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桑蚕小镇为例
2023-11-07崔喆琼张苗苗郭致体
崔喆琼,张苗苗,郭致体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1 农文旅融合发展背景及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消费需求热点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方向道路、工作布局、基本任务和原则要求,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 年2 月13 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该文件中提到:加快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渠道。该文件对农业农村、旅游业、文化相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2022 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该文件指出对研学发展给予支持,研学终将迎来曙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整个旅游产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不断有地方政府出台纾解旅游产业企业困难的政策,但是针对研学旅行这一新兴和细分市场的新产业,鲜见地方政府针对经营研学旅行企业的纾困政策。虽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但随着旅游需求的升级,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一片向好。
“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1]。当前,我国文旅产业经历着巨大改变,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将成为提升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农文旅”三者融合焕发的巨大活力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2]。通过“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明显,实际增速达4.2%;消费支出构成中,生活用品及服务1 432 元,占6%;衣着1 365元,占1%;教育文化娱乐2 469元,占5%;医疗保健2 120元,占8%;居住5 882元,占27%;交通通行3 195元,占13%;食品烟酒7481 元,占33%;其他用品及服务595 元,占7%。
2021 年—2023 年中国主要假期出游人次情况见图1。由图2 可明显看出,2023 年春节旅游出游3.08×108人次,旅游收入3 758.43×108元,分别恢复至2019 年同期的88.6%和73.1%,文旅产业恢复势头强劲。
图2 2021年—2023年中国主要假期出游人次情况Fig.2 The number of trips during major holidays in China from 2021 to 2023
2 嵩县农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在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洛阳嵩县加快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目前,嵩县桑蚕产业种植面积达15.33 km2,生产收益4 000 元/667 m2,桑蚕产业成为嵩县六大特色产业之一。阡陌桑田也成为商务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蚕桑示范基地,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阡陌桑田研发的“篙州丝绸”蚕丝荣获“2020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优质金奖,桑叶茶、桑叶粉、桑叶挂面、蚕丝被、蚕丝枕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如今,由阡陌桑田公司打造的桑蚕小镇内占地约26.67 hm2的阡陌桑蚕文化产业园已建成,布局有文化体验中心、专家工作站、小蚕共育工厂、桑芽菜厂、研学中心、桑葚采摘园、桑芽菜采摘园,辐射带动当地桑蚕、软籽石榴、猕猴桃和辣椒四大特色种植基地,形成了产业联盟,联动陆浑湖沉浸式采摘体验、绿色果园露营打卡等,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自2019 年引进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以来,嵩县桑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覆盖全县8个乡镇49 个行政村,发展13 270 个种植养殖户,从业人数达到36 000 多人,带动嵩县36 个种植大户、27 个合作社、11 家相关企业发展。阡陌桑田蚕桑示范基地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验收,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桑蚕种植基地。
3 桑蚕小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农业、旅游、研学融合发展正赶上了好时候。”嵩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嵩县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全方位地立体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形成了“林、烟、牧、菌、药”五大产业,打牢高质量绿色发展底色,2018 年以来,嵩县县委、县政府力推蚕桑养殖,为乡村振兴新辟主导产业;2019年,引进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现代蚕桑产业,推出“桑园农企共建”“小蚕工厂共育、大蚕分户散养”“三段式快乐养蚕”等新模式、新技术。
3.1 立足当地实际,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充分依托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了桑蚕小镇产业园,设有小蚕共育工、二级共育车间,10 km2桑园大棚标准化饲育进行自动化烘茧装置,首创“127”蚕桑新模式。对促进全省优化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推广养殖新技术、提升养殖能力、增加养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势必带动全省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达到新高度。
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依托河南省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引进栽植高产优质嫁接桑树新品种“农桑14”“苏豪钟晔”等,统一供应树种、蚕种和技术指导,保底收购,消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校企、院企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推动双方在资源统筹与共享、技术创新与开发、产品设计与运营、人才交流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开展产教合作,实现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带动嵩县桑蚕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3.2 利用农业资源,发挥产业优势
嵩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乡贤返乡创业”战略,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党政领导、群众参与、乡贤返乡、共同富裕”的乡贤返乡创业新局面。阡陌桑田公司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打造“乡贤链+产业链”乡贤返乡创业新模式,构建的“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运营模式实现了“三产融合”“三生同步”“三位一体”,打造的“一核心+四基地”形成了产业联盟,联动陆浑湖沉浸式采摘体验、绿色果园露营打卡等,蹚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同时阡陌桑田创新发展模式,实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三方共赢利益联结机制,使嵩县桑蚕产业实现裂变式增长。乡镇政府、村委会与农民签订《共建桑园协议》,向农户提供桑苗及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收购蚕茧。该模式之所以能迅速推广,得益于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将企业与农户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该模式节省了管理成本,农户按照所交蚕茧的数量和质量获取劳动报酬,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产业优势。
阡陌桑田独创“嵩县蚕桑分段养殖新模式”,在养蚕过程中采用了一条蚕三段养,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1~2 龄小蚕由企业工厂共育,成长较快的3~4 龄中蚕由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二级共育车间完成,操作简单成熟的5 龄大蚕交给农户,7 d即可结茧叶丝。一条小蚕捆绑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三方利益。该模式开行业之先河,实现了小蚕共育工厂化、二级共育自动化、大蚕养殖快乐化。将传统的每年养殖4 批次提高到了12 批次,产值产量提高了3 倍,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民成为“流水线”上的工序工。
开辟特色三产业融合流程,一产种桑养蚕,二产蚕桑产品深加工,三产研学、文旅、食品。以发展一产种桑养蚕为二产特色产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以特色产品的经济效益反哺一产,以三产农旅、文旅、特色游等引流更多的人来到桑蚕小镇,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使产业、教育、文旅“三位一体”,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3.3 整合多方资源,带动乡村振兴
植桑养蚕,嵩县自古即有空桑之野、桑蚕岭、蚕坡等地望和传说遗存。从4 000 年前华夏文明腹地伊水河畔的第一次剥茧缫丝,到2 000 年前嵩州丝绸古道上的第一声驼铃,嵩县车村镇汝河沿岸峰峦叠翠、遍生榑桑,两汉时期此地俨然成为了养蚕业和丝绸制造业最为发达和集中区域。2007 年4月15 日,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碑在河南洛阳市东郊唐寺门揭碑,标志着洛阳市最终被认定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我国的丝绸就从这里启运,越过茫茫戈壁,将古代亚、欧、非的文明凝结在一起。嵩县位于洛阳南部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始终是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繁荣的见证者及保护和传承丝绸文化的坚定实践者,也是在蚕桑产业“农+旅+文”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探索者。
国家“东桑西移”产业政策在中部推广实施是嵩县发展桑蚕业的一个巨大政策优势。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植入乡村运营理念,阡陌桑田公司与闫庄镇大朱村签订了乡村运营合同,以桑蚕小镇运营带动大朱村和周边村庄运营。打造占地约26.67 hm2的桑蚕文化产业园,布局有文化体验中心、专家工作站、小蚕共育工厂、桑芽菜厂、研学中心、桑甚采摘园、桑芽菜采摘园,辐射带动当地桑蚕、软籽石榴、猕猴桃和辣椒四大特色种植基地。以桑蚕文化体验中心为核心,联动周边小蚕共育工厂、桑蚕美食生活馆、桑蚕文化广场、采摘园构成桑蚕文化特色小镇,发展桑芽菜、桑食品加工厂等解决村民就业;发展桑甚采摘、研学旅行等文旅项目带火位于陆浑湖周边的桑蚕文化产业园,吸引更多的乡创客。通过桑蚕小镇带动陆浑镇柏坡村、万安村、猕猴桃基地、石榴基地以及闫庄镇大朱村周边93.33 hm2的产业发展,以陆浑湖周边辐射嵩北6 个乡镇,形成桑蚕田园综合体。通过企业乡村运营盘活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桑蚕小镇成为首批嵩县农旅研学基地,持续推进农文旅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深化品牌打造,形成集旅游观光、教育科普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研学+文旅”“农业+文旅”“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走出一条以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旅增色。借旅游之势,以农旅为媒,撬动研学旅游市场“大蛋糕”,开启文旅体验新模式。
4 桑蚕小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启示
从整体来看,农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各地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对于营造良好的乡村发展氛围、树立积极向上的乡村振兴形象和提升村民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从研究分析嵩县桑蚕小镇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4.1 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发展价值
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贯穿一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产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通过不同路径为农民提供更多岗位,实现农民增收[4]。
4.2 开创“127”三级饲育模式,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
一条蚕三段养,企业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操作简单成熟的部分交给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户,使企业、合作社、农户紧密联系起来,三方互利共赢,提高了蚕桑的产值产量,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工业化,使农民获得更大收益。此模式可应用于多类农业精细化养殖,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4.3 “+文旅”思维,开启农文旅产业融合2.0
通过“+文旅”思维推动农文旅从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度假、康养等新业态转变,从打造沉浸式景观、创新研学体验、挖掘多元产品吸引力等方面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从生产、生态和生活三方面建设形成田园综合体、露营体验、农业农庄文旅以及亲子研学等新兴乡村业态。
4.4 产业促就业增收入,形成特色品牌
发挥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激活乡村产业,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重视塑造乡村特有符号,创新自然生态型旅游产品,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提升旅游附加价值。
5 结语
洛阳嵩县阡陌桑田公司及其打造的桑蚕小镇在农文旅融合方面形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模式,嵩县桑蚕小镇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村民的积极配合,以及公司专业操作运营。通过“+文旅”思维推动农文旅从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度假、康养等新业态转变,从打造沉浸式景观、创新研学体验、挖掘多元产品吸引力等方面开展农文旅融合发展。这一模式为其他乡村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乡村众多,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仅考量利益,需要在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路径,全面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