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2023-11-07文=鲁

现代国企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发展

文=鲁 东

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2003年首次提出振兴战略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东北为建立独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在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机制和体制问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困扰着东北的发展步伐。

2003年10月,国家首次制定《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拉开了东北振兴的序幕。最初一段时间,系列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好。但后来给东北的政策也给了别的地区后,对东北经济的提振效应就显得相对减弱。另外,东北地区承担着国家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赶超战略”的任务,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相关体制扭曲根深蒂固,很多国有企业缺乏自力更生的能力。另外,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逐渐枯竭也导致资源型产业衰落,造成产业发展不好,就业机会减少,使许多青壮年人口外流。况且,东北地区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对东北地区给予转型期的保护补贴,不能让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大规模破产,只能渐进式地创造条件让其变得有自生能力。所以,过去的一些政策客观上只能为历史补旧账。

就特定目标而言,这一阶段的“东北振兴”政策效果达到了预期,但效果不明显。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仅把历史旧账补好还不够,还要采取科学的全面方案,推动东北地区迈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这一阶段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使人们积累了经验看到了希望。在几个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东北振兴要在国家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改革开放、布局结构、农业现代化、生态保护、产业结构、吸引人才和国内区域合作等方面均衡发展、共同发力。二是在东北科教基础好、重要商品粮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加强东北的投资及市场环境,尤其是在机制和体制层面。三是出台更多支持和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创造一个公平、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并在增加补贴、减税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四是结合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利用国家布局的溢出效应,紧密结合地方特点,求真务实推动当地发展,做好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结合,不能好高骛远。五是在东北三省加强一体化行动,相向而行,不能背向发展。东北三省要沿着哈大线加快一体化步伐,同时融入京津冀,加快构建哈昆经济走廊(直接贯通东北—京津冀—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城市群的经济走廊,囊括及辐射20个省份),逐步形成强有力的东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18年提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角度,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随后,在党中央和东北地区各级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都在逐步提高。

但是,东北全方位振兴仍然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慢、新动能不足等问题的困扰。制约东北发展最突出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经济增长乏力、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够高,政府改革不到位,民营经济活力不足,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过来。

人们感受到,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东北新局面,归根结底还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还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东北人民拧成一股绳,拿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年建设的干劲和闯劲,抓住关键点全力振兴东北的各行各业。尤其在几个方面要有大的改观。

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新突破形成发展新动力。全面扩大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东北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布局。

二是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要尽快完善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唱好深化国企改革这一重头戏,国企仍是东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三是要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重要方向。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要抓住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推动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四是东北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是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绿色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福祉,也有利于充分利用东北独有生态资源,开发旅游资源,推进寒地冰雪经济、生态农业等新产业,推动形成低碳绿色的产业结构。

五是是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强,助推智能装备、新材料、医药健康、寒地冰雪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东北是我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之一。要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

六是东北地区民生领域存在一些短板,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实现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有经济增长,也要加强民生改善。政府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城乡生活及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七是东北振兴关键在人。如果营商环境不改变,东北振兴也就缺乏动力。而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各级干部,要加强东北地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在东北地区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距离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20年,距离上一次在辽宁沈阳座谈会召开5年。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人们看到,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固化守旧,习惯于小富即安,慢慢放弃了创业精神、拼搏精神。当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席卷而来时,一些人仍然固守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对于经济发展走向缺乏预判,思维观念转变滞后,改革步伐缓慢,进而阻碍市场化转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新挑战新困难,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深深地感受到,必须按照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出的那样,要谋定方向、指明重点,围绕三个领域的“现代化”,系统谋划、全面布局。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政府和群众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一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开拓理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要不断解放思想、求新求变,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伟业,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时代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系列重要讲话与指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东北振兴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要深植人民情怀,时刻牢记人民至上。要明确解放思想是自我革命和社会实践创新的先导,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驱动器。东北地区若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成果,用科技创新成果解决东北振兴与发展的困境;要放开手脚,摒弃依赖自然资源、依赖传统体制、依赖外部支持的思维定式,突破看重社会地位、不敢承担风险、不愿主动求变的思维藩篱,强化放下包袱再出发、放下荣誉再启程的观念。

其次,东北之困源于缺乏体制创新、源于产业增长乏力、源于营商环境不佳、源于人才流失严重等。发现问题不难,难在不躲避、不敷衍,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新时代东北振兴,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第三,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战略地位。因此,为东北振兴定位十分必要。一是对东北振兴进行时代定位。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关涉到国家的“五大安全”,要总体布局、协调推进。二是对东北振兴进行空间定位。在宏观战略定位上,“跳出东北看东北”,在更大的格局中审视东北、定位东北。要求东北地区放眼世界、胸怀大局、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乘势而上、借力起飞。三是对东北内部关系的定位。把握东北全面振兴和东北全方位振兴之间的关系。东北全面振兴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多要素综合性的体现,不是单向工作,而是系统工程,不能满足于零敲碎打,而应着眼于整体推进。东北全方位振兴应理解为东北各省区不能“独善其身”,而应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在竞争中不能懈怠,在发展中不能掉队。东北地区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要求东北各省区克服低水平与同质化竞争,务实开展多边合作、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四是在精准的举措上为东北振兴定向。推动全面振兴前提是搞清楚自己的长项和短板。一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这是解决东北振兴的主要问题,可谓抓住要害、切中肯綮。二要找准优势。粮食生产、生态资源、寒地冰雪经济是东北地区的独特优势。三要找动力。全面振兴东北,除了中央持续支持,还要激发内生动力。要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破除思想束缚和障碍。四要保持定力。东北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绝不是轻轻松松一挥而就的,需要把握创新创业规律、培育优良发展环境,需要任务认领的主动性、路径选择的适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定要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改革定力。

第四,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以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发展目标,以尊重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重要保障,以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为后盾支撑,增强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引领振兴东北的行动自觉,引领全体东北民众扛起再次创业的大旗。要继续深化改革东北既有的优势产业和工业体系,如粮食生产加工、整车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进一步深耕细作、深挖潜力,焕发老产业的新春天,同时重点打造新兴战略产业,如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以项目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激发东北地区发展的新动能;结合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春中韩自贸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提升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与对外竞争力。

同时,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论证和建设油气管道、高铁网和铁路网、新型电网和电力外送通道、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数据网……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助力东北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第五,以“四大精神”助力东北振兴。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主要内核的东北“四大精神”,曾激励和鼓舞广大东北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担当奉献。面向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目标,要充分发掘东北“四大精神”的新内涵与新价值,以符合时代呼唤、顺应时代发展的东北“四大精神”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

总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巨大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思想,从国家发展大局深刻认识东北振兴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为全面振兴东北,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做出新的贡献。x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发展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