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图·解图·演图:学科能力指向的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11-08段晶晶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语篇学科阅读教学

文|段晶晶

英语学科能力指的是学习者在解决英语学科问题时所具备的一种稳定的整体能力。从学生心智发展与认知水平角度出发,英语学科能力可以分为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与迁移创新能力三项要素。其中学习理解能力包含记忆检索、感知注意与提取概括能力等;应用实践能力包含分析判断、描述阐述与整合运用能力等;迁移创新能力包含创造想象、推理论证与批判评价能力等(如下表)。语篇常指的是一段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对话、独白甚至一个词语,都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重要途经。英语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语篇内容与已有认知建立链接,不断完善、重构自己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

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有效引导学生在预测、辨析、表达、分析等活动中提高学习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本文将以PEP 教材的语篇阅读文本为基础,结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案例,从理解语篇构图、深入语篇解图、超越语篇演图三个层面多方位分析解读教材内容(如图1),探讨如何在高段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

图1 语篇阅读教学“英语学科能力培养”总体设计思路

一、理解语篇构图:借助语言活动发展学习理解能力

(一)问题导图——激活教材插图,激发记忆检索能力

英语学习理解能力指的是学生体验、参与学习英语语言的能力,以及利用语言获取信息和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王蔷等,2018)。PEP 教材中的插图,图片精美、细腻传神,几乎每篇阅读语篇均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然而,不少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时常会忽视教材图片这一重要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恰当地利用好教材插图或挖掘图片辅助语篇教学。

【教学片段1】

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he do Read and write 文本的标题为Robin and the Ant,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1.Where are they? 2.When does the story happen? 3.What happened to Robin and the ant? 4.How do they feel?(如图2)

图2 教材插图提问思维导图

教师引导学生在初读文本之前,通过读标题、观察插图等形式了解语篇,基于对机器人Robin 的已有知识积累,学生对插图思考学习后有了更全面的感知注意,对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关联与检索,从而激发学生的记忆检索能力(A2)。

(二)解读人物——分析语篇人物,提高提取概括能力

语篇的标题与插图是对文本的高度浓缩与提炼,教师要高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材辅助材料,如图片、表格、地图,以此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关注语篇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关注语篇话题的意识。PEP 教材中塑造的人物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人物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探讨单元主题内容。以PEP 《英语》 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Read and write 为例。教师利用学生对机器人Robin 的描述(如图3),滚动复习旧知,达到单元整合的目的,并顺利引出Robin will cook today 的话题。

图3 语篇阅读前学生概括能力变化图

【教学片段2】

T: Look at our old friend——Robin.Is he tall?(出示Robin 插图)

Ss: No,he’s short but strong.

T: Yes.And look at the picture,is he helpful?

Ss: Yes.

T: Really? What can he do?(出示Robin 烧菜的图片)

Ss: He can cook.

T: Today,Robin will cook for Grandpa and Wu Binbin.What does he cook? Can you guess?

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学生能抓住机器人Robin 这个卡通形象会做饭的特点用英语传达信息,在能力范围内引出Robin 会为家人做饭的信息;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预测文本,为本文的继续学习作铺垫。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图片与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不仅提高了英语的提取概括能力(A3),还培养了用英语描述身边事物的能力,在思考与探索中归纳概括有用信息。

二、深入语篇解图:凭借探究活动培养应用实践能力

英语应用实践能力指的是学习者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是学生依靠并综合运用英语的学科知识和相关技能开展语言交际的能力(王蔷等,2018)。在语篇的深入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探究类活动帮助学生描述阐释语篇中词汇、图表或语句的内涵与用意,通过分析判断推测人物关系、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教学环节,梳理语篇中的关联信息,使用整合手段综合运用语言。

(一)看图预测——分析人物喜好,增强描述阐释能力

学生的英语能力往往是由思考问题开始的,教师需要在阅读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与延续。如教师在教学PEP《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B Read and write 时,师生描述完各自喜欢的季节和原因后,显示了没有文字信息的文本图片,接着引导学生猜测:Different people like different seasons,how about Robin? Can you guess which season Robin likes best?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机器人Robin 喜欢的季节进行猜测(如图4),学生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迫切想知道自己的猜测结果如何。

图4 My favourite season “看图预测”学生猜想例举

【教学片段3】

S1: Maybe he likes spring because he can fly a kite.

S2: Maybe he likes winter because he can play with the snowman.

S3: Maybe he likes all the seasons because he is very happy in four pictures...

通过Listen and choose 环节,学生听完一遍课文录音后,选择自己认为Robin 可能会喜欢的季节,在Let’s check 环节,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选择结果如何,最后学生打开书本,圈出关键词校对自己的答案。

【分析与思考】

用英语描述或叙述教材中的图表信息、预测人物的想法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能力之一。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图片的预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听音选择的方式再次核对自己的猜测。语篇阅读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自信心,更在猜测、阐释、核对的环节中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素养,提高了学生的描述阐释能力(B1)。

(二)剖析语篇——判断人物情感,提升分析判断能力

教师在阅读语篇剖析中,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综合分析不同的语篇内容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如根据图片、视频判断内容;根据已知信息推测人物关系、事件发展脉络等。以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Read and write 为例。本课讲述的是Robin 读完Wu Binbin 与Grandpa 的便条后,将Grandpa 喜欢的chicken 与Wu Binbin 喜欢的ice cream 煮在一起,为两人准备了一道特殊菜肴chicken ice cream 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就chicken ice cream 这道菜肴表达个人的观点,分析语篇中三个主人公的不同情感。

【教学片段4】

T: What does Robin cook?(PPT 展示机器人Robin 准备的食物)

S1: Chicken ice cream.

T: Why does Robin cook it?

S2: Because Binbin likes ice cream and Grandpa likes chicken.

T: Great! And how does Robin feel?

S3: I think he is very happy.

T: How do you know that?(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Robin 的表情)

S3: From Robin’s eyes and mouth...

T: Why is he so happy?

S4: Robin thinks Binbin and Grandpa will like the food.

S4: Grandpa will think highly of him.

在教师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Robin 制作的菜肴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观察Robin 的表情,分析判断Robin 的个人情感。讨论完Robin 制作的食物和心情变化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Grandpa 与Wu Binbin的表情(如图5)。

图5 学生对chicken ice cream 的个人猜想

T: How do Wu Binbin and Grandpa feel?

S1: Wu Binbin doesn’t like it.He is unhappy.

S2: Grandpa is...(学生观察Grandpa 的表情变化,无从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一些学生发现了两人不同的神情,Binbin 面部朝上,双手举着刀叉呲牙大笑,而Grandpa 则十分慈祥地看着Robin。学生表达如下: Grandpa is not really angry.He is just surprised.教师抓住课堂生成的内容继续追问:

T: Why is Grandpa just surprised?

S1: Because Grandpa made Robin,he is a baby to grandpa.

S2: I guess Grandpa thinks Robin is not only helpful but also clever.

【分析与思考】

教师在PEP 教材语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解读教材的语言知识点,还要深度解析语篇中人物表达的情感与深层内涵。通过问题链的层层引导,教师对Robin、Wu Binbin 与Grandpa 的个人情感有了深入的感知与了解,通过回忆Robin 的由来,就Grandpa对chicken ice cream 的反应有了合理的解释。学生结合自己的猜测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已有信息推测人物情感、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语篇的分析判断中分析判断能力(B2)也得以提升。

(三)复述语篇——创新输出要点,培养整合运用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其中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技能。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插图、板书、思维导图等信息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学生可以依托故事的开始、经过和结尾,在图片与关键信息的帮助下描述语篇要点。复述不是简单地对课文的重复,而是一种基于语篇的理解与创新。有效的思维导图是学生语言输出的载体,如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How do you feel? Read and write 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如图6),引导学生用故事的开头、经过与结尾复述语篇,学生借助板书内容将Robin 与蚂蚁主人物的故事发展变化以及Robin 与蚂蚁的情感变化有效输出。

图6 六年级上册Unit 6 How do you feel? Read and write 思维导图

学生根据语篇材料所提供的语境、逻辑关系等特点阐释主人公的心情变化,在语篇的学习中梳理信息间的关联,整合各种学习手段描述有用信息,学生在语篇表达中整合运用能力(B3)得以培养与提升。同时,笔者在执教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复述对学生的英语记忆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笔者引导学生借助板书的关键句型与单词,结合插图的提示进行看图复述,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一定的语言输出。

三、超越语篇演图:依托创造活动提升迁移创新能力

英语迁移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个体知识、人格、思维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面对新的情境,探究语言交流中的新问题,及在语言学习中创造新颖性成果的能力(王蔷等,2018)。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要把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情境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英语课后拓展环节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教育部,2012)。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依托创新实践类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推理认证能力及批判评价能力等,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促进真实课堂的生成。

(一)角色代入——超越语篇角色,启发推理认证能力

换位思考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角色代入表演可以更好融入语境学习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与内涵。如在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he do?Read and write 的语篇教学中(如图7),高大的机器人Robin 正准备坐在草地上,在草地上的小蚂蚁十分害怕:Please don’t sit on me.One day I can help you.教师没有直接出示答案,而是步步导入,让学生思考蚂蚁是否真的能帮助Robin。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图7 六年级上册Unit 5 Read and write 文本插图

【教学片段5】

T: Do you think the little ant can help Robin?

S1: Yes,the ant has many friends.When they work together,they’re strong.

S2: No,the little ant is too small.

S3: Yes,Robin is a robot,he is afraid of water,the ant can tell him the weather...

整体呈现语篇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最后一句话:Everyone is happy! 通过语篇的学习与思考,学生的想法又超越了语篇内容,有学生表示:The ant helped Robin.更有学生领悟到了文章的主旨:We should always be nice to each other.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Do something good,no matter how small it is!Don’t do anything evil,no matter how small it is!

【分析与思考】

教师在语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整合语言教材中的线索、因果关系等信息,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语篇的表面,还可以通过推理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对语篇有了更深入的解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类似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引导学生结合语篇材料中的线索、关键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得出合理的结论,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C1)得以明显提高。

(二)创编对话——续说故事发展,启迪创造想象能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有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知识,利用有效信息展开合理的论证和评价,提出令人信服的个人观点。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语篇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充满思维含量的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

如在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Read and write 一课的结尾中,Wu Binbin和Grandpa 对Robin 做的新食物chicken ice cream都说了一句“Oh,no!”,但是并没有表明自己是否会吃这道菜。教师引导学生续编对话,就大家是否会吃这道菜展开讨论。学生对这道开放题的答案意见不一,踊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表示Robin 会尝一尝自己做的菜肴;有学生回答从Binbin 的表情中看得出他并不想尝试;更有学生就Grandpa 是否会尝试新菜表达了不同的见解(如图8)。学生能基于语篇的学习,运用已有认知发挥想象力,如创编对话、为开放式结尾续编故事发展等,这有利于他们提高自主学习、批判评价的关键能力水平,并提高其用英语表达、写话的能力。

图8 教材中人物是否会尝试chicken ice cream这道菜的不同见解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问题的引导与设置对课堂的生成效果有重要影响,笔者结合以上几节阅读课的教学案例,按照A 级、B 级、C 级范畴将问题进行归类,对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如图9)。A 级范畴的提问常常以What、Who、When、Where 等基础性的学习理解类问题为主,学生需要知道的是语篇的基本要点,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感知注意力、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B 级范畴的提问常常以How、Why 等实践探究类的问题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整合归纳理性知识、分析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等;C 级范畴的提问常常以 “Do you think...?/What do you think of...?/What if...?”等迁移创新类的问题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批判评价的能力。

图9 英语学科各级能力范畴要点与问题例举

当然,教师在设计语篇阅读活动中,各级范畴的问题不仅仅指向一种能力的培养,如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he do?Read and write,教师引导学生续说故事的课堂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C2),学生的批判评价能力(C3)和分析判断能力(B2)也得以发展。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多方位解读教材,教师对语篇的不同解读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与广度,从而影响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篇学科阅读教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超学科”来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