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觉醒年代》的仪式化传播研究

2023-11-13冯柯茹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6期
关键词:仪式化觉醒年代隐喻

冯柯茹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所谓仪式化传播,实为“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的一种实践运用和发展,它将传播本身视为一种仪式化的展演过程,使传播在内容、语言、形式、结构、空间的设置等方面具有仪式的属性和特征。可以说,仪式化传播就是将仪式的特性注入传播过程之中,从而使传播在某种程度上被纳入仪式的范畴[1]。它包含仪式本身的表达与传播的特点,同时也包含仪式展演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的特点[2]。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于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时推出,该剧通过仪式化传播的符号设置与仪式化传播中的受众互动取得了良好的仪式化传播效果,引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潮,并激发了观众对于革命历史的反思。本文通过探究《觉醒年代》的仪式化传播特点,分析《觉醒年代》仪式化传播的文化价值功能,以期为主旋律电视剧的仪式化传播提供可借鉴之处。

1 《觉醒年代》仪式化传播的符号设置

詹姆斯·W.凯瑞(James W. Carey)提出了传播仪式观理论,他认为人类是符号动物,个人与社会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符号活动这个中心而开展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在进行符号互动[3]7。《觉醒年代》通过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使用隐喻的表达手法进行仪式化传播的符号设置,进行仪式化传播。

1.1 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

雷蒙德·罗斯认为,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大多数的信息都藏在人们细微的动作、表情之中,这些信息是借助人们的肢体和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4]。可以说,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在仪式活动中,人类更是仪式的主角,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本身就是仪式化传播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觉醒年代》中,一个又一个革命英雄是仪式中重要的角色,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符号。在电视剧中,这些革命英雄的形象鲜活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陈独秀性格外向,真诚豁达;李大钊的革命演讲慷慨激昂,表情生动形象,感染力极强;陈延年与陈乔年两人展现了不畏强权、甘愿为革命赴死的青年形象。除了革命英雄的一面,剧中还刻画了陈独秀先生与两个儿子的浓浓亲情、与妻子的伉俪情深、和李大钊先生以及蔡元培先生等人的同袍之情。这些人物形象十分丰满,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坚守他们的信仰解救中国。通过观看电视剧,观众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或者是历史记载的平面形象,而是通过雷蒙德·罗斯所说的人物动作、表情感受影视剧人物具有的立体、鲜活的形象,并进一步感受这些革命英雄人物所传达的革命英雄精神。人物形象这一符号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在影视剧之中,将信息传达给观众,使得观众潜移默化地被这些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1.2 构建隐喻的符号表达

“构成仪式的特点、时间、事务、声画、情景和人,在仪式观的象征性符号系统中,都附着和隐喻了特定的内涵。”[5]在《觉醒年代》中,有许多的镜头聚焦动物,如将镜头聚焦于公鸡、青蛙和骆驼,运用大量的隐喻手法,隐晦地表达这些动物所代表的意义,建立起与观众沟通的桥梁。映射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认识新事物、表达新的思想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觉醒年代》中多次出现对于蚂蚁的刻画,映射着该剧想要传达的思想观念。在镜头聚焦于蚂蚁的第一幕中,陈延年将小小的蚂蚁放生,这里的蚂蚁隐喻着芸芸众生,也呈现了一个善良的少年形象,暗示着要想拯救当时的中国就应该走近芸芸众生。同时在陈独秀先生演讲时,镜头再次聚焦于蚂蚁,当时陈独秀的演讲慷慨激昂,激发了台下听众和诸多观众的爱国之心。就在此时,镜头聚焦于一只蚂蚁,将蚂蚁隐喻为芸芸众生,凸显了像蚂蚁一般力量薄弱的民众也有自救的能力,也暗示了陈独秀像蚂蚁一样探索道路引领方向,隐喻地传达出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精神。电视剧通过建构隐喻的符号表达,对动物、情境进行刻画来表达特定的内涵,有助于观众对那个年代进行联想。

2 《觉醒年代》仪式化传播的互动特性

仪式传播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在仪式展演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在此过程之中,仪式的参与者和观看者通过仪式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仪式展演过程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社会互动过程[6]。《觉醒年代》不仅在传统的电视频道播出,也在新媒体平台如优酷播出。以下笔者将从优酷平台讨论场域、相关微博话题场域、主创人员接受采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优酷平台讨论场域

截至2023 年3 月,电视剧《觉醒年代》在优酷平台共获得了8 269 条评论。经过对8 269 条评论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对革命先烈表达赞颂和敬仰的评论,如“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获得1.5 万次点赞,“感谢李大钊、周树人、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艰苦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获得4 055 次点赞;二是对《觉醒年代》的编剧、演员给予肯定并分析作品的意义的评论,号召更多人观看该电视剧,如评论“央视应该在黄金时段播放,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一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获得3 847 次点赞;三是自豪自己生在华夏,并决心珍惜当下的评论,如“先生您看,这盛世如你所愿,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这盛世中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获得2 710 次点赞。根据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可以了解到,新媒体平台讨论场域的存在为观众的虚拟在场提供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场域中,观众互相发表观点和看法并与他人互动,评论仪式就成为互动过程中观众表达自己的观点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觉醒年代》仪式化展演过程中观众借助新媒体平台与他人进行互动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互动过程中,观众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与情感,从而增强对节目的互动体验与对他人价值的认同感,强化他们对评论之中所展现的爱国仪式的认同感。此外,通过观看其他观众的讨论信息,观众也可以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自身对革命英雄的敬佩感,极大地增强自身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

2.2 相关微博话题场域

在微博平台,截至2023 年3 月,话题“觉醒年代”获得了164.1 万次讨论量、30.2 亿次阅读量,话题“觉醒年代yyds”获得了30.8 万次讨论量、13.1 亿次阅读量,话题“觉醒年代创意摄影”获得了2 022 次讨论量、1 926.1万次阅读量。除此之外,还有相关话题如“零成本复刻觉醒年代名场面”“觉醒年代壁纸”“觉醒年代革命者联动”等。由上文数据可知,《觉醒年代》在微博平台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并且引发了受众积极讨论。通过对《觉醒年代》相关微博话题数据进行整理,发现话题以正面讨论为主,《觉醒年代》的衍生话题也使得观众在观看电视剧之余,能够将影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将革命历史的庄重与今天的美好生活进行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观众对革命先烈的崇拜感。兰德尔·柯林斯在互动仪式理论中认为,当人们聚集在同一场域时,可以互相传递个人关切的讯息,并持续分享彼此共有的情感经验,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情感满足和群体认同。微博话题是新媒体平台中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场所,观众可以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信息与情感,并获得他人的情感认同。在仪式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认同感不断被激发,并通过微博话题这一网络场域获得归属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电视剧的仪式化互动效果。在讨论过程中,观众的情感不断地传递、互动与聚合,最终结成了一个以个体情感相互勾连的“情感共同体”。

2.3 主创人员接受采访

詹姆斯·W.凯瑞所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指共同信仰的表征[3]28。2021 年6 月10 日,《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和主演于和伟接受了哔哩哔哩平台UP 主(uploader,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 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木鱼水心的采访,并与网友进行了互动。在采访过程中,导演张永新与主演于和伟不断与木鱼水心进行互动,并根据自己在线上平台了解到的观众评论发表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导演、采访者、观众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导演张永新表示会看一些网友的弹幕从而获得观众即时的反馈,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弹幕是“你觉得《觉醒年代》有续集吗?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续集”,张永新表示赞同并号召大家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在这一过程中,采访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而是共享“珍惜当下美好生活”信仰的表征。通过采访这一仪式,导演、采访者、观众进行沟通、互动与交流,共享了彼此的信仰,增强了《觉醒年代》仪式化传播的互动效果。《觉醒年代》打破了电视节目的单向性传播模式,在自媒体平台接受采访与观众进行互动,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共享信仰”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下,观众被主创人员在采访中传达的特定信息而影响,并逐渐强化共有的信仰,建立其共有的信仰表征。

3 《觉醒年代》仪式化传播的文化价值功能

3.1 记忆建构:唤起集体记忆,激发爱国热情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认为,在社会环境中,个体唤起、识别和定位记忆的文化框架就是所谓的集体记忆[7]。《觉醒年代》的仪式化传播由丰富的人物形象与隐喻的符号表达所构成,这些符号能够唤起个体的记忆。电视剧通过再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些历史事件与人物形象背后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曲折性,展现了英雄先烈不畏牺牲的精神。提到“五四运动”人们就会想起“探索科学、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提到李大钊人们就会想到他“追求革命、矢志不移”的精神,电视剧正是通过展现一场又一场仪式,将这些人物形象与隐喻符号作用于观众,使得观众全面了解革命的背景与精神,启发了观众的思想,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建构起观众对于革命年代那些革命英雄的记忆。爱弥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需要定时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意识,从而把人们紧密地聚拢起来,如此才能让人类社会获得人格性和统一性。《觉醒年代》通过将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呈现在人们眼前,使得剧中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每个观众的心中,通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了革命年代的艰难与不易,将观众的情感紧密地聚拢起来,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提升了观众的精神素养。

3.2 社会凝聚:提升文化自信,强化社会责任感

仪式不但唤起了集体记忆,激发了集体情感,同时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强化了民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觉醒年代》的仪式化传播也充分建构了象征民族文化与身份的资源。在剧中,服装的选择反映出革命时期的文化特色,如陈延年牺牲时所穿的血色单衣,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所穿的长袍,以及工人代表穿的粗布上衣与长裤,不同的角色穿着与其身份、场景相符的服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身份的特点与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詹姆斯·W.凯瑞提到,传播的仪式观是共享信仰的表征,《觉醒年代》在展现革命英雄性格特点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华民族朴实、无畏的精神风貌,传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观众观看这些画面时会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同时强化对于国家文化的认同并增强自我的文化自信。此外,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以“实时”在场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热情,会使内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骄傲感油然而生。在观看与参与评论的过程中,观众的情感与价值观得到了共享,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4 主旋律电视剧创新启示

《觉醒年代》的火爆“出圈”,让青年人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精神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青年人学习党史的热情。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分析《觉醒年代》的仪式传播,唤起青年对革命历史的主流价值认同,能够为当下主旋律电视剧的仪式化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主旋律电视剧的仪式化传播应加强符号的运用。符号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并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在主旋律电视剧的仪式化传播中,符号的运用是唤醒受众情感记忆、激发受众情感、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一环。电视剧《觉醒年代》通过符号的选择与运用,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激发了观众对剧中人物的高度认同感,取得了较好的仪式化传播效果;通过符号的运用将观众从现实拉入电视剧塑造的仪式传达中,加强了观众对仪式的情感共鸣。

其次,主旋律电视剧的仪式化传播应注重互动与交流,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要想达到互动仪式链的形成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就要具备高度的互为主体性和高度的情感连带。因此,在仪式传播的过程中,注重互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尤为重要。在仪式化传播中,《觉醒年代》不仅在传统的电视频道定时播出,而且在多媒体平台及线下与观众进行互动,在微博发起话题让观众进行讨论,满足观众分享与被分享的心理需求。爱弥尔·涂尔干提出,社会需要不断增强同理心,确认社会的共同意义并统一社会个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创造一个仪式环境,如在线下组织相关采访,让仪式的参与者一同交流,从而满足仪式对参与性的要求,使得参与者以“在场”的仪式感满足交流的需求。

5 结语

《觉醒年代》作为主旋律电视剧有着很大的创新,赢得了青年人的喜爱。作为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仪式化传播启发我们,应当不断丰富影视剧的呈现仪式,让影视剧真正地走向大众,让大众从影视剧中了解历史,创造一个更为庄重的仪式。

猜你喜欢

仪式化觉醒年代隐喻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狂欢建构、仪式化营销后的冷思考——以2017天猫双十一晚会的语言符号为例
仪式化传播对传播路径的科学建构
解放区“有奖征文”:“日常民族主义”的情感认同与建构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土家跳丧仪式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