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风险识别及评价研究
2023-11-07邓博予胡萍宁博文潘宏伟
邓博予 胡萍 宁博文 潘宏伟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全国学生运动会是由曾经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合并而成。其中,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共举行了9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届,共举行了12届。2017年,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教育部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运动会(简称全国学生运动会),分为大学和高中两个类别,每三年举行一次。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作为第一届该项赛事,是中国学生体育赛事的最高级别赛事,由中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共青团中央委员会联手主办,青岛市政府和山东省教育部门负责具体组织与管理。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较历次而言规模最大,参与度也最高。其中,包括大学A组、大学B组和高中组3个组别,共10个主要项目、2个次要项目。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3支代表团参加比赛,约7 200名运动员、1 200名裁判员、3 000名志愿者、1 600名工作人员以及多名学者和专家等总共超过14 0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全国学生运动会按照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规格举办。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中国长久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全国学生运动会,同时也是该项赛事最后一次举办。因为2023年即将在广西举办的首届全国学青会就将全国学生运动会与全国青年运动会再次进行合并,也标志着“体教结合”战略与奥运战略的目标更加齐头并进,也将为我国学生体育赛事开启新的里程。
1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风险识别
WBS为工作分解结构图(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按照项目内部结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1]。该研究采用按实施过程分解的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于之后与RBS风险分解结构的结合也提供了相同的判定方式,有利于风险识别矩阵的建立。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过程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赛事本身、赛事所需设备、体育设施(场馆建设)、规范机制等[2]。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每一场赛事时间、地点及活动安排等各个环节都有所差别,所以即便是周期性的大型体育赛事,每次举办都具有唯一性,是不可复制的。然而,从微观层面来说,可以按照执行时间线将体育赛事的运行流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工作分解。该研究通过调查相关资料文献,将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分为决策阶段(W1)、筹备阶段(W2)、举办阶段(W3)与收尾阶段(W4)4个环节。
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风险识别,这是体育赛事的起步阶段,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初级阶段。赛事主办方要对举办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软硬件条件进行评估,确定大众对赛事的期待性以及积极性。在确定举办赛事之后,对赛事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将其转化成文字形式,以便做出专业报告,为后续赛事风险的预警以及防控打下良好的基础。
筹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风险预警,这是体育赛事能否成功落地的关键阶段。根据赛事举办的规模、项目多少的不同,赛事筹备的时间长短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大学生体育赛事筹备时间在半年左右,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三年一次,筹备时间将会更久。根据筹备阶段的任务、时间、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阶段、冲刺阶段以及测试阶段,各个阶段搜集到的风险因素与风险预警也不同。
举办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风险防控,这是体育赛事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最考验赛事主办方风险防控能力的阶段。赛事举办阶段所需要做的事情非常之多,大到赛程安排、赛事运行,小到运动员及相关人员的接纳,都需要相关赛事负责人全神贯注,以防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损失。
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风险评价,这一阶段是对赛事的善后工作,也是对风险的量化工作。收尾阶段需要对赛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对已经发生了的风险进行实际评价,量化这些风险给赛事主办方带来的损失程度,并写成风险评价报告,为下次赛事的举办积累经验。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WBS分解图
RBS风险分解结构就是通过结构图的方式列出某一项目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类别及风险点,一般来说,它的使用要与具体情况相关联[3]。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学生体育赛事,其体量完全达到了大型体育赛事级别。由于大型赛事规模大,涉及组织、人员多,且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形式上的对抗性和结果上的未知性[4],该研究将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面临的主要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及公共卫生风险并进行细分,得到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风险结构分解图,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RBS分解图
2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风险评价
2.1 RAC风险评价指数法
风险管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增加赛事风险识别和评估的频率可及时有效了解赛事当前面临的风险状况,为及时更新风险应对策略提供支持[5]。根据风险指数评价法的要求,须先明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级。为方便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该研究将可能性划分为频繁、很可能、有时、极少、不可能5个等级,分别以A、B、C、D、E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大型体育赛事RAC风险评价频率指数表
其次就是要按风险发生的严重性进行划分。该研究将大学生体育赛事风险严重性划分为严重风险(I级)、高风险(II级)、中风险(III级)及低风险(IV级)。其中,严重风险将造成赛事重大事故或系统崩溃,高风险将造成赛事阻碍或损失,中风险将会造成赛事一般性损失,低风险将会造成较小损失或可修复的一般性损失,如表2所示。
表2 大型体育赛事RAC风险评价严重性指数表
风险指数矩阵法将危险的可能性划分为五级,将严重性划分为四级,按可能性与严重性两个因素建立一个二维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元素都对应一个可能性和严重性等级,以一个数值或代码表示,称为“风险评价指数”,用来表示风险的大小,见表3。
表3 大型体育赛事RAC风险评价指数表
最后列出风险指数对应的评价原则,为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划分提供参考依据:其中1~5分为低风险,6~11分为中风险,12~16分为高风险,17~20分为严重风险。
2.2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风险评价
根据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WBS及RBS分解图可以构建相应风险识别矩阵模型,每一个对应的单元格当中表示相应的赛事阶段所存在的风险。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遵循客观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等[6]。通过对每一个具体环节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得到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WBS-RBS风险识别矩阵,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WBS-RBS风险识别矩阵
由表4可得出第14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运作过程中六大风险类别所对应的18个二级风险点,同时为下一步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结果显示,在第14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当中,决策阶段及收尾阶段存在风险较少,主要集中在筹备阶段和举办阶段。对18个二级风险点按照对应票数进行排序,将18个二级风险点当中得票最高的13个风险点进行归纳,得到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重点风险,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重点风险表
3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风险评价结果
该文采用风险指数评价法(Risk Assessment Code)对所得出的重点风险再次进行加权评价以加强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参考大型体育赛事RAC风险评价频率指数表(见表1)及大型体育赛事RAC风险评价严重性指数表(见表2),结合大型体育赛事RAC风险评价指数表(见表3)对13项重点风险进行加权赋分。最后,按照大型体育赛事RAC风险指数评价原则将表5中的风险按严重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进行划分,并将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风险细化,得出最终结论。具体如表6所示。
4 结语
目前WBS-RBS工作分解结构及RAC法的应用在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中尚未普及,该研究以学、青运会合并前的最后一届学运会为例,具有一定的实证性及借鉴意义。在研究中筛选出的四类风险中,赛事主办方首先应严格化解容易引起重大事故或系统性崩溃的严重风险,全力排除赛事取消或中断的可能性。其次,由于其余三种类型的风险当中牵扯的相关工作较为冗杂,主办方应在科学理性地分析之后,优先化解其中占主要地位的风险,如政策法规制定不完善等,消除风险产生源头、切断风险传播路径,更加清晰高效地展开体育赛事风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