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语:作为历史叙述的城市记忆

2023-11-08

传记文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伦敦北京历史

斯 日

历史是人类关于自身过往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回望,其呈现方式我们称之为历史的叙述,承载着人类关于自身过往时间和空间的重建抑或构建的目的和意图。那么,在人类漫长而繁多的过往时间和空间里,什么可以构成历史叙述的主体,历史叙述又是根据什么理念在回望和构建着那些消失在过往中的时间和空间?关于这样的问题,随着历史叙述的诞生,古今中外学者都在思考着,并不断作出回答。英国学者约翰·托什在《历史学的使命》中认为:“在一方面,通过将人们牢固地‘捆绑’在对过去的同一性叙述之中,历史可以被用来加强群体认同感(对国家或是对社群);另一方面,通过充实那些有作为的公民的思想资源,历史赋予他们权力。”历史的叙述主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变迁史,其叙述理念:一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凝聚力作用的事件,一是“有作为的公民的思想资源”,实则二者的作用和价值是彼此不可分割、互为一体的。这种历史叙述模式,我们称之为宏大历史叙述,是传统的历史叙述方式,也是主流的历史叙述方式,在人类文明叙述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主流的位置,当下和未来依然将是主流的模式。

在与历史不断对话过程中,除了主流叙述模式之外,人们还在探索和尝试着多元化、多维度的其他叙述方式,个体生命史、社会生命史、日常生活史、城市史、村庄史、山川湖海史,等等,关于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多事物的发展演变史的叙述不断产生,甚至呈现出愈发繁盛的态势。这些历史叙述,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主体的多元性、形式的生动性、文体的自由性,展现出以往主流叙述模式忽略或摈弃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极大丰富和补充了历史的空间,使历史里的平常人、日常生活以及一座座漫长时间见证者的城市以及大自然里的山川湖海,一个个时空中的人与万物曾经的存在状态及其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多元多重关系史,被我们所看见、所熟知。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从其诞生始起,盛装着一代代居住在其中人们的生命展开形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城”这个字的功能是“以盛民也”。从诞生以来,城市即代表着权力概念的树立以及社会组织模式的建构,并伴随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延续至今。近年来,作为讲述一座城市的发展演变史的文体,城市传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关注,一座座城市在厚重的文字、生动的故事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里得以重建,拔地而起,讲述着关于自我的历史。邱华栋的《北京传》,以北京城在朝代更替中的存在状态为主线,以与北京城的生命史相关的人和物的叙述为辅线,对坚硬的建筑物体赋予了柔性的人文思想,从而时间里的千年古都、当下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城一眼千年,跃然纸上,令人着迷。英国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伦敦传》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城市史,因为作者认为伦敦有很多不同的时间形式,而线性时间叙述会改变伦敦的特性,所以采取“一座迷宫式”的叙述方式,打破传统历史的线性叙述理念,讲述“在时间里纵横驰骋”的意味深长的伦敦城市史,而这样的城市更具生命力。读一首关于伦敦生活的小诗,便能明白作者的叙述意图:“圣马丁的钟声说,你欠我五法寻。老贝利的钟声说,你何时还我。”伦敦的历史离不开居民的日常生活,而这些烟火气息的日常,更适合讲述我们希望并喜爱看见的历史的样态。

我刊2023 年第8 期特别推出“九十年代里的北京记忆”封面专题,作者苏丹是一位艺术策展人、设计评论家、设计教育家,还是一位作家和传记家。他的专业是艺术策展、艺术设计、艺术教育,他的业余是以私人视角回忆和记录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以及城市的人文历史。苏丹已记录过太原和哈尔滨两座城市的历史,这次记录的是20 世纪90 年代里的北京的历史,也是北京这座都市的一个时间段里的传记,所谓片传。这部传记里,我们可以跟随一位年轻的艺术设计学教师重返90年代,感受那个所有事物都散发出勃勃生机的北京,三环以里和以外是圈内和圈外,城市形态以及人文环境迥然不同;一座座建筑物体里的“百般红紫斗芳菲”,是一所艺术院校的蓬勃生命史;BP 机和大哥大,连接的不只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倾听着一座城市的缠绵口述史;服饰衣冠和出行居住,是每个北京人的烟火生活,也是每个人的生命史。苏丹的文字是感性的,因为倾注了个体情感;苏丹的文字又是厚重的,因为展现了一个时代里的一座都市的精神样貌。阅读这样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感叹历史里的记忆还可以如此生动活泼、如此生龙活虎、如此令人怀念。18 世纪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逊曾说:“当一个人厌倦了伦敦,那他就厌倦了生活。”当一个人不欣赏90 年代里的北京生活,那他可能不懂生活的美好。

“在我们动笔之前,我们拥有整个世界,即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的那个世界(我们所有信息、所有经验、所有价值观念的综合),一个浑然一体的世界,那里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里既有个人的记忆,也有各种尚未明确表达出来的可能性;我们就是要从这样一个世界之中发掘出一篇演讲、 一个故事,或者是一种感觉;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我们要完成这样一种行为,它能够让我们置身于这个世界之中。”卡尔维诺如是说。当我们今天重返90 年代里的北京的时候,以与卡尔维诺同样的姿态凝视着那个曾经的耀眼而迷人的北京,而那座北京依然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依然闪耀着光芒,等待着一场关于它一段历史的讲述。

猜你喜欢

伦敦北京历史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北京,北京
去往伦敦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伦敦畅游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