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玉1233的选育与制种技术

2023-11-07冀怀远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郑单自交系父本

李 丹,冀怀远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当前,国内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发展,旱涝、高温等极端天气和病虫害的频发,又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和创新育种材料的种质基础,进一步挖掘杂种优势增产的潜力,增强杂交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选育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优良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种植效益的关键所在。

1 品种来源与选育过程

1.1 母本自交系533

母本自交系533是以178×78599二环系F4代与PH6WC杂交,用PH6WC 回交1 次,经自交6 代选育而成的SS 类群自交系。株高265 cm,穗位95 cm,株型半紧凑,茎杆淡紫色,雄穗分枝1~3 个,花药紫色,花丝紫色,穗长14 cm、穗粗5 cm、穗行数16 行、行粒数27 粒,白轴、硬粒型,结实性好,抗倒性好,抗叶斑病较好。

1.2 父本自交系512

父本自交系512 是以MO17×PH4CV 为基础材料,经连续7 代自交选育而成的NSS 类群二环系。株高220 cm,穗位75 cm,株型中间型,茎杆绿色,雄穗分枝3~4个,花药黄绿色,花丝黄绿色,穗长12 cm、穗粗4.5 cm、穗行数16 行、行粒数23粒,红轴、籽粒半马型,抗性一般。

1.3 杂交种的组配

2009 年在海南基地以自选系533 为母本,自选系512组配而成。2010年—2013参加公司玉米新组合鉴定试验,表现抗病突出,产量高,脱水快等特点,平均单产659.7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59%。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苗期长势一般,茎干粗壮,株型半紧凑,叶片较宽,植株高大,果穗长粗,籽粒较大,马齿型,穗轴红色。2012年、2013年2 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66.3 cm、穗位102.9 cm、穗长17.3 cm、穗粗5.0 cm、秃顶0.9 cm、穗行数16.7行、行粒数31.6粒、出籽率87%、千粒质量359 g。抗高温热害1级(相对空秆率平均-1.4%),全生育期102 d左右。

该品种高抗锈病,抗旱耐涝性好,果穗大、均匀,出籽率高,丰产性好。张世煌等认为,非杂种优势对产量贡献大于杂种优势的贡献,要注重玉米的抗逆育种[1],产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抗逆性,特别是耐密性。1233的综合抗逆性是其高产的重要保障。

2.2 抗病性表现

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2 年感小斑病(病级7 级),中抗南方锈病(病级5 级),感纹枯病(病指53),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5%);2013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 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抗茎腐病(发病率10%)。

2.3 品质表现

2014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粗蛋白(干基)8.50%,粗脂肪(干基)3.52%,粗淀粉(干基)75.96%。

3 产量表现

3.1 多点鉴定试验

2010年—2012年参加安徽阜阳、利辛、宿州、泗县、界首、明光、黟县7 个点的品种比较试验。2010 年品比试验7 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620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6.3%,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品比试验7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623.0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8.1%,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2 年品比试验,7 个试点6 个增产,1 个减产,减产幅度很小,平均659.7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6.59%,居参试品种第1位。

3.2 区域试验

2012 年参加安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33.8 kg/667 m2,比对照弘大8 号增产10.82%。7 个试点全部增产;2013 年参加安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37.5 kg/667 m2,比对照弘大8号增产14.66%。7个试点全部增产。

3.3 生产试验

2014 年参加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623.0 kg/667 m2,比对照弘大8号增产8.1%。抗病、抗倒性突出。

3.4 品种推广试验示范

2020 年—2021 年在河南省进行品种大面积推广布点示范,每年安排4 个品种(含对照品种郑单958),密度4 500 株/667 m2,全省设了11 个点,每品种1 334 m2。2020 年设置的11个点,全部增产,平均6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27,居示范品种第一位,见表1;2021年参加推广试验,11个点10点增产,1 点减产,平均64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21,见表2;两年平均产量648.8 kg,比对照增产7.74%。抗倒,抗病性好,生育期比对照,见表3。

表1 2020年全玉1233在河南推广试验中表现Tab.1 The performance of Quanyu 1233 in the promotion test in Henan in 2020

表2 4 500株/667 m2 2021年河南省玉米品种推广试验产量结果汇总表Tab.2 500 plants/667 m2 Yield summary table of Henan Province maize variety extension trial in 2021

表3 2020年—2021年河南省玉米品种推广试验田间性状汇总表Tab.3 Summary table of field traits of maize variety extension experiment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20 to 2021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制种地选择及隔离区设置

基地应选择海拔<1 600 m,有效积温(≥10℃)2 800℃~3 000℃,无霜期141 d 以上,隔离条件好,土壤墒情好,土地平坦肥沃,灌溉方便,集中连片,有技术条件的地方。在盐碱化程度高的地方,玉米植株和产量性状显著降低[2],全玉1233父本耐盐碱一般,地块要选择盐碱程度低的地块。

4.2 隔离种植

目前,基地一般采用高秆作物隔离,玉米制种田周围种不育系亲本或麻子,宽度在40 m左右;若选择空间隔离,根据不同组合划分300~400 m 的自然隔离区。若选择时间隔离,制种田最后一期亲本和周围玉米播期要错开30 d以上[3]。玉米种子生产田一律实行单种,严禁套种其他作物。

4.3 施肥及铺膜

播前施优质农家肥3 000 kg/667 m2做基肥,以氮磷钾复合肥复合肥(15-15-15)30 kg/667 m2做种肥,以地膜中间为基线,在基线两边15~20 cm处深施,避免烧伤种子。

铺膜要求:在4 月5 日左右对玉米制种田全部采用幅宽70 cm,厚度0.008 mm 的地膜覆盖种植。铺膜时,膜两边5~10 cm处覆土,每隔2 m压土打一隔断,压紧压实,防止跑墒及大风刮破,保持膜面50 cm以上,空行50 cm。膜面要平直。

4.4 田间间苗、定苗及去杂去劣

制种田要及时放苗、封膜,防止烤苗、灼苗。缺苗严重的地块要及时补种或移苗,3 叶期移栽较好。3 叶期间苗,拔除田间优势苗、小苗、弱苗,留匀苗。4 叶期—5 叶期定苗,将将高大株、变异株,每穴留独苗,不允许留双苗。

去杂、去劣:苗期根据父母本叶梢色、叶形等拔除杂、劣、病株;拔节期根据株高、叶形、长势等去杂;抽穗期根据株高、苞叶、花丝、花药色去杂。做到彻底、干净,田内坚决不能有杂株残留。

4.5 超前、彻底去雄

去雄工作要坚决推行含苞带叶去雄,即在母本雄穗刚刚露头时就带1~2 片叶及时、彻底、干净的拔除雄穗,将母本雄穗带出制种地,防止成熟后传粉。含苞带叶去雄不仅可以降低株高,还能使花丝提前抽出,延长授粉时间[4]。

4.6 行比加满天星种植法

根据父本株高和花粉量大小,每7 行母本种一行父本。一般父母本行比为1∶7。采用满天星种植模式后,一般每9行母本之间再单点一行父本。

4.7 母本的收获与晾晒

玉米制种田根据成熟情况应在9 月15 前后开始收获,10月1日前将收获果穗必须全部晾晒到阳光充足的晾晒。晾晒厚度不超过10 cm,应抓住前期高温天气勤翻晒。

猜你喜欢

郑单自交系父本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SRAP结合SSR标记分析油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干旱胁迫对4份玉米自交系生理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