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中洛至察瓦龙
——古老的民族走廊

2023-11-08云南民族博物馆段明明

今日民族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怒族古道民族

文·图 / 云南民族博物馆 段明明

怒族传统民居石片房顶

“丙察察”是当下自驾越野爱好圈的热搜词,有“进藏第七线”“自驾探险天堂”“中国最后的经典越野路线”之誉,指滇藏新公路建设“丙察察”路段,即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到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再到察隅县县城的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穿越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接壤转换地带,是历史上西北甘青地区氐羌族群南向流动的重要通道之一。2004 年著名导演田壮壮以“丙察察”的核心路段丙中洛至察瓦龙段的自然生态、民族人文为题材拍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进入电影院线公映,壮丽的山河,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开启了公众对这一区域的关注认知。

“丙察察”虽是自驾越野圈的新词,实际上它早就是一条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走廊。单就丙中洛至察瓦龙的“丙察”古道来说,这一区域以丙中洛沿怒江向北行进的茶马古道串联起秋那桶、松塔、龙普、扎恩、曲珠、昌西、扎那等民族村寨,形成一条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经济文化带,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多民族在这段古老的茶马古道上商贸往来、通婚结亲、文化互鉴交流。这一区域是横断山脉三江并流核心区,北向是藏族聚居区,顺怒江南下是傈僳族聚居区,向西翻越高黎贡山进入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族聚居区,东北向以怒山山脉与康巴藏区连接,向东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澜沧江流域与澜沧江河谷地带的白族、纳西族等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互动交流。

在这段茶马古道上行脚,会切身地感受到文化如古道边的怒江水一般流淌、渐变。民居建筑从怒江下游傈僳族干栏式建筑“千脚落地房”,到丙中洛地区屋顶已是当地特有的石片顶,行进到秋那桶怒族民居藏式夯土墙替代了怒族传统干栏式建筑的垛木墙面。进入西藏地界抵达松塔村,松塔村是怒族聚居村落,但房屋建筑基本以藏式夯土墙、夯土平顶为主。再往前到龙普村,是怒江峡谷最北端的怒族聚居地,虽然还是怒族村落,但房前屋后已交融了许多藏族文化元素。出了龙普村往前走,交通道口见到石片上刻着六字真言的玛尼推,古道上过往行旅要围绕玛尼堆转几圈念几句吉语再放一颗石头求旅途平安。

在这条古老的民族走廊上,各民族生产生活资料互通有无,形成区域互补。藏族的踏犁传到丙中洛怒族地区,而怒族的生产工具“俄尔仲”(怒锄)又翻越高黎贡山传到独龙江流域。察瓦龙藏族人把产自芒康县盐井的粉红色颗粒状的砂盐贩卖到怒江下游怒族村落,新中国成立后检测这种盐不含碘,但怒族人家至今腌制传统食品“猪膘肉”还是喜欢用这种盐,认为这种盐腌制的腊肉香。藏族人打酥油茶的生活习俗传到怒族、独龙族聚居地,但酥油转换成了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盛产的漆树籽油,成了“漆油茶”。而怒族人以漆油炒鸡肉加酒煮的美食“吓拉”更为这一带的各民族普遍喜爱,认为长期在峡谷湿热气候生活的人喝了可以祛湿扶阳、健骨舒筋。龙普村怒族人用传统制陶工艺烧制的背水桶、土锅、酒罐、灯盏等陶制品成了这一片区域各民族竹木生活器皿外的有力补充,据早期民族学调查资料显示,龙普村的陶制品与周边民族的交易存在以各自特产物品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比如:9“斗”(当地通用小口缸大小的竹筒量器)砂盐可以换一个陶制酥油茶壶。可谓古老而质朴的区域民族经济互动交流。历史上怒族、独龙族传统生计方式是以刀耕火种的初级农业辅以采集渔猎经济,是澜沧江流域的白族、纳西族翻越碧洛雪山把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带到了怒江大峡谷的深处。据民族语言学调查,怒语、独龙语多种蔬菜、瓜果类的名词语言发音直接取自白语、纳西语发音便是明证。

“丙察”古道上的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赶着马帮南来北往,互通有无,形成融洽的互助民族兄弟关系,出行的人在外村落歇脚都会到与自己有定点关系的主人家食宿,次日出发主人家还会赠予其路途的干粮和马料,同样这位主人家某日出行歇脚对方村寨也会受到热情接待。

怒江边丙察古道上转梅里雪山的人们

“丙察”古道及其周边辐射区域民族众多、文化异彩纷呈、宗教信仰多元,但历史传统上各民族在这条古道上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包容、互鉴、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丙中洛是“丙察”古道的出发点、物资交易集散地,也是区域多元文化的交汇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藏传佛教、天主教、民间信仰都落户丙中洛,多民族杂居,人人都通晓当地的怒语、藏语和傈僳语,社区和家庭成员内部都能以不同的民族语言通话交流,一个家庭内部的成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怒族传统节日“仙女节”原是怒族原始宗教洞穴祟拜、女性崇拜的遗存,但经过多元民族文化的整合,如今的“仙女节”,聚居丙中洛的各族人民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单一民族的节日在丙中洛已延展为同一地域各民族共同节日,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睦。

“丙察”古道历经岁月沧桑,大江古道维系着沿线各民族群众的生计,上世纪50 年代这条滇藏古驿道被人民政府纳入干线驿道管理,察瓦龙虽然隶属西藏,但距离察隅县城较远,所以其物资调运供应至今一直依靠南线输入为主。沐浴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春风,2009 年“丙察察”全线修通简易公路,2015年规划纳入G219国道后,2015-2017 年全线升级改造,实施路面拓宽、路基加固、加装护栏等工程,在路基及其周边环境稳定的区段由四级沙石路改为三级油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进藏第七线”。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下游连通云南省怒江州“美丽公路”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大发展,丙中洛、秋那桶一带被旅游者们奉为“人神共居的天堂”,察瓦龙乡政府驻地扎那也由当年只有乡政府及教育、卫生服务部门的几百常住人口的藏东南“孤岛”小村镇,发展为G219 国道穿街而过,酒店、商场林立的旅游特色小镇,常住人口增至2200 多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自驾越野车队云集,这条古老的民族走廊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

猜你喜欢

怒族古道民族
走古道
我们的民族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怒族7~17岁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中缅跨境怒族拼音文字的产生及意义
关于怒族语言使用活力的考察——兼谈语言传承和保护的机制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