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俄译研究

2023-11-12李靖宜

新楚文化 2023年19期
关键词:小人论语君子

李靖宜

【摘要】《论语》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中国儒家典籍之一,已被中外翻译家译为四十余种语言。“君子”和“小人”作为《论语》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其译法也影响着译本的质量。本文通过列举“君子”和“小人”的若干俄译版本,探讨其合理性与文化适应性,并在中国古代翻译理论“五不翻”的启示下提出音译为“цзюнь цзы”与“сяо жень”的方法,以减少文化内涵的流失,进而加深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华典籍俄译的思考。

【关键词】《论语》;“君子”;“小人”;“五不翻”;俄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9-0058-04

一、引言

《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最为经典的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主要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体现了儒家学派的道德原则、伦理思想、政治主张、教育观念等。孔子也成为在俄罗斯最广为人知的中国古代人物。

据统计,《论语》在全世界拥有四十余种语言的译本。自18世纪以来,许多俄罗斯学者也相继翻译了《论语》,迄今至少有十七种全译及节译的俄译本。《论语》的第一个完整俄译本是沙俄时期著名汉学家柏百福(П.С.Попов)于1910年出版的《Изречения Конфуция, учеников его и др. Лиц》,问世后极大地促进了俄罗斯学者对儒学的研究。而在俄罗斯发行量最大、再版次数最多的俄译版《论语》是谢苗年科(И.И.Семенеко)于1987年出版的《Афоризмы Конфуция》,该版也是最简洁的俄译本。目前被誉为俄罗斯学界最完善、最系统的一版译本是著名儒学家贝列罗莫夫(Л.С.Переломов)于1998年出版的《Конфуций. Луньюй》,这成了俄罗斯汉学研究的典范[1]。此外,在俄罗斯流传较广的《论语》俄译本译者还有瓦西里耶夫(В.П.Васильев)、克里夫佐夫(В.А. Кривцов)、鲁奇扬诺夫(А. Е Лукьянов)。

《论语》的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学、哲学、教育及做人之道,为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因此《论语》的译本质量就尤为重要。而《论语》中大量的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特殊句式,以及“仁”“礼”“中庸”等儒家思想更是为翻译过程增添了不少难度。《论语》所言始终绕不开“君子”,开篇始于“君子”,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结尾终于“君子”,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在整篇《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小人”出现了24次[2]。

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翻译家辜鸿铭认为,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君子之道”这一句话,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时代新人”就蕴含着旷达的君子品质,彰显着中华民族贯彻始终的崇高精神与优良传统,是中国立足新时代方位所指明的中华民族当代理想人格[3]。因此,“君子”和“小人”作为儒家关于两种典型人格的表征,研究其俄译策略是否恰当对于当代广大俄语学习者和翻译实践者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二、“君子”与“小人”的概念及文化意涵

“君子”一词始于我国西周时期,广见于先秦典籍,起初多指君主及贵族等“位高者”。春秋后期自孔子起,“君子”被逐步转化并确立为“德高者”。君子首先要博学于文,才华、文采是君子素质与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次,君子应通情达理,知晓社会行为规范和制度,以礼约束自己来避免离经叛道之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君子应品德高尚,拥有宽广的心胸与坦荡的作风,更要具备仁义礼信等道德内涵。《论语》中的“君子”概念包含着智足、礼达、德高的特点,是孔子精心塑造的理想人格,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共同期望。

作为“君子”的镜像人格,“小人”在不同语境下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先秦时期“小人”一词多则指地位普通的百姓庶民,可指代平民百姓、年龄幼小的孩童,也可做旧时男子自称的谦词。在《论语》中,“小人”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君子”这一正面形象的对立面,表示见识狭浅、人格卑鄙的一类人。“小人”内不懂仁爱、外不知礼节,见利忘义、巧言令色,是卑劣且低俗的象征。

孔子常把“小人”作为“君子”的映衬,将两种人格形成对比,以突出君子高尚的道德品质。君子严于律己,习惯自我审视,而小人则苛待他人,倾向推卸责任[4]。

三、“君子”与“小人”的俄译现状

(一)“君子”的俄译示例评析

例1:君子悟本,本立而道生。

原文中的“君子”就是《论语》中最标准的理想人格内涵,在大多数《论语》俄译本中都译为“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事实上这也是最被俄罗斯人认可的“君子”译法,甚至不少译者如贝列罗莫夫在其《论语》译本中对“君子”一词只保留了“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这一种俄譯版本[5]。“благородный”有道德高尚、美德出众、贵族出身、诚实英勇的含义,这一词较好地指明了“君子”在道德与礼节方面的优越性,但缺失了“知识渊博”这一层面的含义。

柏百福则在此处译为“совершённый муж”。“совершённый”意为“完美的”,然而过于宽泛和理想化,柏百福对君子的要求未免太高,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最夸张的形容也不过是“近乎完美”。而孔子提出的“君子”概念却是实际的,是通过学习和严格自我要求可以达到的[6]。

此外,以现代观点来看,“муж”这个俄译也欠妥,其所带的性别色彩过于明显,在俄语文化中常与男性意象相联系。而今早已摒弃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强调“君子”的出身,女性也可以与男性一样接受教育,知书达理、德才兼备,故替换为“человек”更为恰当,避免造成俄语读者对君子的性别误解,以凸显《论语》中体现出的跨时代精神。

例2: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这句中的“君子”特指国家的君王,意思是“君王要先取得百姓的信任,然后才能使人民为自己所用”。柏百福直接使用了“государь”来指代主语,说明他真正理解了汉语原意,决定通过意译来表现人物,便于读者理解。瓦西里耶夫译为“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 (государь, сперва заслужил) ”,他通过注释来补充原文“君子”附加上的统治者属性,可以使读者在延续对“君子”统一印象的同时意识到此处与单纯“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的区别。

例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柏百福译本中这句相邻两处“君子”是不同的译法:第一个“君子”译为“высокопоставленный человек”、第二个“君子”译为“человек, занимающий высокое положение”,二者实质含义相同,后者为前者的非一致定语形式[7]。可以看出柏百福为避免单调重复而努力搭配用词以达到行文丰富的效果。原文中孔子对真正的君子之勇做了诠释:以义为先,若仅胆子大却不坚守道义,会导致天下混乱。这里“君子”确实隐含了一层“上位者”的阶级含义,因为只有上层阶级的号令才能影响到社会与百姓,以至于造成严重的影响。柏百福是少数考虑到这一隐含意义的译者,通过补充信息明确了原文表达的意义,使译文更符合逻辑,其余俄译本此处仍译为“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但也有学者认为柏百福的尝试造成措辞冗余,使得与原作简洁的风格相去甚远[8]。

(二)“小人”的俄译示例评析

例4:小人喻于利。

其意在说明小人更在乎的是利益,重点在于用小人的低劣衬托了君子(更重视道义)的高尚。在鲁奇扬诺夫译本中,此处“小人”译为“маленький человек”,而这一直译无疑是最不恰当的一种翻译方案,“маленький”多用于形容外观矮小、年龄低小的人,并没有道德层面的批判。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маленький человек”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出身卑微、才能泛泛,但安分守己、从不作恶的平凡人,作家在描写中往往对这些“小人物”寄予深深的同情和怜悯,这个词的寓意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所批判的“小人”形象不符,还会给俄罗斯读者的理解造成误导,进而影响其对《论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谢苗年科将这里的“小人”译为“малый человек”。“малый”意为“渺小的、卑微的、年幼的”,这一翻译给俄文读者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的年龄小或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卻缺失了对品德方面的指责。孔子也说过“有教无类”,年龄和出身都不是限制一个人成为君子的束缚,所以这一俄译也有失恰当。

瓦西里耶夫、柏百福与克里夫佐夫都在这句中把“小人”译为“низкий человек”。“низкий”用于形容门第低微的、下贱卑鄙的人,这一形容词终于点明了人格道德层面的缺陷和孔子对“小人”的鄙夷,是较为合适的一种译法。值得一提的是,“низкий человек”也是现在被俄罗斯读者普遍接受的“小人”俄译。

例5: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这里“小人”含义与前文不同,是从个人才能的角度划分的。其大意为君子可堪大任,“小人”也有小才,虽然不能负重行远,但也有其可取之处,只要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也可以有一番作为。

瓦西里耶夫“малый (подлый) человек”的译法显然谬以千里,注释加上的“подлый(卑鄙、下流的)”反而画蛇添足,因为此句的“小人”并不涉及人格品行,仅考虑能力才干。柏百福此处译作的“мелкий / ничтожный человек”相较之下显得不功不过,但还是更倾向于平凡、微不足道、略带悲惨的意味,没有透露出有“小才能”的暗示。鲁奇扬诺夫仍然译为“маленький человек”,但放在这里就变得较为合适,其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已在例4中论及,此处不再赘述。

例6: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学界普遍认为原文中的“小人”指的是指仆隶下人,由于社会地位局限而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导致视野狭窄、道德修养低,故难以相处。

瓦西里耶夫将此处“小人”译为“малый(низши

й) человек (раб) ”,通过括号内的注释表明其地位低与奴隶身份的特征。柏百福则直接用“слуга”来翻译这一句中的“小人”,采用意译简洁准确,为俄语读者省去理解障碍。这两种译法较其他译本的“низкий / мелкий / малый человек”也都更为清晰明了。

四、中国古代翻译理论“五不翻”启示下

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俄译思考

我国唐代著名佛经翻译家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所谓“五不翻”指的是佛经在从梵文译成汉语的时候,有五种情况不能采用意译,而应该保留原文的发音,即采用音译。这“五不翻”分别是“为秘密故、含多义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9]。

若将“五不翻”理论应用到《论语》的俄译中,“小人”一词符合这五种适宜音译情况中的两种:①涵义十分丰富,意义广阔,在目的语即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能完整地涵盖其所有意义(含多义故);②为中国文化所独有,在俄罗斯文化中并没有(此无故)。而“君子”一词较之“小人”除上述二则外还多符合两种情况:③具有神秘色彩,对于俄语读者来说是陌生的概念,从而易被吸引来探索其中奥秘(为秘密故);④有着特殊意义,如果意译则显得轻浅,而音译则保留了汉语音韵美感,显得庄重并饱含敬意(生善故)。

统而言之,将“君子”与“小人”在俄语中直接音译为“цзюнь цзы”与“сяо жень”,并附以完整的多种含义俄文注释,不失为在中国古代翻译理论启示下的一种最佳策略。

虽然玄奘法师所处的时代距今久远,但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却对今天的翻译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能够推广汉语,还可以完整保留和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如今,中国已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一味意译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采取音译的翻译方法对于外国人学习与了解中华文明是十分必要的[10]。

五、结语

“君子”与“小人”作為具有多层含义的概念,在翻译时可以从阶级地位、学问修养、道德素质等不同角度来解析其意义。由于“君子”和“小人”在俄语中没有等值对应,很难在现有的俄语词汇中用一两个固定的单词来翻译它们,译者在翻译时应细致阅读原文,分析具体语境。优秀的译作应该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本文在“五不翻”理论的启示下,认为这一对文化负载词音译“цзюнь цзы”与“сяо жень”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且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并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丽芬.《论语》翻译在俄罗斯[J].中国外语,2014,11(05):96-103.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王仕民,黄科.从“君子人格”到“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理论探索,2022(04):23-29.

[4]陈歆.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评析[J].西部学刊,2022(13):90-94.

[5]Переломов Л С. Конфуций: Лунь Юй[М].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РАН,1998.

[6]Попов П С. Суждения и беседы[M].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группа ?Лениздат?,2013.

[7]连玉兰.《论语》三个俄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8]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赵燕.玄奘“五不翻”理论与文化负载词的音译[J].文化产业,2021(07):66-67.

作者简介:

李靖宜(1996.3-),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珠海科技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俄语翻译学。

猜你喜欢

小人论语君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指印小人来了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木勺小人
《论语·为政第二》
与小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