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特色优势全力绘就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2023-11-10陈忠伟

群众 2023年20期
关键词:宿迁建设

□ 陈忠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年初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全会精神,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引领,锚定“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宿迁市情实际,彰显特色优势,建设农业强市,全力绘就宿迁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立足特色禀赋,塑造乡村生态宜居新风貌。宿迁地跨南北,既有绵延悠长的江南水韵,也有沃野平畴的北地风光,在打造独具风韵的美丽田园乡村上,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优势。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全会“结合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找准定位、分类推进”部署要求,聚焦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着力描绘好以生态宜居为鲜明底色的美丽乡村画卷。统筹规划塑形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在全市“1129+N”城镇体系格局下,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土地容量、资源承载等因素,全要素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构建完善“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乡村规划体系,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精心绘就全市乡村“成长坐标”,让平原农区更具田园风光、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集成建设提品质。深入总结全市两轮20 余万户农房改善成效经验,进一步完善乡村有机更新机制,做到统建与自建结合、微改造与拆改建并重,每个县(区)打造不少于2 个美丽乡村组团。坚持“房路水林田产景”一体化改善,集成推进产业配套、基础支撑、公共服务、要素保障等4 大类39 项配套建设,塑造风貌协调、尺度适宜、错落变化又体现时代特征的乡村形态。空间治理靓底色。全域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加大乡村垃圾处理、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积极推动生态河道、绿廊绿带建设,跨区域一体推进田园沃野与道路、村庄、园区、景区等生产生活要素有机融合,力争3 年内全市美丽宜居村庄实现规划发展村庄全覆盖,更好展现“绿水青田绕村郭”的生态田园风光。

聚焦共同富裕,激活乡村业兴人旺新动能。宿迁作为农业大市,将始终坚持产业为基、富民为要,打造发展可持续、群众有获得感的乡村繁荣图景。让产业支撑更为坚实。从严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守住守好“米袋子”“菜篮子”,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分别稳定在900万亩、400万吨以上。大力推动生态河蟹、园艺型花木、工厂化食用菌三大产业集群和优质稻米(粮油)、绿色果蔬、规模肉禽、猪肉食品四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农产品向工业制成品和食品转化,推动更多的加工环节、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力争“十四五”期间,农业主导产业群链综合产值突破1200亿元,带动农民收入“水涨船高”。让数字赋能更显精准。加快推动农业上网、数字进村,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高标准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持续做响“宿有千香·霸王蟹”等网络销售爆品品牌,让手机变作“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越来越多的农民共享到数字化红利。让集体经济更加殷实。深化实施村集体经济振兴行动,积极拓展“飞地”经济、农旅融合等增收有效路径,支持有条件的村居探索组建强村公司,通过物业出租、居间服务、参股经营等市场化形式建设运营乡村,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速保持10%左右,走出一条村富带民富的新路子。让共富机制更有温度。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布局一批区域性乡村振兴产业园,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反租倒包、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嵌入到大发展中,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终与经济增长同步。

坚持城乡一体,构筑乡村多元发展新格局。省委全会提出,推进乡村建设,必须把握城镇化发展和城乡格局变化新趋势。当前,宿迁正处于城乡一体发展的加速阶段,面临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双重任务。我们将以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主线,不断挖掘新时代乡村价值内涵。加速城乡产业协同。大力发展与乡村特质相匹配、与城市功能相错位的多元业态,以“加工+”推动预制菜等产业向乡村布局,以“互联网+”助力直播电商和冷链物流向乡村延伸、以“旅游+”让农旅民宿在乡村不断成长壮大,推动乡村产业在错位协同中与城市互促共进。聚力城乡功能一体。坚持一体化布局城乡“水电路气网”建设,重点围绕打造乡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集成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以及文体休闲设施,持续推动5G网络、新能源设施等新基建进社区,加快集聚乡村人气和烟火气,让更多农户就地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生活。释放城乡改革活力。坚持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引领,放大全国宅基地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效应,优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人才下乡等领域政策,重点依托我市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将乡村丰沛的河湖林木变成水权、碳汇指标走上交易市场,推动乡村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即景 作者供图

深化基层治理,涵养乡村文明善治新风尚。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石。我们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积极营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坚持党建引领强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推广“一委两站五岗”管理模式,推动党建网格和基层治理网格“两网融合”,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构建起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及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发力的组织架构,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创新治理固本。适应乡村人口流动加速、村庄变迁加剧趋势,深入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总结推广“小院说事”“广场夜谈”等一批宿迁基层实践,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市场化管理和村“两委”统筹管理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让村民参与到乡村的建设和运营中,真正成为和美乡村建设主人翁。坚持以文化人铸魂。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治理中立德铸魂重要作用,挖掘宿迁悠久的楚汉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做到保护、传承和利用相结合,让和美乡村彰显“乡愁”、更具特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书场和小剧场建设,开展一批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化活动,修订一批群众心底认可的村规民约,让勤劳朴实、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推动“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成风化俗,让乡村实现形神兼备、由表及里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宿迁建设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宿迁,宿迁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从新加坡到苏州再到宿迁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