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临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铺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11-08邬婷韩奕波
邬婷 韩奕波
在吕梁临县城庄镇,近几年新建成的香菇大棚有上百座,年产量超百万棒,偌大的一片香菇种植基地格外引人注目: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整齐码放,一个个浅褐色的香菇恰似小伞伫立,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推进临县城庄镇香菇产业提档升级,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近日,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晓闻、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树俊、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员凌亮、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萧晋川及副教授徐丽婧等五位专家齐聚吕梁临县城庄镇,就食用菌产业发展出良策、开良方,为临县城庄镇香菇产业发展理思路、把脉支招,助推临县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小马坊村紧邻湫水河畔,自然环境优越,出产的香菇形状饱满,菇质肉厚,气味芬芳,是纯天然绿色、有机农产品。金秋时节,五位专家走进小马坊村万丰香菇基地,详细了解该地香菇的生产发展情况。
走进万丰香菇基地,放眼望去,只见基地内成排成行、摆放整齐的香菇菌棒上,朵朵盛开、长势喜人的香菇开满了菇棚,一朵朵深褐色的香菇菌肉厚实,菇香扑鼻。深入枣木香菇生产车间,专家们认真听取了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张峰关于合作社香菇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了解了枣木香菇的品种培育、产业产值、种植技术、生产发展等相关情况,并就香菇生长的温度、湿度、空气等要素进行了交流探讨。
近年来,小马坊村香菇基地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枣木香菇种植,长期聘用技术人员2人,对菌种选择、菌棒生产、菇棚环境监控、香菇保鲜等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探索形成了“制棒-育种-繁殖-采收-仓储-运输”全生产链条。目前已建成出菇大棚65座、菌棒大棚35座,现有菌棒100万余棒,产量150万斤,小小香菇正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法宝”。
走进阳宇会村,不远处就看到临县菇隆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上方醒目排列着一行大字“农业部产业强镇项目枣木香菇菌棒加工基地”。山西菇隆农牧业合作社是临县千安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多年来的用心经营,合作社成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更好对接市场、用足用好“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的一张靓丽名片,五位专家专程来到山西菇隆农牧业合作社,考察调研了合作社的香菇生产发展情况。
合作社常年秉承“创新服务带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2022年与吕梁润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1500万元,产业强镇项目补贴300万元,总投资1800万元,在阳宇会村建设全县首家年产能力达2000万棒的标准化、规模化枣木香菇菌棒生产基地,打造临县菌棒生产标杆企业,同时还依托合作社成立了党小组,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践行“党小组+脱贫户”模式,充分吸收脱贫户就近务工,带动群众务工增收。
为聚力专家智慧,把脉问诊产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科协定点帮扶临县城庄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研讨会。研讨会上,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振芳就香菇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需求、发展困境作介绍。城庄镇副镇长高伟伟就临县香菇品牌的推广、菌种品质的提升及人才引进的方向提出困惑。专家就此次调研实情,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围绕菌种研制、技术推广、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研发菌种培育技术、突出產品差异化特色、推行标准化管理等建议。
陈树俊、王晓闻分别围绕人才培养与菌种筛选两方面进行了献策建言。他们表示,当地政府要继续推动支持食用菌产业,支持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在精深加工上多做文章。人才培养应从菌种人才方向切入,将乡土人才与理论专家相结合,培养可持续培训的动态机制。同时强调菌种作为香菇产业发展的“芯片”,需由政府积极推动菌种的筛选与培育,拓展珍稀食用菌种类,确保菌种优种优质优产,进一步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凌亮、萧晋川、徐丽婧分别围绕香菇产业发展需求、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他们表示,当前需进一步明确临县香菇产业需求与发展瓶颈,在已有产业格局合理的“地利”条件下找准问题逐一突破。他们强调,要从全县角度、全域高度出发培养一家经济实力过硬、技术手段过强的香菇企业,建立全县香菇产业生产标准与常态化技术问诊巡诊机制。把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与香菇产业相结合,把食用菌产业做出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对食用菌进行科普,促进消费,把健康的食用菌送到百姓家中,也使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老百姓得到实惠,使临县香菇产业实现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借力引智,为乡村振兴赋能蓄力。目前,临县城庄镇食用菌产业正朝着品种多样化、产业层次化、产品多元化的格局发展。在专家的把脉问诊下,临县城庄镇将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文旅产业、餐饮产业、物流业及其他配套产业加快发展,形成食用菌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休闲观光、采摘旅游等一体化全产业发展链条,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