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分析及推广应用

2023-11-08吴怀侠

吉林蔬菜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吴怀侠

保护性耕作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和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降低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控制农用薄膜用量。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机械配套和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搞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1 保护性耕作模式

我国黑土地资源出现大量资源流失现象,最初黑土地的土地耕层达80厘米,而现在已降到12厘米,黑土地中的有机质下降速度为每年1%。此外,我国10%黑土地已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高负荷作业模式导致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破坏。上述黑土地环境恶化问题造成土地肥力缺乏、水分流失、土壤层有机层厚度下降、土地营养结构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东北地区多在秋收时节和开春时节焚烧秸秆成为环保部门最头疼的事情,农民不得不焚烧秸秆来开垦农田,而环保部门要保护环境,这就抑制农民焚烧秸秆。这一矛盾使秸秆焚烧成为每年春播秋收农业中的热点。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雾霾等问题,这不仅使环境变坏,还可能危及人们的生活与生命健康。但没有秸秆焚烧就不能翻耕土地和春耕播种,又会影响当年农业生产。而通过保护性工作制度与技术的落实,可将焚烧秸秆转化为粉碎秸秆,粉碎秸秆覆盖在地面表层上,在第二年可选择避开深耕进行播种,这样不仅节约农业生产资源,也有效解决秸秆问题。

2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2.1 减轻水土流失: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治理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耕作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有效实现水土结构防护,土壤蓄水能力亦显着增强,可利用农作物秸秆对土表进行覆盖来降低雨水流动速度和减少蒸发量,促进雨水积存,可起到缓解水土流失作用。

2.2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后分解的有机质有利于土壤结构和肥力生长。采用秸秆粉碎还田,也可有效降低秸秆焚烧现象,对保护空气环境也十分有利。再将各种秸秆还田技术运用到保护性耕作技术中,也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施入量,从而避免因化肥长时间大量施用造成土壤有毒物质含量升高,对提高农作物品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3 对农用薄膜进行调控: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运用和普及已经取得十分显著成效,利用地膜覆盖达到人工调节土壤环境的目的,能给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充分的营养,水分供应。但地膜覆盖时间过长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和残膜回收困难,特别是地膜本身降解性能相对较差,地膜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使后期农作物生长出现紊乱。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促进土壤蓄水和保墒,还可替代地膜部分作用,进而降低地膜用量,对保护生态环境十分有益。

3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种类和特征

3.1 农业覆盖技术:免耕覆盖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可有效增强土壤排水性能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对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有一定作用。还可以减少地表上的径流,避免降水后大量雨水随着地表流去,可给农作物生长提供足够水分供应,对提高土壤含水量是十分有益。残茬覆盖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可减少土壤由风蚀和水蚀而遭受损失,对防止水土流失是十分有利。残茬覆盖技术还能促进各种农作物种植产量增加和土壤肥力改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3.2 秸秆还田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还田处理可有效避免传统处理时出现焚烧的现象,降低大气污染。减轻土壤板结,促进土壤肥力,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稳定。实际作业时,以农作物秸秆粉碎处理后还田为主,有利于增加土壤氮、磷、钾和水分。提高有机质含量实施秸秆还田技术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是有益的,还可起到改善冬季土壤环境作用,提高土壤肥力作用,翌年春季农作物种植可降低氮磷钾肥料用量。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对策研究

4.1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农民保护性工作意识增强:要坚持“在黑土地的利用过程中进行保护,在保护黑土地的过程中合理利用技术”的原则,提高农户保护性耕作的自觉性。加强黑土地保护工作能够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并且能维护农业生态及环境平衡,在维护土地资源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关农业部門应切实提升保护性耕地功效,并对保护工作技术适时开展综合宣传和培训工作,促使农民黑土地保护意识觉醒,并在持续宣传过程中举办了多种技术交流活动,技术培训,开展黑土地适应性和适宜性宣传。

在此过程中要提供差异化培训制度,让农民了解并掌握不同等级的保护技术并提升不同农户的认知程度和认识水平。主要增强农户技术应用性,在实践中开展保护性耕地论证讲解工作。

示范基地创建过程中把示范基地作为推广的载体,并积极引导职业农民开展技术学习,技术应用和技术推广工作,由点到面,树立典型形象、全面拓展推广,实现试验基地推广扩大化运用。推广中应用该项技术减轻农民负担,保持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持续发展、积极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扩大化应用。

4.2 加强技术培训: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中,有关研发部门应加大优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和完善力度。有关推广部门则需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专题知识及实施要点研究,多渠道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通过示范推广提高推广效果。在实际技术推广中,需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操作要求进行推广,认真落实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关规定及操作,真正了解保护性耕作的含义与价值并加强基础性研究无论科学种植前茬或下茬作物都将有助于保护性耕作的良性发展。

推广部门应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及培训力度,以帮助更多的农民了解保护性耕作的优点及价值,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性耕作的推行中来。以技术宣传为抓手,形成良好风气,增强技术宣传成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平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转变农民传统耕种理念。推广部门可以与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及其它农业生产组织加强密切合作与沟通,并通过设立示范区、基地等方式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4.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必要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要求,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发挥行政部门技术推广作用。同时需结合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引导措施,遵循市场发展趋势加强技术服务工作并健全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实施提供基础性服务支持,并积极引导农业大户、农业生产组织等参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落实。

4.4 加强政府指导,发挥法治作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产生了显着的公共社会效应及环境生态效应,驱动政府持续投入和保护。政府应在黑土地深化改革和开发中担当起一定社会责任,营造保护工作新制度、政策、投资和应用环境,优化制度环境以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对技术开发与推广的资金扶持。

在应用技术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科研人员和维护农民利益,尤其应以耕地质量改善为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扩大基本农业补偿范围,优化结构。对关键环节以技术为主的农业人员、农业主体给予奖励性补贴支持。对机械化应用力度相对较大区域,应给予重点支持与补助,应持续设立技术应用期间补偿基金,让社会资金与农业补贴资金持续用于黑土地保护,疏通资金补偿渠道让资金补偿渠道更多元化,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与技术推广积极性。加强农业保护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关主体行为进行规制,明确其在土地技术发展中的具体责任义务,以法律保护耕地,增强黑土地法律屏障,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安全有效实施。

4.5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当前,东北许多黑土地地区由于规模化生产主体尚未形成,生产经营模式大多为小户经营,因而不能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大规模应用,致使该技术不能大面积开发,不能形成大规模技术效应。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作为农业经济新模式之一,要推动这一技术有效落实,必须先确立农业经营合作新主体,发挥农户集群生产效应,加强农户与土地的密切关系。从而规模性地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一种技术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然而,散户为主的黑土地生产经营方式并不能对科技的进步产生大规模的影响。

应积极创新黑土地经营方式,时刻把农民团结合作主体作为首要经营主体,激励农民在土地流转中不断拓展经营,要持续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积极组建家庭农场、农业农机经营合作社等集约化经营土地,发挥规模化经营功能,借助规模经济之功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新型经营主体中起到示范作用,推动保护性耕作模式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这可能要经过相当长的转变和适应过程。地方农业部门应积极地投入资源协助农民进行大规模运作,以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有效普及,在集体经济和规模经济视角下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以保护黑土地资源利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需要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在实施過程中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调整、完善技术,做到针对性强,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无霜期较短、土壤干旱贫瘠,农作物的产量偏低且不稳定,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采取免耕播种或者秸秆覆盖的种植方法来降低水土流失;同时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促进作物的生长,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猜你喜欢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黑土地上稻花香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