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释氮肥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2023-11-07张治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艺氮素利用率

张治国

(旌德县孙村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安徽 旌德 242600)

芸薹(Brassica campestrisL.var.campestris),别名芸苔、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1],分布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地区。油菜为主要油料植物之一,种子含油量40%左右,油供食用;嫩茎叶和总花梗作蔬菜;种子可药用,能行血散结消肿;叶可外敷治疗痈肿[2]。油菜是地球上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经济油籽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油籽作物,提供了约60%的国产食用植物油。近年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约为7 400 km2[3]。

世界各国的农业实践表明,为了获得稳定高产,农作物在其整个生长期应该获得足够的营养,特别是氮[4]。氮(N)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影响元素之一,农田施用氮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40%和55%以上。但是,如果一次施用大量可溶性矿质养分肥料,作物将无法吸收,会导致养分流失,降低肥料利用率。在常规肥料中,N主要以铵态氮、硝态氮和尿素氮(或酰胺态氮)的形式存在,一次性施用氮肥过多会导致氮素以硝酸盐淋溶、径流、反硝化和氨挥发等途径损失。因此,利用可控缓释肥料是农作物施肥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可以在作物生长期缓慢释放养分,使养分释放的时间和数量符合作物肥料需求规律,尽量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本文以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沣油737 号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缓释氮肥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沣油737号油菜品种;尿素(含氮量46%),重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量40%),硫酸钾(含氧化钾量55%);沃夫特硝基双效缓释肥(含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25%、14%、7%)。

1.2 试验设计

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油菜种植面积为30 m2。施肥量采用等N 量设计,其中N 为200 kg/hm2、五氧化二磷为60 kg/hm2、氧化钾为70 kg/hm2。处理1 为空白对照(CK):不施肥;处理2(K1):施100%化肥;处理3(K2):施100%沃夫特硝基双效缓释氮肥。

试验地块位于安徽省旌德县孙村镇,肥力水平中等。种植方式采用移栽方式,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下旬开始移栽,苗龄30 d 左右,选择健壮单株进行移栽,移栽密度为12×104株/hm2,株间距0.22 m,行间距为0.3 m,播种后常规管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油菜成熟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及产量差异

本研究主要以株高和茎粗等评价油菜的农艺性状,以千粒质量评价产量构成,以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评价油菜产量。不同施肥方式对沣油737号油菜农艺性状、产量构成、产量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Tab.1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agronomic traits,yield composition and yield of rape

由表1 可知,与CK 相比,K1和K2的油菜植株株高、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等各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施用混合化肥的K1与施用缓释氮肥的K2相比,株高相对较低,说明缓释氮肥对植株农艺性状影响较大;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也相对较低,说明缓释氮肥通过影响植株农艺性状最终影响产量。

2.2 油菜施用化肥及缓释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差异

本研究以油菜籽氮含量、秸秆氮含量、氮累积含量、氮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等评价油菜的氮素利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氮吸收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氮吸收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Tab.2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nitrogen uptake and nitrogen uptake efficiency in rape

主要以油菜籽氮含量、秸秆氮含量、氮累积含量、氮吸收利由表2 可知,K1、K2与CK 相比,油菜籽中氮含量、秸秆中含量和氮累积吸收率均显著增加(P<0.05);施用缓释氮肥的K2与施用混合化肥的K1相比,氮吸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增加(P<0.05)。说明施用缓释氮肥可显著增加油菜植株的氮素利用率。

3 结论

本文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沣油737 号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种施肥方式对油菜植株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产量构成(千粒质量)、产量(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氮素利用(油菜籽氮含量、秸秆氮含量、氮累积吸收量、氮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 相比,K1和K2的油菜植株株高、千粒质量、籽粒产量、秸秆产量、油菜籽氮含量、秸秆含量和氮累积吸收率等各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K2与K1相比,K2株高、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氮吸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也显著增加(P<0.05)。因此,在以后的油菜栽培中推荐施用缓释氮肥,以增加植株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

猜你喜欢

农艺氮素利用率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