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疫情防控后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12蔡小慧李奇奇严雪思黄麒麒盛小燕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广州5035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0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疗机构防疫

蔡小慧,李奇奇,严雪思,黄麒麒,郭 珊,盛小燕*(.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广州 5035;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湘潭 40)

为应对疫情新形势,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和政府分别于2022 年11 月11 日和12 月7 日陆续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条”和“新十条”[1]。广州作为国内最早实施优化疫情管控措施的城市之一,医疗机构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如疫情防控压力、医疗资源紧缺及社会面的紧张情绪等。在新形势下,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状况,不仅影响个人身心健康,也成为影响医疗机构正常平稳运行以及政府防疫措施整体布局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调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后,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为主体调查对象,以2022 年12 月7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1 周后暨12 月15 日开始对全国范围内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调查,时间共计5 d。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问卷并生成二维码,以微信、企业微信及QQ 等网络交互工具收集问卷信息。纳入标准:(1)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2)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生、护理、医技、药师、管理类;(3)工作年限≥1 a。排除标准:(1)在读研究生、实习、进修人员及退休人员;(2)调查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未在岗位人员。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参考文献[2-5],自制一般资料与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生育情况、工作年限、工作地点和部门、收入情况、健康状况、对防疫政策和防控知识掌握程度、防疫物资和药品是否充足、所在单位和部门是否有应对措施等。

1.2.2 焦虑自评量表(SAS)[6]量表共20 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该量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77,总分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重。以≥50 分作为判定焦虑的标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3 压力负荷量表(SOS)[7-8]量表包括事件负荷和个体脆弱性两个维度共22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未有过”计1 分,“总有”计5 分,总分22~110 分,评分越高表示压力负荷越大,Cronbach’s α系数0.90~0.94,效度为0.86。将2 个维度的不同得分划分4 个象限和3 种风险度,分别为高压力区(最高风险,事件负荷≥30 分,个性脆弱≥36 分)、冲击性区(低风险,事件负荷≥30 分,个性脆弱<36 分)、易感性区(低风险,事件负荷<30 分,个性脆弱≥36 分)、低压力区(最低风险,事件负荷<30 分,个性脆弱<36 分)。

1.2.4 睡眠质量量表(PSQI)[9-10]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2,信度系数为0.865,包括19 个自评和5 个他评条目,其中18 个条目组成7 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计0~3 分,共21 分,以≥7 分判定存在睡眠障碍,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调查问卷有622 人,收回有效问卷622份。其中以女性医务工作者为主,共533 人(85.7%);已婚413 人(66.4%),已生育391 人(62.9%);参加过新冠肺炎相关一线工作的有378 人(60.8%)。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医务人员焦虑、压力负荷和睡眠质量单因素分析

2.2 焦虑现状

622 名医务人员SAS 评分为(48.70±13.38)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9.78±10.07)分[11](n=112,P<0.001)。270 人(43.4%)出现焦虑状况,其中轻度焦虑148 人(23.8%),中度焦虑73 人(11.7%),重度焦虑49 人(7.9%)。

2.3 压力负荷状况

622 名医务人员SOS评分为(62.83±20.68)分,其中个体脆弱性维度得分为(31.39±11.87)分,事件负荷维度得分为(31.45±9.80)分。压力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高压力区206 人(33.1%),冲击性区176 人(28.3%),易感性区9 人(1.5%),低压力区231 人(37.1%)。

2.4 睡眠质量现状

622 名医务人员PSQI评分为(8.95±4.15)分,高于全国常模得分(3.88±2.52)分[11](n=112,P<0.01)。其中有睡眠障碍(PSQI≥7 分)423 人(68.0%)。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主观睡眠质量(2.36±0.82)分,入睡时间(1.57±0.97)分,睡眠障碍(1.38±0.73)分,睡眠时间(1.34±0.80)分,日间功能障碍(1.13±1.01)分,睡眠效率(0.90±0.97)分,催眠药物(0.27±0.73)分。

2.5 医务人员SAS、SOS及PSQI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生育情况、平时身体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情况、月收入情况、担任职务情况、是否参加过防疫一线工作、医院防护措施、药物和物资储备情况、居家药品储备情况、工作压力情况以及是否有新冠症状与医务人员SAS 评分有关(P<0.05 或0.01)。婚姻状况、平时身体状况、是否参加过防疫一线工作、医院防护措施、药物和物资储备情况、居家药品储备情况、工作压力情况以及是否有新冠症状与医务人员SOS评分有关(P<0.05 或0.01)。平时身体状况、职业类别、月收入情况、是否参加过防疫一线工作、医院防护措施、药物和物资储备情况、工作压力情况以及是否有新冠症状与医务人员PSQI 评分有关(P<0.05 或0.01)。见表1。

2.6 医务人员SAS、SOS及PSQI的多因素分析

年龄、是否参加过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有无新冠症状、医院储备防护物资情况、SOS和PSQI得分是影响解封后医务人员焦虑的主要因素(P<0.05 或0.01),可解释总变异的55.9%,见表2。有无新冠症状、SOS得分、SAS 得分以及职业类别是影响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 或0.01),可解释总变异的42.4%,见表3。平时身体状况、工作压力是否增加以及SAS 和PSQI 评分是影响解封后医务人员压力负荷状况的主要因素(P<0.05 或0.01),可解释总变异的51.6%,见表4。

表2 影响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焦虑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表3 影响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表4 影响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压力负荷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不容乐观

随着国家先后实施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医疗机构成为疫情防控和新冠救治的“桥头堡”和“主阵地”。随着第一波感染高峰来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将在短时间内面对高感染风险、高负荷工作、高度紧张情绪的三重冲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共有270 名医务人员(43.4%)出现不同程度焦虑状况,SAS 评分不仅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同时也高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评分[12-13]。人的情绪与身体是联动的,工作压力上升,容易诱发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调查显示,有睡眠障碍的医务人员达调查总人数的68.0%。PSQI评分不仅高于全国常模,而且高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一线医务人员[13]。高压力负荷状态、焦虑情绪等无形的心理问题常与睡眠质量存在相关性,本次调查结果也充分证明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与文献[14-15]报道一致。

3.2 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影响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和睡眠的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后,年轻医务人员更容易焦虑。21~30 岁医务人员SAS评分为(50.7±13.5)分,是所调查年龄阶段中评分最高的人群,这与文献报道的年龄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焦虑的影响结果一致[16]。医务人员工作年限越长,经验越丰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越强,40 岁以上的医务人员基本上是医院的中层骨干,经过3 年疫情防控的洗礼,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政策调整后增加的感染风险和工作压力,哪怕出现情绪问题也能及时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医院的保障措施也是影响焦虑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防护物资准备越充分,其医务人员的焦虑感越低。

睡眠质量与职业类别有关。本研究发现,医师、护士和医技人员是PSQI 评分较高人群。医师和护士大多为防疫一线人员,接触确诊或疑似患者的几率大,感染风险增加,加之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和睡眠问题。医技人员大多为检验、影像医师,需要接触新冠患者的污染标本,感染风险同样较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感染新冠是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了41%[17]。新冠病毒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诱发慢性缺氧,加重脑供血不足,导致入睡困难。Ceban等[18]研究报道,新冠病毒可能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如“脑雾”等并发症,加之发烧、咳嗽等症状,进一步降低睡眠质量。

3.3 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保障措施,改善医务人员的身心状态

针对本次调查中影响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建议医疗机构合理配备人力资源,保障充足的人员储备,减少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的疲惫感和耗竭感;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应急培训演练,提高各病区收治新冠患者专业水平和防控能力;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和洞悉临床一线人员的心理活动变化,同时完善和加强一线人员的补偿机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焦虑和抱怨情绪;完善解封后医院的防疫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大对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保障力度,包括住宿、药物、防疫物资等;调动家庭与社会支持的力量,提高对个体的社会支持利用度。

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防疫政策进入新阶段,这对各级医疗机构及社会防控带来新的挑战。本研究显示,“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实施后,医院在短时间内受到较大冲击,医务人员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年龄、是否参加过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有无新冠症状、解封后所在医疗机构储备防护物资情况、高压力负荷和睡眠障碍是影响解封后医务人员焦虑的主要因素;是否感染新冠、压力负荷、焦虑情绪及是否为一线人员是影响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医疗机构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