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研究
2023-11-09俞亭
俞亭
摘要:目的: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挖掘“非遗”内涵、保护“非遗”资源、传承“非遗”文化、讲好“非遗”故事,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新路径,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办法:文章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例,围绕“非遗”进景区(古厝)、“非遗”进校园、开展“非遗”研培、发展“非遗”文创等,阐述福州市“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提出“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方式与路径。结果:通过对“非遗”活态传承创新方式的实践分析,探索活态传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力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遺”成果惠及大众;有效助力“非遗”文化代代相传,增强大众文化自信;有序推进“非遗”传播普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结论:“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应该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要创新现有的传承方式,加强“非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要丰富传播的途径,利用网络媒体、数字化技术等手段传播“非遗”,推进“非遗”可持续发展;要增设“非遗”课堂,培养“非遗”传承的后备力量;要研发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让“非遗”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1-0-03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各种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大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大大增强。文旅融合背景下,应以活态传承的理念保护和传承“非遗”,使“非遗”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福州历史悠久,文化形态多样,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汲取了古代闽越土著文化和从海上传播而来的域外文化,创造出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闽都文化。福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闽剧、寿山石雕、软木画、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福州历史的见证和闽都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闽都人民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展现了闽都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多年来,福州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依法保护,强化活态传承,探索“非遗”保护的“福州实践”,并取得了较大成效。截至目前,福州市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5项,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十大门类全覆盖。现已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0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4人;建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165个。
2 “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和作用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保护“非遗”,不能静态、被动地保护,而是要活态传承和发展,为其引入现代生活的源头活水,使其焕发创新的活力。活态传承有助于更好地保护“非遗”,为“非遗”重现魅力、重新焕发生机活力、释放出最大价值发挥重要作用[1]。
2.1 有力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成果惠及大众
“非遗”的活态传承,应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应当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使传承千年的文化与技艺重新焕发时代光彩。通过开辟新的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也进一步增强大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购物节等活动,让大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非遗”就在身边,“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更好地实现“非遗”成果人人共享。
2.2 有效助力“非遗”代代相传,增强大众的文化自信
“非遗”的活态传承依靠人才力量。一方面是“非遗”传承人,传承人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在开展传习传承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方式,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更好地吸引年轻人成为传承者,使“非遗”代代相传;另一方面是广大群众,群众是“非遗”的体验者、使用者、消费者,要采用丰富的形式宣传“非遗”,增进其对“非遗”的认识,使“非遗”既“活”起来,也“火”起来,从而使大众的文化自信得到极大的增强。
2.3 有序推进“非遗”传播普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非遗”传播是在特定时期或展会活动中以展示展览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如今,“非遗”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走进旅游景区、融入旅游线路,能够带给人们沉浸式体验,不断开发“非遗”产品,也能使人们将“非遗”带回家[2]。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非遗”的传播普及,多媒体和数字化的传播形式,如优质的“非遗”短视频、纪录片的创作和推广,可以吸引大众关注“非遗”,提升“非遗”知名度,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非遗”保护氛围,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
3 福州市“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的方法和举措
3.1 “非遗”进景区(古厝)
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的指导下,“非遗”和旅游的融合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福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十条措施》《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等一系列“非遗”保护规范性文件和法规。通过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梁厝历史文化街区、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等古厝景区举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文旅节庆活动,设置民俗游园、风雅圩市、国潮民俗汇、“非遗”美食街、“非遗”主题展览、街头艺术集萃、“非遗”线上购物等多个模块,创新“非遗”体验场所,以大众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打造“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古厝沉浸式体验空间,“非遗”与旅游进一步融合,使“‘非遗游”以全新的方式走进大众心中。
多年来,福州市开展了八次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评选工作,闽剧、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咏春拳、畲族服饰、佾舞等“非遗”项目结合福州古厝开展展示展演宣传活动。福州市还设立了专项资金鼓励福州特色“非遗”项目进景区(古厝),在古厝开展符合地方特色、展示文化内涵的“非遗”技艺表演、“非遗”项目互动体验、“非遗”产品文创开发等活动,推动福州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古厝等历史建筑,结合闽都地域特色文化开展长期性的“非遗”活态传承。在福州市的各大景区,“非遗”特色项目的呈现已经成为常态。例如,仓山区长期在烟台山公园开展烟台山书场活动,为观光游客展示福州评话;永泰县为弘扬传统戏曲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武术文化,近年来在永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举办多场闽剧专场公益演出和武术比赛等交流展示活动;连江县在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开展“非遗”展演活动;福州市文化馆在福州文庙、三坊七巷等地开展文艺展演,在全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开展街头艺人争霸赛等系列常态化惠民活动;福州市“非遗”展示馆以古厝罗氏绸缎庄为依托,在各节庆节点开展传统技艺互动、传统戏曲展演、快闪街头展演、云剧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的“非遗”内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同时,多条“非遗”旅游线路脱颖而出,备受青睐。“非遗”走进景区,为景区增添了文化魅力,更多年轻人在旅游的同时参与到“非遗”的体验和传播中,也使“非遗”的知名度得到了有效提升。“非遗”和旅游融合,使独具文化创意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旅游供给更加丰富,“非遗”在旅游的传播中“活”起来,不再是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而是走入寻常百姓家,更加接地气。
3.2 “非遗”进校园
多年来,福州市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围绕活态传承的保护原则,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以传承和保护“非遗”为重点,以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各高校、中小学校开展“非遗”知识普及和展演互动活动。活动以展示展演、图片展板、专题讲座、知识竞答、“非遗”摄影展等形式展开,并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学校点击定制的形式实现对口配送,让师生能够零距离接触传统戏剧、音乐、美术、技艺、体育等类别的“非遗”项目。
福州市“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在这些形式不同、内容相异的“非遗”项目中,有许多适合青少年传习、深受学生欢迎的传统文化,如闽剧、茶亭十番音乐、软木画、咏春拳等。按照地域分布的特点,在“非遗”资源集中的区域,就近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提升这项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福州市台江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茶亭十番音乐的发源地,福州市台江第四中心小学作为福州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开设了茶亭十番音乐学生兴趣班。经过多年的发展,十番音乐已作为校本课程走进课堂。后来还成立了学校十番伬艺社团,在十番音乐传承中融入同样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州伬艺,该校十番伬艺传承开启了奏唱结合的新形式。台江实验小学闽剧传承示范基地定期开展少儿闽剧教学和排练,在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的闽剧演员和老师们的指导下,该校闽剧班师生编排参演了近30个闽剧、福州话小品等节目,学校还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软木画发源于福州市晋安区的西园村,作为福州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的福州市西园中心小学内设有软木画传习室,多名省市级软木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常年在此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该校开设了软木画1~6年级的课程体系,并设计1~6年级软木画校本教材,打造了极具特色的“非遗”课程。
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过程中,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学校的师资、生源、教育环境、文化底蕴、传统优势等多方因素进行了科学分析,选择符合条件的学校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有计划地培养“小小传承人”,活态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唤起学生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培养了后备人才。
3.3 开展“非遗”研培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所从事的“非遗”项目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杰出代表。近年来,福州市启动“非遗”中青年人才研培计划,每年开展不同门类的“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采用“专题讲座+研学实践创作”模式,邀请省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授课,通过“非遗”理论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吸纳创新、学以致用,提升“非遗”人才的基础理论水平、专业创作水平和综合素养。
近两年,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以寿山石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为选题内容的“非遗”研修班,并在学员结业后开展了专题成果展,上百件优秀创作精品展出,展示了“非遗”人才的创作水平和精神风貌,扩大了传统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增强了“非遗”走进大众的影响力和存续力。除了集中式举办传承人研修班,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鼓励“非遗”重点项目间的合作,使传统技艺能更适应现代审美,发挥实用功能。常态化组织一批软木画、寿山石雕、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冷凝合香制作技艺等多种“非遗”作品、文创衍生品入驻福州市“非遗”展示馆展示推广,并组织相关“非遗”保护单位、传承人等力量开展多项“非遗”宣传展示研学活动,培养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受众对茶文化、香文化等特色“非遗”的认同感,培育品牌建设的人才基础和发展潜力。
“非遗”研修班的持续开展让传承人将传统工艺与“非遗”精神高度融合,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创新发展与传承优秀傳统文化的能力,同时提升了文化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并进一步推动了文艺精品的创作。
3.4 发展“非遗”文创
当今社会,文创产品深受大众喜爱,融入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更是受到年轻人关注。“非遗”与文创结合,让文创的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有深度[3]。福州市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创设计大赛、“非遗”传承创新主题文化沙龙等活动,邀请“非遗”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共同探讨新时期“非(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遗”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同时推动“非遗”传承人在其领域内探索实践创新模式,鼓励他们将“非遗”与各类文创、手工艺产品等相结合,推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的产品,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激发项目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
福州市定期开展“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并投入相应的资金对征集到的优秀作品进行孵化生产,提供展示展览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整理开发,进一步传承与弘扬闽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与旅游等融合发展,使“非遗”真正走进大众生活中。
4 结语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应该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传承与发展“非遗”,让古老的技艺“活”起来,让“非遗”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从而使“非遗”在新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戴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初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0-94.
[2] 黄晓意.“非遗”的活态传承与文化使命:从“雷山苗年”说起[J].中国民族博览,2021(7):96-98.
[3] 邓昭琳.全媒体融合背景下非遗文创的传承策略[J].今古文创,2022(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