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文化与专业互融互动 培养殡葬专业高技能人才
2023-11-09何振锋张丽丽
☉ 何振锋 张丽丽
近年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教学团队深挖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内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殡葬行业的特殊性,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文化育人理念。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生命教育,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殡葬教育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就业等机会,提升了学生专业和职业认同感。学校教学成果《殡葬服务高技能人才“五位一体”文化与专业互融互动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创新理念:“五位一体”,文化引领育人全过程
教学团队注重学生的整体教育和全面发展,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生命价值内涵,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行业特性,形成了包括尊重生命的生死文化、扇枕温席的孝道文化、推恩及人的感恩文化、朋辈支持的友善文化、服务社会的仁爱文化“五位一体”文化育人理念,弥补了殡葬专业教育理念缺失文化内核问题。
一是尊重生命的生死文化,即通过生命文化课程体系的学习、系列育人活动及专题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更客观理性地思考和体悟生命,产生对生命深刻的尊敬和重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构建正向价值系统,从而更加尊重自我、尊重他人,珍惜生命。在殡葬服务中体现为尊重专业、精进技能、尊重逝者、事死如生。
二是扇枕温席的孝道文化,即通过对死亡的理性认知,理解生命的可贵,从生命的自觉中践行孝道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增强家庭凝聚力。在殡葬服务中体现为养亲敬亲、安亲卒亲、孝敬长辈、缅怀祖先。
三是推恩及人的感恩文化,即在感恩、回馈之上升华出推恩,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所接受的帮助和温暖更为广泛地传播与推广。在殡葬服务中体现为心怀感恩、全情服务、贡献温暖、乐于奉献。
四是朋辈支持的友善文化,即从死亡的视角去思考生命,将对个体生命的爱护扩展为对群体生命的友善,将其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在殡葬服务中体现为体恤丧属、人性服务、团队协作、乐于分享。
五是服务社会的仁爱文化,通过从事殡葬礼仪服务工作,认识其中蕴示的仁爱精神,找到生命中“服务、奉献、创造”的意义,确立崇尚仁爱、服务社会的生命价值取向。在殡葬服务中体现为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心怀仁爱、发光发热。
描绘路径:互融互动,破解文化技能“两张皮”
教学团队注重殡葬专业文化育人重要性,首次将殡葬专业文化融入整体课程教学、系列学生活动及学生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打造文化教学、文化活动、生命教育特色品牌,解决文化育人路径不畅、素质养成与技术技能培养“两张皮”等问题。
在融入课程教学方面,打造专业文化课程体系,系统集成教学资源,开展专业文化实践教学,在专业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打造专业文化课堂,形成文化教学特色品牌。在融入学生活动方面,开展国学有才社、生命影像社、流金沙画社、形象设计社、枝上花艺社等社团活动,开展临终关怀、防疫抗疫、生死体验、生命宣讲等志愿服务,在社会活动中内化专业文化,形成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在融入生命教育方面,开展生命文化学习、生命感悟、生命觉悟等系列活动,开展“百分学生”素质养成活动(参加生命文化讲堂、生命体验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殡葬仪式各10次,观看生命教育影片10部,阅读生命教育书籍10本,熟读传统经典文章10篇,讲述生命成长故事10个,设计个人专业作品10个,撰写个体生命感悟10份),实现专业文化课堂和实践课堂无缝对接,形成生命教育特色品牌。
搭建平台:产教融合,各展所长协同育人才
教学团队搭建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提升殡葬专业育人质量。
投入1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780平方米、国内唯一的现代殡葬协同创新实训中心,其中包含人文、生态、科技殡葬板块;成立生命文化研究中心,对“五位一体”文化育人理念进行研究与探索;校企联合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礼仪服务、遗体火化等实务研究,为企业解决瓶颈问题。
与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殡葬协会、殡葬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成上百家生命文化教育基地,为文化育人提供实施环境;各方共同进行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双导师教学,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共同组织实习就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结合“校内学习+校外实训”,在组织开展认识实习、岗位实习中推广文化育人理念,提升对逝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有效增强学生专业和职业认同感。
图为“五位一体”文化育人理念。
图为文化育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