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研究
2023-11-11李晓梅
李晓梅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综合服务中心,松原 138110)
引 言
基层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和社会福利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些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优质服务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管理体制、技术水平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基层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方面面临一些挑战。本文旨在研究基层事业单位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和运营模式,为基层事业单位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和意义分析
从管理内容角度,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资产登记与清查。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和清查,建立详细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种类、数量、规格、使用状况等信息,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资产评估与价值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净值和价值,包括市场价值、账面价值等。通过合理的资产价值管理,确保资产价值的保持和增值。第三,资产采购与配置。根据基层事业单位的需求和发展规划,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和配置,包括设备、设施、办公用品等,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第四,资产使用与维护。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包括设备保养、设施维修、安全管理等,提高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第五,资产处置与更新。对老化、损坏或不再需要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和更新,包括报废、出售、租赁等方式,以降低资产的维护成本,提升其使用效率。
从管理意义角度,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通过规范管理和科学配置,基层事业单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闲置和浪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次,保证服务质量和运营安全。固定资产的良好管理能够确保基层事业单位正常运营并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同时降低事故风险和安全隐患。再次,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提升社会效益。最后,支撑基层事业单位发展。固定资产作为基层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本和基础设施,其管理和维护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可持续性,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推动单位的改革和创新。
二、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一)资产购置管理缺乏规范性
在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资产购置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资产购置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购置决策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或决策失误。同时,采购程序不够透明和公开,可能会出现不正当的行为。
(二)资产使用过程存在浪费现象
在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中,资产使用过程存在着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资产使用计划和管理机制,部分资产可能闲置或处于低负荷运转状态,无法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范的维护保养和更新机制,一些资产容易出现损坏或老化,导致损失和额外维修费用增加。
(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导致资产管理缺乏明确的责任和权限划分;没有明确的管理程序和制度标准,容易导致管理混乱、流程不规范,影响资产管理的效果。
(四)资产管理缺少有效监管
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监管部门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缺乏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的滞后和不规范,进一步加剧资产管理问题。
(五)资产管理信息化滞后
一方面,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资产信息化建设不足,缺乏数字化管理手段,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更新等数据信息无法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统计、分析和决策;另一方面,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完善,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一些单位可能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系统,或者使用的系统功能不完备,难以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和跟踪。
三、基层事业单位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
(一)规范单位资产购置管理
基层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规范单位资产购置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第一,建立健全的资产购置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资产购置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的购置流程、权限和责任划分。确保资产购置符合实际需求和预算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第二,强化预算管理和审批程序。设立预算限额和审批制度,对资产购置项目进行管理和审批,确保购置行为合理、经济。加强预算监控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核查,及时调整和控制购置计划。
第三,加强供应商管理和采购评估。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合理价格的供应商。加强采购合同的管理和执行,确保供应商交付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第四,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和跟踪。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资产购置、使用、维护和处置等环节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第五,加强资产监督和审计。建立资产监督和审计制度,对单位资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保值增值。
通过以上措施,基层事业单位可以规范单位资产购置管理,提高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和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资产使用过程的考核
通过加强对资产使用过程的考核,基层事业单位可以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激发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设立绩效考核指标。制定明确的资产使用绩效考核指标,包括资产利用率、资产维护成本、资产故障率等。这些指标可以量化资产的使用效果,为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具体的衡量标准。
第二,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资产使用考核机制,包括定期考核和临时抽查。定期考核可以根据预设的指标和时间周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评价,临时抽查可以随时对关键资产进行检查和核实。考核结果可用于激励优秀单位和责任人,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资产使用责任意识,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应对所属资产的使用情况负责,确保资产得到妥善管理和维护。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可以促使单位各级管理人员更加注重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保值增值。
第四,提供培训和指导。为资产使用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提升其对资产使用的认识。培训内容包括资产的正确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要点、故障排除技巧等。通过培训和指导,可以提高资产使用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降低资产损耗和维修成本。
第五,建立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机制,可以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促使单位各级人员更加重视资产使用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制定综合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全面的综合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购置、使用、维护、处置等方面的规范和流程。制度应覆盖资产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确保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第二,明确责任和权限。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责任划分清晰。每个环节和岗位都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包括资产使用、维护和处置的责任,以确保资产的妥善管理和保值增值。
第三,建立资产管理档案。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档案,包括资产登记、档案记录、资产变动等内容。通过建立档案,可以实时了解资产的状态和变化,并随时查询和管理。
第四,强化资产盘点和清查。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和清查工作,确保资产清单与实际情况相符。盘点过程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五,加强资产维护和保养。建立资产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资产得到及时和规范的维护。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损耗和维修成本。
第六,建立资产管理培训机制。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对资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提升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通过全面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基层事业单位可以规范资产管理流程,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进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
(四)强化资产内外监管
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资产管理和监督工作。内部监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和处置等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资产的合规和安全。其次,对不同级别和部门的人员设置相应的资产使用权限,确保只有被授权的人员可以使用和操作相关资产。通过权限控制减少非法或滥用资产的风险,加强对资产的保护。再次,加强对基层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外部监管,如由上级机构或监察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审计。外部监管可以发现和纠正内部监管的不足,增强资产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最后,建立资产安全保护制度,包括加强资产防火墙、物理安全措施、信息安全管理等,防止盗窃、破坏和损失,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使用性。
此外,还应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的披露和公开,对关键资产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处置情况进行及时和透明的披露。通过信息披露,可以增加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参与,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五)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基层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引入专业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资产登记、购置审批、使用记录、维护保养、处置流程等功能。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和监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实施资产编码和标识化。为每个资产设备分配唯一的资产编码,结合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编码和标识与系统数据的关联,方便、快速、准确地查找和管理资产信息。
第三,数据集中管理与共享。将分散的资产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使得各部门和人员可以共享资产管理信息,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减少重复录入和错误信息。
第四,强化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对资产使用情况、维护成本、折旧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指导资产投资、维护计划和处置决策,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引入移动终端应用。推广移动终端应用,使资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资产信息的查询、更新和录入。移动终端应用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延迟。
第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机制,包括数据备份、访问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保护单位资产的利益。
第七,培训与推广应用。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使用人员的技能和熟练度。通过培训让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系统功能和操作流程,提高其对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力。
通过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基层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单位实时监控资产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维护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延长资产的寿命。
结 语
基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领域,对于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至关重要。本文从资产购置管理、资产使用过程、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信息化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基层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浪费和损失,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单位的综合效益。总之,通过加强资产管理的规范性、监管性和信息化建设,基层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增值固定资产,提高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这将有助于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