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地区2021—2022年冬春季儿童蚂蚁螫伤85例临床分析

2023-11-10李军李珮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皮疹皮质激素粒细胞

李军,李珮珊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仅在我国华南地区已知种类就可达200种以上[1]。常见导致螫伤的蚂蚁有黑蚂蚁、小黄家蚁、红火蚁、热带火蚁等,叮螫后常有局部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残致死[2-4]。广州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蚂蚁螫伤较为常见,冬春季相对少见。2021—2022年度冬春季节,本院门诊就诊的蚂蚁螫伤儿童患者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多,且目前相关临床分析多为夏秋季病例的报道,因此,为了明确本轮非应季儿童蚂蚁螫伤的相关特点,笔者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3月因蚂蚁螫伤来院就诊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3月,因蚂蚁螫伤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皮肤科的患儿。诊断标准:①有明确蚂蚁螫伤病史;②典型临床表现:螫伤处瘀点,周围水肿性红斑,可有水疱及丘疹、风团,局部常有刺痒和灼痛感,伴或不伴全身变态反应[5]。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岁并能随访追踪治愈信息者。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或年龄≥18岁或不能随访追踪治愈信息者。

1.2数据采集 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过敏史、螫伤时间、螫伤地点、就诊时间等;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情况、预后与转归等。

1.3治疗评估 治愈标准:①典型皮疹消退;②无局部刺痒和灼痛感;③无全身变态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病例特征(性别、年龄、螫伤时间及地点、就诊时间、过敏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转归与预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病程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蚂蚁螫伤患儿85例,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9个月~9岁,平均(4.87±1.55)岁,<1岁患者1例;2021年12月、2022年1月、2月、3月广州市月均最高气温分别为(21.16±3.87)℃、(19.68±3.67)℃、(16.25±4.44)℃和(26.26±2.94)℃;蚂蚁螫伤发生在12月者48例,1月者20例,2月者5例,3月者12例;螫伤时间:6时—12时18例,12时—18时54例,18时—21时11例;21时—24时2例;螫伤地点以公园、草丛、树林、小区绿地等区域为主;就诊时间在螫伤后当天~10 d,90.59%在螫伤5 d内就诊;2例既往曾有蚂蚁叮螫史;10例患儿为易过敏体质,余否认过敏史。

2.2临床资料

2.2.1症状与体征 85例患者中,3例可见全身散发丘疹或风团样皮疹;另1例全身皮肤潮红、颜面肿胀、呼吸困难、气促;78例(91.76%)伴有瘙痒;59例(69.41%)伴有疼痛;85例均有局部红肿(图1a),64例(75.29%)有水疱(图1b),其中13例为大疱(图1c);总计皮疹数为142处,足踝及足部73处,下肢50处,手部10处,上肢8处,躯干1处;46例仅1处皮疹,其他病例为2~5处皮疹。

2.2.2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异常21例,其中白细胞升高20例(23.53%),最高值17.10× 109/L,白细胞降低1例(1.18%),4.70×109/L;21例(24.71%)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16例(18.8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40例(47.0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27例(31.76%)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10例患儿进行生化指标检查,其中1例轻度低钾(3.28 mmol/L),其他未见异常。10例患儿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10例患儿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2例窦性心动过速,其他未见异常。

2.3治疗方法

2.3.1局部治疗 螫伤处予以碱性液体(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乳膏或卤米松乳膏)。水疱及破损处常规换药处理,外用抗生素(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3.2系统治疗 62例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71例口服甲泼尼龙片;11例出现白细胞计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皮肤破损及脓性分泌物,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阿奇霉素;1例出现全身症状患儿,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同时行心电监护,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2.4转归与预后 85例患儿,1例在急诊留观室治疗后,症状好转,门诊随诊治疗痊愈;其他患儿均门诊就诊治愈。本组病例预后良好,病程约5~17 d,将病程(y)与各影响因素(年龄x1、性别x2、发病时间x3、螫伤皮疹数目x4、是否伴有水疱x5、白细胞计数x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x7、中性粒细胞计数x8、是否口服糖皮质激素及计量x9、是否继发感染x10、病程平均气温x1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模型方程y=6.31+2.67x10+0.55x4,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14.42(P<0.01);变量x10、x4的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值分别为4.19(P<0.01)、2.41(P<0.05),其余变量均被剔除(P>0.05)。

3 讨论

蚂蚁在我国南方分布广,种类多,加上近年来红火蚁等新物种入侵,故蚂蚁螫伤在南方地区较常见[1,6],儿童被螫伤比成人更常见。由于蚂蚁种类、叮螫程度及个人体质的差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少数可并发局部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7-9]。

2021—2022年度冬春季,本院门诊确诊的蚂蚁螫伤的患儿较往年明显增多,可能与本年度的暖冬气候有关。男性患儿较多,3~7岁年龄段占比达88.24%。叮螫基本发生在户外,发生时段多为下午。由此推测叮螫发生与患儿户外游玩和蚂蚁活动度有关。54.12%的患儿仅见1处叮螫皮疹(其他患儿2~5处皮疹),叮螫最多发生于足踝及足部。这说明了冬季蚂蚁活动相对不活跃,未发生蚁群大规模攻击现象。12.94%继发局部感染,常与患儿易搔抓致皮肤破损有关。非应季的螫伤通常严重程度较夏秋季低,这可能反映了蚂蚁毒液的季节性差异。全身变态反应少见,可能因为首次叮螫,也可能与冬季蚂蚁毒液的生物碱及蛋白变应原含量较低有关[10-11]。4例有全身变态反应者中,仅1例追问到既往有被蚂蚁叮螫病史,其他病例可能与首次叮螫反应小,易被忽视有关,也可能与其他昆虫叮螫引起交叉反应有关[12]。

本组病例中,仅部分患儿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1例轻度低钾,其他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提示非应季蚂蚁叮螫对全身特别是脏器功能影响小,主要还是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本次观察中发现螫伤皮疹数目多及继发感染会使病程延长,提示对于螫伤的儿童,尽快脱离蚂蚁接触及防治继发感染更为重要;同时也发现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是否伴有水疱、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口服糖皮质激素、病程中平均气温等因素对病程影响不大,结果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但需要更严格的临床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亚热带地区,即使冬春季仍有蚂蚁螫伤的小高峰,但相对夏季来说,总体病情较轻。较小面积局部反应可局部外用止痒剂及中低效价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大面积局部反应可口服抗组胺药和局部外用高效价糖皮质激素,有严重倾向可给予单剂或短期泼尼松口服以减轻反应。并发局部感染可口服抗生素。出现全身性变态反应,必要时可静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3]。鉴于在冬春季蚂蚁螫伤也可能有少数并发感染及严重病例出现,家长及患儿仍需注意加强防护,进入公园、草丛、树林等植被多的地方要注意暴露部位如手、足部位的保护,不触碰、踩踏蚂蚁及蚁巢。被叮螫后,立刻脱离该环境,使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伤口,及时就诊,防止感染。

猜你喜欢

皮疹皮质激素粒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