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

2023-11-11易红梅卢宜芳

医疗装备 2023年19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致病菌器械

易红梅,卢宜芳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口腔正畸是一种牙齿矫正技术,可纠正牙齿形态异常、修整牙齿排列不齐,从而改善口腔功能,提高牙齿美观度[1]。但口腔正畸患者来自社会各阶层,流动性较大,且由于口腔科就诊的特殊性,常无需进行血液检测,若患者伴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极易在就诊过程中传播,引起交叉感染[2-3]。同时,口腔科诊疗多依赖医疗器械,受材料不同、周转率高等多种因素影响,所用器械并非全部为一次性使用器械;且部分器械较为精密,无法进行高温灭菌,故交叉感染风险较高。交叉感染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加重基础疾病,甚至传染周围人,导致乙肝等多种传染病扩散,对社会公共卫生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明确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临床开展预防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4-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于临床做好感染预防工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25 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交叉感染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行口腔正畸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术前伴有感染性疾病;免疫障碍;肝、肾功能衰竭。脱落标准:中途随访失联。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器械消毒、环境消毒、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等临床资料,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交叉感染发生率

125 例患者中,共20 例发生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6.00%(20/125)。

2.2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发生组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合格、环境消毒不合格及医护人员意识水平低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吸烟史、饮酒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合格、环境消毒不合格、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低均为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交叉感染主要指从医院内其他患者、医务工作者等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的一种类型,可诱发流鼻涕、咽喉痛、发热等多种不适症状,甚至可出现乙肝等严重传染性疾病感染,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危害[6]。由于流动性大、诊疗前无需行血液检查,口腔正畸患者成为交叉感染的高发人群[7-8]。同时,口腔本身即为适宜病原菌增殖的环境,在诊疗过程中可通过器械、医务人员手等途径被带出体外,进一步增加交叉感染风险。目前,临床对于口腔正畸患者交叉感染现象高度重视,但对于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尚未达成统一共识,还需尽早明确,以便针对性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合格、环境消毒不合格、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低均为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1)合并糖尿病:高血糖本身即为致病菌的培养皿,且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抑制免疫相关物质合成,降低机体抵御能力,更易被致病菌侵袭,诱发交叉感染[9-10]。(2)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不合格: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会与患者唾液、血液等接触,易沾染致病菌,但口腔科器械普遍价格昂贵、精密度高,加之周转率快,无法全部做到一次性使用,且消毒过程中亦会考虑到仪器精密问题,部分器械难以彻底高温消毒,再次使用时未能彻底灭杀的致病菌趁机入侵其他患者体内,从而诱发交叉感染。(3)医师操作不规范:医师规范操作对降低交叉感染及疾病传播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应做好消毒、洗手工作,接触仪器时需佩戴手套,被污染手套需及时清理,一旦操作不规范,则易将致病菌带给其他患者,引起交叉感染。(4)环境消毒不合格:口腔科诊疗操作过程中易将患者唾液及血液喷溅至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该状态下,若未能对环境进行良好消毒,在再次诊疗过程中,其他患者便有可能将带有致病菌的空气等吸入,增加交叉感染风险。(5)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低:医护人员对感染的防护意识与感染的发生直接相关,若防护意识低,则难以做好日常消毒等操作,且诊疗过程中也易出现高危行为,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针对上述高危因素,临床需采取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强化早期血清检测:口腔正畸患者治疗前先行血清检测,并详细询问病史,对于伴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需分开管理,做好消毒及防护工作。(2)做好口腔科环境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空气消杀,并保持空气流通,使用含氯消毒液湿拖地面,尽可能减少灰尘飞扬,并以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降低空气传染风险。(3)完善器械消毒处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器械诊疗,确需使用非一次性器械时需严格遵循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尽可能灭杀残留致病菌,降低感染风险。(4)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院内需定期开展交叉感染防护知识培训,强调防护的重要性,提高全体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及技能,确保在日常诊疗中做好消毒规范工作。

综上所述,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合格、环境消毒不合格、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低均为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提高防护意识,并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以预防交叉感染。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致病菌器械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折痕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传染病院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护理举措
健身器械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