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雷山绿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3-11-10李惠林
收稿日期:2023-06-20
作者简介:李惠林(1991—),女,贵州雷山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E-mail:781137501@qq.com。
李惠林.喷施赤·吲乙·蕓苔可湿性粉剂对雷山绿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3,17(16):-42.
摘 要 以雷山绿茶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用量的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雷山绿茶单位面积出芽数、百芽重、水分、总灰分、茶叶水分浸出物含量等主要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单位面积出芽数、百芽重、总灰分、茶叶水分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茶叶中水分含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提升茶叶中水分含量,提高茶叶鲜嫩度,改善茶叶品质。
关键词 雷山绿茶;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6.013
绿茶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1]。
2021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46.7万hm2,其中投产面积42万hm2,茶园面积连续9年居全国前列。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地,海拔高、日照少、纬度低、空气清新、污染少,生态环境优良。雷山银球茶作为绿茶的一个独特品类,于2014年9月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茶叶中农药的使用。同时,在茶树种植管理中需要寻找相应的替代手段,用于满足病虫害防治和茶叶主要产量及品质的要求,如使用对人体危害较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替代品。植物生长调节剂也被称为植物外源激素,对植物体内细胞分裂伸长,植物的休眠和萌发,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与结果、落叶落花,果实成熟和着色,促进生根等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虽然如此,但它在生产和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没有针对性地将其替代化肥在生产中使用、不考虑后果地随意增加或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不科学地与农药混
配、不在合适的时间施用等。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相应的技术和优质产品配套的措施,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产品技术需求。避免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效应。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优质绿茶产区雷山县展开试验,以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雷山绿茶的产量及品质影响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期为今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雷山绿茶种植中的运用提供理论
支持[2-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次试验在雷山县脚雄茶叶种植区进行。雷山县茶园海拔1 300~1 400 m,茶园面积约1 000 m2,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常有云雾缭绕,漫射光多,雨量充沛,空气新鲜,茶叶品质好。雷山县生态茶园示范区被贵州省选为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1.2 试验对象
供试的茶品种为福鼎华茶2号,树龄为6~9年。试验前10天对茶树进行轻修剪处理,并保证受试茶树一年内未施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4-5]。
1.3 供试药物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碧护”,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0.135 00%赤霉酸、0.000 52%吲哚乙酸、0.003 10%芸苔素内酯。
1.4 试验设计
供试药物的制剂指导用药量,即推荐用量为3.5~7.0 g/667 m2,本试验取中间值5.5 g/667 m2为推荐用量。试验划分为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①(减半用量处理区,用量为2.75 g/667 m2),处理②(推荐浓度处理区),处理③(加倍浓度处理区,用量为
11 g/667 m2)。每组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以Ⅰ、Ⅱ、Ⅲ标记;另设置1个对照组,只喷施纯净水,记为CK,同样设置3次重复。试验共分为12个区块,每个区块面积均为60 m2。各区块间设置缓冲区,区块随机排列。在茶叶芽苞萌发初期进行叶面喷雾1次。供试药物施用区块分布图如图1所示。
1.5 采样方式
喷药后,根据每个试验地块的茶树发芽情况记录发芽率;出芽后,即施药7 d后,采集一芽二叶茶青样品1.5 kg,部分用于测定芽的重量及含水量,同时拍照记录形态;另从样品中取500 g鲜叶直接烘干,用于理化检测[6]。
1.6 检测指标
1.6.1 单位面积出芽数
茶叶样品的取样按《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 789—2004)进行。按照《农、畜、水产品污染 监测技术规范》(NY/T 398—2000)的规定来规划采样单元,在每个单元内以0.5 cm×0.5 cm为单位面积采集样本,从茶树的所有部分(上部、下部、内部、外部、阳光充足和荫凉处)取样。记录单位面积内一芽二叶的数量,重复多次,取平均值。
1.6.2 百芽质量
按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随机抽取相同展叶数或混枝新梢,取一芽二叶的新梢作为样本,对100个一芽二叶茶叶叶芽的总质量进行3次称重,取平均值,计算百芽重。
1.6.3 水分含量
利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3—2016)中的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取
5 g新芽(精确到0.000 1 g)进行称量,后放入101~
105 ℃烘箱约1 h,取出干燥冷却后称重,反复以上步骤,至前后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烘干后恒重。烘干前后重量之间的差值除以干燥前的质量,即水分含量,测3次,取平均值。
1.6.4 总灰分含量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4—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具体为称取2 g(精确至0.001 g)試样,用沸水浴蒸干后,置于高温炉中,(550±25)℃下灼烧4 h,使完全碳化为无烟,后反复燃烧,直至两种重量的差值不超过0.5 mg,
记录恒重。在两次烧灼后的重量差小于0.5 mg时,记录质量差并计算总灰分含量,取平均值。
1.6.5 水分浸出物在干茶中占比
参照《茶 水浸出物的测定》(GB/T 8305—2016)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称量1 g磨碎试样加(120±2)℃
的沸蒸馏水300 mL浸提1 h后,立即用经过干燥处理的滤纸过滤。用150 mL蒸馏水多次清洗茶渣,数次后,将质量已知的滤纸与茶渣放置在(120±2)℃的恒温干燥箱中烘干,重量恒定冷却后称重,计算水分浸出物在干茶中占比。重复3次,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对不同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浓度处理下雷山绿茶的主要产量及品质指标,包括单位面积出芽数、百芽重、水分、总灰分、水分浸出物等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探讨3种不同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用量(①、②、③)和3个区块重复(Ⅰ、Ⅱ、Ⅲ)之间是否有交互影响,根据结果讨论不同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用量对茶叶各指标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7]。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得到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各组之间单位面积出芽数、百芽重、总灰分、水分浸出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时,其用量对茶树单位面积出芽数、百芽重、总灰分、水分浸出物的影响不大[8]。
不同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用量处理的绿茶水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用量对茶叶中的水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但茶树品种和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之间可能存在互作,或者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也存在互作效应[9]。因此,本试验结果仅能说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施用情况下,其用量对福鼎华茶2号茶叶中水分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为探究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的影响,通过用不同用量的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茶树进行处理,研究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雷山绿茶部分指标的影响,发现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浓度对茶叶单位面积出芽数、百芽重、总灰分、茶叶水分浸出物等主要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对茶叶中水分含量有一定影响,为今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雷山绿茶种植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鲜叶含水量一般在75%,而鲜叶重量由鲜叶中水分和内含物质决定,同一株茶树上,芽叶越嫩,含水量越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茶叶中的水分含量提高芽叶的鲜嫩度,改善茶叶的品质。根据上述试验可得,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茶叶中水分的增加,从而有效增量、增效,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蔡滔,卢平,庞宏宇.贵州省茶叶农药与重金属残留监测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5(6):7-8.
[2] 宫庆涛,武海斌,张坤鹏,等.10种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的登记情况[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2):92-97.
[3] 汪洋.“碧护”高效、实用的六个方面[J].中国农资,2012(36):25.
[4] 顾大路,朱云林,杨文飞,等.浅谈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
169-171.
[5] 缪泽群,褚世林,彭晓果,等.外源激素对茶树新梢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J].中国茶叶,1982(6):39-40.
[6] 李俊,蔡滔,周雪丽,等.贵州绿茶品质分析研究[J].中国茶叶,2017,39(7):22-26.
[7] 乐立利.观测数据的异常值统计检验方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8] 史晓梅.多效唑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技术及多效唑在桃上的残留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9] 陆剑飞.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6(3):192-194.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