求自我意识的觉醒,陶渊明的理想人格则注重个体自我内心的世界。孔子与他们相比有着浓烈的政治色彩。孔子重新构建君子人格内涵的目的是希冀社会精英层通过个体人格的塑造和修养的提高承担起其应有的历史重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多次提到在世俗社会中实践的重要性,如“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理性实践是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总特征。孔子理想人格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特点是理性的、实践的,唯有理性实践才可以实现孔子理想人格。理性是用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观照世界,以冷静、平和的心态对待世界。理性能够使个体超越感性的冲动和片面的观点。所以对待未解或者难以解释的问题,对于“怪力乱神”,孔子的态度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敬鬼神而远之”,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否定,采取了实用理性的态度“敬而远之”。之所以采取理性的态度是因为儒家不追求来世拯救、灵魂不朽,不追求永生,而是追求“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现实的、世俗的事业,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放在现实的世界里,这一切不需要神秘的教义和宗教的狂热,需要的是实用理性实践的态度和做法。

孔子理想人格思想虽然距今天已有两千多年,但仍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当前,传统价值观被冲击淡化,人的诉求中充斥着物欲,人的心智淹没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怎么对待不同的价值观,如何处理物质和精神追求,如何应对难辨真假的信息,现代人仍然需要反思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问题,建构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依然可以从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中汲取营养。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人格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论语·为政第二》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