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以六安市大别山地区为例

2023-11-11刘则英

活力 2023年15期
关键词:六安市大别山红色旅游

张 宇 刘则英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六安 237000)

2016 年4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安市时,特别指出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我们应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使红色文化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2022 年4 月6 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署名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强调,要紧紧扭住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融合发展。

革命战争时期,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 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六安市是安徽省“六大特色板块”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块。如何深度开发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将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继而最大限度发挥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已成为一个较为紧迫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让红色革命老区在新时代重新绽放光芒,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红色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是当前六安市重要议题。

一、六安市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概况

六安市多年努力开发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和景点,打造了红源征途廊道——金寨红色旅游廊道、乡村振兴廊道——大别山1 号公路等六条红色旅游廊道。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被列入了国家重点培育的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并形成了3 条全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六安市—金寨梅山—金寨下楼房—金寨天堂寨、六安市—霍山衡山镇—霍山漫水河镇—霍山白马尖、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裕安区苏埠镇—金安区张店镇—金安区毛坦厂镇—舒城县万佛湖),有9 家景区(景点)入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有15 家景区(景点)入围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受到本地人民和游客广泛好评。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红色文化的深度开发有利于丰富乡村旅游的资源多样性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红色文化是文化资源的重要部分,是革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因为红色文化不仅仅包含遗址、烈士遗物遗书等物质文化,还包括革命精神、历史底蕴及红歌、红对联等非物质文化产品,同时还有红色文化衍生出的产品。

(二)乡村旅游为红色文化提供可持续开发与继承的渠道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挖掘乡村多功能与价值,结合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的历史优势来发展六安市大别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振兴战略为其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助于增强大别山地区的凝聚力及创新红色旅游资源模式等。

1.以文化人:提升文化自信

大别山精神“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是革命精神的延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滋养的总结成果,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开发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以文化人,激活大别山地区乡村文化的内在动力,培养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发展“充电续航 ”。

2.以游继承:推动精神传承

六安市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广泛,通过创新红色旅游演绎方式,使得其红色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影响游客思想观念,有利于本地人民和游客进一步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在深刻感悟后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人。

3.红色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有较高的契合度

红色精神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出的各种精神文化形态。红色精神文化形态蕴藏在红色文化深层结构之中,是对红色物质文化和红色制度文化所承载的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凝练。皖西大地“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的继承弘扬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是相辅相成的。

(1)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对六安市大别山地区的金寨县、霍山县、金安区等县区红色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打造画家村、作家村、红军村、抹茶小镇等,吸引城市游客到农村,使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2)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兴盛,丰富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最有潜力的部分。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是乡村最具特色、积淀最深厚的文化财富。例如,张家店战役纪念馆、独山革命旧址群等9 个红色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提高当地的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感悟革命文化,学习先辈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有利于丰富当地人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3)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

在富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乡村,建设红色文化特色村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特色村建设,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把红色文化融合特色村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充分激发出来,采用“红色文化+传统手工业、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绿色农业”模式,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六安市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旅游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红色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

第一,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大别山地区红色景区大多位于山脉之间,交通不便利,弯道多,食宿、娱乐、交通等设施不够健全,游客容纳力不足,一些项目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囫囵吞枣地了解,不能深度体悟和长时间停留并产生消费。

第二,部分红色旅游景点缺乏专业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纪念馆讲解内容仅限于史实,没有精神的提炼和宣传,不能将大别山精神的深度内涵表达出来,无法起到以文化人的启迪作用。

(二)红色旅游衍生产品开发不够,宣传力度不够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有区别地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第一,六安市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衍生产品开发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在设计上未能与地方红色革命文化、英雄事迹等较好地结合,难以展现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第二,部分红色景区的宣传渠道多限于官方宣传,利用红色网站,或者公众号、微博、短视频推广平台等宣传媒介较少,宣传效果弱。

(三)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浅,开发利用不足

发展农村产业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当前,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业态发展比较单一,霍山县漫水河镇、独山苏维埃城等小镇旅游形式同质化严重,基本都是“参观遗址+农产品消费”模式,经济模式过于单一,产业层次偏低,红色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率不高,存在重物质形态、轻意识形态,以及粗放式、低层次开发的问题,缺乏系统性规划方案,与全域旅游融入度不深,经济拉动力不强。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革命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旅游主要以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为主,缺乏开发性文化项目,并缺乏与新兴产业的紧密融合,进而导致游客进入旅游区后沉浸式体验感不足,无法吸引游客二次游览和消费。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在长久的“城市偏向”发展语境中,乡村农业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服务,而城市和工业则通过“增长极效应”带动乡村,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强化,使乡村空心化趋势日益加重。因此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重塑新型的城乡关系,实现乡村的内生发展。应把乡村景点和红色文化游览地串联成线,统筹规划全局,将“红色文化底蕴+绿色振兴经济发展”示范点紧密结合,打造可持续、不易复制的红色乡村旅游品牌。

(一)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培养红色旅游专业人才

红色乡村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便利的交通、性价比高的食宿等基础设施也必不可少,同时也应培养一批新时代旅游人才。第一,完善沿线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建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与农家乐食宿等配套设施。第二,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应充分利用AR、VR、全息投影等数字科技,科技赋能,打造红色智慧旅游。第三,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提高解说水平。在内容解说方面,既要凸显史实,增加可理解性,也要给游客以启发,正视历史,审视战争的残酷。同时,加强对景点讲解员的培养,提高其讲解的水平和感染力。

(二)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体验多样性,打造“大别山”品牌效应

红色文化旅游既要“圈粉”,也要“圈心”。开展红色旅游,更重要的是红色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要对红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二次包装,打造特色品牌和精品,增加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实现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由静到动,由平面到立体”。

1.以沉浸式文化场景开拓红色旅游体验

利用技术讲述历史,以多媒体手段,互动式体验、沉浸式空间打造,翔实、深刻、多方位地重现历史。例如,国内首部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从聆听红军讲述长征故事开始,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长征路上某红旗班用生命守护红旗到延安的故事。《再回延安》没有选择传统的方式表达,而是沉浸式边走边观看并参与到演出中,形成了《再回延安》的独特体验——人随剧走,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波澜壮阔,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可进一步挖掘历史故事内涵,进行二次加工,创作成话剧、舞台剧、情景体验剧等。

2.以年轻化的呈现形式助力红色旅游新征程

六安市霍山县正在打造重走大别山“红色之旅”路线,可借鉴解谜式、答题式游览闯关方式,让红色旅游散发新的生机。

例如,逐渐在红色文化旅游圈流行起来的“红色历史+解谜式游览”,“中共四大·力量之源”主题线路产品以中共四大会议为故事背景,展开全新剧本创作,融入“密室逃脱”党史知识问答,解谜关卡,探访附近革命纪念地、优秀历史建筑等,最终抵达胜利终点。

3.以创新教育形式活化遗址历史故事让游客印象更深刻

可以按不同年龄特点进行设计,诸如红色文化研学会、知识竞答、演讲、绘画赛手工操作、游戏抽奖、老兵专题讲座、同历史学家对话等。例如,北京朝阳艺术馆《“五里桥谈判”沉浸式情景体验课堂》融合了全息影像与情景体验,以主讲人的串联推进历史还原,观众提前准备角色扮演,达到互动教学与红色文化传承的效果。从被动观看到互动体验,全方位沉浸式红色文化旅游是必然方向。

4.以“官方+自媒体”的宣传方式,提升本地知名度

知名度高且口碑好的红色旅游品牌,除了本地宣传部和文旅局等宣传,也需要专业的宣传团队。通过微博、公众号、短视频、旅游App 等大众传媒、自媒体推广红色乡村旅游路线及特色产品、纪念品,多方、快速地宣传示范带沿线的实时红色乡村旅游动态。同时,可与湖北省、河南省的大别山地区联合打造“大别山”品牌,扩大影响力。

(三)以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六安市实施生态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一方面,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快建成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积极争创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经营机构。另一方面,不断加强鄂豫皖三省联动,积极推进大别山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跨界合作,依托天堂寨、东石笋等省级森林公园,倾力打造自然生态旅游产品。

六安市当前重点培育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六安茶谷、山湖大道九十里山水画廊、六安城区历史文化长廊四条特色旅游线路,围绕六安市大别山地区得天独厚的“江淮果岭”“西山药库”资源,引导农民挖掘资源潜力,打造富有吸引力的农家乐、田园“红绿”旅游综合体,结合六安瓜片、霍山黄芽推出红军茶等特色产品,组织农民参与各种线上线下产品展销会、电商直播会,实现红色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乡村“红+绿”旅游带动衍生产业的发展。让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经济产业携手并进,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有利于产生“1+1 >2”的效果。

猜你喜欢

六安市大别山红色旅游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又见大别山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六安市水资源评价研究
再见了,大别山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