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调查分析
——以东北、华东、西北地区为例
2023-11-11杨海明赵宇涵刘溢思
叶 艳,杨海明,赵宇涵,刘溢思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18.70%,65 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1]。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数量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与日俱增,老年群体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养老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医疗、康复及养老照护相独立的运行机制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快速增长的需求。医养结合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在传统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康复和照护服务,能成功提升老年人养老幸福感,促进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建设[2-3]。照护者能力水平是影响医养结合机构所提供养老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3],然而现阶段各地区医养结合机构照护者照护能力状况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全面梳理我国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医养结合机构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旨在为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国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为:(1)在医养结合机构工作;(2)为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和(或)技术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护理工作。
1.2 调查方法与工具
为翔实了解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的相关研究,我们选取了国家统计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作为主要文献来源。检索关键词包括“医养结合”“医养融合”“照护能力”“核心胜任力”。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剔除与本研究无关以及同一篇文章发表在不同期刊的文献,最终共检索获得331 篇文献。本文中涉及的数据统计时间为2012—2022 年12 月底。
1.3 统计方法
本文通过对2012—2022 年10 年间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的已有研究进行回顾梳理,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现状。我国各地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相关文献清单见表1。
表1 我国各地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相关文献清单Table 1 List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elderly caregivers in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1.4 分析方法
从国家统计局获取我国老龄化数据,从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的研究文献,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将资料按七大地区归类,即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并按地区提取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年龄、学历、受培训程度/ 资质、核心胜任力、用户需求及评价、护患比的具体数据,整理分析各地区的老龄化现状、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由于篇幅限制,综合考虑地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后,最终选取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华东地区、经济实力介于中部和大西南经济区间的西北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东北地区进行呈现。
2 结果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的评价主要包含年龄、学历、受培训程度/ 资质、核心胜任力、用户需求及评价、护患比这6 个方面。考虑各地区老龄化程度、医养结合发展进度不同,本文将分别从这6 个维度描述我国三大地区医养结合机构中养老护理员的照护能力。
2.1 东北地区
2.1.1 老龄化情况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该地区包含二线发达城市1 个(大连),二线中等城市3 个(哈尔滨、沈阳、长春),三线城市多个。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个省60 岁及以上人口占23.2%~25.7%,65 岁及以上人口占15.6%~17.4%,显示东北地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2.1.2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的照护能力(1)年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年龄多分布在40~60 岁之间。王丛悦[5]对哈尔滨市41 家养老机构的127 位护理员进行调查后发现,40~59岁的护理员占91.4%,这与李万瑜[6]在哈尔滨市、奚伟东等[7]在大连市及杨萍等[8]在吉林市的调查结果相似。
(2)学历。养老护理员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刘凤梅[9]对长春市15 个养老机构的80 名护理员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后发现,高中以上学历占5%,初中占18.7%,小学占76.3%,这与奚伟东等[7]在大连市、徐麟翔[10]在沈阳市和王丛悦[5]在哈尔滨市的调研结果一致。
(3)受培训程度/ 资质。①养老护理员受培训程度整体偏低,多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周芮同[11]对长春市12 个辖区的36 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35.6%的护理员未经专业培训而直接参与工作。王丛悦[5]抽取哈尔滨市41 家公办、民营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后发现,85.0%的护理员从业前未涉及护理专业相关学习或工作,54.3%未参与过养老服务相关培训。②大部分护理员所接受的培训为养老机构组织进行,内容多为简单的生活照护。黄菲[12]对辽宁省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对14 个城市2 004 位护理员进行调查,发现60.6%的护理员接受过培训,但绝大部分由养老机构组织,仅2.5%的护理员接受过民政局组织的正规培训,培训内容以清洁卫生、排泄照料等生活照料为主,但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接受培训后仅42.5%的护理员表示能完全或部分胜任养老院的照护工作。③持证上岗率差异较大,尤其缺乏国家认证的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东北地区不同省市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的持证上岗率差异较大。李强[13]对齐齐哈尔4 个辖区的400 名老年人进行调研,发现机构中护理员持证率较高,达到76.7%,但持证者等级集中于初级(87.9%)。黄菲[12]在辽宁的调研发现护理员的持证率仅为7.1%,无一人拥有国家认证的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甚至19 人未曾听说过资格证书。
(4)核心胜任力。①鲜有研究应用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测量表评价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既往文献中,绝大部分研究通过访谈,或者知识、技能水平问卷间接反映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仅有王琳等[14]一项研究运用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对齐齐哈尔市养老护理员进行测量。②养老护理员缺乏养老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在一项对辽宁省14 个城市整群抽样的研究中[12](n=2004),发现养老护理相关知识得分仅为(51.9±11.7)分(满分100 分)。其中,知识得分仅为40 分(满分100 分),技能得分为60 分(满分100 分),刚达及格线。另外,有调查[12]发现,培训后只有42.5%的护理人员认为能完全或部分胜任养老院的照护工作。奚伟东等[7]调查了大连市461 家养老机构,发现98%的服务人员缺乏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并且大多数服务人员不准备长期从事护理工作。③养老护理员最为缺乏的能力包括急救能力和心理照护能力。邵祥东等[15]对辽宁省14 个城市的304 家养老院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后发现,养老机构护理员不具备紧急抢救能力是机构急救服务能力弱的主要因素之一。黄菲[12]的研究发现除生活照料知识可基本达标外[(3.2±0.9)分,满分5 分],其余知识,如康复指导知识、外伤急救知识、安全知识、常见疾病基础护理知识得分均为3 分以下,其中心理护理知识(2.4±0.8)分和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知识(2.2±0.9)分是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
(5)用户需求及评价:①入住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且对精神慰藉需求较强。刘潇雨[16]对大连市西岗区60 岁以上居民进行整群抽样,发现老年人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医疗服务(49.4%)、生活照料(48.7%)、紧急救护(37.3%)、心理护理(32.9%)、康体锻炼(27.8%)、文体娱乐(23.4%)及学习培训(10.8%)。张阳[17]调研大连市某养老院,访谈发现老人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强烈,但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护理员无法提供专业精神慰藉。②入住老年人对养老护理员提供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整体较低,尤其是精神护理、急救能力方面。在李庚等[18]对黑龙江省30 余家养老机构调研的过程中,大量老人反映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服务仅能满足基本需求,在专业程度和服务质量上有待提高。秦磊[19]在长春市多区域随机选取60 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其在诊治需求和精神护理方面的满意度较低,与护理员缺乏相关医护工作经验以及文化层次不高有关。奚雨廷[20]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养老机构143 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对日常照料、医疗服务、机构人员素质满意的比例均不到一半(分别为48.9%、41.9%、48.3%),尤其在精神慰藉方面,感到满意的老年人占比仅为29.4%。
(6)护患比。①养老护理员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国际标准1∶3 的配备比例。截至2019 年末,沈阳市仅有300 余人通过老年照护师培训,按国际标准1∶3 的比例(每3 位失能老人需配备1 名护理员)计算,沈阳市需要配备养老护理员约2.8 万人,因此,目前的养老员数量远远无法满足8 万多名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21]。邵祥东等[15]对辽宁省14 个城市的304 家养老院进行调查后也得到相似结论。该调查覆盖护工总数4 101 人,发现平均每位护工需护理7.3 位老人(其中6.5 位老人为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最高达15 位老人,远低于国际1∶3 的比例。②医养结合机构中极度缺乏专业护士。黄菲[12]对辽宁省14 个城市的2 004 位护理员进行调查后发现,护士仅占养老护理人员中的1.6%,极度缺乏专业护士。张黎等[22]对长春283 个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后发现,79%的机构无护士配备,仅21%的机构配备1~2名护士。
2.2 华东地区
2.2.1 老龄化情况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等,是我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该地区包含一线城市1 个(上海市),二线发达城市6 个(杭州、南京、济南、青岛、宁波、厦门),二线中等城市3 个(苏州、无锡、烟台),二线发展较弱城市4 个(合肥、南昌、温州、淄博),三线城市多个。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地区各省市60 岁及以上人口占15.9%~23.4%,65 岁及以上人口占11.1%~16.3%。其中上海、江苏、安徽、山东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江苏2 个市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超21%。
2.2.2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的照护能力(1)年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年龄多分布在40~60 岁之间。李莉[23]对杭州市18 家医养结合机构的354 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后发现,41~60 岁的护理员占77%。这与蒋丽娟等[24]在江苏省、顾中恒[25]在上海市、宋萍萍[26]在合肥市以及陈坤[27]在济南市的调查结果相似。
(2)学历。养老护理员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蒋丽娟等[24]对江苏省16 家医养结合机构的363 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后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8.7%,中专/ 高中学历占8.3%,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3.0%。这与李莉[23]在杭州市、宋萍萍[26]在合肥市、王成林[28]在上海市以及刘萍[29]在山东省农村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似。
(3)受培训程度/ 资质。①养老护理员受培训程度整体较高。顾中恒[25]从上海市各主要中心城区中选取188 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发现高达90.6%的护理员接受过培训。陈坤[27]对济南市48 家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后发现参加过人社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养老护理员占53.9%。王凤等[30]调查宁波市不同层次养老机构共200 名养老护理员,发现有79.5%的护理员接受过岗前集中培训。②养老护理员接受的培训主要由政府部门和医养结合机构组织,形式以讲座为主。顾中恒[25]调查发现在有培训经历的护理员中,83.4%参与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13.5%参与过养老机构组织的培训。绝大部分护理员(97.5%)认为有必要参加培训,但主动报名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少(31%)[31]。毛如虎等[32]调查了南京市浦口区全部12 家养老机构,发现培训形式以院内讲座为主(40.2%)。③持证上岗率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证书等级普遍集中于初级。陈坤[27]在济南的调查显示,有65.4%的养老护理员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这与蒋丽娟[24]在江苏省、王成林[28]在上海市的调查结果相似。王凤等[30]在宁波市的调查显示,有职称的护理员中证书等级以初级证书为主(69.2%),与顾中恒[25]的调查结果相似。
(4)核心胜任力。①直接使用核心能力调查量表对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进行调查者较少。与东北地区类似,华东地区的相关文献多以访谈等形式间接反映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仅有李莉[23]利用美国护理协会编制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评测表以及夏雅雄[33]利用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分别对杭州市、宁波市部分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②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人际沟通能力、法律伦理较好,专业理论、健康指导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较弱。李莉[23]对杭州市354 名养老护理员的七大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法律伦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健康指导能力、科研能力、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其核心能力总分为(14.8±3.8)分(满分21 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得分最低,为(1.6±0.5)分,健康指导能力较低,为(1.97±0.58)分,临床护理能力为(2.1±0.6)分,法律伦理知识较高,为(2.3±0.9)分,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最高,为(2.9±1.0)分。夏雅雄等[33]对宁波市528 名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调研结果显示,护理员核心能力均分为(2.1±0.7)分(满分5 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所调查的7 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人际关系、法律伦理素质(2.7±1.0),临床护理能力和健康指导能力得分较低,分别为(1.9±0.8)分、(1.5±0.9)分,最低的是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1.3±0.7)分,提示养老护理员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临床护理、健康指导以及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均较低。
(5)用户需求及评价。①入住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逐渐多元化,尤其重视护理员的沟通、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能力。陈坤[27]调查了济南市医养结合机构中1 389 位老年人,数据显示对生活照料、健康指导、中医保健、医疗服务有需求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00%、95.9%、92.8%、91.9%,均超过90%,提示老年人需求呈现多元化。陈娟等[34]对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医养结合康复中心居住的104 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对护理员需要最高的维度为心理护理及沟通能力(4.5±0.3)分(满分5 分),其次为专科护理能力(4.4±0.3)分,与王颖等[35]在徐州的调查结果相似。②入住老年人对养老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料服务满意度较高,但对精神、康复、专科护理的满意度偏低。毛如虎等[32]对南京市浦口区全部12 家医养结合机构的449 位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认为机构现有服务能满足或基本满足需求的老年人占79.8%,但分别有16.5%、13.8%的老年人认为康复服务、精神慰藉较为欠缺。续倩雯[36]抽取了上海市3 个区9 家医养结合机构中的150 位老年人进行调研,数据显示入住老年人对日常照料(饭菜营养、室内卫生、日常安全管理)方面满意度较高,均值为3.9 分(满分5 分),而对于精神心理、医疗护理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6)护患比。①养老护理员数量严重短缺。杨文杰[37]调查显示,青岛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1.8 万人,护理员只有2 800 人。蒋丽娟等[24]调查了江苏全省363 名养老护理员后发现,平均每位护理员需要照顾5.6 位老人,在个别主要收治失能老人的机构中,照护比更是高达1∶7.4。常金兰等[38]随机抽取宁波市88 家医养结合机构,发现护理员与入住老年人的人数比在(1∶13.9)~(1∶3.3)之间,平均为1∶6.8,低于国际标准1∶3。②医养结合机构中专业护士配备率相对较高。陈坤[27]在济南的调查显示,81.3%的养老机构配备专职护士,16.7%的机构没有配备护士。宋萍萍[26]对合肥市对“九久夕阳红老年城”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老年城里156 位护理员中,护士占37.1%。
2.3 西北地区
2.3.1 老龄化情况 西北地区按地理区域划分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该地区包含二线中等城市1 个(西安),三线城市多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地区各省及自治区60 岁及以上人口占11.3%~19.2%,65 岁及以上人口占9.6%~13.3%。其中,甘肃省1个市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陕西省有4 个市(区)已超15%。该地区老龄化程度低于东北、华东地区。
2.3.2 机构人员服务能力(1)年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年龄多分布在40~55 岁之间。陈冰洁等[39]调查乌鲁木齐市300名养老护理员后发现,护理员平均年龄为(47.7±7.5)岁。这与李红丽等[40]在甘肃省、武雨[41]在石河子市的调查结果相似。
(2)学历。养老护理员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张毓[42]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8 家养老机构的182 名护理员后发现,大专及以上占14.3%,高中及中专占26.4%,初中占40.7%,小学及以下占39.0%。这与李红丽等[40]在甘肃省、武雨[41]在石河子市以及陈冰洁[43]在乌鲁木齐的调研结果相似。
(3)受培训程度/ 资质。①养老护理员受培训程度有差异,以乌鲁木齐和石河子为代表的新疆北部护理员受培训程度较好。陈冰洁[43]对乌鲁木齐市20 家医养结合机构的418 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达90.9%的护理员参加过岗位培训。数据显示截至2016 年石河子垦区共有养老护理员486 人,其中61.7%接受过职称培训[41]。而鲁丽萍等[44]在走访兰州市4 家医养结合机构并与相关专业人士深度访谈后,发现该地区多数护理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②护理员所接受的培训主要由政府部门和医养结合机构组织。西宁市政府积极参与养老机构人才建设,出台了《西宁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免费培训[45]。范晶晶[46]采用典型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5 个县市公办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调查,发现培训方式多为机构内部(院内培训)高年资护理员一带一入职培训。③持证上岗率有差异,且在不同省市、同一自治区的不同城市存在明显地域差异。李红丽等[40]深入访谈甘肃省4市多家医养结合机构后发现,仅16.7%的护理员持证上岗,持证率较低。而青海省西宁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显示,当地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超80%[45],持证情况较为乐观。在新疆北部地区的两份调查[41,43]中,均显示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持证率大于50%。范晶晶[46]在新疆全区的调查发现,中北疆公办医养结合机构中护理员持证率高达88.4%,南疆仅为22.7%,地区间差异显著。不过新疆护理员总体持证率为58.9%,高于全国水平。④养老护理员证书等级普遍集中于初、中级。陈冰洁[43]在乌鲁木齐的调查发现,在有职称的护理员中,71.8%为初级,21.7%为中级,仅6.5%为高级。范晶晶[46]对新疆5 家有代表性的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调查,发现在取得养老资格证的护理员中,23.8%持有初级证书,73.8%持有中级证书。
(4)核心胜任力。①除新疆外,其余地区鲜有研究应用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测量表评价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既往文献中,多以访谈、知识技能问卷等间接反映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西北地区仅陈冰洁等[39]采用韩静等[47]编制的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调查表多次对乌鲁木齐市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进行问卷调查。②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个人品质、伦理法规、沟通能力、生活照护能力普遍较好,而排泄、防跌倒等专业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较为欠缺。陈冰洁等[39]采用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调查表对乌鲁木齐市15 家医养结合机构300名养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后显示,核心胜任力总分为(106.3±15.2)分,各条目均分为(3.9±0.6)分(满分5 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维度中,个人品质(4.3±0.6)分、伦理法规知识(4.2±0.7)分、沟通能力(4.1±0.7)分属于较高水平,护理知识(3.6±0.7)分、技能(3.5±0.8)分属于中等水平。范晶晶[46]利用养老机构护理员服务能力自评量表对新疆5 个县市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员进行调查,各条目均采用5 点计分法。结果显示,总得分(4.0±0.6)分,提示护理员对自身服务能力较为肯定。在调查的9 个维度中(对被照顾老人特征的认知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饮食照护、活动照护、精神照护、清洁卫生护理、排泄照护、协助危险管理和协助用药管理),对被照顾老人特征的认知能力、清洁卫生护理和沟通交流能力维度均分最高,排泄护理维度条目均分最低。此外,护理员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的知识尚比较欠缺。张毓[42]向乌鲁木齐市8 家养老机构的182 名护理员发放了养老机构护理(照护)人员关于预防跌倒知、信、行调查表,发现护理员知识问卷得分仅为(6.8±1.9)分(满分10分)。
(5)用户需求及评价。①入住老年人需求呈多元化发展,其中专业医疗照护需求最为强烈。武雨[41]对新疆石河子垦区医养结合机构中671 位入住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需求包括专业医疗护理、日常生活以及精神心理这3 个维度,呈现多样性,且各维度需求均较高(总需求的标准化得分为61.2%,各维度得分依次为67.1%、62.4%、62.4%),其中对专业医疗护理需求最为强烈。李欣妍等[48]在西安市的调查也显示入住老年人对专业医疗照护需求强烈。被抽选的111 位老年人中仅7.2%认为自己无疾病,大多需要日常医疗监督、预防以及长期康复治疗和护理,但机构难以满足相关照护需求。②入住老年人对养老护理员提供的服务质量整体较为满意,但在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老年人满意度相对较低[49]。李欣妍等[48]对西安市12 家医养结合机构的111 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82.8%认可服务甚至感到非常满意,5.4%感到不满意。高彩云[50]对兰州市6 家医养结合机构的185 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受访老年人对护理服务整体满意度较高,为74.2%,但对养老护理员的专业医疗护理技能水平、精神心理安慰满意度较低,与范晶晶[46]的调查结果相似。
(6)护患比。①养老护理员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国际标准1∶3 的配备比例。鲁丽萍等[44]调查兰州市医养结合机构并与专业人士访谈后发现,一名养老护理员常要照顾6 位老年人,且大多是从事打扫卫生、帮助洗澡等高强度劳动。范晶晶[46]通过典型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5 个县市公办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每位养老护理员最多需要护理50 位自理老年人、8 位失能老年人,远低于1∶3 和1∶10 的标准。②医养结合机构中缺乏专业护士。张毓[42]对乌鲁木齐市182 名护理员进行调查后发现,护士占养老护理人员的31.3%。甫凤[51]分层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29 家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护理人员中仅27.38%为医疗护士,其余均为生活护理员。
3 讨论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学历、年龄、受培训程度/ 资质、核心胜任力、用户需求及评价、护患比这6 个维度对我国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养老护理员的照护能力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各机构普遍缺乏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基本素质不高,照护能力整体偏低。
3.1 养老护理员普遍年龄偏大且受教育程度较低
研究发现无论在东北、华东还是西北地区,其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养老护理员年龄普遍集中在40~60 岁之间,受教育程度整体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与国内大部分调研结果一致。一方面,可能与养老护理员薪资待遇低、职业发展规划不完善等导致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稳定性不强,年轻人就职、留职意愿不高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缺口较大,机构在招聘时只能降低年龄、学历等要求以尽快补充人员[51-52],因此目前医养结合结构聘用的护理员大多为下岗女职工或进城打工者。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医养结合机构中护理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护理员则多为本地就业[53]。
提示政府和医养结合机构应进行积极的舆论宣传,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还需规范护理员准入标准,同时提升护理员薪资待遇、完善晋升体系,可通过户口落地政策提高护理员积极性。
3.2 受培训程度和持证率参差不齐,华东和新疆北部相对较高,培训内容以生活照料为主
受培训程度方面,华东地区养老护理员整体较高,东北地区普遍偏低,西北地区则参差不齐,以乌鲁木齐和石河子为代表的新疆北部护理员受培训程度较好。持证上岗率方面,华东地区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东北和西北地区不同省市差异较大。证书等级普遍集中于初级,尤其缺乏国家认证的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不同地区受培训程度和持证率参差不齐,究其原因可能与地区经济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关[46]。在3 个地区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华东、新疆北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对完善,资源相对丰富,服务理念相对较新,对护理员的培训以及持证水平更为重视,进而这些地区护理员受培训程度和持证率相对更高。此外,培训的组织者以政府和机构为主,内容多为生活照护,形式多为讲座或是由机构内资深护理员对新入职护理员进行“一对一”培训。然而,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培训远远不够,因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仅表现在基本生活需求上,还表现在精神慰藉和专业医疗护理等方面,单纯的生活照护培训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38]。
提示政府和养老机构应重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可由政府聘请第三方或由机构定期组织培训,采取多样化培训形式,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重视资格认证,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评聘体系,将职称与待遇挂钩以激发起护理员晋职积极性[43]。另外,相关协会可以制定行业规范,严格把控专业资质的认定过程并做到定期考核[10]。
3.3 缺乏统一的核心胜任力调查量表,核心胜任力整体偏低,最为缺乏的专业医疗护理和精神护理恰为老年人最需要的能力
在核心胜任力的评价方面,除个别地区(杭州、宁波、新疆)外,少有研究者利用核心能力调查量表对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进行调查,多通过访谈、知识问卷等形式间接反映其胜任力。这可能与我国用于评价护理员核心胜任力的量表编制较晚,成熟量表数量较少有关。目前国内最常使用的是韩静于2017 年编制的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调查表,然而接受度不够高。提示政府可以组织专家编制统一且专业性强的量表并进行推广。规范而统一的评价体系能更为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医养结合机构中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有助于当地养老供给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提示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胜任力整体较低,其中人际沟通能力、伦理法规与生活照护能力相对较强,健康指导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较弱,最为缺乏的是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急救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伦理法规和生活照护能力较强可能与我国在职护理员多为下岗女职工或进城务工女性,社会经验丰富、沟通能力较强有关[39]。护理员缺乏健康指导、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护理能力等可能与被招募者的人群特点和培训体系有关。机构招募的护理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受培训程度及职称偏低、工作流动性大等问题[39],缺少对专业护理知识的系统化学习,进而缺乏专业性护理知识。此外,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行业发展较晚,缺少专业人才,多数护理员仅通过短期培训或自我学习等方法学习相关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为单一[39],且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突击学习培养评判性思维。培训体系方面,培训时间普遍较短,内容以生活照护为主,一次性集中培训难以使护理员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54],同时,以生活照护为主的培训难以培养护理员其他方面的能力。
当我们分析入住老年人的需求时,发现各机构老年人对于照护服务需求均呈多元化,且恰恰对养老护理员最为薄弱和缺乏的专业医疗照护能力、精神慰藉能力的需求最强。进一步分析老年人对护理员提供服务的满意度,同样发现老年人普遍对护理员的生活照料服务满意度较高,但对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急救等服务以及护理员数量满意度较低,这也再次印证了上述关于护理员最欠缺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急救能力的结论。入住老年人对专业医疗照护能力需求强烈,这可能与机构内老年人多为自理能力受限,且常患各种基础疾病,甚至多病共存有关。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慢性病患者,尤其需要日常医疗监督、预防以及长期康复、治疗[48-49]。除此之外,老年人对精神慰藉能力需求也非常强烈,这可能与入住老年人缺少朋友、亲属陪伴和不熟悉周围环境而导致的精神世界空虚,娱乐休闲设施不完善、相关娱乐活动较少导致的精神压抑有关[26,55]。
提示政府应组织专家开发全国统一且规范的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并从政府层面加以推广;制定规范化的养老护理员工作流程;规定培训内容,将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急救能力等列为必修课程,并分配相应理论、实践学时;根据护理员能力及需求进行长时间、不定期、分层次、多元化的专业性培训,并完善考核制度,保证培训效果。医养结合机构管理者还应定期了解入住老年人的反馈,及时反思及改进护理员管理、能力培养体系以适应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3.4 全国各机构普遍缺乏养老护理员,且专业护士配备率偏低
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养老护理员普遍缺乏,华东地区机构中护士配备率相对较高。养老护理员和老年人照护比普遍低于国际标准,护理员极度缺乏。本研究结论与其他调查研究结果一致,即我国缺乏护理员,护理员劳动强度大[44],主观感受疲惫。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护理员工作脏、累、苦,福利难以保障以及职业发展规划不完善、社会认同度不高导致的就业意愿低、流动率高等有关[52,56]。另一方面可能与人才培养体系有关,现阶段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出口多集中于医院,鲜有以养老机构、社区护士为培养目标的培养体系。提示政府可以提高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改善工资待遇,增加在编岗位,制定个性化帮扶政策以增强护理员就职、留职意愿,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39]。同时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开设老年、康复、急救等课程,重视老年护理、社区护士的培养,整合学校、实习实训平台、就业机构等优质资源以实现养老人才的培养和对接。
4 结语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呈现三大特征:第一,年龄大、学历低,受培训程度/ 资质参差不齐;第二,核心胜任力整体较低,尤其缺乏专业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能力;第三,护理员及专业护士缺口极大。建议提升护理员薪资、福利待遇以吸引从业人员,并对存在困难的护理员进行个性化帮扶;从政府层面要求各机构重视护理员的培训以及资质情况,完善奖惩制度;政府组织出台全国统一的规范化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并加以推广运用;规范培训及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增加对护理员薄弱项目,如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急救能力的培训,规定相应学时以及考核标准,并对护理员进行分层次、多元化的长周期专业化培训;健全老年护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晋升体系,鼓励高校开设老年、康复、急救等课程,建立人才队伍。政府还可以推进护理与生物工程等学科的融合,通过科技手段解决照护力缺乏的问题,实现“智慧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