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强核心、大网络”智库活动新模式推动智库建设从专业化、科学化向学科化发展*

2023-11-11潘教峰李倩刘怡君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智库研讨会咨询

■ 潘教峰 李倩 刘怡君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1408

1 前言

自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科技战略咨询”的战略部署,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应新时代高水平智库建设新要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以“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为目标,开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1]工作,发挥国家级综合平台的集成作用,探索构建了源于专业化、成于科学化、精于学科化[2-3]的智库高质量建设演化路径。在理论方法上,战略咨询院创建了DIIS 和MIPS 智库双螺旋法;在学科发展上,战略咨询院提出“智库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体系;在人才培养上,战略咨询院获得教育部“高端智库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支持;在引导舆论方面,战略咨询院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刊》等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发挥传播引导力;在公共外交上,战略咨询院形成“一个平台(全球创新论坛)+两个系列(湾区系列、未来学科系列)”的品牌网络;在决策服务上,战略咨询院搭建了中央部委机关及中国科学院的对接机制和直报渠道。

高水平智库建设需要一系列富有战略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智库活动支撑。近年来,战略咨询院经过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涵盖智库学科建设、智库理论方法、智库工具创新、智库研究流程、智库人才培养、智库交流机制等内容的智库工程体系。智库研讨会作为智库工程建设的重要平台,是通过思想碰撞产生智库研究新问题、新思路的聚变器,是通过认知提升传播智库研究新价值、新观点的扩音器,是通过融合创新凝练智库研究新方案、新建议的集成器(图1)。战略咨询院以智库研讨会为载体发挥“强核心”作用,以国内外智库为“大网络”,延展战略咨询院边界,广泛吸纳国内外智库领军人物,打造智库共同体,从而拓宽为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言献策的新路径。

图1 以智库活动为代表的智库工程“强核心、大网络”建设模式Figure 1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strong core and large network” of think tank projects represented by think tank activities

2 以“智库研讨会”为助推器,建构智库科学思想创新蝶变的实践之路

基于主办前两届智库理论方法研讨会的经验,战略咨询院于2022 年9 月25 至26 日召开了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该会议立足会上会下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的研讨模式,拓展了参与者的时空边界,促进了智库参与主体的思想交流和观点汇聚,推动了智库共同体的凝合与壮大。

2.1 会前精心谋划

会议准备阶段,主办方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局势,设置与之紧密相关且对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议题,提出热点和难点问题,吸引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政府管理者、企业家等)参与研讨。同时,做好协调来自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参会主体的工作安排,让各与会者有充分时间参与本次研讨会。

2.2 会中集思广益

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采取线下线上融合的会议模式,举办了1 个主论坛、9 个专题论坛和3 个闭门会。出席会议者包括国家职能部门负责人、前沿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宏观经济领域专家学者、重点产业领域行业专家等。会议集官、产、学、研各界精英,总计超过100 位专家做主题报告和演讲,提供新颖观点。中国网等官方媒体全程在线直播,吸引了260 余万对智库研究感兴趣的群体参与研讨会。

2.3 会后成果转化

会议通过不同途径向各类受众传播、分享观点:一是利用新媒体、期刊、报纸等传播管道分享专家观点;二是凝练成决策建议上报至国家有关部门;三是将研讨会上碰撞产生的新观点、新问题综合集成,并与相关领域专家互动沟通,形成若干个智库研究课题,向全球招募合作者共同完成课题。

研讨会通过会前、会中和会后一系列活动(图2),完成了智库工程的闭环建设,不仅建立了有效的制度安排、合理的供需对接机制和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社群链接,而且促进智库建设从专业化到科学化再到学科化的全面发展。

图2 智库研讨会作为一项智库工程的全流程示意图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hink tank seminar as a think tank project

3 以学科化建设为定盘星,探索智库建设的学术之根

专业化、科学化和学科化,既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方向,也代表了其不断演化、成熟的过程[4]。

3.1 专业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核心要素

智库建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供需对接机制、专业人才队伍、标准规范、科学理论方法和国际链接等。这些要素共同推动智库为国家决策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研究质量和影响力。通过完善制度安排、优化供需对接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制定明确的标准规范、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拓展国际合作,智库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中国在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要素为我国智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智库在政策制定、国际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3.2 科学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逐步成熟的重要特征

科学化是专业化的高阶延伸,强调共识性、专业性和规律性的研究范式,以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的有机结合。智库研究面临复杂的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共生系统,需要在跨学科、跨领域的问题场域和知识体系中创新研究方法、开发技术手段和创立研究组织模式[5]。近年来,战略咨询院在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工作中提出了智库双螺旋法等理论创新,推动了实践中的大规模智库工程。智库双螺旋法将科学性贯穿智库研究的导向、过程和逻辑,旨在促进智库研究从经验式转向科学化、从零散式转向系统性、从随机式转向规范性、从偏学术型转向学术实践型、从静态转向稳态、从学科单一转向融合、贯通[6]。通过推进科学化的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为解决复杂问题和挑战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决策支持。

3.3 学科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智慧引擎

智库的学科化转变表明,智库建设已经从过去的业务型、技术型发展到了更具学术性和理论深度的层次。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提出是对智库发展的深刻思考与创新实践,旨在推动智库学科化建设,提升智库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能力。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融合了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强调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取向,强调立足于实践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加强中国智库领域的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理论、智库思想、智库学派,使智库逐渐成为支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服务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建立将推动智库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问题,智库需要更加系统地开展研究、提供咨询服务,在不断完善智库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具备全球视野、跨学科背景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

4 以智库活动为动力核,推动形成“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

在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参会的院士、专家联合政府管理者和企业家提出若干个未来智库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经过研究梳理,勾画、明晰了基本问题域、规律问题域、治理问题域、方法平台创新域、知识传播域等五大领域(图3),构成智库学科建设的逻辑脉络,推动形成“智库科学与工程”这一特色学科体系。战略咨询院在解决智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理论方法创新不断完善智库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了系统的智库研究范式、稳定的智库研究学术社群、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载体和完善的智库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学科建设,对五大领域进行了有力探索与实践。

图3 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推动形成“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Figure 3 The theoretical seminar on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think tan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第一,智库双螺旋法理论的提出,是智库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从“0”到“1”的突破,构建了中国式现代智库研究方法,是对“智库科学与工程”基本问题域的探索。智库建设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独特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研究范式。显而易见,欧美的智库建设早于我国,但因国情不同,我国不可能完全照搬其研究理论用于建设我国的智库。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独具本国特色的智库理论方法,形成智库研究的中国方法和中国学派,是中国智库发展的核心命题。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对探索智库学科理论具有标志性意义。战略咨询院在本次大会上公开发布了智库理论研究的三部著作:《智库双螺旋法理论》《智库双螺旋法应用》(一、二)。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是战略咨询院多年来智库建设过程中理实融通、知行合一的结晶,可为国家智库建设提供可资可鉴的系统理论方法、实践经验案例和量化分析工具。

第二,打造“强核心、大网络”的智库研究体系,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智库研究良性循环,是对“智库科学与工程”规律问题域的探索。政府、企业界和科研界人员通过智库研讨会共聚一堂,围绕前沿及热点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发掘新问题、迸发新思想、提出新结论,形成新的智库研究方向。未来智库课题将探索“揭榜挂帅”的方式,向全球招募科研合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中国及全球面临的热点问题。在组织智库活动过程中,将发现新研究问题、衍生出新研究课题、形成新的合作团队和网络,不断扩大智库共同体的范围。以此类“强核心、大网络”的模式不断推进智库发展,增进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人类科学发展。例如,战略咨询院已成功与芬兰瓦萨大学共建并共同举办3 次“中芬论坛”高端国际研讨会,提出了智库研究十步工作法,完成《中芬能源转型政策》等研究成果。

第三,“以会促研”的智库研究新模式,短时间产出官产学研达成共识的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是对“智库科学与工程”治理问题域的探索。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吸引了中央职能部门负责人、前沿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宏观经济领域专家学者、产业领域资深学者以及拥有丰富行业阅历的企业高管,部分专题会采取直接在企业内部举行的方式,直面重点行业焦点问题。在官、产、学、研积极互动、优势互补的良性生态共同体中,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数字经济、能源革命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思想观点发生激烈碰撞,有利于准确把握研究议题的本质,从而产生新问题、新判断、新思路、新观点、新对策。研讨会形成“以会促研”的智库研究新模式,直接汇聚、凝练各位院士和资深科研人员长期进行科研实践之所得,优化了产出决策咨询成果的流程,缩短了产出时间,形成的决策建议是官、产、学、研共同商议达成的成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四,围绕学术共同体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采用跨学科、系统性的思维构建智库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是对“智库科学与工程”方法平台创新域的探索。当今时代,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功能更趋多元,阐释这类复杂系统(子系统)的科研活动已经不是纯粹的个体科学家的行为,需要学术共同体内部学科领域之间、同一领域科学家之间以及政府与科学机构、科技与经济社会其他主体之间强化跨界深入合作。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聚焦探索各界普遍关注的、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如“利用数据信息科学表征和识别研究前沿”“宽口径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产学研合作中的成果和利益分配和长效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以问题为导向、以跨界合作为手段,探究智库研究方法、工具与平台的创新和集成,以适应科研发展新态势。

第五,建立咨询成果供需方的沟通网络,链接成果产出单位和传播机构,启动智库人才学科化建设,成为智库学术及成果转化的关键场域。首先,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实现了产、官、学、研多方的直接交流。不仅邀请了高端智库试点和培育单位,还邀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等机构相关领导,以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银行、中国石油、腾讯等企业界高管,搭建了高端智库与决策部门和产业界的交流平台。其次,本届研讨会构建了学术机构和学术传播机构的桥梁。期刊闭门专题论坛上,围绕基于智库双螺旋法遴选智库期刊群(1.0 版)进行研讨。再次,本届研讨会凝聚了智库人才培养单位共识。战略咨询院作为我国智库学科建设的开拓者,于2022 年获得了教育部“高端科技智库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设置了“智库理论与方法”特色方向和课程体系,成为全国首家智库理论与方法特色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战略咨询院牵头成立的“智库人才联盟”,目前得到80 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响应。智库人才培养单位合作网络有助于促进教育、科研和人才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国智库从科学化向学科化迈进。

5 以高端科技智库“国家队”为担当,描绘新时代科教强国新图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7]。在新时代,我国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8]。

作为中国科学院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综合性核心节点,战略咨询院自2016 年组建以来,以智库研讨会为智库建设的重要平台,围绕学科建设、理论方法、工具创新、研究流程、人才培养、交流机制等议题,构建了理实融通、特色鲜明的智库工程体系。以“强化科技战略咨询”为目标,未来战略咨询院将持续“做强核心”“扩大网络”,在服务国家宏观决策、引领社会创新方向、创新智库理论方法和培育智库卓越人才等领域持续优化智库工程建设,助力我国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5.1 服务国家宏观决策

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提供卓越的决策咨询是智库建设的核心。智库选题将深度服务宏观决策[9-10],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科技等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对有望在国家层面产生重大影响和重大贡献的任务开展探索性、前瞻性研究[11]。战略咨询院的重点关注领域包括“直接服务国家宏观决策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世界科技前沿研判与中国重大科技突破前瞻研究”“面向全球竞争的高新产业源头技术研究”“百年强国资源环境关键瓶颈问题与对策研究”“双碳目标牵引下的全面绿色转型重大政策问题研究”等,从而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决策咨询支撑。

5.2 引领社会创新方向

提升科技智库创新,引领社会发展是智库建设的基础。智库建设将持续聚焦有望成为未来重大突破的研究方向,如“源头技术驱动的重点产业与重要区域创新发展研究”“适应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科技体制变革研究”“决策咨询导向的科技智库综合集成系统”等。同时,战略咨询院每年定期发布年度中英文版的《研究前沿》中,遴选出年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若干个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并评估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在诸多前沿的贡献和潜在发展水平,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未来,将持续遴选和支持一批前沿探索研究提升智库能量,通过鼓励发挥想象力、支持原创,探索新的智库研究增长点。

5.3 创新智库理论方法

通过理论方法的持续创新破解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界交叉融合[12]特征的智库问题,是智库建设的必由之路。持续开展智库双螺旋法理论和应用研究,不断完善智库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体系,构建基于中国现实的智库研究范式[13],创建适合智库工程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具体问题,如“科技发展路线图研制方法”“科技前瞻与预测方法”“矩阵结构与事理分析方法”“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方法”“智库期刊群、报告群评价方法”等。

5.4 培育智库卓越人才

持续为未来中国和世界发展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综合性的人才是智库建设的关键。战略咨询院确立了“以重大智库研究推进智库学科建设,以智库学科建设推进智库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智库科学与工程”为培养从事智库研究、发展智库方法的后备人才奠定学科基础,通过深度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行动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搭建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的“思想力大课堂”,着重面向未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前瞻战略思维、丰厚领域经验的高端智库人才,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撑。

6 结束语

战略咨询院自成立以来,在组织模式上,融合集成中国科学院内外、国内外各领域专家智慧,打造了“强核心、大网络”综合集成平台;在研究模式上,通过大规模的智库任务组织,锻造研究队伍、构建专家网络,形成“矩阵式、网络化”的研究组织模式;在队伍建设上,探索“旋转门”机制,设立“特聘研究员”制度,发挥人才的黏合作用,畅通智库创新链,以促进智库研究与决策部门的深度对接。

战略咨询院在国内智库共同体的形成中发挥了引领作用,自2020 年起,连续举办了3 届智库理论方法研讨会,其影响力持续积累,该研讨会已成为国内外智库界的高端交流品牌。从专业化到科学化再到学科化,战略咨询院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融通,走出了一条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之路。在推动智库学科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构建了“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体系的逻辑思路(图3),不仅为智库工程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扎实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为智库人才培养搭建了学科知识体系,形成了为我国智库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方案。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的指引下,战略咨询院将以优化智库建设为目标,继续发挥中国科学院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为一体的优势,发挥中国智库“国家队”的引领作用,尊重科技规律,研判科技发展趋势和突破方向,专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安全的重大问题[14],扎根科技和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战略与政策、重大问题和战略预测预见分析、战略情报搜集与分析、智库理论与方法等领域,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构建开放、合作、共享的国内、国际研究网络,以期为我国宏观战略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全球科技和创新发展政策思想的引领者。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部综合研究支撑中心执行主任王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宋大伟的指导和帮助。

猜你喜欢

智库研讨会咨询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微智库
微智库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