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

2023-11-08金日红

吉林蔬菜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土黑土地耕作

金日红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安全保障基地,也是东北地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绿色生态的发展基础在中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但黑土地围垦后,黑土层减薄,耕层浅薄,有机质减少,综合生产力降低等质量退化问题十分严峻。

在过去30年,黑土地得到迅速高强度开发与利用,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既加快了黑土地的质量恶化,又导致了生态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滑坡,生产效益下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黑土地的优质开发和集约高效使用,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1 黑土地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困难

有机肥料的施用和秸秆还田量的减少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黑土复垦前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3%~6%,3%以下相对罕见,黑土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目前多为1.5%~3%,比复垦前降低30%~50%。所以要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就必须每年至少“归还”矿化造成的有机质流失。在农业生产上,土壤有机质补充方式以有机肥料施用为主,秸秆还田为辅,但目前黑土区有机肥料的用量很少,有的地块已十多年乃至数十年未施有机肥料,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很低,调查表明黑土区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还不到50%,这样的耕作方式势必会加速土壤有机质枯竭。

必须重视增加黑土区近地表有机物源(包括土壤有机物质)的供应能力。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了土壤酸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出现了一系列的严重的问题,使得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土壤侵蚀等问题造成黑土层减薄。东北黑土区农田基础设施中,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已不能适应目前农业生产的需求,防水防风能力不强,水蚀、风蚀频繁,使黑土层连年减薄,土壤质地粗糙,严重时造成沙化。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和耕层厚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同等条件下旋耕和免耕都能有效地改善耕地质量,旋耕处理显着优于免耕;土壤容重随耕作年限增加而降低。

不科学的耕作方式造成黑土物理性状的退化。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分散经营的情况下,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小四轮拖拉机进行灭茬,整地,施肥,播种,镇压和中耕作业。小型拖拉机由于功率较小,一般不到40马力,田间作业深度不到20厘米(一般13~15厘米),这种耕作时间一长,就会使土壤原来的物理性状受到破坏,并形成硬邦邦的犁底层,从而造成土壤通气和蓄水能力降低,降水量较大时,容易形成地表径流而引起水土流失,降水量不足的情况下,作物又易受到干旱的威胁。尤其是旱年雨季农田水分无法及时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水分,使得粮食产量偏低且不稳定。所以,需要利用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2 保护与利用黑土地的技术途径

黑土地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绿色,生态和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新路子,促进规模经营,科学地利用和锲而不舍地进行保护。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现代农业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吉林省粮食生产取得持续、稳产、增产的好成绩,粮食产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首位。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耕地质量降低、农田土壤污染比较严重等问题;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加剧了农产品的污染等等。所有这一切给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1 推行保护性耕作,实施保护性利用:保护性耕作以少免耕,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和调整种植方式为主,较传统耕作方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农田土壤侵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达到保护性利用黑土地的目的。

2.2 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秸秆还田是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调查表明,玉米秸秆每公顷全量深翻还田等于施110千克尿素,30千克磷酸二銨和170千克硫酸钾,土壤有机质增加0.1~0.3克。目前几种秸秆还田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其中秸秆深翻还田,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旋耕还田和堆沤还田在不同地区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受投入成本,机械化水平和农民意识的制约,黑土区秸秆还田尚未全面推广。为此,要深入探讨秸秆还田技术可推广,可复制,农户易接受的模式及工作机制,推动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推进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使用。

2.3 保护黑土地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黑土层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肥料吸收的团粒结构,土壤固、液、气三相协调,适合农作物生长。为保持粮食高产稳产,东北黑土区耕地资源长期透支,化肥农药投入过量,不仅破坏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的生态环境,还会造成土壤酸化和盐碱化,进而导致土壤板结,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养分维持、水净化与水分调节等生态功能退化。长期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宝贵的黑土地面临盐碱化、荒漠化和沙化的风险。农作物未完全吸收的化肥流入江河湖海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亟待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修复农田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2.4 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用养结合的推行:降低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大豆,饲草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实行玉米大豆轮作,玉米饲草轮作及玉米与其他养地作物混套作,从而休养和恢复耕地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达到用养结合的目的。

2.5 改善基础设施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以预防风灾,干旱和水土流失,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渠系建设以控制沟蚀,健全农田防护林体系、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合理、有机地融合。此外,还应摈弃小农业的思想意识,确立大农业的思想,调整农林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抗旱能力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旱田资源,扩大灌溉面积,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加快灌区配套改造步伐,确保灌溉水有效供给,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滴灌技术,实行管灌制,并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大力发展喷灌。

3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建议

3.1 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落实到位: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也是绿色生态发展的大事,更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大事。黑土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黑土耕地保护与利用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各级发改、财政部门要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资金支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责无旁待地扛起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责任,建立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高校院所、技术推广等单位组成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体系,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工作体系畅通高效,为高质量完成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任务提供政策和人力资源保障。

3.2 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为耕地质量提升提供强力科技支撑: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相关技术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二是充分发挥农业农机科技推广体系作用,建立黑土地保护与耕地质量提升专家团队,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三是通过项目引领,建设一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模式不同技术路线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基地,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自发自愿自觉投入到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事业中。

3.3 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协调推进黑土地保护和耕作质量提升:优化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农药两减、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专项,重点围绕黑土地保护和耕作质量提升双目标,通过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相互融合的方式,大力实施耕地“沃土工程”,系统构建有机质含量高、理化性状好、微生物生态平衡、土肥水热气协调、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耕层结构。在黑土地保护的过程中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同时增加土壤肥力,遏制辽宁黑土地退化。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方式补充有机质,改造中低产田,也利于扼制黑土地退化趋势,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 加强招商引资,着力扶持一批有机肥处理与加工企业:通过政府立项扶持、市場化运行等方式,在城乡结合部、畜禽养殖小区附近,建设一批有机肥处理与加工生产企业。引进推广先进环保技术,改进脱水、杀菌、烘干、发酵等工艺,生产优质高效、便于施用的有机肥,解决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利用有机肥源,实现农业农村、城市乡村、生产生活绿色、生态、良性循环。

3.5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黑土地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土地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部门的事、专家的事,也是合作社的事、农民的事,要动员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更多农户主动参与到“沃土工程”中来,充分尊重和发挥农业生产者的创造力和首创精神,使其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作为事关自己增产增收的大事,形成思想与行动的高度自觉。充分利用自媒体、网络直播、线上培训互动等新媒体,宣传、推介、科普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重大意义,汇聚磅礴力量,使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理念深入人心。

黑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与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当前黑土地的流失现状,意识到黑土地流失带来的农业生产降低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更要将战略性、持久性的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黑土黑土地耕作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黑土地上稻花香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
典型黑土区不同尺度观测场地融雪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