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记者“四力”的践行成果、现实困境及策略

2023-11-08马雨馨

声屏世界 2023年15期
关键词:四力新闻记者

□ 马雨馨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08亿,占网民整体的28.9%。对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各家媒体记者的新闻报道工作逐步转移到乡村领域,“找准选题,讲好故事”,他们收集各路素材并刊发大量有关基层的稿件,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乡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农村的高速发展,全面展现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丰硕成果,详细介绍了乡村人民奔向新生活的经验。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成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在总台央视频客户端和云听客户端上打造两个“田园频道”,节目中心与总台各地记者站携手合作,零距离直击第一现场。截至2023年3月31日,“央视三农”品牌矩阵现有粉丝数达到800万,据不完全统计,全网音视频播放量达50亿次。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灵活转变,将公共频道调整为乡村频道,并整合“四川观察”“四川乡村”客户端。乡村频道联合人民日报推出全媒体直播节目《向总书记报告:天府粮仓添新粮》,记者在直播当中带领观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展现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情况。截至2023年3月31日,直播在全网流量超7000万。

福建、山东省市级媒体记者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开展的“我们的小康”短视频推优展播活动,充分向受众传播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彰显“视频天下”。四川新闻网推出“我在乡村看见中国”大型系列报道,记者走访大竹、茂县、巴中、自贡等地,推出《江姐故里自贡:“三色”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从茶马古道到数字茶园看雅茶振兴》等一系列重点融合报道,让乡村振兴发出澎湃的时代之声。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闻记者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前,中央媒体与大部分省级媒体在乡村振兴中已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榜样示范,成为具有智能传播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但是仍有不少地方媒体将媒体融合停留在“广播电视台+纸媒报社”的叠加模式,多是形式主义。故而,许多地方媒体不仅在外部无法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在内部也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失、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长期性问题,并因此导致核心力缺失、新媒体技术匮乏、资源无效配置、人员积极性下降,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两大方面:

传统新闻记者技能转型困境。传统新闻记者技能转型困境主要归因于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人才资源的短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迭代缓慢。地方融媒体中心大多是基于传统媒体体制转型而来,原有新闻宣传队伍人员占比大。一些记者到临近退休还是普通记者,仍是传统思维模式,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知识结构老化严重,产出的新闻报道极缺乏“网感”,不具备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融媒体核心竞争力。并且在带新人记者时,他们仍以自我对传统媒体的认识指导新人,甚至否定新人的创新思维,只将报道停留在自己的“指尖”(纸间)而未能传播到大众的“心尖”。

二是人才引进力度不够。面对深度媒介化的智媒时代,地市媒体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腰部”力量,县级融媒体中心则是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二者在对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和融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需求方面更为急迫,但限于与高层次人才水平难以匹配的职业平台和前景、待遇薪酬、人际资源等因素,吸引力远远不足。当看到主流媒体在大规模利用5G、AR/VR/XR、人工智能时,地方媒体由于缺乏新技术人才与资金成本等,出现了“想用不知怎么用”“用了效率又不高”的问题,未能形成常态化应用创作机制。

媒介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而要完成此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在纵向上构建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形成差异协同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市级媒体在融媒体中心与新媒体传播矩阵的构建与发展上求快、求快、求广,出现了短期效益,却导致长期基础资源与发展规划难以匹配,资源错误配置甚至无效配置的问题。

2023年已是媒体融合第十个年头,与融合前的广播、电视台相比,媒体机构的人员编制已增加了不少,但地方融媒体中心的人力资源中,躬耕于内容生产的人员成了“主力军”,而专门负责构建新媒体“四梁八柱”以及外宣工作方面的人才却是寥寥无几。[1]真正活跃在基层一线的记者却并无太大变化,尤其以地市媒体与县级融媒体中心为甚。常常是新闻记者办公室空空无人,而某些办公室却清闲无事,最后记者辛辛苦苦采集出的稿件,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宣传,且一线新闻记者的常态是“乘朝暮入乡,携晚霞归城”,鲜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新闻理论知识,提升新闻素养与采访能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闻记者提升“四力”的策略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当下,新闻记者深入乡村一线,聚焦典型人物,讲述生动故事,抓住动人细节,扎实锤炼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在空间结构、黏性元素、报道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坚持守正创新,妙笔写出一篇篇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受众呈现了众多富有泥土味、烟火气的乡村田园生活,更唤起了人们的乡土之情,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大变化。

磨炼采访的脚力:扎根群众,创造“空间链接”。脚下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大奖章。脚力是“四力”之首,是记者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石。当前虽是人工智能时代,但写出“三有”(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作品是机器写作难以企及的,因此要提升记者的敏感力,深挖“小人物—大精神”的故事,为受众创造“空间链接”,以共情传播、沉浸传播、科技传播打开新空间。

无论是视觉、情感还是认知,可以是任何其中一个或几个层面的,这个空间是不计大小的,正是这些新鲜的空间让受传者产生比较清晰的收视获得感。[3]新闻记者想要在受众之间搭建“空间链接”,就需要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挖掘鲜活可用的新闻素材,真正做到“走”进去后“写”出来。

“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4]当前,新闻记者应以共情叙事、沉浸体验、科技赋能的方式打开受者的视觉与情感空间,通过长视频、短视频去呈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普通人的故事或乡村的发展变化,降低不同地域间的“文化折扣”,这样受众的情绪更容易代入到记者所创设的空间中,且接受度、认可度也更高。譬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新闻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涌现的典型村落。在近三个月的共计24期直播节目中,各路记者带领全国观众走进了450个乡村。[5]真正从老百姓中来,到老百姓中去,做到“见人、见事、见记者”,进一步聚焦、强化“人”。节目中,记者们进行大量的调研采访,把当地乡村的特色、生活变化及新兴产业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跟随记者的脚步与提问,例如询问当地村民“我眼中的小康生活”,去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村民们的生活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

发掘故事的眼力:锁定细节,找准黏性元素。细节就是“传—受”之间的黏性元素,乡村振兴报道要求新闻记者在发现素材时,除了去伪存真地记录与报道外,还要带着时代的眼光去展现素材的温度、去思考受众的偏好,紧跟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的事件与热点,黏合更多不同的受众。譬如,在2021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全媒体节目《振兴路上》的节目组记者发现,网络昵称为“山东菏泽曹县666我的宝贝”的村民通过喊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成功“出圈”,于是在2021年1月播出的《新农活我做主》节目就利用这一元素,对山东曹县的电商产业进行多方位的采访报道,敏锐地捕捉到基层民众的生活动态。再比如,在《走进乡村看小康》节目中还积极转变叙事主体,将记者的话筒和摄像机交给村里的乡亲们,让他们拍起了属于自己的Vlog。“以现实生活的碎片为布料,用真实为针线将其串连,从而拉近了观众和Vlogger之间的情感距离”。[6]

乡村是沃土,关键在深耕。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人心的力量往往会因长时间疲于报道事件本身而被忽略。从一个人到一个村,从一个小物件到当地大环境,对于当地受传者而言,可以说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能够形成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记者不仅仅是在观众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更是在向世界讲好中国乡村振兴的故事,这种具有“扎根土地”意识的新闻作品,能够凝聚地方文化,这种“对外传播”与“精准传播”的方式也为外地人了解地方文化打开了一个小切口,吸引更多外地人认识该地,增强感染力与凝聚力。故而,记者要随时带着一双持续发现乡村之美、乡村之好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乡村大地上上演的中国时代故事。

直指问题的脑力:提升素养,成就信息魅力。脑力是“四力”的核心,是新闻记者专业素质的体现,脑力到位与否直接决定作品逻辑深度与质量。譬如,2021年2月新华社推出的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记者通过访谈的形式引导扶贫工作者原玉荣讲述她的故事。作为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她,日常与村民们和睦友好相处,形如家人,却饱含着眼泪,几度哽咽地说道:“当狮子口越建越好的时候,也是我离开的时候。”通过记者对信息有意识地引导,扶贫工作者们在纪录片中脱离了在过往报道上脸谱式的村官形象,被塑造为有温度、有情感、有情怀的普通大众。讲好事实、讲好形象、讲好情感,不用一句书面的大道理,就理清了乡村振兴成果背后的逻辑,客观又不失人情味地总结成就、反思不足,这才讲好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主流媒体记者除了报道成功案例,也要以应有的担当与勇气直指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难点,敢于报道乡村振兴中出现的疑难杂症,以鸣警示;敢于报道群众的困境与质疑,以促解决。譬如,荣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舆论监督类报道《多地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柴封灶致部分群众挨冻》,是“三农”领域舆论监督类深度报道的优秀之作,该报道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一刀切的现象公之于众,以舆论监督的锐度和思想力度反映了河北、内蒙古、山西等个别地区在推行清洁取暖过程中漠视群众冷暖,为完成指标任务简单一刀切,甚至对群众采取禁止烧柴、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致使部分老人、儿童和困难群众挨冷受冻,产生严重消极情绪,对政府失去信心。这组舆论监督报道反映的问题十分典型,有一定的普遍性,富有建设性,有力地促进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可见记者不仅要提高专业素养,树立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提高调查报道的能力,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针对性地给出建议,积极推动问题解决。[7]

深入人心的笔力:行文有方,讲好时代故事。笔力是新闻报道的发力点和注脚点,它决定了作品的站位格局和基础面貌。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写作有着速度快、效率高、学习强、善于数据加工的特点,但从近年的实践上看,对一些需要更加灵活、更具思辨、更有思想的报道,尤其是在涉及人类感情、人文精神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或需记者的笔力来彰显。

一、树立正确导向。“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要时刻做到“四个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面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为主。在乡村振兴报道中,记者要把握好正确的行文方向,在文章中彰显当代记者的“四个牢牢坚持”,让新闻正向引导和激励群众。

二、培养受众视角。在乡村振兴报道中,除了亲身走基层外,新闻记者还需要鼓励基层民众主动参与、多多发声,善于利用民众提供的新闻素材,真正意义上成为党和人民发声的喉舌。譬如,在《振兴乡村》节目的新媒体端《同频共振》中,主流媒体不再是“独唱”,而是与各地乡村振兴建设者、博主以及“三农”专家多元主体进行“大合唱”,同频共振、协作共鸣,奏响乡村振兴故事的“交响乐”。

三、形成网感文风。2023年新年前夕,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推出记者述评类专栏“追光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21日,专栏已刊发26篇稿件,累计超5万字,仅《你不知道的520》一文挖掘出与山东高质量发展有关的520元素,阅读量就已超1000万。这得益于专栏十足的网感,不仅新闻标题引人注目,其“水灵灵”的语言也富有悬念感与趣味性,如《让“奔流”成“顶流”》《春风十里,不如学雷锋的你》,玩转“文字梗”,抓人眼球。

结语

纵观近年来的乡村振兴报道,虽然面临职业困境,但是仍有无数优秀记者践行“四力”取得丰硕成果。他们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聚焦基层,用大脑思考每一篇报道的写作,用笔尖去书写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总而言之,新时代记者应淬炼“四力”,树立正确导向,助力我国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守正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期望在未来的乡村振兴报道中,记者能坚守新闻理想,不断提升自我技能与理论素养,保持住“研究问题—实地调研—编写文章”的职业模式,积极践行“四力”,真正让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闻报道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

猜你喜欢

四力新闻记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践行“四力”锻造新闻精品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