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擂响科技创新战鼓,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2023-11-10文丨谭开甲邹小伟姚栋夫余婷
文丨谭开甲 邹小伟 姚栋夫 余婷
神农架地处鄂西边陲,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1970 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总面积3253 平方公里。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3106.2 米,有“华中屋脊”之称,森林覆盖率91.12%,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冠名的地区,也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林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永久示范基地、三峡库区、丹江口水库的绿色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华中水塔、华中之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04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赴神农架调研,考察了神农顶板壁岩等地的生态保护情况,在神农坛种植了纪念树,并全力促成神农架林区和浙江省舟山市缔结友好城市,对神农架林区的生态保护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 次考察湖北,在2013 年、2018 年两次考察时都提到神农架,要求加强神农架林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
多年来,神农架林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国家公园和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以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的“神农架样板”。
科技支撑生态屏障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神农架模式”
生态是神农架的“命根子”,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强调神农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保护好神农架自然生态是湖北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的首要职责、历史使命、头等大事。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主动保护、科学保护、系统保护。
高标准建设国家公园。林区围绕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科普科教信息系统及神农架特有珍稀动植物保护与扩繁研究基地、 科普中心,组建六大科研团队,实施七大项目,建设十大科研基地,圆满完成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任务,荣获第二届湖北十大改革奖。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本底资源调查,建设野生动物档案数据库、野生植物种子基因库,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以神农架金丝猴为代表的旗舰物种增至1471 只。神农架金丝猴行为学研究及人工补食技术、 神农架川金丝猴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湖北省委和省政府肯定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神农架模式”。
高质量强化生态保护。林区通过实施“六大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五大专项支撑计划”,筹建华中国家生物种质资源库,组建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神农架监测中心,建成湿地与水环境监测网络,建成全国领先的“天地人一体化”信息管理中心和“五位一体”的高科技森林资源网格化信息化管理中心。实行自然生态系统分级分类保护,构筑生态资源“一张图”“一张网”;构建集巡护监管、动植物监测、林火预警等8 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管理中心,建立资源管护数字化平台,实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全监控;摸清神农架林区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管理系统,整合集成基础测绘成果、 遥感影像、 三维模型、360O全景和土地、矿产、森林、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数据,建立统一标准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数据库。2018 年和2021 年,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状况连续两次被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优良。2022 年,神农架入选IUCN 全球最佳保护地绿色名录,这是IUCN 对神农架世界遗产保护成效的充分肯定。
高效能加强环境治理。林区积极加强与襄阳、十堰、随州推动生态保护一体化发展,在全省率先建立跨区域横向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作用逐步显现。严格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护林防火和资源管护工作连续43 年实现“三无”目标。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区PM10、PM2.5 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深入开展长江生态大保护专项行动,国控、省控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荣获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称号。
华中农业大学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林区秉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创新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神农架林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方案》和《神农架林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重点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探索建立神农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完善生态补偿和回报机制等6 方面工作。华中农业大学与神农架国家公园研究团队核算出林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超800 亿元,标志着神农架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迈出坚实步伐。积极推进“光伏+”建设,构建“光伏+储能+终端设备”的电气化模式,打造“光伏+民宿”的生态旅游格局,建成全省首个全电绿色景区——大九湖景区,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25 吨。创新实施“碳林贷”,为从事林木培育、种植或者管理的企业发放“碳林贷”,以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收入作为还款来源,以预计可实现的森林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向林区两家企业发放“碳林贷”共计1840 万元,大幅提升企业共建绿色低碳社会的积极性。多批次打造“零碳小镇”,探索近零碳排放发展模式,建设近零碳发展的新样板,创建一批“零碳小镇”,成功入选湖北省首批近零碳城镇试点示范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博士团服务农户
科技助力生态产业发展,打造“两山理念”实验田
生态是神农架的“钱袋子”,是地区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要求林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神农架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对标国际一流,以提升旅游品质为核心,发展以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展示为主的自然科普游、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森林康养游、以冰雪运动为主的特色户外游,拓展生态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农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生态旅游快步发展。林区不断发展“旅游+研学”等新文旅形式,打造了大九湖湿地文化科普展示中心、 小龙潭金丝猴科普与研究基地等神农架文旅IP,创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冰雪节等节庆赛事,神农架国际滑雪场、“野人五项” 户外体验线路分别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十佳线路,形成“景域融合、多极带动”的全域旅游格局,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目的地”“最佳冰雪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荣誉称号。
持续壮大特色农林产业。神农架林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按照“产品调结构、基地扩规模、种养扶大户、企业育龙头、加工进园区、农村树示范”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一品一企一策”农林产业扶持计划,推动“八大板块”基地建设、“5312”产业扶贫及“茶药蜜菜果畜”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形成了“六种四养”十大特色产业体系。累计建成特色种养基地15 万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0 余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 家,农产品“两品一标”数达19 个。其中,有机茶同时获得国内和欧盟双认证,神农百花蜜、神农架洋芋、神农架野板栗、神农架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称号。2022 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2 亿元。
推动康养产业提质增效。林区采用“一主四副”的架构方式,以神农架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神农架欣龙邦药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共建特色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完成近百种林区珍稀濒危中药材等收集保存,编制《神农架中药材资源基因鉴定》。同时,积极开展神农香菊、药茶、药膳等系列产品研发,丰富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等主题产品,壮大当归、百合、党参、黄精“新神农架四宝”规模,基本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康养产业链。
科技赋能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围绕林区主导产业布局创新资源,以营造有粘性的产业环境为目标,强化林区国家公园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院、神农架华农科创中心、神农架中医药研究院四大平台建设,为林区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平台为支撑加大创新投入。建立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2 年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4.3%,在全省县市区排名第一。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设立了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产业转型升级基金、股权激励专项基金等产业基金,总额达12.6 亿元。创新推出“碳林贷”“科创贷”“科担贷”模式,推进优质科技项目与金融资源联通互动,帮助28 家企业融资20.3 亿元。中国人民银行神农架林区支行建立“整村授信”机制,成功入选“2022 年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共建创新示范区”。
以平台为载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湖北省科技厅支持下,2019 年7 月挂牌成立湖北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科惠网)神农架区域分中心, 围绕旅游、农林、康养等优势产业,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26 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在生态保护、药用植物、农技推广等领域开展课题合作,形成一个专家团队支持一个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3 年来共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实现产值近2 亿元。
以平台为依托打造博士服务团高端人才服务品牌。坚持“人才强区”战略,改革人才服务模式和机制,深入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采取“一个博士一个课题一个团队”的方式,为服务林区中心工作搭建“直通车”,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近3年,林区“博士服务团”55 名博士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4 个,帮助解决技术难题15 个。其中,武汉大学张洪雷博士成功申报“宋洛玉泉河流域治理项目”“大九湖落羊河流域治理项目”,获批项目经费1900 万元; 华中农业大学周志翔博士带领神农架林区林科院与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8 个林业科技合作项目研究,获批科研经费295 万元。
科技引领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样板间
林区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区之本和发展之基,坚持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聚力补短板、强弱项,让全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强化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开展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普中国e 站”、 科技活动周等系列科普活动,成功举办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北展区神农架站活动。神农架国家公园运用数字化、VR、AR 等技术手段,以公园内典型地质、珍稀动植物、民俗文化等独有内容为切入点,构建多角度、多内涵的科普科教信息系统,打造神农架自然博物馆群、神农架地质科普体验馆、大九湖湿地馆、大熊猫馆、大龙潭金丝猴科普馆、小龙潭野生动物救护站等6 处科普科教展示平台,荣获“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目前,林区共建设各类科研科普示范基地14 个。
深化科技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全面建立“1+1+10”帮扶机制,建设了1 个省农业科技园区,2 家省级星创天地,8 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 家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现67 个行政村常态化驻村帮扶全覆盖。持续深化“产业、就业、金融”等增收举措,持续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减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健康扶贫“985”保障政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模式运行良好。加强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和志智双扶,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脱贫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统筹资金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镇,致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木鱼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阳日镇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大九湖村、盘龙村、石屋头村入选省级美丽乡村典型案例。成功创建7 个国家级及省级生态乡镇、25个国家级及省级生态村、1 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是湖北省唯一一个生态乡镇比例高于80%的行政区域。
优化科技惠民服务,推动民生福祉改善。科教、科卫协同推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加快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一中心三基地”医疗救治体系布局。应用“数字神农架”系统成果,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农村通信消盲工程,行政村通光纤率达100%。建成公共安全“五大信息化平台”,群众“一感两度”连续12 年排名全省第一;应用“互联网+”与其它医疗机构合作,完成疾控中心P2 实验室改扩建、 人民医院PCR 实验室建设;“大数据+课堂教学”融合应用,建成高中智慧校园、实验初中数字化校园。建成全省首个国际慢城,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民群众社会安全感、治安满意度连续15 年全省第一。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进步之魂。神农架在打造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中展现的硬核担当让人澎湃,在逆风扬帆加速跑的过程中彰显出的真抓实干让人动容,这座生态之城发展动能的持续汇聚在新时代大潮奔涌中成就“世界神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