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走出“焦虑恐慌”的巴比特
——《巴比特》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3-11-13李文双
李文双
一、引言
《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力作之一,他凭借该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刘易斯为美国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时乃至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巴比特》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主人公巴比特的描绘,让人冷峻审视社会发展的弊端,从而减轻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巴比特》创作的社会背景为20 世纪初的美国,经济繁荣、物欲纵流,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加,却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文中的巴比特便是典型的精神世界匮乏的代表人物。本文试图结合凡勃伦的观点,更好地剖析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一个试图走出“焦虑恐慌”的巴比特。
二、尝试走出“焦虑恐慌”的巴比特
巴比特作为一个46 岁的中年人,他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经纪人,每年能赚得8000 美金,这在20 世纪20 年代初已经是非常丰厚的收入。他仇恨自己的工作,心烦家庭,也反感自己。毋庸置疑,物质上他是满足的,但是他在婚姻、物质消费、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同时他没有接受命运的 “馈赠”,物质的富足带给他精神世界的匮乏,所以他开始尝试改变人生的状态,找到真正有意义的自我。
(一)试图摆脱“婚姻生活”的桎梏
巴比特太太在刘易斯的笔下出现是从早晨她叫巴比特起床开始,太太叫他起床的声音在旁边卧室响起,让他心生烦闷。她早已不再青春,不再像少女对着老公娇羞撒娇,脸上布满了皱纹,脖子里都是垂肉,家里人除了她十岁的女儿,其他人都没有真正关心和在乎她。打心底里,她还是爱着巴比特,时刻关心着他。而婚姻对巴比特来说,有时令他窒息。巴比特经常因为琐事看妻子不顺眼,横加指责,或是向妻子抱怨工作、埋怨孩子。巴比特发牢骚时,因为妻子对他再了解不过了,所以也会同情他的牢骚。她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性,所以也经常安慰自己,理解情绪化的男人。多年压抑的夫妻关系,让读者也体会到中年夫妻的焦虑。巴比特和妻子相互抱怨:“每天都在忙碌、焦急,就是为了这些无趣至极的东西把自己折腾得不得安生,还要处处小心翼翼。”“这些乱七八糟的家务事,我就不感觉到烦心?我也无聊透顶,一年到头三百六十五天,不仅要做一日三餐……还要给你和维罗纳、特德、婷卡做衣服、洗衣服、缝补袜子,还要去市场买这买那,我独自领着篮子回家,只是为了省下那点送货的钱。”生活的琐碎早已把这两个曾经恩爱的人蹂躏得体无完肤,使他们对婚姻焦虑恐慌。从保罗身上,巴比特得到一些启示。他的好朋友保罗和他一样,婚姻也出现了危机。保罗并未遵循道德的底线,他背叛了妻子。在潜意识里,巴比特非常反对保罗的做法,他也对保罗进行了教育和指摘:“自从我步入婚姻,在麦拉身边——我真的可以说对别的女人都不关心了。我跟你说,伤风败俗,让社会的迂腐之气影响自己,这真是划不来啊。”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中也曾提道:“富裕阶级本质上是保守的,这个盛行的信念,并不需要借助任何理论性的观点,来对该阶级在文化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进行探讨,就已为大众所接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压抑焦虑的巴比特仍然坚守道德的底线,但保罗的行为的确增强了巴比特的“自我意识”,让他反思了他的婚姻和坚定了冲破束缚的决心。这些年他一直幻想着一位“梦中的仙女”,他与这位年轻貌美的仙子在梦里时常相见,她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爱人。这种困境也让他在现实中开始寻找“梦中的小仙女”,一个能抚慰他的女性。直到寡妇丹尼斯的出现,他觉得这个孤寂冷漠的女人就是那个梦寐以求的仙女。一直以来他在表面上都是非常克制的,但在和丹尼斯相处的半个月里,他也卷入纸醉金迷,放纵地抽烟酗酒。他不断告诫自己该打住了,可是第二天照旧。在这样一段见不得光的快乐里,巴比特也知道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所标榜的道德观念格格不入,他心中也不总是安宁的,担忧和恐慌不时袭来。他害怕让妻子知道这一切,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爱自己的妻子,而是因为道德礼节的牵制。放荡不羁的这些日子并未让他找到真正的自我,反而使他愈加厌烦自己的胡作非为。他试图摆脱丹尼斯的纠缠,最终他发现只有彻底斩断他们之间不道德的关系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妻子的一场病让他着急万分,也让他想到了他们昔日的恩爱,更让他意识到他之前选择的排遣婚姻愤懑的方式,看起来暂时度过了精神危机,缓解了“焦虑恐慌”,但对于几十年编织的牢不可破的婚姻生活,自己的行为是多么荒唐可笑。试图走出婚姻“焦虑恐慌”的巴比特最终选择回归妻子身边,回归原生活,这也是他权衡利弊后的最好选择。
(二)尝试走出“挥霍消费”的旋涡
这里的挥霍不是指无度的铺张浪费,对于巴比特来讲,是为了体现他的身份地位。渐渐地,在社会日常生活及民众的思维习惯中,当生产活动进一步取代掠夺活动后,累积起来的财产就取代了掠夺式功勋所得来的战利品,以作为优越性和成功的约定俗成的表征。巴比特与岳父一起经营的房产中介公司收益颇丰,巴比特也曾骄傲地说自己年入过8000 美金,这在20 世纪初远远超过了美国工人的人均工资。巴比特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住在富人区,房屋装饰极尽奢侈和豪华。他通过奢靡消费满足了虚荣享乐的内心,但却没有获得真正的快乐,反而带来了焦虑和恐慌,被现实折磨得焦头烂额。
一切赢得声誉和礼节的规范及一切消费的标准,会不知不觉逐层上溯到社会地位和财力都属上层的阶级——富裕的有闲阶级。成功的巴比特无比贪恋雍容华贵的消费品,连叫醒他的闹钟都是广告遍及全国。带有所有现代化需要的配件,这让他感觉非常骄傲,就像是买了最贵的、最新设计的车胎的感觉。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中也提到服装是财力文化的一种展示,巴比特的衣服也都是通过精妙裁剪过的,且搭配得体,与他的社会地位相匹配。巴比特也像泽尼斯大部分殷实的富人一样,觉得自己的汽车代表了诗与悲剧、爱以及英雄主义。他开车穿过繁华的街道,从写字楼里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的身边走过,来到他宽敞的办公室里。他一边感叹自己居然可以创立如此宏伟的令人喟叹的事务所,一边又极其无聊沮丧,因为他找不到工作的意义。看着办公司里无比昂贵的冷水器,他也高兴不起来了,“我想赶快溜进树林里,玩个一天,今晚再去冈奇家打打扑克畅谈,最后再喝个不醉不归”。工作带来的财富、奢侈的消费也并未治愈巴比特的精神危机,反而逐渐加剧了他的焦虑和恐慌。他和好友保罗决定好好出去放松一下,他们不带任何家属去了缅因州。他开始确实沉浸在放松的喜悦中,纯净的自然涤荡了他的心灵,“我要是能在这里坐上一辈子就好了,刻着木雕,就这么待着,不用去听打字机的声音,也不用听格拉夫的啰嗦”。但是缅因州短暂的自由一开始并未真正缓解他的焦虑,第一周他的心情开始低落,变得暴躁易怒、疲惫不堪;到第二周快结束的时候他才平静下来,感受到些许愉悦,也让他感到好像全身注入了新鲜血液。快乐总是短暂的,休闲的时光转瞬即逝,他不能够逃离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现代化商业城市,必定要再融入正常生活中去。当他每日处理繁忙的事务时,他充满了厌恶和烦躁,忍不住向妻子报怨这份让人煎熬的工作。他天天待在事务所被工作缠身。有时候一些泼妇上门,指责他为何租不出去她们豪华舒适的房子;或是贪心地希望房租要超过房价的七倍。
工作的压抑让他渴望叛逆,逃脱工作、放逐自己。距上一次他和保罗去缅因州一年之久后,他选择出逃,再一次来到缅因州。在青山绿水中,在大自然中,他觉得自己无限渺小,竟无言以对,甚至不寒而栗。他再次感慨,自己不要回头了,就这么生活下去,再也不要回如牢笼的大城市泽尼斯。但是在和远离城市却并不富裕的友人乔一起吃饭交流后,一种别样的情愫又袭击了他。他又想起了泽尼斯,想起他的员工麦格恩小姐,担心她会浪费纸张;想念“大老粗”们的嘲弄;想知道孩子们的情况;想到他的太太和朋友们。他归心似箭,四天后就坐上了回泽尼斯的列车。最后他再三审视自己,结果是他永远也无法逃离泽尼斯,无法离开他的家庭、他的事业,以及其他与他有关的一切。
巴比特处于物欲纵流的社会,财富的积累让他的消费能力增长和消费欲望也在膨胀,但工作的苦闷未得到一丝缓解。相反,挥霍消费的背后是无尽的工作。虽然内心向往自由超脱的天地,但不得不向生活屈服,终究他选择了不再挣扎。
(三)试探走出“社会声望”的焦虑
巴比特不是一个道德完全沦丧的人,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他也试图去遵循本心,但阻力重重。前面我们已提到消费这一特征,它也是巴比特提高声望的一种手段。通过分析巴比特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表现,揭示一个试图走出“社会声望”焦虑的主人公形象。
巴比特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表现得像一个杰出的、积极的社会公民。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就如同一面金碧辉煌的锦旗,锦旗的后面是枯燥无味的事务所的日常事务和工作。巴比特的演讲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曾经出色地领导了地方的选举,帮助富商卢卡斯·普劳特战胜了对手律师塞尼卡·多恩。因为巴比特在社会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清晰地体现了他作为杰出市民的身份和地位,也让他感到了作为殷实公民的快乐。但巴比特在社会地位上也遭遇过灾难性的打击,加剧了他的焦虑和恐慌。有次友谊会和协和会举行的活动没有邀请巴比特和他太太,这让他非常郁闷。他非常希望和社会名流齐聚一堂,拼命地想要挤进上流社会,结交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他也曾发出感慨,事业的成功不取决于在学校读了多少书,而是认识什么样的人物。在提高社会威望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巴比特积极寻求融进有钱人的圈子中;另一方面,在处理社会公共问题上,他也表现出保守的一面。凡勃伦认为中产阶级有自身的保守性,有闲阶级一贯对环境的调整,也就是所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设法加以阻挠。他的老同学多恩是自由主义者,为发展自由社会而奔走,巴比特是从心底里赞许多恩的。但巴比特趋于保守,希望维护好公民形象,非常不希望被人知道与这位老同学走得很近。尽管如此,在一段时间内,他还是在一定的场合为多恩进行了辩解和袒护。后来“良民联”成立,这是一个为了维护上流社会人士的新型社会组织,这个组织内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说服巴比特也加入。刚开始巴比特是非常厌恶的,虽然他知道加入该组织对提高他的社会影响力是有利的。但是这一次他听从内心的想法,甚至对那些威胁他加入的人进行了反驳:“谁都别想威胁我加入什么组织,谁都吓唬不了我,就算你们这些阔佬也一样!”巴比特在努力挣脱外界束缚和追寻自我中,仍然受困于现实。当他知道因为自己未加入“良民联”,自己的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突然醒悟,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肯定就答应了。他内心激起了各种恐慌,担心影响自己的生意,惶恐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下滑。他不得不妥协,参加了一系列的“良民联”活动,仿佛自尊、安宁、有爱又统统赢了回来。他不想得罪那些“利益共同者”,因为与他们站在一起,自己也是得利者。巴比特还是迷茫的,他不知道如何是好,自己怒不可遏地要逃脱的那个罗网,终将又陷了进去,如此看起来一切好像合情合理。
三、结语
“正是这个阶级,对于社会该以何种生活方式才可称之为恰如其分或尊荣定下了一个梗概,而以言教和身教来为社会改造方案设下最高的、理想的规则和示范,正是该阶级的职责。”因此,我们看出中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之大。巴比特这一中产阶级形象是典型代表,他的物质生活是相对殷实的,但是精神世界非常贫乏,正如今天社会中万千中产阶级的缩影。罗曼·罗兰曾说过,我们从来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者检查自己。巴比特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看到的是同样命运的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中,即使无法冲破时代的洪流,也要坚持自己就是一股清流,接受这个多样的世界,同时热爱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