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队伍现状调查
2023-11-11魏佳佳冉真榕石奥利杨光静杨婵娟
魏佳佳,冉真榕,石奥利,杨光静,杨婵娟
护理质量控制队伍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其水平高低对病人安全、护理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和医院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要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完善护理服务体系,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理质量,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2]。中医医院护理工作不仅要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还需为病人实施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技术及中医健康教育等,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有一定异同。同时中医质量控制工作起步较晚,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队伍发展参差不齐,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3]。因此,本研究对重庆市4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开展护理质量控制队伍现状调查,为加强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重庆市44所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为调查对象,其中三级医院15所,二级医院29所。纳入标准:公立医院;二级及以上的中医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排除标准:不愿意参与本次调查;未在指定时间内回复者。
1.2 调查工具
经大量查阅文献和重庆市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讨论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重庆市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中心5名护理专家(其中3名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工作领域均为中医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共同讨论,同时对10所中医医院护理管理者进行预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79,最后根据预调查结果进行修改,确定终稿。该问卷包括3个部分,共16个条目。1)一般资料:包括医院名称、医院级别、医院类别、医院编制床位数等;2)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2个条目);3)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队伍结构(10个条目);4)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4个条目)。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取线上填写电子问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平台生成的问卷链接和二维码,对重庆市44所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统一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在微信客户端进行填写。最后共发放问卷44份,回收44份,有效问卷4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质量控制
调查前重庆市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与44家公立中医医院护理部联系,告知调查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等;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填写的解释说明,告知每个微信客户端只能填写1次,时间不能过短,每个问题为必选题,不能漏选等;问卷收集后筛查问卷,对无效问卷进行剔除。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定性资料采用构成比和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多选题计算标准为:该选项出现的频次/参加调查的医院数×100%。
2 结果
2.1 中医医院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44所公立中医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5所,二级医院29所。52.27%的医院实际床位数大于500张,61.36%的医院护士数在100~300人。
2.2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81.82%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护士长—质量控制护士形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2.3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队伍结构
2.3.1 职能中干
63.64%的医院设置护理职能中干,共139人。主要以高级职称(54.54%)、本科学历(63.64%)、41岁及以上(52.27%)、从事质量控制工作10年以上(56.82%)的护理骨干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医医院专职从事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职能中干情况
2.3.2 质量控制干事
68.18%的医院设置护理质量控制干事,共66人。主要以中级职称(40.91%)、本科学历(59.09%)、31~40岁(50.00%)、从事质量控制工作1~5年(47.73%)的护理骨干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中医医院专职质量控制干事的情况
2.4 中医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2.4.1 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成情况
90.91%的医院设置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或副护士长最多(占90.91%)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86.36%的医院分为多个小组,平均为8个,见表4。
表4 中医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成情况
表5 中医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分组及成员情况
2.4.2 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79.55%的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主要职责为定期进行院级质量控制检查、制定或修订院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或修订院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6。
表6 中医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3 讨论
3.1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以发挥最大化的管理职责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护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4]。本调查中的医院均设置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其中,81.82%的中医医院采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护士长—质量控制护士4级管理形式,占比高于其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P<0.001),说明大部分医院以4级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为主,可能与4级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是强有力的院控、自控、互控系统,能使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有关[5]。本结果显示,13.33%的3级中医医院和20.69%的二级中医医院选择3级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未设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刘玉杰等[6]研究表明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其能增强护理人员创造力和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提升护理质量。建议今后:一是设置质量管理委员会,实行4级管理;二是制定各级管理职责,加大中医护理管理力度,对不同管理层级赋予管理权限,从管理层面保证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不断优化中医护理质量控制队伍结构,设置专人管理
本调查显示中医医院护理骨干在职称、学历、年龄、工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63.64%的中医医院设置职能中干,共139人。主要以高级职称(54.54%)、本科学历(63.64%)、41岁及以上(52.27%)、从事质量控制工作10年以上(56.82%)的护理骨干为主;68.18%的中医医院设置护理质量控制干事,共66人。主要以中级职称(40.91%)、本科学历(59.09%)、31~40岁(50.00%)、从事质量控制工作1~5年(47.73%)的护理骨干为主,这说明部分中医医院比较重视质量控制队伍人才培养,设置了高年资、高职称的护理骨干。其原因可能是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中医护理特色彰显,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与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中医护理工作队伍的可持续发展[7-8]。本结果显示,36.36%、31.82%的中医医院未设置职能中干、质量控制干事,说明少部分医院未设置专职护理骨干,史文莉[9]研究认为中医护理骨干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建议今后:一是加强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人才的设置,不断优化队伍结构,设置专人管理;二是提高护理管理岗位任职者的学历要求,完善管理岗位培训体系,提升整体素质[10];三是采用定期、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培养中医护理质量控制骨干,为临床护理培养有扎实中医理论知识的高学历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人才,提升中医护理质量[8]。
3.3 规范中医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分工,突出中医特色
本调查发现,90.91%的中医医院设置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或副护士长为主(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6.36%的中医医院质量控制队伍分为多个小组,其成员固定(86.36%)、质量控制内容固定(97.37%);79.55%的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院级质量控制检查、制定或修订院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定期总结分析本小组质量控制情况并反馈,小组职责分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说明大部分中医医院逐步重视院级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框架初步形成。这可能与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关[11]。本调查显示,79.55%的中医医院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均为兼职,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和医院运营成本等有关[12]。建议今后:一是规范中医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分工,制定质量控制工作制度,保证质量控制工作时间及待遇[13];二是构建中医护理敏感指标,建立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中医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特色,提升中医护理质量管理水平[14-15]。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重庆市44所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质量控制队伍采用4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较多,护理质量控制队伍以中级职称、本科学历为主,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或副护士长为主,质量控制内容和成员固定。今后可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以最大化发挥管理职责;不断优化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队伍结构,并设置专人管理;规范中医医院院级护理质量控制分工,突出中医特色,为重庆市护理质量控制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