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3-11-10文丨刘卓恩段建军徐晓莉张雨
文丨刘卓恩 段建军 徐晓莉 张雨
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近80 万亩小麦集中开镰
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平原腹地,南邻黄河,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因小麦套玉米“吨粮田”技术的推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北纬40度上的奇迹”“塞外粮仓”。巴彦淖尔小麦具有品质优、无污染的特点,不仅籽粒饱满、色泽美观、容重高,而且内在品质优良,享誉区内外,在北方乃至中国的小麦种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49 年,河套小麦在河套地区的种植面积为66.6 万亩,随着1961 年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的三盛公水利枢纽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河套小麦得到了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很快达到了100 万亩。1997年,河套小麦的种植面积达到了有记载以来的最高值,为258 万亩。小麦作为河套地区优势农作物,在当地种植业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小麦的种植面积、种植收入对巴彦淖尔市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但是近些年,由于小麦品种更新速度慢,推广品种混杂,品质退化,导致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降低,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规模也随之逐年下降,由其他农作物取而代之,这对全市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巴彦淖尔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
河套灌区小麦种植历史悠久,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优质春小麦产区,在80 年代到本世纪初种植面积在250~300 万亩左右,2000 年以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至100 万亩左右,2010 年中国广播网发出《河套小麦调查:昔日粮仓为何今日闹粮荒》之问,2018-2023 年在政府补贴、 企业订单种植支持下,小麦种植面积最高为129 万亩左右。
优越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河套小麦病虫害发生轻,种植过程中除使用除草剂以外,基本不施用农药。特别是近年冬麦区流行的赤霉病和穗发芽在本地区基本没有。“河套小麦”作为内蒙古“蒙字标”产品之一,容重、出粉率、降落数值高,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蒸煮品质特别突出。
2010 年至2014 年,巴彦淖尔市地区小麦种植品种,灌区以“永良4 号”为主,占比99%,其余仅为1%,有“农麦2 号”“临优1 号”“巴优1 号”等,旱区种植以“红皮小麦88157”等品种为主。2014年小麦种植品种新增“巴丰5 号”,淘汰了“临优1号”“巴优1 号”,“永良4 号” 仍为主要种植品种,占据98%种植区域。2017 年小麦种植品种新增“巴麦13 号”,开始逐渐改变一家独大的种植品种格局,“永良4 号”占据小麦种植面积降为95%,并持续引入新高产、高效品种。
巴彦淖尔市小麦机械化程度高。小麦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机主要使用十一行、二十一行播种机和分层播种机,打药利用无人机,收割使用联合收割机,适合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农村发展。
巴彦淖尔市有以河套小麦为原料的面粉加工企业如恒丰集团、中粮面业、塞北粮仓等300 多家面粉加工企业,高端加工企业有兆丰面业有限公司,小型面粉加工企业遍布全市。产品除面粉外,还有拉面、手延面、挂面等。河套牌面粉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形成了河套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成就了河套久负盛名的优质农副产品产区,小麦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个。河套小麦优质已是共识,是全球最佳蒸煮类小麦,中国从事面条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把河套小麦当做对照品种。
2000 年巴彦淖尔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从引进推广、自主选育优质专用小麦直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各级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快现有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改善品质,特别是优质麦的选育与推广,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专用小麦的作用,已成为各级领导及科技工作者的共识。目前巴彦淖尔市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有:“永良4 号”“巴优1 号”“临优1 号”“临春1号”“巴麦10 号”“临优2 号”“巴丰1 号”。
巴彦淖尔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具有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优越条件。但长期以来,农畜产品品牌“小”“散”“乱”,“河套”名声在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建成“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和云仓中心,启动实施“百城千店万柜”工程。通过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将河套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
巴彦淖尔市的粮食加工企业数量多,但形成规模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少,而且在原料上还“吃不饱”,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企业+科技+农户”或“企业+科技+基地”的紧密型产业链,目前的产业化还处在较低水平。
巴彦淖尔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从巴彦淖尔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折线图中可以看到,巴彦淖尔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整体逐年增加,由2013 年的1001.9 万亩增加至2023 年的1138.1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也呈递增趋势,由2013 年的516.6 万亩增加至2023年的556.8 万亩。但是在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整体呈现递增的同时,小麦的播种面积却整体呈递减趋势。
小麦是巴彦淖尔市黄灌区的主栽作物,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小麦在该地区的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990 年-1999 年间小麦的播种面积在225 万亩以上,2000 年开始小麦在巴彦淖尔市播种面积开始减少,到2014 年仅为114.3 万亩,不足20 年前播种面积的一半,2015 年开始缓慢提升,但面积仍不大。由2013 年的138.8 万亩减少至2023 年的51.8万亩,10 年间减少了77 万亩,同比下降32.6%。
效益低,农民种植意愿不强。小麦种植效益低,价格不稳,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导致小麦面积、总产不高。河套地区是我区小麦单产、价格、效益最高的地区,但其比较效益仍然是所有作物中最低的,纯收益不足玉米的60%、瓜菜的30%,小麦价格波动大、效益低,已成为巴彦淖尔市扩大小麦面积最大的制约因素。
小麦种植面积受灌水制约较大。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用水基本能够保证,但是由于灌区种植面积的扩大,轮水期变长,使得灌水时期与生产不匹配,如秋浇不足的地方春季没有足够的底墒满足小麦播种需要; 小麦生长需水高峰期如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有的地方不能及时灌水,造成小麦产量低。个别年份春季潮塌使小麦播不进去。
目前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基本都是大水漫灌,灌3~4 水,用水量在200m3/亩。肥料用量二铵25公斤,尿素40~50 公斤,化肥使用超量30%左右。种子播量在25~30 公斤,高出实际需要10%以上。
河套灌区小麦主栽品种“永良4 号”品质属于中筋蒸煮类小麦。“永良4 号”在河套灌区种植已近40 年,进一步提升品质和产量潜力有限。而河套灌区的小麦基本由本地加工企业加工消化。恒丰、 中粮等大型加工企业订单种植的定制品种是“永良4 号”,农民种植其它新品种即使是品质优于“永良4 号” 也只能卖给小加工厂或者自己消费,现在育成的一些优质品种如“农麦2 号”“巴丰5 号”“巴麦12 号”等优质品种难以推广。
巴彦淖尔市有大小面粉加工厂300 多家,多以加工面粉初级产品为主,河套面粉是“天赋河套”品牌中主要授权产品,但其作为中间产品,没有形成好小麦—好面粉—好食品的链条,直达消费者,影响了品牌溢价拉动效应的发挥。
近年来,农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再加上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力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型经营主体,例如家庭农场以及种植大户等等,传统“小农”种粮方式正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转变。当前,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速,巴彦淖尔市粮食生产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规模生产者的生产水平高、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目前除流转土地经营的小麦种植户外,其余农户承包土地地块分散,为了规避种植风险,在生产上选择种植多种作物,所以户均种植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巴彦淖尔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折线图
在小麦种植平均亩产方面,规模化种植一直高于小农户种植,并且随着机械化种植的推广,规模化种植的优势逐渐凸显,与小农户种植平均亩产的差距逐渐拉大。新型经营主体亩净收入、纯收入大于小农户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效益得到验证。按照此趋势,规模化种植和小农户种植的收入差会越来越大,小农户种植的劣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规模化种植将会是大趋势。
目前巴彦淖尔市仅有2 支科研单位的科研团队在做品种改良、选育、栽培技术,小麦育种,科研力量薄弱。政府近年在种业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种子企业,而企业因为小麦利润微薄,所以不愿从事小麦品种选育和开发工作,政府在小麦研究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近10 年来小麦播种期间受气候影响较大,出现高温潮塌,降雨积水,雨雪交加等天气,影响小麦播种面积和播种进度。小麦种植成本逐年增加,对新型农业主体中土地流转费用增加较大,以及小麦种植所需肥料、农药、水费的上涨,吞噬了农户的大量利润。在品牌效应方面,巴彦淖尔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缺乏品牌效应,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低,农户利润薄。
巴彦淖尔市小麦生产发展对策
大力推广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小麦标准化生产,以特色、绿色、有机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注重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选用原种或良种生产,避免品种退化,推广小麦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富硒增产技术、小麦“五优一保”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和品质。
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加大小麦高产高效及麦后复种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提高小麦每亩综合效益,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一是推广小麦套种杂交向日葵栽培技术;二是推广麦后复种大白菜、芥菜、西兰花等秋菜以及饲用油菜、燕麦草等牧草,提高种植效益。
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建议政府加大对小麦研究的支持力度,保证研究队伍的稳定,加快优质、高产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与示范,为生产提供更优质品种,使河套小麦的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推广更优质的品种,带动全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滴灌小麦节水节肥优质高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水资源对小麦生产的制约,提高种植效益,让农民种植小麦有利可图,稳定和提高种植面积,为保障粮食安全做贡献。
实施小麦种业振兴计划。增加种子繁育、科研投入,增强产业创新发展后劲。小麦种子繁育繁殖系数低,播种量大,资金周转慢,繁种利润微薄,种子企业不愿涉足,需政府在小麦种子繁育上给予补贴和金融支持,保证企业有一定的利润,推出小麦新品种种子满足市场需求。加大支持培育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套种复种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两种作物综合收益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支持小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科研经费,补足科研发展后劲,提高科技对产业支撑能力。
提高农户土地规模化程度。利用好国家对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取集中连片种植,适度规模经营。小麦属于生长期短、浇灌频率较高的农作物,集中连片种植,可以较好地解决不同农作物用水矛盾,达到节水增收的目的。要不断加强与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力度,通过实行土地流转,进行集中连片种植,开展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运用好国家补偿政策。健全小麦种植长效补偿机制,提高种粮效益、提振麦农信心。充分运用好国家提出的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对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户最大限度补偿支持,做到应补尽补。小麦是巴彦淖尔市播种最早的作物,要抢抓补贴政策出台时机,实现补贴对种植面积拉动作用,同时制定稳定小麦市场价格措施。国家小麦收购价2023 年最低收购价格1.17 元/斤,近年最高,但远低于近年全国市场小麦价格1.4~1.7 元/斤,对稳定小麦市场价格作用很小。农户缺乏晾晒、收储场地,收获后要尽快出售,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粮食企业借农民急于出售的心理压价收购,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削弱补贴效果。延长小麦产业链,带动全产业提质增效。河套小麦加工产业链短,以面粉销售为主,面粉属于中间产品,品牌效应不能直达消费者。应加大对小麦终端产品的研发,使品牌深入消费者,形成好小麦—好面粉—好面食品,通过消费升级,带动小麦产业升级。实行订单种植。依托国家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园区建设项目、耕地轮作补贴项目等项目的实施,实行“企业+农户”模式,采取适度提高小麦收购价格等鼓励性政策,调动农户小麦种植积极性。实行订单种植,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企合作共赢。
加大对河套小麦和品牌保护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撑龙头企业自建示范性原料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开展小麦订单生产,以及发挥龙头企业面对市场的优势,开展麦后复种作物的订单生产,发挥小麦高产高效及麦后复种的总体效益,带动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安全生产和口粮保障供给。
加强对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履约监管,对授权“天赋河套”品牌产品加大宣传、监督保护力度,对授权产品使用本地小麦比例设最低限,保护品牌声誉,通过品牌带动河套小麦优质优价,保证种麦者得到较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