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造:中国书法浪漫主义创新之路
2023-11-12陈纬
陈纬
中国书法发展有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
唐代“尚法”书风如高峰挡住宋人书法发展的出路,宋人只能另辟蹊径,突破唐人技法高度完备的樊篱,闯出一条“尚意”新路。与唐人“尚法”的主流相比,宋人书法更注重意趣的抒发和个人情感的宣泄,表现出一种任情适性的自由,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为代表,宋代“尚意”书法呈现崇尚新意、凸显个性的时代风格,重内涵轻表象、重意趣轻法度,强调意在法前。苏东坡说,“我书意造本无法”,又说其书“无意于佳乃佳”。传说苏东坡喜欢酒后写字,任意挥洒,将创作与个人内心情趣表达高度统一。这种借笔墨表达情感的艺术主张提升为书法创作最高境界的思想,以深厚的文化修养滋蕴高度自我表现意识的书风,为后世提供了“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实践范本,成为中国书法审美风向标。
“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展出自北宋以降历代书法名家的精品,从策划理念和展览结构安排上,呈现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书法美学特征,勾勒中国书法浪漫主义创新之路的曲折发展进程。可以清晰看出,书法的创新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宋代“尚意”美学的遗产,既尊重传统规律,又追求个性和创新,成为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
从展览结构的安排上,分“贞珉萃英”“我书意造”“布濩流衍”三个板块。在策展思路上,通过展品组织与展示,呈现三个命题:
一是杭州在宋代书法史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宋四家”与杭州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为官,时间合计五至六年,在杭州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杭州最为著名的历史代言人。黄庭坚与浙江有一定的历史因缘,和苏东坡亦师亦友,并称“苏黄”。他又是兰溪女婿,早在唐代,他的祖籍为金华浦江。米芾在35岁的时候曾做过杭州从事,以后又去过湖州、绍兴等地,留有许多墨迹碑刻。蔡襄晚年受朝廷排挤,到杭州任知州,这是他平生最后一任的官职,时间为一年,这次展出选了一件他于杭州任上所书《持书帖》。杭州无疑是“尚意”书风的发生地之一。
作为南宋故都,杭州遍及环西湖域内的两宋遗存摩崖石刻碑拓数量庞大、内容丰富、题刻精美,最能体现杭州作为宋代书法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西湖风光宜人,苏东坡曾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宋代文人墨客竞相在这里的摩崖上留下字迹,大有“到此一游”之意。如苏轼于杭州知州任上留下的《大麦岭题名》、米芾任杭州从事时留下的《方圆庵记》《琴台》、朱熹的《昙山题名》、贾似道的《龙泓洞题名》以及司马光书《家人卦》《乐记》《中庸》等。这些碑刻不但表现宋人书法之美,同时也让后人一窥字里行间的历史信息。如抗金英雄韩世忠命12岁儿子韩彦直所书《翠微亭题名》,位于灵隐飞来峰冷泉溪上方的“翠微亭”,其名应来自岳飞遗诗《登池州翠微亭》句:“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读这块碑记,分明听到韩世忠当年面对西湖,远眺风波亭,发出无奈与悲伤的一声浩叹。
在“贞珉萃英”这一展览板块,除摩崖碑刻外,还有体现两宋书法风雅蕴藉的“法帖”与“铭刻”。南宋朝廷与民间均刻帖成风,原南宋权臣韩侂胄令门客将家藏名书编次拓印成的著名法帖《群玉堂帖》,至今十已丧半,这次展出有卷四《怀素千字文》和卷六《苏帖》。还有南宋拓本《绍兴米帖》,系当时由皇家主持将米芾书迹刻成的法帖。
苏轼书法石刻传世擘窠大字以《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奎宸阁碑》《表忠观碑》等最为著名。展出的《丰乐亭记》原为罗振玉旧藏,是南宋拓本。元丰元年(1078)原刻、南宋重刻的《表忠观碑》由苏轼奉敕撰文并书。苏轼这两碑楷体大字书写严谨、情感饱满,字大见方,楷中稍带行书意,气象雍容大度,是苏轼“意造”书写精神的直观体现。
二是宋代“尚意”书风的缘起、特征与发展。
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其思想武器即起源于唐代中期的禅宗。禅宗,吸收儒、道思想,实现三教合一。作为佛教的一个派别,发展至宋代已成为士大夫的宗教。禅宗思想影响着宋代文艺,面对唐以来技法完备的发展瓶颈,宋人“尚意”书风转而追求“无法之法”“不工之工”,主张“我书意造”“信手自然”,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观念相一致。禅学与书法有着天然的互通之处,互为影响。自北宋以来,善书僧人代不乏人,直指人心、自然流露的禅僧书法,拓展了“尚意”书法的表现空间。
这次展出南宋张即之楷书《华严经》选页和两位禅宗高僧密庵咸杰、无学祖元的真迹。他们都与杭州径山寺有历史关联,为此又在径山寺设了一个分展区“澹然世界宽——宋元明清禅宗墨迹展”,展出自宋以来历代高僧的禅宗书法。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存世代表作《自书诗卷》是这次展出的最大亮点。这是陆游80岁在绍兴故里所写的八首诗,都是写他与村中父老交往及乡村生活的题材,亲切可爱。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作为“南宋四家”之一,其草书学唐代张旭,行书学五代杨凝式,书迹飘逸风流。从他这件晚年代表作来看,书体不计工拙,章法不拘成法,将“胸中磊落藏五岳”的思想境界运用于草书之中,正契合苏轼“我书意造”的境界。
事物的发展总是否定之否定的曲折迂回过程。“尚意”书风到了南宋末年,人們对法度的轻视,导致南宋后期的书法走向颓废没落的边缘,基本没有出现有作为的书法家。物极必反,这时候,作为元代艺坛领袖的赵孟頫振臂一呼,高举“复古”旗帜,主张宗法“二王”,回到书法“正脉”,矫正南宋末期颓败书风的走向,意义非凡。展览特别选择赵氏深得“二王”精髓的代表作《洛神赋卷》,是这段书法发展历史节点的一个观照。
三是“尚意”书风对历代书法美学思潮的影响。
元以来至明初,书法创作提倡“复古”,书必晋唐。到了明代前期,书法走向沉寂,不讲创新,流行没有个性、中规中矩的书风——“台阁体”。温州人姜立纲14岁便被选为朝廷的“中书舍人”,写得一手标准楷书,技法娴熟,无懈可击,人称“圣手”。这次展出他传世唯一一件的草书作品《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笔流畅自然,一气呵成,无丝毫刻意雕琢之感,深得怀素神韵,使我们窥得这位“台阁体”殿军人物的另一面。
明代中期,一些书法家已不满足毫无生气的“台阁体”书法,开始探索创新,远从宋人“尚意”书风寻找突破口,以改变明初以来低靡单调的书法审美趣味,以祝允明、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发展的主流。祝、文两位是书坛领袖,陈道复、王宠等为中坚,还包括沈周、吴宽等前辈。他们都受黄庭坚、苏东坡和米芾的影响,特别受黄庭坚影响最大。这次展览都有他们的精品展出。
祝允明的最大贡献是重新倡导北宋“尚意”书风,他整合黄庭坚草书与唐代“颠张醉素”的草书,创造出一种新式的草书样式,并成为明代草书的典范,开创了明代浪漫主义书法的先河,同时引领后代书家推向高潮。
徐渭才华横溢,一生命运多舛,是个狂人、妄人。当病理上的疯狂转化为艺术行为,会创造出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因此徐渭又称“东方梵高”。他的狂草用笔狼藉,线条粗犷,驰骋奔腾;他将字的间架打散,服从整体作品效果。他的这种舍弃局部技巧美感价值,一切为了整体的视觉效果的“破坏性”特点,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中国书法创新引向了新的高峰。在他之后,人们对书法的审美有了新的认识境地,之后出现一大批灿如繁星的表现主义书法大师。
到了晚明,王阳明“心学”受到知识分子的追捧。书法创作强调感性,崇尚自然,书法家在创作中将思想、情感、理想等等投射到创作之中,非常接近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主张。同时,物质生活的改变与书写工具的革新给书法创作带来新的面貌。晚明出现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人们的居住环境扩大以及羊毫笔与生宣的大量使用,大大拓展书法创作的艺术表现空间,书法作品从案上走向墙上,出现了大尺幅的立轴作品。
这些原因都为明代晚期出现极具个性风格的书法大师群体创造了历史条件。这批在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有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八大山人……如此多的大师集中出现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可以说空前绝后。
在“布濩流衍”板块展出作品的这批明清书法名家,都是受宋代“尚意”书风影响的艺术创新大师,个个自有特色风格,充滿浪漫主义的艺术色彩,在中国书法史上独当一面。明之后,清初的“扬州八怪”以及整个有清一代至民国“碑帖结合”的创作思潮,追根溯源,都得益于追求个性、追求内涵、追求风格的“意造”精神,这条浪漫主义的创新之路,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书法艺术乃至整个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
(作者系本次特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