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构建探索

2023-11-08陈丹

成功密码 2023年3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过程

陈丹

一、自主学习横式的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属于一种构建全新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应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学习中,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模式。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发散性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将学习过程转化成探究性活动,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另外,自主学习模式背景下,教学质量会更高,活动会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探索、搭建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创新教学理念,运用最先进的教学策略与技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二、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策略

(一)积极引导,促进学生探索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学生,对学生多进行提问,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并培养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只有在对数学问题展开持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知识。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数学教材的特点为基础,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据,精心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以此为基础,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指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展开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借助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这门课程时,数学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最近的天气预报视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请大家观看一下最近几天的天气,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最近七天每天的温差是多少呢?大家都是怎么进行计算的呢?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学生们会意识到这个减法算式里,出现了负数的情况。这种问题设计,能够合理使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引发学生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找出此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索学习习惯,勤动脑筋,强化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激发个人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促进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二)尝试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其本质原因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解决数学难题,找寻解决方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推广,对我国数学基础教育教学的走向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促进作用。所以,初中教师需注重探究式教学,也是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过程中的惯用方式。探究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认知。所以,教师要基于教材中的实际知识点,借助其中的教学理念,这样,就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开展知识的探索学习,培养他们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养成习惯,让他们能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促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推动他们良好的学习素养的提升。比如,在分析和判断平行四边形方面,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强化其学习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图形算是平行四边形?在已知的四边形中,假如2组对角同样,是平行四边形吗?请举例认证。这时候,学生会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探索研究,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采取小组沟通、小组交流、讨论或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认证。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保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获得良好的学习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面对比较难的数学问题或者新的数学知识时,需有效地解决问题。多数情况下,学生在应用新知识的时候,通过独立的思考,往往很难解决问题。部分学生更是会产生抵触、消极的情绪,不愿意进行自主学习,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此时,学生往往会求助于教师,希望教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寻找周围同学,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良好的互动,是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意识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实现高效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找寻合适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课堂中学生往往缺乏沟通互动的机会,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无法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数学问题,可采用小组交流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索。在轮流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想法后,不但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而且同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学习合作,能够使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凸顯,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交流能力,在中学数学的课堂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方程式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够进行有效的讨论,还可以探索多种问题解决方式,展现学习成果。学生在经过讨论后,有的总结出去分母简化方程的办法,有的利用换元法等。因此,这种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了学生的问题理解及应用能力,使其进行创新学习。使学生明确意识到团队学习的力量,从而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用尽自身力量,进行深入学习,有效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评价,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高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也起到了积极主动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有效完成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与作用。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中学教师要注意拓宽教学评价的范围,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学习考试成绩为依据,还应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及个人情感思维的发育。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会学知识。数学教师要扩大教学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本人进行教育评价,还要积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过程中,这样,在师生协作下,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成效。比如,教师可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完成时,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展开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小组评价,使其在小组内,与同学进行讨论,谈论学习内容,以及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等,从而汇总到教师手中,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所理解的层次,以及心中对知识的应用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此外,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不能一味地只关注学生成绩,而是建立奖惩机制,对部分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方法好、学习思维敏锐的同学给予一定鼓励和表扬。还可以安排学习态度良好,学习方法好的学生,对一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优点评价,使同学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成绩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有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才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良好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意识,有效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模式,就必须借助教师的主动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模式通常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从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转变成塑造学生提升学习应用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学知识转变成为会学知识,进而提升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