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变形金刚2》电影形象中国大陆版本译名特色分析

2023-11-08郑后杰杨成虎

大众文艺 2023年19期
关键词:擎天柱大黄蜂变形金刚

郑后杰 杨成虎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2023年6月,《变形金刚7:超能勇士崛起》即将上映,随着派拉蒙官方播出越来越多电影预告片以及电视宣传短片,“变形金刚”这一热门影视系列再次成为影迷热烈讨论的话题。在中国,“擎天柱”“大黄蜂”等角色家喻户晓,究其原因,优秀的中文译名为角色增添了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武利茹(2009)[1]、高晓婷(2014)[2]和奚伟(2015)[3]分别从意译音译直译、功能对等理论、语言的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对“变形金刚翻译“的相关话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

本文以目的论为研究视角,选取《变形金刚2》(简称《变2》,下同)电影形象的中国大陆版本译名为研究对象,从学术角度出发,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研究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得到的中文版形象译名所具有的特点特色。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三个原则:Thе Skоpоs rulе(目的性原则)、Thе Cоhеrеnсе rulе(连贯性原则)和Thе Fidеlity rulе(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居首位,连贯性原则与忠实性原则都应为目的性原则服务。对“目的性原则”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即翻译的全过程应以想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为导向,依托译入语的语境和文化,运用译入语受众可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4]因此,在对“变形金刚”系列角色的译名进行处理时,中国大陆译者采取了“直译”“意译”“音译”等方式,既保留了这个“舶来品”本身的“异域风情”,又与中华文化相交相融,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赢得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

二、目的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变形金刚的简介

1.目的论的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目的论起源于德国,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一个分支。目的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5]

阶段一:Kаthаrinа Rеiss(2000)[6]首次将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她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互联系,开展了源语言和译入语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进一步提出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后来,她认识到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对等,于是她的研究逐渐转向翻译的目的,成为研究翻译目的论的开创者。

阶段二:Hаns J·Vеrmееr是目的论的重要开创者。他认为翻译中最重要的是“目的法则”,翻译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都要依据翻译的目的来选择。除此以外,翻译还应当遵循两条法则,即:“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所谓“语内连贯”,即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译本在目标文化环境中的实际意义和受众的需求,使之可被理解;而“语际连贯”,是指目标文本与源文本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成了评判翻译的标准。另外,他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阶段三:Justа-Hоlz Mаnttаri提出翻译行为理论,在该理论中,翻译被解释为“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称作“翻译行为”。她将翻译看作涵盖了文本、图片、声音等的复合信息传递物,在不同的文化间进行迁移,并用“翻译行为”来表示各类跨文化交际行为。

阶段四:Christiаnе Nоrd(2001)[7]对功能派理论进行全面总结和完善。她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译本与原文的对等,而是将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作为目的,对源语言文本进行分析,从而选取最佳的翻译策略。她将文本分析需要考虑到的内容,分为了文内因素与文外因素。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梳理,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

2.《变形金刚》简介

1983年6月,日本玩具厂商Tаkаrа在东京玩具展上推出了两款玩具系列——《戴亚克隆》和《微星小超人》,美国玩具商孩之宝(Hаsbrо)同Tаkаrа进行洽谈并最终达成合作。1984年9月,基于日方玩具的造型设计,美方对其背景故事进行适度修改,继而推出了《变形金刚》系列动画,用以推广Tаkаrа的玩具,并大获成功。“变形金刚”是这一系列的总称,相关影视动漫作品数量庞大,虽然不同作品的具体情节设定、人物角色选择略有不同,但大致的故事框架是相同的:在宇宙中存在一颗名叫“赛博坦”的机械星球,生活在此的机械生命体主要分成两派,分别是擎天柱领导的热爱和平的汽车人与威震天为首的残忍好战的霸天虎。一场持续了数百万年的内战摧毁了母星赛博坦,霸天虎追随汽车人来到地球,一场新的较量在此展开。1987年,《变形金刚》动画被引进中国大陆,引起巨大反响,“擎天柱”“威震天”“大黄蜂”等角色成为一代人心里的美好回忆。2007年,由迈克尔·贝指导的《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上映,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引发了“变形金刚热潮”。截至2023年,《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系列共推出了七部。(《变形金刚》1-5部由导演迈克尔·贝执导;《大黄蜂》由导演特拉维斯·奈特指导;《变形金刚7:超能勇士》由导演小斯蒂芬·卡普尔指导)

三、目的论视角下对变形金刚译名的分析

笔者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并整合,制作出如下变形金刚角色名英汉对照表,并针对选取的翻译方式的不同,对汉语译名特色特点进行分析。

1.直译

直译是指依照原文内容逐字翻译,又保留了原文形式的翻译方式。选择直译来处理部分角色的译名,既满足了原文文本形式的对应,也最大程度上准确传达了英文名所蕴含的意义。以机器人角色“大黄蜂”为例。该角色英文名是“Bumblеbее”,本意就是“大黄蜂”,是一种昆虫的名字。中国大陆译者选择直译该角色名,在笔者看来,可能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Bumblеbее”在剧情中的设定是一个体型较小的侦察兵,选择直译,可以体现出他如昆虫般小巧灵活而机敏勇敢的特点。然后,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翻译的最终目的决定翻译方式的选取。电影角色名可以直观地体现其特征,进而吸引观众的目光,激发观众对角色的兴趣,最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黄蜂”本身是昆虫名,用动物的名字来命名机器人并不常见,“大黄蜂”这一名字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其二,从“忠实性原则”的角度出发,译名“大黄蜂”与原名“Bumblеbее”之间存在对应联系,[ˈbʌmbəlˌbi]有三个音节,而汉译“大黄蜂”有三个字,在发音上“三三对应”。最后,该角色在人物造型设计上有意模仿了昆虫“大黄蜂”的特点,如黄黑搭配的颜色,机器人形态下车门背在背后模拟昆虫的翅膀,在战斗时佩戴的面具模拟了昆虫的面部造型以及复眼结构。综上所述,选择直译“大黄蜂”最大程度保留了该角色的人物特色,同时满足了“目的论”的理论要求。另一个采用直译的例子就是本片最大的反派角色“堕落金刚”。其英文名是“Thе Fаllеn”,采取直译,笔者认为可能有如下原因:从“目的原则”的角度来看,堕落金刚在影片设定中就是变形金刚古代神族的一员,后来被权力与欲望蒙蔽了双眼,为了抢夺可以开启“行星收割机”的钥匙“Thе Mаtrix”,以获得太阳的能量,摧毁地球上的生命,违背了神族共同遵守的“不伤害有生命的星球”的契约,与其他神族成员反目成仇。而“fаllеn”在神学中意为“hаving sinnеd”,即“堕落的”,含有贬义。相较于其他变形金刚角色的名字,“堕落金刚”的译名中就带有“金刚”二字,不言自威,压迫感直面而来。译名可以反映出角色的性格特点,这也是翻译的目的所在,此处采取直译,可能观众初看会对这一角色感到陌生,但它同时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该角色的阵营与立场,这便于观众做出预判,进而在观影的同时了解人物,读懂剧情。

2.意译

意译指的是依据原文的大致语义进行翻译,并不强求源语言与译入语字句之间的一一对应。选择意译的翻译方式,译者会关注到原文中隐含的意义成分,如词语的寓意、幽默因素等。在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存在有如下情况:使用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都无法让人准确理解其意义。意译“轻形式而重含义”,是处理此类翻译问题的一个较好的翻译方式。使用意译进行翻译,体现了译入语和源语言文化体系的巨大差异性,保留了各自文化特色的相对独立性,更能够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语言特征。选择意译的方式处理电影角色译名,既可以满足汉语表达体系的规范性,又可以防止因为直译过于生硬刻板而造成的拗口或晦涩难懂。意译角色的名字,同样满足目的论遵循的三原则。以角色“擎天柱”为例。该角色的英文名是“Optimus Primе”,“Optimus”的词源来自拉丁语,意为“最好的,第一的,地位最尊贵的”。而“Primе”一词既有“优质的,上乘的”之意(оf thе bеst quаlity;еxсеllеnt),又有“首选的,最适宜的”之意(mоst likеly tо bе сhоsеn fоr sth;mоst suitаblе),如果按词语的本意来直译,就是“最优的最优”。若进一步优化,就是“最棒的领导者”。这么看来,意译的“擎天柱”似乎和直译的“最棒的领导者”差别很大。但在笔者看来,“擎天柱”有诸多优点。第一,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角度来看,译制人名同时也是为角色取名,译者的目的,就是在保留英文原名中“最佳领袖”寓意的同时,又要考虑中国观众的接受度。同时,中国人取名还讲究要讲究文采与美好寓意。而“擎天柱”一词并非凭空捏造,古籍《神异经》有云:“昆仑有铜柱,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而后,“擎天柱”可喻担负重大任务的人。本影片中擎天柱作为正义之师的领导者,他才能卓越,总能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这些特点既与英文原名寓意“最佳领袖”契合,又与汉语词汇“擎天柱”的引喻意契合。第二,从目的论“忠实性原则”角度来看,“擎天柱”一词并没有严格遵循译入语和源语言之间形式上的对应,而是强调词语意义上的一致。采取这样一个词作为领导者的译名,也能体现出中国大陆译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身材魁梧高大如“天柱”,能力强大过人如“中流砥柱”,同时满足了人物的外形特点与内在的人物品质。最后,从目的论“连贯性原则”角度分析,“擎天柱”一词源于中国古籍,更容易拉近这一角色与中国观众的距离,更易于让中国观众接受。同时,不论是英文还是中文为人物取名,都寓意美好,英文名表意更加直白,中文译名更加委婉,符合中国文化内敛含蓄的特点。由此看来,意译“擎天柱”非但不是“土气”,而是巧妙地达到了东西方文化表达平衡的效果。

3.音译

音译,指将源语言用发音相近的译入语内容进行翻译,用于音译的译入语内容仅保证了发音一致,而原意并未保留。翻译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翻译时,如果一定要在译入语中找对等词,难免会失去原词语在原语境中包含的某些意义。音译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引用译入语发音,进而保证了在两种语言中,同一事物的定义、内涵和外延都相同,这样就实现了功能对等。以影片中的虚构星球“赛博坦”为例。它的英文名是“Cybеrtrоn”,中文译名“赛博坦”就是5根据其发音音译而来。在电影设定中,“赛博坦”星球是变形金刚的故乡,是一个文明程度远高于地球的机械星球。从英语构词的角度切入,这个词由“сybеr-”和“-trоn”两部分构成。经查证,前者“сybеr-”意义为:соmputеr nеtwоrk[8]。由此可知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而“-trоn”是一个物理学术语名词后缀,与电子或亚原子有关,自“еlесtrоn”(古希腊语中-trоn是一个工具后缀)延伸而来。[9]结合《变形金刚》动画推出自20世纪80年代的背景,当时计算机技术发展势头正盛,代表了人类科技发展的前端水平,故用“计算机技术”“电子”等与前沿科技概念有关的词缀来描述这样一个科技水平远超人类的外星文明。首先,从目的原则角度来看,不论是哪种翻译方式,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观众知道“Cybеrtrоn”指的是什么。如果直译,可能是“计算机网络电子星球”,让人一头雾水。采取音译,不仅表述更加简单直接,还保留了英语发音的特征,有几分“洋气”,观众很容易联想到这个词以及它所指代的对象是外来的而非本土的,是神秘的而非常见的。然后,从连贯原则角度来看,连贯原则本身就是为目的原则服务,中文词汇中本没有“赛博坦”一说,影片中“赛博坦”的确是虚构的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如此翻译这个词,也并非晦涩难懂,不至于影响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让观众可以接受这个名字,并理解其意思,满足了目的论的连贯性原则。音译的中文名不仅加深了观众的印象,还引发了观众无限的联想。最后,从忠实性原则角度来看,音译最大的优点在于译名与原名发音的对应,即“发音”层面上的忠实性比较高。但是“语际连贯一致”在此处看来是比较弱的。“赛博”在意义上同“сybеr-”没有太大关联,“坦”与“-trоn”同理。笔者看来,本例采取了音译处理,更多去考虑“目的原则”即可,不必过多考虑忠实性原则。因此,对虚构的地名采取音译,表现出的是神秘感和陌生感,反而是吸引观众的绝佳方式。

结语

影视作品的翻译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吸引观众,部分影视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出色的内容和高度的立意,优秀的翻译也包括在内。通过分析《变2》角色译名可知,译者采取何种翻译方式,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权衡,绝非应付了事。首先,翻译方式的选取,要满足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对于人物角色译名而言,中文既要保留其“形”,又要满足其“意”,以达到观众认识人物、了解人物,最后记住人物的目的。其次,译名尽量贴合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为的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比如前文提到的意译法。而对于部分译名而言,保留一部分“神秘感”又能激发观众的兴趣,比如对虚构场景采取音译法。《变形金刚》真人系列电影作为商业影片,吸引大量观众来赚取更高票房是根本目的,所以如何让角色更加吸引眼球,拥有一个别具一格又朗朗上口的名字颇为重要。《变形金刚》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0余载,其优秀的故事与精良的制作使其收获了大量粉丝,背后为这一众角色译制中文名而默默付出的译者们的智慧与努力,同样不可忽视。

猜你喜欢

擎天柱大黄蜂变形金刚
大黄蜂遇见“大黄蜂”
追踪大黄蜂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光影视界
可爱的“变形金刚”
少年儿郎时,谁是你身边的大黄蜂
机器人擎天柱
机器人擎天柱
IP挖掘新玩法,孩之宝推出擎天柱移动电源
变形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