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的档案化建构与分享

2023-11-12覃兆刿

档案与建设 2023年9期
关键词:少林遗产文化遗产

我们这一代人对少林寺的了解,多是通过影视和歌曲,这说明大众传播对于文化遗产的社会记忆具有特殊的功效;但另一方面,即便我这种来过几次少林寺的人,于少林文化、少林学的印象,也无非是古柏宝殿、塔林石碑、香火经声,至于建筑什么时候有的,碑文什么时候刻的,上面的文字和内容,其中的人和事,是没有多少概念的。这又说明,少林文化遗产如果想要更有效、更高质量地传播,还得以相关信息的整合和建构为前提。

这种基于传承和分享的建构,其过程体现为档案化策略。我觉得,在文化遗产的几大类型中,档案都是可以为功的。譬如文化遗产日,据说源于法国戴高乐总统1958年给文化部下达的一个任务,要求文化部必须保证更多的国民能够参观人类的、首先是本国的文化遗产。为此,法国文化部签署了一项名为“法国历史遗迹和艺术财富清册”的政令,从而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财富普查。诚然,这种行为在意义层面自然是着眼战后的法国再造,以图为法国人在文化遗产的溯源和分享中形成认同和归属,为人们重建精神家园和文化自信。但实施过程中的摸底登记造册,实际上是为文化遗产建立台账和检索工具,是一种类似于我国古代“大比”“登中”的活动,是一种建档行为。

从苏州丝绸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侨批档案申遗的过程中,以及我主持过10年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料采集活动中,可以看到有关文献遗产的保护和“正名”实践,无不体现为一种建构和分享的行动路线。少林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应在档案化过程中持建构和分享的思路。

一、 关于建构

首先,遗产文献的建构实为遗产意义和精神价值的建构。一方面,文化遗产价值的独特性、稀有性、标志性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意义要有精当而明晰的概括,尤其要注意揭示其在当下世界背景中的意义;另一方面,意义和精神需要载体。这种意义和精神价值需要以文献给予支撑、作为证据。从总体上说,遗产的申报过程,就是一个关于遗产意义的揭示、表达和提供证据的过程。关键在于有没有特别的意义,有没有硬实的证明;是否这些遗产填补了某种重要的人类活动记忆,证实了一段人们不应忘却的伤痛,纠正或者颠覆了某种模糊甚至错误的表达等。只要意义打动了评委,证据说服了评委,文化遗产自然就更能得到认可。此刻正在另一会场进行的“少林寺(明清及以后)碑文研究”论坛,多有关于少林碑刻形成背景、传承迁演、过中人事的话题和历史书写方面的功能研究,譬如少林寺碑刻存史的意义、从碑志看不同时期少林寺的重建重修、碑的修繕研究以及碑刻法律化的演进,等等。这些研讨和交流无不是基于意义和精神,对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有了清晰的遗产精神价值和当下意义的概括,少林文化遗产的档案化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和尺度,少林文化遗产的现实社会价值也能得以更好地体现。

第二,遗产文献实体和相关信息的建构是遗产保护实践的业务重心。少林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不仅是就存量历史文献而言的,还包括对于建筑、武术、饮食等多方面信息的档案化或记忆建构,是文献的增量。仅如前面所说的碑文,除了碑文信息及意义,碑的质地和形制,刻石字体或符号特征,记录风格和审美意象等,这些构成文献遗产的主体。但文献主体的内容理解,离不开大量的衍生信息。其形成、发现、传承、碑拓、损毁、数字化、修复、学术研究、外传、回归和影响等相关记录,同样属于重要的文献建构信息。这些后继或新增少林文献,不仅可以建构起有关文献的立体记忆,还可助不同类型的少林遗产之间形成信息关联,使少林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记忆(文献)遗产共同融铸为少林文化的整体印象。本次论坛中的一些报告题目,其中周林兴教授关于少林学之“话语体系建构”与“档案叙事”,徐亚萍老师关于少林影像记忆之“归档与再生”,我的理解,大约是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如何使文化遗产资源能够更好地被“选样”和系统化“汇集”。这种富于理性的文化要素和信息载体的整合,是一种记忆建构的实践。

第三,遗产文献的建构是一种组织、合作的过程。以文献建构实现记忆建构,这一过程的开放性和社会合作成为必要。而且,记忆遗产具有亟须保护的特征,所以还应持以抢救的心态。就笔者所知,东巴经申遗过程中形成了百卷口述文献;侨批档案也是广东与福建的合作;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则是以二史馆为主的全国多馆合作。

第四,建构的思维是努力实现连接的思维。在少林记忆的档案化建构中,要有一种全息和整体意识,努力实现核心文献的全息建构和全体文献的资源化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注重文献与人的关联,文献与事件的关联,文献与遗迹的关联,有形与无形的关联,此物与彼物的关联,本地与外地的关联,文字与音像的关联,实体与数字的关联,意义与意义的关联等。总之,要实现少林文化遗产管理的全面系统、传承有序、清晰确凿。这其中的原则和精神,是一种档案的精神,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 关于分享

文化遗产项目功在人类记忆的保护与传承,但这种传承不能只靠建构和保存。培根对知识的强调是大家所熟悉的,但他同时还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颜祥林:《科技档案信息传播引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胡适也说:“流通于世界,等于保存于世界”(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67页)。著名图书馆学家周文骏先生也认为文献的意义在于传播。少林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记忆之一脉,作为人类记忆的世界财富,建构的同时我们必须走分享的道路。

首先,要注意增强文化遗产信息的“活化能”。笔者曾随北京理工大学的吕瑞花教授一起发文讨论过档案文献的“活化”问题(吕瑞花、覃兆刿:《基于“活化”理论的科技名人档案开发研究》,《档案学研究》2015年第4期)。在生物学领域,“活化”是指某一物质从无活性状态向具有活性状态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沉睡的事物需要一个催化剂、一种推力,学术上称为“活化能”。少林文化遗产从固态、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也需要增强其“活化能”。

事实上,无论禅宗关于“心性”的修炼,还是少林武术的“止恶扬善”,都是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精神信仰,这是有利于“活化”的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可以通过少林文献“活化能”的增强,譬如更利于传播的文本化实践和文献内容的深度揭示与著录,以增其活性。碑文原文没有几人可以看懂,但可以在著录中同时配上译文;可以通过适当的内容“碎片化”“可视化”,以增强碑文内容传播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可以选择传统节日和著名宗教事件、人物生平的有关节点向社会传播有关文献遗产或遗产信息。只要抓住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契合社会的人伦关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便可以有效地提升“活化”。

再以苏州丝绸档案申遗为例,申遗前,苏州即实现了有关苏州丝绸记录的档案化建构。但苏州档案人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同步并行深入地开发和分享。他们开发了多种编研成果,还专门赴海外进行展览,并将档案开发产品几次呈现到国际会议上。在苏州的主流报刊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关于苏州丝绸档案的文章和报道。侨批档案也是这样。这些分享,实际上是一种更具深远意义的保存。

第二,策划分享形式的多样性和立体化。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料采集工程为例,以北京大学张藜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团队,特别强调著名科学家记忆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是对濒危文献资源实施抢救性建构,以档案化方式保存了丰富的关于杰出科技人物的活动记忆;另一方面又高度重视与社会公众和专业人群的知识分享,这些分享实践包括:科技人物文献实物的全国巡展;系列老科学家学术传记的出版(仅笔者所在专业大约出版了10多本);《中国科学报》“印刻”栏目的专题报道;中国最大的科技人物专题网站“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分公众版和学术版)的对外开放;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家”根据采集信息形成的文字和音视频文案;学习强国平台的“每日一星”以及相关影视剧制作等,可以说,采集工程充分利用其建构的文献及相关开发成果,以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与公众分享科学家成长记录,这在学科史料集成、记录我国老科学家成长史与传承科学家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建构和分享是不可分割的,建构是为了分享,分享才可能促进更好的建构。我有一位在京工作的研究生弟子,她有一次去寺庙后给我发来一段话,我觉得适合在此与大家分享。她说:“老师,我去白塔寺,看到他們以几面墙来介绍该寺的历史,尤其是以视频来复原寺庙的历史变迁,让人深感震撼。”我想说,这就是建构与分享的意义。

少林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体系中极具标志性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一族,在呼唤世界和平、社会和谐的当下,人类尤其需要少林文化和少林精神。衷心祝愿少林文化遗产为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所珍视。

猜你喜欢

少林遗产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千万遗产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