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公司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3-11-08王亚晗湖南农业大学

支点 2023年11期
关键词:保险业管理层保险公司

王亚晗(湖南农业大学)

伴随着我国保险业主体持续提升,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同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各保险公司面临着更为复杂、严峻的经营挑战。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必须运用科学化、精细化、全面化的管理手段,才能提升经营效益和实现价值最大化。

笔者从事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年,在实践中深深感到,符合行业发展的绩效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如何让绩效管理制度适应公司的发展,以达到促进公司经营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在保险公司内导入绩效管理是个最好的切入点。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保险,以便更好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保险业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国外保险业发展历程不同,国内保险业起步相对国外较晚,因此国内保险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比国外保险市场要晚。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保险业有了新的认识,购买保险产品的客户不断增多。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提供的产品日益丰富。与此同时,从事保险业的人员越来越多,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流动性大、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消极等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制约保险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外大量企业的发展表明,科学的绩效管理能够提升员工积极性,成为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价值的有效手段。保险业作为新兴行业,对于绩效管理的需求更为迫切。

本文研究的背景是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险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于绩效管理的有效推进需求十分迫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保险公司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究竟该如何有效推进绩效管理、有哪些措施解决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当下,不少保险公司在绩效管理上存在问题,无法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保险公司的管理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制度是发展的保障,高效的绩效管理制度能为企业的发展、员工的稳定性提供支撑,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提供可能。绩效管理则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好的绩效管理制度会受到员工的支持,并有利于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使得员工工作更有干劲,有助于保险业的长远发展。

当下,为适应市场发展,笔者了解到,不少保险公司曾多次修改其绩效管理制度。由于保险行业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保险公司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需要不断更新。本文研究相关保险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

三、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保险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传统的绩效考核到现代的绩效管理,尽管只有两字的差别,但其中蕴涵着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

为了更好促进公司业务的发展,不少保险公司在借鉴国外公司先进管理手段和经验的同时,还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更新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并将绩效管理制度作为促进公司业绩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日常实践中进行运用。

(一)绩效管理的形式

根据笔者对保险行业的了解,目前,保险公司制定绩效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基于考核员工符合能力测评要求的绩效管理模式。公司管理层依据公司经营目标任务,设定员工考核目标,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的绩效管理制度。

二是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此制定员工的绩效管理制度。结合保险公司发展现状,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制定和实施员工绩效管理制度。

三是基于任务目标的绩效管理制度。保险公司从各自实际情况着手,结合公司发展以及未来规划,依据公司经营目标与员工岗位特点,对员工绩效管理更加侧重对目标的完成情况,此项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发展中,绩效管理对于保险公司的业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国外借鉴而来的绩效管理制度,其在保险公司实行的时间并不长,加之保险市场人才竞争不断加剧,如何适应保险业改革与发展需求,绩效管理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认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没有准确把握绩效管理理念。不同的保险公司根据各个公司的现状有针对性实行不同的绩效管理制度,但有的保险公司管理层及员工的观念尚未转变,依然停留在较早的概念中,没有学习最新的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发展规律。

其二,保险公司内部对于绩效管理所达成的目标不够明确。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不仅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合理分配员工的收入,而且有助于促进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然而,有些保险公司将绩效管理机械地以员工工作的结果为重要标准,局限在对员工业绩结果的评价,这样会导致“唯结果论”,在日常管理中产生“以成败论英雄”的认知偏差。

其三,缺乏公司内部员工的广泛参与。一定程度上来说,绩效管理其实是一场“博弈”,即公司管理者与被管理员工之间的博弈。员工作为被管理的一方,受到绩效管理制度的约束。然而,不少保险公司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时,并未能有效征求员工的意见,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诉求、想法等,员工无法正确认识保险公司制定绩效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对于过高的考核目标抱有抵触情绪。

其四,缺乏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在实操过程中,保险公司未能将绩效管理制度作为促进公司经营业绩发展的长期手段,而是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这样会导致员工只完成当下的考核目标,并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同时,绩效管理制度与公司长远战略、员工长期职业发展等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公司与员工的统一发展,促使其方向目标一致,激发内在创造力。

四、绩效管理优化对策

(一)优化原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保险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行之有效推动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针对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潺潺“活水”注入其中,才能激发其内在活力,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解决:

其一,确立绩效管理制度在公司的战略地位及目标。保险公司的各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公司各级管理者负责绩效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保险公司管理者应支持员工参与全过程绩效管理,引导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合作竞争观念。

其二,绩效管理制度需要赏罚分明。当前,不少保险公司制定该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时,往往会参考其他公司的做法,并未很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适当的处罚也有助于加强员工的自律性。因此,完善绩效管理评定体系,需要兼顾奖励与处罚,不仅要对员工的优秀表现进行嘉奖,还要对出现错误的行为进行处罚。

其三,加强公司内部充分沟通。为了有效推动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加强公司内部沟通。公司管理层应该与员工就绩效管理制度制定的背景、原则、考核的目的等进行充分沟通,这样才能让绩效管理制度深入人心,成为促进公司发展的制度保障。

(二)完善评定体系

笔者认为,完善绩效管理的评定体系不仅是重点,更是关键,可以考虑从三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提升管理层对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视。公司的管理层不能高高在上,而要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员工状况、公司发展情况,管理层自身带头,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的绩效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加强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与潜力。因此,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对于发挥绩效管理制度的作用十分重要。

二是设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保险公司管理层要合理制定相关考核指标,并向员工解读制定相关制度的背景、出发点、执行程序等,避免员工不理解导致绩效考核准确性受到影响,员工也可参与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助于更好推进考核目标的实现。

三是做好绩效管理定量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平衡。绩效管理不仅包括对员工的奖励,还包括对未能完成考核指标的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处罚并不是实施绩效管理制度的目的,而是要通过绩效管理发现公司运行中的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三)完善保障制度

保险公司要想推进绩效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保障制度。保险公司需要根据公司发展实际,根据绩效目标、考核指标、人员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制定绩效管理制度。

同时,公司内部需要畅通绩效管理反馈机制。由于绩效管理制度是保险公司管理层制定出来的,这是站在管理层角度的,而员工对于绩效会有不同的想法,管理层需要与员工就绩效考核达成一致,这样才能有利于公司发展。因此,公司内部应建立信件、邮件、电话等沟通机制,以便员工及时提出诉求,管理层能够及时掌握员工情况,从而不断优化绩效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保险业管理层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