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年限对滇重楼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023-11-08赵艳丽赖佳辉张保得韦春冕彭寿杰徐福荣

中草药 2023年21期
关键词:甾体薯蓣重楼

赵艳丽,赖佳辉,蔡 吹,张保得,韦春冕,彭寿杰,徐福荣

•药材与资源•

生长年限对滇重楼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赵艳丽,赖佳辉,蔡 吹,张保得,韦春冕,彭寿杰,徐福荣*

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

探究云南重楼var.(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积累随生长年限的变化状况,以期为滇重楼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以7、8、9、11、12、13、14、15年生滇重楼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和直接称重法测定不同年限滇重楼根茎中8种甾体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Ⅵ、Ⅶ、Ⅲ、H、V和纤细薯蓣皂苷)含量和生物量。8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线性关系良好(2≥0.999 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3%,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随着年限的增长,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生长发育可分为增长缓慢期(第1~4年)、增长快速期(第5~10年)和增长平缓期(第11年后)3个阶段,其中7年生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量达(31.843±14.225)g;滇重楼根茎中8种甾体皂苷成分含量在不同生长年限的变化呈随机波动、无规律,《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3个指标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之和与8种甾体皂苷总和的变化趋势一致;用4个主成分对不同年限滇重楼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年生样品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7名。建立了同时测定滇重楼中8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可用于滇重楼的质量评价;滇重楼并非种植年限越长越好,建议以7年生滇重楼采收入药为最佳。

滇重楼;生长年限;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Ⅲ;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V;纤细薯蓣皂苷;生物量;定量评价;动态变化

重楼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以“蚤休”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是重楼属植物云南重楼Smithvar.(Franch.) 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Smithvar.(Franch.) Hand.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主要用于跌打伤痛、毒蛇咬伤、惊风抽搐等症的治疗[2-3]。云南重楼即滇重楼是中药重楼的药用基原植物之一,其中含有丰富的甾体皂苷、黄酮、植物甾醇等药效成分,是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等著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4]。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滇重楼需求量日益剧增,单靠采集野生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种植成为解决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5]。然而,由于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导致滇重楼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年限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含量差异大,不利于滇重楼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6-8]。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表明滇重楼药效成分的积累与植物自身生长年限息息相关[9-12]。然而,关于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的不同生长部位中甾体皂苷的积累规律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中不同生长部位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含量和生物量,探索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生长量,以及甾体皂苷随生长年限的积累状况,阐明滇重楼生物量和甾体皂苷含量最佳的生长年限,为滇重楼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SB25-12DTD型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HG-924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A225SM-DR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普利赛斯公司);FL-01型高速中药粉碎机(浙江瑞安市富力中药机械厂)。

1.2 材料

对照品重楼皂苷Ⅰ(批号111590-202105,质量分数≥94.50%),重楼皂苷Ⅱ(批号11591-201604,质量分数≥91.40%)、重楼皂苷Ⅶ(批号111593-202105,质量分数≥98.40%)及重楼皂苷Ⅵ(批号111592-201604,质量分数≥97.00%)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照品重楼皂苷H(批号201022-111,质量分数≥98.00%)、重楼皂苷V(批号20120704,质量分数≥99.07)、重楼皂苷Ⅲ(批号21061701,质量分数≥99.39%)、纤细薯蓣皂苷(批号21050807,质量分数≥98.91%)购于昆明森岚科技有限公司;甲醇、乙腈(色谱纯、美国默克公司);水为娃哈哈纯净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样品

30株滇重楼均采自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乔林重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滇重楼种植基地(海拔高度:1876 m,经纬度:E 103.989 161 13,N 24.750 341 33),经云南中医药大学徐福荣研究员鉴定为重楼属植物云南重楼Smithvar.(Franch.) Hand. -Mazz的新鲜根茎,样品信息见表1。

2 方法

2.1 样品的处理

植株洗净并去除非药用部位后,根据根茎上茎痕数目的多少,将7年生同株滇重楼样品进一步分为7、6、5、4、3年生者,8、9、11、12、13、14、15年生滇重楼样品做同样处理。所有样品置40 ℃干燥箱干燥至恒定质量。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Aq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35%~40% B;10~22 min,40%~42% B;22~23 min,42%~40% B;23~38 min,40% B;38~45 min,40%~47% B;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体积流量0.7 mL/min;进样量10 μL。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Ⅲ、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V和重楼皂苷H对照品适量,置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制得含上述对照品质量浓度分别为2.717、2.058、1.062、1.308、2.692、1.059、0.484、1.101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表1 样品信息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滇重楼粉末(过3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至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溶液5 mL,称定质量,55 ℃超声处理(功率400 W、频率40 kHz)6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过0.22 μm微孔滤膜,即得。

2.5 方法学考察

因为不同生长年限的滇重楼样品间差异较大,仅有极少数样品满足多组分的方法学考察要求,故选取了2个样品(S39、S69)进行了系统适应性实验,以为了更全面的对其进行评价。

2.5.1 专属性考察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S39、S69)和空白溶剂(甲醇),按“2.2”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且空白溶剂对供试品和对照品均无干扰(图1),表明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A-甲醇溶剂 B-混合对照品溶液 C-供试样品S39 D-供试样品S69 1-重楼皂苷Ⅶ 2-重楼皂苷H 3-重楼皂苷Ⅵ 4-重楼皂苷Ⅱ 5-重楼皂苷Ⅲ 6-纤细薯蓣皂苷 7-重楼皂苷Ⅰ 8-重楼皂苷V

2.5.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移取“2.3”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稀释成一系列不同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2”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测定。以各皂苷对照品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对应色谱峰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见表2。

表2 8种重楼皂苷成分线性关系

2.5.3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移取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2”项下色谱条件续进样6次,记录各成分峰面积。计算得到重楼皂苷Ⅰ、Ⅱ、Ⅵ、Ⅶ、Ⅲ、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V、重楼皂苷H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06%、0.12%、0.12%、0.30%、0.04%、0.11%、0.12%、0.1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4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定S39、S69滇重楼样品粉末各6份,每份约0.5 g(过三号筛),按照“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上述“2.2”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得到重楼皂苷Ⅰ、Ⅱ、Ⅵ、Ⅶ、Ⅲ、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V、重楼皂苷H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76%、1.24%、2.09%、1.68%、1.82%、1.03%、1.15%、1.40%。结果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5.5 稳定性试验 分别取同一供试品溶液(S39、S69),按“2.2”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0、4、8、12、16、20、24 h进样,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得到重楼皂苷Ⅰ、Ⅱ、Ⅵ、Ⅶ、Ⅲ和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V、重楼皂苷H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45%、1.56%、2.85%、1.65%、1.30%、0.36%、2.91%、0.82%。结果表明样品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5.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定已测定的S39、S69滇重楼样品粉末各6份,每份约0.25 g至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当量的重楼皂苷Ⅰ、Ⅱ、Ⅲ、Ⅵ、Ⅶ、H和纤细薯蓣皂苷的混合对照品溶液5 mL。按照“2.4”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2.2”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回收率,重楼皂苷Ⅰ、Ⅱ、Ⅵ、Ⅶ、Ⅲ和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V、重楼皂苷H回收率分别为99.97%、99.28%、98.32%、102.18%、102.00%、100.12%、99.12%、99.58%,RSD分别为0.24%、0.65%、2.23%、2.59%、1.14%、0.84%、2.33%、1.98%。

2.6 样品测定

取“2.1”项下的滇重楼样品按上述“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2”项下色谱条件分析,记录色谱图及峰面积,计算含量。

2.7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26和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利用Graphpad prism统计分析和Origin绘图软件进行折线图、液相色谱图等绘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滇重楼根茎生物量随生长年限的动态变化

对73批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的生物量进行分析。由图2可知,滇重楼的根茎生物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比较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的生物量积累速率,滇重楼根茎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第1~4年生长速度较慢为增长缓慢期,其生物量年增长(7.930±4.998)g;第5~10年为增长快速期,其生物量年增长(24.129±3.201)g;第11年以后为增长平缓期,其生物量年增长(16.756±0.820)g。其中7年生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量高达(31.843±14.225)g。

3.2 滇重楼根茎的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动态变化

通过外标法计算73批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Ⅲ、Ⅵ、Ⅶ、H和纤细薯蓣皂苷的含量,结果见表3。由结果可知,7、8、9、11、12、13、14、15年生等73批滇重楼样品中均可检测出重楼皂苷Ⅰ、Ⅱ、Ⅲ、Ⅶ、H和纤细薯蓣皂苷等6种甾体皂苷,有42批样品中检测出重楼皂苷Ⅵ,30批样品中检测出重楼皂苷V;各甾体皂苷在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中含量变幅差异大,重楼皂苷Ⅰ的平均值是0.331%,含量变幅为0.056%~0.721%;重楼皂苷Ⅱ的平均值是0.167%,含量变幅为0.066%~0.401%;重楼皂苷Ⅲ的平均值是0.039%,含量变幅为0.011%~0.086%;重楼皂苷V的平均值是0.006%,含量变幅为0.004%~0.031%;重楼皂苷Ⅵ的平均值是0.007%,含量变幅为0.005%~0.070%;重楼皂苷Ⅶ的平均值是0.125%,含量变幅为0.025%~0.346%;重楼皂苷H的平均值是0.067%,含量变幅为0.005%~0.364%;纤细薯蓣皂苷的平均值是0.084%,含量变幅为0.019%~0.196%。通过比较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含量随生长年限波动的变异系数可得,重楼皂苷Ⅱ(29.401%)<重楼皂苷Ⅲ(34.231%)<重楼皂苷Ⅰ(34.734%)<纤细薯蓣皂苷(49.957%)<重楼皂苷Ⅶ(64.418%)<重楼皂苷H(98.854%)<重楼皂苷Ⅵ(135.365%)<重楼皂苷V(144.505%),其中重楼皂苷V和重楼皂苷Ⅵ的变异度较大,变异系数>100%,说明重楼皂苷V和重楼皂苷Ⅵ随生长年限的波动幅度大;根据《中国药典》中规定的中药重楼检测要求,除14年生和15年生滇重楼样品外,其余6个生长年限滇重楼样品重楼皂苷Ⅰ、Ⅱ、Ⅶ三者总含量高于0.6%,符合药典标准,其中7年生样品含量最高,高达(1.079±0.066)%。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动态变化见图3。滇重楼根茎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不同生长年限的变化呈随机波动,无规律,重楼皂苷Ⅰ、Ⅱ、Ⅶ三者含量之和的变化趋势同总皂苷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除7年生、11年生外,同一年生长年限滇重楼的不同生长部位根茎中总皂苷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图2 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生物量累积曲线

表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续表3

图3 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之和和总皂苷含量

3.3 主成分分析

为全面评价滇重楼药材的质量,对73批不同年限滇重楼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累积方差贡献率≥85%为提取原则,取得4个主成分并计算主成分得分,初始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结果见表4,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结果见表5。由表4可知,前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247%,说明提取的4个主成分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反映不同年限滇重楼样品的综合质量。由表5结果显示,7年生滇重楼样品(S1~S5)的综合得分均位列前7,表明7年生滇重楼样品整体质量较其他年限药材最好。

表4 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4 讨论

选取合理的指标性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HPLC分析是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的重要前提[13]。据报道滇重楼具有抗肿瘤[14-15]、抗菌[16-17]、抗病毒[18]、抗炎[19-20]等药理作用,其中重楼皂苷Ⅰ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并有望成为奥希替尼治疗肺癌时产生耐药性的治疗剂[21-22];重楼皂苷Ⅱ通过调节EMT相关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膀胱癌的侵袭和转移[23-24];重楼皂苷Ⅲ除免疫调节外,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25]。重楼皂苷Ⅵ可有效地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26]。重楼皂苷V和重楼皂苷Ⅵ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27]。重楼皂苷Ⅶ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可治疗骨质疏松症[28]。重楼皂苷H能引起血小板聚集,产生止血作用[29-30]。纤细薯蓣皂苷有调节血脂、抗肿瘤等作用[31]、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及其骨吸收功能[32]。因此除《中国药典》2020年版[2]中重楼药材的3种质控指标外,滇重楼中其他皂苷的质量控制对临床应用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表5 主成分和主成分得分

本研究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33]、2020年版[2]规定的中药重楼评价性指标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作为基础[2],结合文献报道[34-35]常用于滇重楼质量评价的重楼皂苷Ⅲ、V、H和纤细薯蓣皂苷共8种甾体皂苷作为HPLC分析的有效成分。本方法通过考察了不同的色谱柱(Agilent SB-C18柱和Agilent ZORBAX SB-Aq柱)、柱温(21、25、30 ℃)、体积流量(0.6、0.7、0.8、1.0 mL/min)、流动相比例体系,以峰面积的大小、峰型、出峰时间等为选择标准,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柱温为25 ℃,体积流量是0.70 mL/min,流动相是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35%~40%B;10~22 min,40%~42%B;22~23 min,42%~40% B;23~38 min,40%B;38~45 min,40%~47% B;检测波长203 nm。本方法相较于李懿等[36]建立的6种甾体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Ⅵ、Ⅶ、PA、H)含量分析方法的时间缩短至1/3;较金琳等[37]建立的7种甾体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Ⅲ、Ⅴ、Ⅵ、Ⅶ、H)含量分析方法,新增了纤细薯蓣皂苷,且最后一个成分重楼皂苷V的出峰时间提前15 min。本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分离滇重楼根茎中8种主要甾体皂苷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Ⅲ、Ⅴ、Ⅵ、Ⅶ、H和纤细薯蓣皂苷在30 min内即可完成良好的分离,较黄圆圆等[38]建立的8种甾体皂苷含量UPLC分析方法提前了5 min,达到了快速分析的要求。本实验基于HPLC建立的滇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Ⅲ、Ⅴ、Ⅵ、Ⅶ、H和纤细薯蓣皂苷等8种甾体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度,为进一步全面评价滇重楼药材质量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甾体皂苷作为滇重楼药材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影响了滇重楼品质的优劣[39]。目前《中国药典》2020年版[2]重楼标准采用重楼皂苷Ⅰ、Ⅱ、Ⅶ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较《中国药典》2015年版[33]则删除了重楼皂苷Ⅵ。Yue等[40]和黄圆圆等[38]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采收期、产地滇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及检出率均比重楼皂苷Ⅵ高。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含量发现,重楼皂苷V和重楼皂苷Ⅵ仅在部分根茎中检出且含量较低。该结果与前人报道一致,说明重楼皂苷Ⅵ检出含量对滇重楼药材是否符合限度标准并未造成影响。此外,通过比较滇重楼根茎的不同部位中8种甾体皂苷总量和重楼皂苷Ⅰ、Ⅱ、Ⅶ三者总量随生长年限的变化可知,两者随生长年限的变化趋势一致。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2]删除重楼皂苷Ⅵ,将重楼皂苷Ⅰ、Ⅱ、Ⅶ作为滇重楼的质量控制指标是科学合理的,此举对于滇重楼药材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甾体皂苷作为滇重楼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形成和积累与栽培年限密切相关[41]。Yang等[42]研究发现4~8年生滇重楼中总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逐年增加,8~12年生则是逐年递减。Wu等[43]分析4~13年生滇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结果显示,重楼总皂苷含量随着年限的增加先成倍增加,再逐渐减少,最后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8年生达到最高。本研究发现滇重楼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含量变化随生长年限的增加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年生总皂苷(I、II、VII)含量最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可能是与药材的品种和产地有关。李燕敏等[44]基于茎痕分别对3~7年、3~8年和3~9年的七叶一枝花样品进行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Ⅴ、Ⅵ、Ⅶ)含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限七叶一枝花甾体皂苷的含量总体上呈现随年限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但本研究表明,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含量并不是随着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或者降低,而是呈“波浪式”变化,无规律。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不一致,且不同居群生长地生态环境存在差异。夏从龙等[45]和张烨等[17]研究发现,滇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生长年限中的积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该结果与本研究一致,说明滇重楼中甾体皂苷的积累与植物自身的生长年限有关,但并不意味着种植年限越长,越有利于重楼皂苷的积累。

传统认为以根茎为药用部位的药材,根重大则质量优,其根重即生物量可作为评价药材优劣的重要指标[46]。本研究发现,7~15年生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呈增长缓慢期(第1~4年)、增长快速期(第5~10年)和增长平缓期(第11年之后)3个阶段式变化,其中7年生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增长速度最快,年增长量达(31.843±14.225)g。王元忠等[47]和陈翠等[48]研究发现,滇重楼植株的根茎生物量均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自6年以后植株根茎生物量积累速度变慢。本研究与之不同,滇重楼种植6年后根茎生物量仍处于增长快速期,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的滇重楼药材栽培年限较长。

综上,基于HPLC建立的滇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Ⅲ、Ⅴ、Ⅵ、Ⅶ、H和纤细薯蓣皂苷8种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度,便于滇重楼的定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确定适宜的采收期是保证中药材优质和保障中药临床用药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如何把握好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时机需要从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49-50]。本研究结果显示,7年生滇重楼根茎中总皂苷含量较高,兼顾根茎生物量与总皂苷含量,建议采收7年生药材为宜。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1]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 神农本草经[M]. 曹云点校.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2]中国药典 [S]. 一部. 2020: 26.

[3]刘巨钊, 马苗苗, 田晓黎, 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重楼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 药物评价研究, 2022, 45(11): 2347-2356.

[4]王宇飞, 江媛, 杨成金, 等. 滇重楼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22, 53(23): 7633-7648.

[5]赵飞亚, 陶爱恩, 管鑫, 等. 重楼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资源化利用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21, 52(8): 2449-2457.

[6]戴雪雯, 冯丽丽, 李海峰. 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差异的研究 [J]. 中药材, 2018, 41(4): 777-783.

[7]何忠俊, 黄希, 梁社往, 等. 滇重楼根茎皂苷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3): 409-414.

[8]赵庭周. 滇重楼可持续采收方法初探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 31(1): 69-72.

[9]Wu Z, Zhang J, Xu F R,. Rapid and simple determination of polyphyllin I, II, VI, and VII in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of cultivatedSmith var.(Franch.) Hand.-Mazz by UPLC-MS/MS and FT-IR [J]., 2017, 71(1): 139-147.

[10]王林娜, 胡培, 杨光义, 等. 不同生长年限的6种重楼属植物根茎中9种皂苷含量动态累积比较 [J]. 中国药师, 2018, 21(12): 2123-2127.

[11]张烨, 吕霜霜, 周浓, 等. 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含量比较 [J]. 中国药房, 2011, 22(43): 4081-4083.

[12]任江剑, 孙健, 沈晓霞, 等. 不同生长年限和种源的浙产七叶一枝花产量和品质分析 [J]. 科技通报, 2020, 36(10): 10-14.

[13]李欢, 黑小斌, 李依民, 等. HPLC分析不同年限药用大黄不同部位中10种成分的积累特征 [J]. 中草药, 2019, 50(7): 1690-1697.

[14]何昊, 刘杨, 钱小英, 等. 重楼皂苷Ⅶ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草药, 2021, 52(7): 1981-1986.

[15]杨青淑, 王婧, 江媛, 等. 重楼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21, 52(15): 4763-4770.

[16]Ugbogu O C, Emmanuel O, Agi G O,. A review on the traditional uses,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clove basil (L.) [J]., 2021, 7(11): e08404.

[17]王奇飒, 孙东杰, 何黎, 等. 重楼总皂苷及不同皂苷成分对痤疮相关病原菌抑菌效果的评价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 30(9): 899-901.

[18]王文平.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 [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19]Mao F L, Wu A P. Polyphyllin I allevi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ion reduces pyroptosis in BEAS-2B and HPAEC cells by inhibiting NF-κB signaling [J]., 2022, 50(4): 23-30.

[20]Gupta D D, Mishra S, Verma S S,.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diosgenin enrichedrhizome extract of Indian Himalayan landraces [J]., 2021, 270: 113842.

[21]Lai L, Shen Q P, Wang Y J,. Polyphyllin I reverses the resistance of osimertinib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 through regulation of PI3K/Akt signaling [J]., 2021, 419: 115518.

[22]You L J, Geng H, Yang X F,.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polyphyllin I and its analogues induced apoptosis of colon and lung cancer cells via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J]., 2021, 129(1): 15-25.

[23]黄华婷, 彭胡麟玥, 刘曼婷, 等. 重楼皂苷Ⅱ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29(8): 257-265.

[24]Niu W P, Xu L, Li J W,. Polyphyllin II inhibits human bladder cancer 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regulating EMT-associated factors and MMPs [J]., 2020, 20(3): 2928-2936.

[25]周雨露. 重楼皂苷Ⅲ抗乳腺癌作用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D]. 杭州: 浙江大学, 2020.

[26]李宇华, 孙阳, 樊磊, 等. 重楼皂苷Ⅵ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5, 29(8): 571-574.

[27]Qin X J, Ni W, Chen C X,. Seeing the light: Shifting from wild rhizomes to extrac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above-ground parts ofvar.[J]., 2018, 224: 134-139.

[28]Zhou L, Song H Y, Zhang Y Q,. Polyphyllin VII attenuated RANKL-induced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via inhibiting of TRAF6/c-Src/PI3K pathway and ROS production [J]., 2020, 21(1): 112.

[29]丛悦, 柳晓兰, 余祖胤, 等. 重楼皂苷H诱导血小板聚集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 35(12): 1429-1432.

[30]管鑫, 李若诗, 段宝忠, 等. 重楼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J]. 中草药, 2019, 50(19): 4838-4852.

[31]Min H Y, Jang H J, Park K H,. The natural compound gracillin exerts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by targeting mitochondrial complex II [J]., 2019, 10(11): 810.

[32]韦继勇, 李毅成, 熊锋, 等. 纤细薯蓣皂苷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 37(4): 664-669.

[33]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5: 23.

[34]Guan L J, Ju B Y, Zhao M,. Influence of drying process on furostanoside and spirostanoside profiles of Paridis Rhizoma by combination of HPLC, UPLC and UPLC-QTOF-MS/MS analyses [J]., 2021, 197: 113932.

[35]巨博雅, 李燕敏, 朱厚达, 等. 关于完善2020年版《中国药典》重楼饮片质量标准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 25(19): 93-101.

[36]李懿, 何佳, 赵庭周, 等. 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滇重楼中的6种重楼皂苷 [J]. 中成药, 2012, 34(1): 113-116.

[37]金琳, 吴钰颖, 戴雪雯, 等. 基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的多茎重楼品质评价 [J]. 中草药, 2019, 50(13): 3178-3186.

[38]黄圆圆, 刘大会, 彭华胜, 等. 15种重楼属植物中8种甾体皂苷的含量测定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18): 3443-3451.

[39]王嘉乐, 杨青淑, 江媛, 等. 重楼道地性研究进展 [J]. 中草药, 2022, 53(8): 2572-2581.

[40]Yue J Q, Li Z M, Zuo Z T,.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growth years forvar.using deep learning combined with 2DCOS [J]., 2021, 261: 120033.

[41]Gao X Y, Zhang X, Chen W,.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var.illuminates the bio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of steroidal saponins in rhizomes and leaves [J]., 2020, 178: 112460.

[42]Yang Y G, Zhang J, Zhao Y L,.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var.with different harvesting times using UPLC-UV-MS and FT-IR spectroscopy in combination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J]., 2017, 31(7): e3913.

[43]Wu Z, Zhang J, Xu F R,. Rapid and simple determination of polyphyllin I, II, VI, and VII in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of cultivatedSmith var.(Franch.) Hand.-Mazz by UPLC-MS/MS and FT-IR [J]., 2017, 71(1): 139-147.

[44]李燕敏, 丁立帅, 王晶晶, 等. 基于茎痕判定的不同生长年限重楼药材中皂苷含量分析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22(12): 42-46.

[45]夏从龙, 赵杰, 吕霜霜, 等. 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1, 28(6): 515-519.

[46]康传志, 周涛, 郭兰萍, 等.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商品规格及等级标准的划分现状分析 [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42(8): 217-220.

[47]王元忠, 张霁, 沈涛, 等. 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的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研究 [J]. 中草药, 2022, 53(11): 3456-3462.

[48]陈翠, 谭敬菊, 杨丽云, 等. 云南重楼生物量积累与营养分配研究 [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29(2): 402-407.

[49]李化, 黄璐琦, 杨滨. 论植物物候学指导中药材采收期的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19): 1441-1444.

[50]王明喜. 浅谈中药的采收与质量的关系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13): 116-117.

Accumulation of steroidal saponins and biomass invar.with different growth years

ZHAO Yan-li, LAI Jia-hui, CAI Chui, ZHANG Bao-de, WEI Chun-mian, PENG Shou-jie, XU Fu-rong

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Southern Medicinal Utilization,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accumulation regularities of active steroidal saponins and biomass in the rhizomes ofvar.(Franch.) Hand. -Mazz. (PPY) with different growth year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PY.The 7, 8, 9, 11, 12, 13, 14 and 15 years old of PPYwere used a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The content of polyphyllin Ⅰ, polyphyllin Ⅱ, polyphyllin Ⅵ polyphyllin Ⅶ, polyphyllin IⅡ (dioscin), polyphyllin H, polyphyllin V and gracillin in rhizomes of PPYwere determined by HPLC. A direct weighing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ry weight accumulation of PPYwith different growth years.The standard calibration curves of the deteced components were linearly good (2≥0.999 5), and RSDs of precision, reproducibility, stability and average recoveries tests were all lower than 3%, which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The rhizome biomass of PPY increased with the growing ages. Biomass accumulations of the rhizom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low phase (1st to 4th year), rapid phase (5th to 10th year), steady phase (after 11th year), in which the biomass of 7-year-old rhizome of PPY grew the fastest,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31.843 ± 14.225) g. The content of the eight steroidal saponins in the rhizomes of PPY showed random fluctuations and irregularities at different growth years. The total content of polyphyllins (Ⅰ + Ⅱ + Ⅶ) %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prescribed by(2020 edi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the sum of the eight steroidal saponin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PYwith different growth years using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showed that the 7-year-old samples were in the top seven of all samples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score.In this study, 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eight steroidal saponins in the rhizoms of PPY,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PPYPPY is not planted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better,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ptimum cultivation period is seven years.

Smithvar.(Franch.) Hand.-Mazz.; growing years; polyphyllin Ⅰ; polyphyllin Ⅱ; polyphyllin Ⅵ; polyphyllin Ⅶ; polyphyllin IⅡ; polyphyllin H; polyphyllin V; biomas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dynamic changes

R286.2

A

0253 - 2670(2023)21 - 7156 - 10

10.7501/j.issn.0253-2670.2023.21.024

2023-0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0606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860674);云南省教育厅研究生项目(2022Y365);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202105AG070012);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医药联合专项-面上项目(202101AZ070001-208)

赵艳丽(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天然产物活性及机制研究。Tel: 15987026834 E-mail: zyl15987026834@163.com

通信作者:徐福荣(1971—),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Tel: 13759178255 E-mail: xfrong99@163.com

[责任编辑 时圣明]

猜你喜欢

甾体薯蓣重楼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非节肢类海洋无脊椎动物中蜕皮甾体及其功能研究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薯蓣皂苷及两种衍生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
海洋微生物来源的甾体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紫玉簪活性甾体皂苷的制备工艺研究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基于HPLC指纹图谱鉴别云南重楼和长柱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