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探析

2023-11-13林宗琳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361003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初中语文

林宗琳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361003)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文学之美,品味文化之魂,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通过创意表达等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非常重要。

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一系列学习任务的集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分别在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三个层面上设置了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群。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属于“发展型”层面,其核心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与“联想想象”的过程,充分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进而获得个性化的文学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不仅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还能在自主阅读中学会欣赏、评价文本内容,提高审美能力。此外,该任务群还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感受身边的“自然与社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特殊场景下的独特体验与个性思考,并通过文学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一个全面的学习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意识,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不仅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还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整合多个学习领域,回答语文课程教学“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通过这个任务群,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能培养审美能力、历史和社会意识、科技素养等综合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挖掘成长潜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该任务群还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1.优化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初中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正是根据这一要求提出的。这个学习任务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文学阅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过程,带领学生从“感受”发展到“欣赏和评价”,从“获得审美体验”逐步提升到“提高审美品位”。这种“进阶型”教学任务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意表达”是信息输出过程,学生在教学文本指引下细致观察、感受身边世界,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具体文学作品,从而表达个人情感与观点。

2.整合学习领域,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

初中语文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之间存在交叉和渗透,这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特点。由此可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与语文学科其他任务群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例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带领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这也必将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表达中巩固语言知识,形成语言经验,养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能够处理好核心素养培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回答了初中语文课程“学什么”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不同教学主题构建一张结构化教学清单,通过“学习主题”的方式整合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课程教学,带领学生经历美的历程

文学阅读的过程使学生学习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带领他们感受文学之美,获得个性化的文学审美体验,为后期的深度思考与创意表达提供充分可能。因此,阅读活动与创意表达有机结合,体现了“阅读促进表达”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文学世界中唤起表达欲望,主动成为积极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三、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兴趣设计丰富阅读情境,增强课程感染力,让学生在文本阅读和个性表达中感受快乐。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思考方法,提高文学阅读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审美需求唤醒学生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展开丰富思考和创作,从而让每一次阅读成为“美”的体验。

1.根据学生兴趣设计阅读情境,让学生“乐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具有美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读”。具体实施中,教师需从学生兴趣分析、教学方法优化和个性创作活动组织等方面着手,为学生设计具有感染力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热情,从而让学生“乐读”,感受阅读快乐。为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兴趣,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设计电子阅读、群阅小组、影片观看、歌曲演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阅读,感受不同的文学氛围和情感体验。例如,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配合音乐和图像,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以统编版教材课文《黄河颂》教学为例,可通过一首老歌《大中国》引入课程。首先,提前一周召集爱唱歌的学生组成歌唱小组,简单排练小合唱《大中国》。然后,课前导入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伴奏音乐,同时配合带有黄河元素的视频画面,歌唱小组现场演唱,营造良好氛围。随着歌词“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引出课程主题,在慷慨激昂的音乐中唤起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营造良好学习情境。

2.根据学段特点处理四大关系,让学生“会读”

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教师还需要考虑不同学段学习特点,针对初中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处理好四大关系,包括学科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以及知识与能力,从而让学生“会读”。例如,在课文《桃花源记》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初二学生学习特点,从其学习需求、学习方法等方面出发,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处理好四大关系,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感受古代文学之美,体验文化之魂,从而掌握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方法。

首先,处理好学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初中生语文知识学习和掌握程度还不够深入和扎实,需要教师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因此,学习《桃花源记》,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巩固和拓展。例如,对文言词汇的解释、句子的分析和内涵的解读等,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含义和特点。如围绕“异”(即“渔人甚异之”的“异”,意为惊异,诧异,这里指“对……感到惊异”)字展开探究,指导学生由“异”字入手,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课文内容,在反复阅读中体验“入源经过之异”“桃源中人之异”“桃源消失之异”等。

其次,处理好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初中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不够成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和处理教材。学习《桃花源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教材内容和形式,注重针对性和启发性。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桃花源”的美,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再次,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对自我认知和发展需求比较强烈,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个性和思想的尊重和关注。学习《桃花源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写什么景、抒什么情”的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等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深挖文本细节,结合已有历史文化知识储备,探究“桃花源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虚构”等开放性问题,进而深刻体会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积极发表看法和观点,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

最后,处理好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初中语文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学习《桃花源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创作活动,比如,以“我为课文配插图”为主题设计课后作业,还可以设计《桃花源记续写》或是《我心中的桃花源》等故事创编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个性化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发挥创新潜能和创意表达能力。

3.根据审美需求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悟读”

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还需要注重根据学生审美需求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考,对其人生思考进行积极引导。例如,在名著《西游记》导读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互动教学、创新教学等,根据学生审美需求唤醒生活体验,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美的感受和情感。一方面,利用课外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比如,播放与《西游记》相关视频或音频,动画版主题曲《白龙马》、电视剧《西游记》的经典片段等,唤起学生童年记忆,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文学作品的氛围和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发表看法和观点,通过个性化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审美需求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乐读”基础上做到“会读”,且能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实现“悟读”,通过阅读过程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思想提升。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如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创新教学等,同时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事件,围绕课文主题拓展阅读领域,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