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这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2023-11-09邱员太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话本汉书史记

邱员太

精彩再现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他的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五十多万字。十二是十二月,是地支;十是天干;八是卦数;三十取《老子》“三十辐共一毂”的意思,表示那些“辅弼股肱之臣”“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七十表示人寿之大齐,因为列传是记载人物的。

思考:在平时的学习中,你是否思考过《史记》中的“十二”“十”“八”“三十”“七十”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

名家点评

1.谁要知道某书是什么,它就告诉你个什么,看了这本书当然不就是变了古书,可是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來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个简明的概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2.用白话文叙述古代文字典籍,把古书的来头和问题所在,叙述这样清楚,引读者轻便地读下去,我看通俗化的古文化读物罕有其比。

——著名文学评论家季镇淮

阅读指导

《经典常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的入门书,涉及范围可谓非常广。我们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阅读这本书呢?

1.浏览目录。正式阅读之前,可以先浏览目录。从目录中可以发现,朱自清先生将带领我们走进文字学、诸子百家、辞赋诗文等经典的天地之中。浏览目录后,我们的大脑中要形成一个关于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建立起全书的基本框架。

2.定点探寻。这本书涉及范围非常广,对于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度,但我们可以先选好一个点进行探寻。相对来说,我们对诗的了解要多一些,因此可以从《诗第十二》开始:先阅读中间唐诗的部分,再阅读后面宋诗的部分,最后回头看前面乐府诗的部分。这样由易而难地进行阅读,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再在此基础上,阅读《〈诗经〉第四》和《辞赋第十一》这两个部分,这样对诗这个点就有了一定的认知。当然,点的选择因人而异。

3.横向拓展。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在前面“诗”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横向拓展。比如拓展“文”与“史”。我们可以先从《文第十三》开始进行阅读。在阅读这一部分的时候,还可以把《史记》《汉书》《战国策》以及“诸子”等融合进来。这样一来,学习的面就更宽了,认知的范围也就更大了,尤其还会加深对课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4.读整本书。在定点探寻和横向拓展后,我们就要来阅读整本书。这一次,我们可以运用“瞻前顾后”的方法,把各个专题的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比如,关于《史记》这本书,在此书中有好几个专题都涉及了,但是谈论的角度有所不同。如《“四书”第七》中,强调的是《史记》的文献价值;《〈史记〉〈汉书〉第九》中,除了介绍《史记》的作者、成书、思想、艺术以及影响之外,还与《汉书》进行了比较;《文第十三》中,主要从文学的角度谈论《史记》的特色与价值。这样一融合,就把全书中关于《史记》的部分都串联起来了,对《史记》的了解就有了立体感。

5.多元辐射。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期待读者把此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要实现先生的这一美好愿望,就要通过此书进行多元辐射,真正亲近和研读经典原著。比如读完《诗第十二》之后,就可以先辐射到整个唐诗,从阅读《唐诗三百首》开始,进一步走进唐诗的世界;然后再辐射到《诗经》《楚辞》《宋诗》的世界,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又比如读完《〈说文解字〉第一》之后,可以辐射到文字学,阅读《说文解字》这本书。即使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读懂,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好句摘抄

1.战争是个复杂的程序。叙得头头是道,已经不易,叙得有声有色,更难;这差不多全靠忙中有闲,透着优游不迫神儿,才成。这却正是《左传》著者所擅长的。

2.《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

3.儒、墨、道各家有一个共通的态度,就是托古立言;他们都假托古圣贤之言以自重。孔子托于文王、周公,墨子托于禹,孟子托于尧、舜,老、庄托于传说中尧、舜以前的人物;一个比一个古,一个压一个。不托古而变古的只有法家。

4.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等,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

主题探究

1.请为《〈说文解字〉第一》做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结合《经典常谈》这本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示例:

2.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经典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是要发挥经典的作用,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新知识、新方法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如学完《楚辞》,我们要在深刻领悟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涵养家国情怀、提升思想境界,并把爱国主义这根红线贯穿自己的一生。

猜你喜欢

话本汉书史记
写好人物有方法
写话要有顺序
写话要真实
写话要完整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悬梁刺股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少年品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