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动态信息报道

2023-11-08

测控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园区电池

第六届航天航空航海产业发展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

9月21日,2023年第六届航天航空航海(以下简称“三航”)产业发展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在前五届基础上酝酿形成了“三航”论坛共识,重温了三航产业“启航”“远航”“领航”的发展历程,提出要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创新突破,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弘扬“三航”文化,促进跨学科跨行业交叉融合,携手建设产学研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航空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何胜强与湖南省政府、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船舶、中国航发、中国星网、中国商飞、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单位领导共同参与共识发布仪式并作为代表向大会宣读共识。

论坛开幕式现场举行了产研创新项目落地仪式。中国航空研究院长沙协同创新中心完成揭牌,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与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的北斗时空技术创新中心、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九研究所共建的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等举办了签约仪式。

其中,“三航”论坛人工智能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以空天海相关的前沿技术和应用交流研讨为目标,积极探索在政策支持下,通过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多方良性互动,融合创新,实现体系效能提升和合作共赢,同时还举行了智航实验室合作节点单位的授牌仪式;多域协同与智能集群创新论坛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多域协同与智能集群创新在航天、航空和航海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强调了多域协同与智能集群创新的重要性,与会者对多域协同与智能集群创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推动“三航”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考;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论坛以主题报告和成果发布的方式开展,旨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增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探寻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产业计量融合与创新发展论坛围绕航天强国、航空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先进计量技术与需求进行讨论,邀请全国产业计量测试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邀请企业代表开展产品路演展示活动,现场参会代表也就当前热门话题(飞秒激光测量、新材料发展等)与对话嘉宾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论坛在21日至22日期间,设置主论坛、分论坛、供需推介和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等活动,在人工智能、协同探测、先进材料与制造、计量创新、精密制造、绿色低碳、多域协同等领域进行专业研讨和合作交流,吸引了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代表总计2000余人参加交流活动。

我国开展“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论证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上,相关航天专家表示,我国正在开展“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论证。

“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由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等单位联合提出。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方成教授介绍,根据论证方案,“羲和二号”将争取于2026年前后发射至日地L5点,对太阳进行立体探测。

日地L5点即日地第五拉格朗日点,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截至目前,日地L5点尚为国际探测空白。在该区域探测科学意义重大、工程可行性较好、投入产出比高。”方成说,“结合近地观测,可实现太阳活动现象的三维重构,为揭示太阳爆发的物理机制提供关键信息;能够提前4~5天观测到即将面向地球的太阳活动,实时追踪面向地球的太阳爆发,给空间天气预报带来革命性突破。”

海燕Ⅰ型无人机完成南海台风机动观测作业试验

9月2日,在中国气象局的统筹部署下,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海燕号Ⅰ型无人机在“苏拉”“海葵”等多台风背景下,高质量完成了南海台风机动观测作业,为研判台风发展路径和强度作出重要支撑。

9月2日21时8分,海燕号Ⅰ型无人机从博鳌国家级机动气象观测基地起飞,自21时53分起,在既定时间、区域共陆续投放10枚下投式探空仪,9月3日0时4分安全着陆,顺利完成2023年南海台风观测业务首飞。期间,气象观测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指挥系统,数据产品通过机动观测指挥平台,从海南省机动观测业务分中心传输至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并分发至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和上海台风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分析应用。

此次无人机机动观测获取到多台风背景下的风、温、湿、压等大气基本要素廓线,累计2.2万余条有效观测数据。基于9km分辨率南海台风数值预报系统(CMA-TRAMS)模式同化预报试验结果显示,“海葵”更趋于偏西方向移动,登陆后风雨影响更显著,为研判台风发展趋势、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同时,海燕号Ⅰ型无人机与北斗导航平漂探空、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中山大学号”科学考察船等多种探测手段形成多台风背景下的立体协同观测网,有力保障此次任务高效、协同开展。

海燕号Ⅰ型无人机以“翼龙”-10无人机为基础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具备执行高速、高升限飞行任务等能力。该型无人机曾圆满完成成都大运会机动气象观测保障、川西高原西南涡以及南海台风监测机动气象观测等任务,为大型赛事保障、台风与高原气象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破解了气象资料空白区域、复杂环境下观测数据不足的难题。

AMD推出自适应系统模块,用于降低工业电机能耗

9月19日,AMD推出Kria K24 系统模块SOM(后文简称“K24 SOM”)和 KD240 驱动器入门套件。记者在新品发布会上了解到,AMD Kria K24 SOM采用扇出封装,使尺寸更小,相当于信用卡大小的一半;同时功耗更低,相当于上一代产品的一半。AMD工业、视觉、医疗与科学高级总监Chetan Khona介绍称,K24 SOM将能够降低工业电机能耗。

据了解,K24 SOM适合为边缘端计算密集型数字信号处理(DSP)应用中使用的电气传动和电机控制器供电。具体应用场景包括电机系统、工厂自动化机器人、发电、电梯与列车等公共交通、手术机器人和磁共振成像(MRI)床体等医疗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相比于市面上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产品,K24 SOM可搭配 KD240 驱动器入门套件,实现“开箱即用”,即开发者无需具备FPGA 编程专业知识。从而加快电机控制和 DSP 应用上市进程。

SOM(System-on-Module)指的是在单块印刷电路板上提供嵌入式处理系统的各种核心组件,包括处理器内核、通信接口和内存模块等。相比于SoC,其优点在于有空间容纳额外的组件,对于开发者而言更具设计灵活性,同时可以帮助开发者保持低成本。

AMD上一代SOM产品Kria K26于2021年推出,主要用于城市监控摄像头等视觉AI场景,此次推出的K24产品,相当于拓宽了产品应用领域,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工业电机方面。与K26相同,新推出的K24也非常强调易用性,即无需掌握FPGA编程专业知识便可使用。

NI推出高度紧凑、高密度电池循环器和仿真器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推出其高功率测试系统产品组合中的最新产品——NHR 4800高密度电池循环器和仿真器,用于电池测试和仿真。

NHR 4800的设计重点在于模块化、多功能性和安全性,能够以高度紧凑的外形提供一流的功率,旨在满足研究、验证、生产和二次生命应用中的电池测试需求,适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能源行业。

关于电池的测试数据和见解,对电池性能、质量以及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新技术的整体应用具有重大影响。由于需要进行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测试,下一代电池测试系统正在迅猛发展。

NHR 4800采取高度模块化设计,并且具有可扩展性,使工程团队可以有效扩展其测试能力,向电动交通和可再生能源转变。结合NI开放且灵活的软件定义电池测试方法,工程师们可以轻松地进行调整,以满足未来的电池测试要求。

NHR 4800是下一代高功率直流测试系统,可作为电池循环器、直流电源、直流负载、电池仿真器和放大器,用于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

该紧凑型系统可在单个4U机箱中实现80V电压和400A电流,同时提供16.5~165kW可扩展功率。受益于广泛的操作范围,NHR 4800可优化用于测试中低端电池模块和电池组、燃料电池、储能系统和太阳能光伏系统。该多功能系统具有综合安全功能,可以替代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中的多个仪器。

TwinCAT3CNCMillingBase:用于三轴铣削和钻孔的CNC循环程序

倍福的TwinCAT 3 CNC Milling Base是一款针对各种三轴铣削和钻孔循环的综合程序包。它将所需的工艺封装在可参数化和可重复使用的模块中,从而简化了相应机床的编程工作。

新的TwinCAT CNC循环程序包支持各种不同的钻孔方案,如简单的钻中心孔、深孔钻削以及螺旋铣削、攻丝和螺纹铣削。结合程序包内包含的钻孔循环程 序,可以高效地对不同排列的多孔钻孔进行编程。铣削循环程序还能为槽孔、沟槽以及不同形状的凹槽和榫头的生产提供最佳支持,包括根据存储在CNC程 序中的轮廓特征描述定制凹槽或榫头的功能选项,使用刀具去除余料,并去除 已铣削工件边缘的毛刺。所有循环都提供了广泛的参数选项,以满足不同的工 艺技术要求。例如,它们支持不同的加工模式(粗加工和精加工)和进给方向(逆铳或顺铳),并可用于所有主平面(G17、G18、G19)。

研华推出EPC-B3000系列嵌入式工控机

研华隆重推出高性能嵌入式工控机EPC-B3000系列。该系列包括搭载了AMD Ryzen AM4 5000处理器的EPC-B3522和搭载第12代Intel Core处理器的EPC-B3588,可支持NVIDIA Quadro GPU和扩展3张全高PCIe卡。

EPC-B3588特别利用DDR5和PCIe Gen5技术为高要求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动力。它采用360mm×310mm×134mm尺寸机箱设计,是人工智能检测和包裹识别任务的理想解决方案,可增强边缘GPU加速操作,同时实现多任务处理和顺畅的服务流。

研华EPC-B3522采用AMD Ryzen AM4 5000系列处理器,拥有16个内核和32个线程,可支持并行计算AI算法。而EPC-B3588采用第12代Intel Core处理器,支持高达128GB DDR5和PCIe×16 Gen 5,可在处理器和附加GPU卡之间即时传输高速信号。总而言之,与上一代解决方案相比,EPC-B3000系列采用这些处理器,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优秀的计算性能。

EPC-B3000系列支持在工业(IEC 61000-6-2、6-4)和居住环境(IEC 61000-6-1、6-3)的EMC条件下运行,并能承受IEC 4级标准ESD(接触8kV,空气15kV)。不仅如此,EPC-B3000还通过了CB/UL/BSMI/CCC认证,便于全球分销,并集成了NVIDIA RTX A4500(NVIDIA认证),在视觉AI运算期间提供出色性能和数据安全性。

EPC-B3522和EPC-B3588都采用了多个PCIe扩展槽的设计,以支持边缘计算中的多任务工作负载。例如,其配备的PCIe×16槽可用于扩展高性能加速卡,满足对人工智能密集型应用的需求。EPC-B3000系列专为需要不同外围设备的边缘应用而设计。因此,这两款机型均配备丰富的I/O接口,以及COM、USB和LAN端口,以便使用PLC、数字传感器或基于以太网的设备。

研华DeviceOn是一种基于云的软件解决方案,用于远程硬件和软件管理。它可以帮助用户提前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预防灾难。DeviceOn提供全面的OTA软件更新,能减少现场技术人员的部署以及相关劳动成本。用户还能使用嵌入式SUSI API直接控制EPC-B3000的I/O,从而节省时间。此外,EPC-B3000系列兼容Windows 10和Linux Ubuntu操作系统,可支持多样化的应用和个人偏好。

西门子正式发布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InsightsX

西门子近日正式发布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其深度融合IT 和OT,打破园区运营管理的数据壁垒,将各大智能化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信息展示、数据分析、集中管理和整体优化,赋能园区数字化管理,并提升园区的数智融合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同日,作为该平台正式发布后的最新落地项目,西门子和太仓市文化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仓市文教投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对太仓智汇谷·科技创新园进行规划并交付西门子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推进园区数字化和低碳化建设和升级,共同打造零碳智慧园区标杆示范项目。

西门子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是一款集成资产设备、园区运营、企业管理等多功能综合应用平台,包括园区能碳监测、资产管理、出入管理、视频监控、招商管理等各大功能模块,并且通过其高度集成和兼容性强的特性,打破数据壁垒,将各大智能化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信息展示、数据分析、集中管理和整体优化,进而协助管理者快速决策,实现全方位一体化智慧园区信息管理。例如,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园区概览直观了解园区整体运营信息,并通过各场所配置的AI监控摄像功能,对园区内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和告警,并与门禁系统实现关联和管理协同,为园区内用户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在园区的重点办公区域,配置西门子Enlighted物联网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对人员聚集程度、办公区域空气质量等相关信息的实时监测,结合西门子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在满足末端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实现节能降耗,助力零碳园区的实现。另外,从能耗管理角度来说,平台集成了西门子能碳管理平台ECX,实现了能耗数据看得见、碳排放足迹摸得清,为园区有效实现节能降碳建立了数字化底座能力。

神州飞航推出PXIe高性能加固便携机

神州飞航推出的BSTN1840-01型加固便携机是一款高性能通用型计算机平台产品,可搭载各种主流型号高性能控制器,最大可支持12HP;提供1个CPCIe Type1槽位,可搭载高性能独立显卡,满足高清显示及大数据量处理需求;同时提供5个CPCI/PXI/PXIe混合扩展槽位,用户可通过选配不同的外设卡客制化系统功能。产品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易扩展和方便维护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工业测控、雷达信号处理、高性能计算及架构计算等领域。

该产品具体介绍如下。

阳光可视,高清高亮。先进的AR玻璃全贴合技术,阳光下清晰可视。18.5in高分高亮LCD显示屏,呈现清晰无比的高画质影像。

前面板组件:把手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产品的方式;上盖锁扣可使产品在合盖时锁定上盖。

后面板组件:可拆卸空板,可根据航插型号和数量需求开孔,拆下后面板8颗紧固螺钉后即可安装所需的控制器及外设卡。

左面板组件:电源接口为AC 220V电源输入插座;出风口为散热风机出风口;开关为船型AC 220V电源输入开关;指示灯为AC 220V电源指示灯。

右面板组件:进风口为散热风机进风口;机壳地为接地柱。

主要特点如下:高性能通用型计算机平台;18.5in LCD,1920像素×1080像素分辨率;支持最大12HP PXIe控制器;支持1个CPCIe Type1槽位,用于独立显卡的扩展;扩展支持5个CPCI/PXI/PXIe外设卡;全镁铝合金设计;支持机箱智能管理系统。

订购信息如下:BSTN1840-01,PXIe加固便携机,18.5in高清液晶显示屏,支持1个12HP控制器插槽,提供1个CPCIe Type1槽位,用于独立显卡的扩展,5个PXIe混合插槽,600W工业电源,工作温度为-20~+55℃。

泰克推出增强型KeithleyKickStart电池模拟器应用程序

近日,泰克公司宣布推出KickStart Software 2.11.0版,其中包含增强功能的电池模拟器应用程序。Keithley KickStart 电池模拟器应用程序支持2400图形触摸屏系列源测量单元 (SMUs) 和2600B系列SMUs,让用户能够轻松生成电池模型,进行电池模拟,并为消费类无线物联网设备、汽车和工业应用执行电池循环测试。

KickStart电池模拟器应用程序作为“一体式”无代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款专业应用程序的增强功能令用户受益匪浅。它支持各种 Keithley SMUs,无需使用2380电子负载,即可创建电池模型和2281S电池模拟器,从而节省编写SMU自定义脚本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本次迭代凸显Keithley KickStart Software电池模拟器应用程序的一体化、无代码特点,让用户能够使用方便的PC软件轻松生成电池模型,模拟电池和循环测试”,Keithley产品经理Frank Mammana表示:“这款先进的应用程序可生成实时表格和视图,实现即时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收集,呈现电池VOC、Vt、SOC、ESR、电流、容量等动静态电池模型。这些功能可为用户节省宝贵的时间和人力,同时提高准确性和可视化。”

除了过往迭代中包含的功能,如电池模拟和放电模型生成,KickStart电池模拟器应用程序还能兼容多达八台仪器,可以同时操控,从而实现多个充放电循环的电池测试,并获得大量的测试截止条件。经过这次突破性迭代,Keithley KickStart Software 电池模拟器应用程序不仅具有生成、编辑和模拟自定义电池模型的功能,更有响应式用户界面,允许实时更改模拟充电状态。通过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浏览多个电池模型,并从KickStart Software导入或导出模型。

集智达推出GNS-1415国产化高性能计算机

集智达推出GNS-1415国产化高性能计算机,集成海光双路3280 CPU,具有优秀的软硬件生态环境,更好的安全性、更高的性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数据中心、虚拟化、云计算平台、中小型数据库等场景中。

性能卓越,强大高效。GNS-1415搭载双路3280 CPU,每颗CPU 8核/16线程,3.0GHz主频,性能对标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同时也可媲美海光5系处理器的运算能力。

配置丰富,安全稳定。GNS-1415支持内置多达6个PCIe插槽,不同带宽可为用户提供多样选择。具有板载 BMC 远程管理功能,还有丰富的 I/O接口,可灵活选择和搭配。

供货保障,易于维护。安全库存,供货稳定,解决用户供货后顾之忧,优化设计理念,结构增强,快速拆装,缩短运维时间。

猜你喜欢

园区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这个九月,园区有点忙!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从电池说起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