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摘了我的大枣
2023-11-07张吉强
张吉强
这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大牟镇赵家村沐浴在秋日明媚的阳光中,到处呈现着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上午九点刚过,一辆面包车停在村东头一户人家门口,车门打开后,从车上下来两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个老人村里人都认识,他姓赵,叫赵传德。
看到他,大家心里都纳闷:这老爷子不是住进镇上的敬老院了吗,咋又回来了?
这个赵传德,年轻时父母曾先后托人给他说过几次亲,但因家里太穷,最后一个也没说成。
没办法,赵传德成了光棍儿,形影相吊地一个人过日子,这一过就过了几十年。
今年春天,赵传德去地里干活时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右腿摔坏了,经过治疗后虽然可以一瘸一拐地走路,但再也不能干体力活了。
村干部们经过商议,认为他符合住进公立敬老院的条件,就想办法做通他的工作,送他去了镇上的敬老院。
看到围过来的几个街坊脸上都画满了问号,赵传德笑着向他们解释:“我今天回来也没啥事儿,快过中秋节了,我估摸我家那棵老枣树上的大枣也该红透了。我就向院长请假回来打枣,院长放心不下,就派我的室友老孟头和院里的司机小陆来给我当帮手。”赵传德说着,指了指身旁的两个人,老孟头和小陆一起向大家点头,算是打招呼。
街坊们对赵传德嘘寒问暖了一阵,就先后离开了。
赵传德掏出钥匙开了大门,进到院里拿出来一根竹竿,然后领着老孟头和小陆一起向着不远处一棵茂盛的大枣树走去。
赵传德一边走一边向他们俩吹嘘他家枣树每年挂果如何多,结的枣如何好吃。哪知快走到近前时,他脸上的笑容一下僵住了———枝繁叶茂的大枣树上,哪有一颗枣子?!
老孟头围着树转了一圈,嘿嘿一笑,幸灾乐祸地说:“老赵啊老赵,让你吹牛,你看看你家枣树上哪结枣子啦!”
小陆见赵传德脸色不好,赶紧打圆场说:“赵大叔,你确定这棵枣树是你家的,没认错?这周围有好几棵枣树呢,长得也都差不多……”
“没认错!”赵传德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棵树就是我家的,树干上刻着我的名字呢,不信你们看!”
老孟头和小陆往赵传德手指的地方看去,果然看到那棵树的树皮和别的树不一样,好像以前被刮过,上面歪歪扭扭地刻着“赵传德”三个字。
赵传德解释说,那年他十岁,那时候这棵枣树还只有他的胳膊粗,有一天他爹让他去地里割草,回来时碰到邻居家一个小孩在这棵枣树下玩耍,他警告那个小孩不准偷他家树上的枣,那个小孩却梗着脖子说这棵枣树是他家的。他气不过,就从筐里抽出镰刀,把树皮刮掉一大块,用刀尖在树干上刻下了他的名字。
后来这事儿被赵传德的爹知道了,他爹拿木板把他好一顿揍。
讲完后,赵传德又说:“夏天村里送我去敬老院,临走前,我还特意来树下看看,当时枣花刚落不久,枣枝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枣果儿,那时我就知道今年又能收不少枣。”
说完,赵传德手搭凉棚往树上看了一眼,又气呼呼地补充道,“我估摸,树上的枣肯定是被别人给摘去了。去年的时候就有人想摘我的枣,被我放狗给吓跑了。不行,这事儿不能算完!”
想了想,赵传德让老孟头和小陆先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他自己则急匆匆去村里找村主任赵顺。
赵顺正在院子里修理农具,见赵传德来了,赶紧把他让进屋里,给他沏上茶,刚想开口问他在敬老院的状况,赵传德却板起脸,气呼呼地抢先说道:“大顺子,老叔当初本不愿意去那个敬老院,可你非让老叔去,老叔不想让你为难,也不想给村里添麻烦,只好去了。但你也知道老叔为啥不愿意去。我问你,老叔临走前是怎么嘱咐你的?”
赵顺听罢一下愣住了,歪头看着赵传德,半天没吭声。
赵传德见状,更加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你呀,当了官就不把老叔当回事儿了,唉!”
赵顺赶紧赔起笑脸问:“老叔,咋了,是不是在敬老院过得不舒心?不舒心就回来,我们几个村干部轮流照顾您!”
“你别给我转移话题!”赵传德白了赵顺一眼,依旧怒气冲冲地说,“我问你,当初我去敬老院,是不是把我那棵老枣树托付给你了?你也答应得好好的,说会替我照顾好它。难不成你都忘了?”
“我没忘啊!”赵顺拍着胸脯说,“我对待那棵老枣树,比对待自家地里的庄稼还上心呢。夏天的时候,咱们这里闹虫灾,那棵老枣树上也爬满了虫子,我牢记您老人家的嘱托,顶着火辣辣的大太阳连喷了两次药,才把那些虫子消灭了,不然啊,枣树叶可都要被虫子给啃光了!”
赵顺说完,见赵传德低着头不吭声,又说道:“前几天我去镇上开会,回来路过那棵老枣树,还特意过去看了看,树上挂满了枣,又大又圆,都开始红腚了。我估摸着现在应该红透了。正好今天老叔回来了,一会儿我找两个人帮忙,咱把枣打下来,如何?”
“拉倒吧!”赵传德耷拉着头沮丧地说,“树上的枣,早就被人家摘去了!”
听了赵传德的话,赵顺一下从椅子上弹起来:“怎么可能,谁家也不缺那俩枣啊?又不是啥稀罕物!”
赵传德见赵顺不信,就领着他去看自己那棵老枣树。到了树下,赵顺定睛一瞧,可不嘛,偌大的樹上只剩下了叶,一颗枣也没有了。
赵传德鼻子一酸,红了眼圈:“大顺子,老叔一把年纪了,别怪老叔矫情,你也知道,老叔这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也没啥其他嗜好,就喜欢吃用自家树上结的鲜枣做的酒枣。这下好了,今年的枣让人家摘去了,我拿啥做酒枣?我还打算今年多做点,让敬老院的老伙伴们都尝尝呢!”
赵传德的话让赵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早年的时候,赵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酒枣。大枣成熟后,人们把枣子从树上摘下来洗净晾干,用高度白酒浸泡后装进瓷坛里,然后用泥把瓷坛的盖口封严,再搬到阴凉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后,酒枣就做好了。
这时候打开瓷坛,顿时枣香酒香四溢,清醇芬芳,拿出一颗红通通的酒枣放进嘴里一嚼,甘甜中带着酒味,爽口无比。
那时候物资匮乏,过年时酒枣是人们供奉祖先、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
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中,数赵传德家做的酒枣最正宗,风味也独特,村里人都喜欢吃。
每年年三十的上午,赵传德家的院子里总会挤满小孩儿,孩子们叽叽喳喳围在一起,就等着赵传德把盛放酒枣的瓷坛搬出来,开封后给他们分枣吃。
大家都以为赵传德做酒枣有秘方,纷纷找他要,他却说这都是因为他家枣树结的枣好吃。
后来,由于村里重新调整了土地,好多枣树都被砍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棵。
没有了原料,做酒枣的人家越来越少。但赵传德却依然坚持着,一来他确实非常喜欢吃自制的酒枣;二来呢,只有当过年时,左邻右舍聚在他家门口品尝他做的酒枣时,他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见赵顺闷着头不说话,赵传德更加上火,怒不可遏地说:“大顺子,你别装哑巴,这事儿你到底管不管?你要不管,那我就报警,让警察来抓摘枣的小贼!”
赵顺听后嘿嘿笑着劝道:“老叔,别介呀,不就是几十斤大枣吗,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再说了,警察同志每天都忙得很,就为这么点事儿,您好意思给人家警察同志添麻烦?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一定调查清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赵顺说完,赵传德张了张嘴还想再说啥,这时老孟头和小陆都过来劝他,他也不好意思再说下去,就黑着脸扛起竹竿往回走。
赵顺跟上来,把他肩上的竹竿接过去,赵传德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说话的语气也不那么凶巴巴了:“大顺子,老叔的为人你最知道,老叔不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老叔在乎的不是那几个枣,而是村里人对我的尊重。老叔这辈子没有结婚,打了一辈子光棍儿,最忌讳村里人因为这个事情嘲笑我、看不起我。我虽然去了镇上的敬老院,但还是村里的人,你想吃枣没问题,但得跟我打个招呼。你这样不声不响把枣摘去了,当我是空气吗?是不是觉得我不会回来了,我的东西就充公了,可以随便祸祸?太不尊重人了!”
赵顺也不接茬,任由赵传德发牢骚。他在心里琢磨:这缺德事儿不像是小孩子干的,是谁这么明目张胆把枣给摘去了?等我调查清楚,非收拾他不可!
赵传德回到家把竹竿放好,重新锁了大门,向赵顺道别后,和老孟头、小陆他们回了敬老院。
到了敬老院,赵传德下车后回到自己房间,刚想躺下休息会儿,却见自己的床脚边整整齐齐摆放着四个大瓷坛子,瓷坛口都用泥巴糊得严严实实。他顿时如堕五里雾中。这是咋回事?
这时,同屋的老钱头从外面回来了,见赵传德盯着那四个瓷坛子发愣,就对他说:“上午你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一辆崭新的小轿车来到敬老院,一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从小轿车上下来,点名道姓说要找你,我们告诉他说你不在,他也没说啥,从车上搬下来这四个大瓷坛子,放在你的床脚边,然后又开车走了。”
老钱头说完后,赵传德又问他那辆小轿车的车牌号。
老钱头想了想,说他没记全,只记得后面三个数好像是656。
赵传德摸出手机,立刻拨打了赵顺的手机,接通后,他在电话里问赵顺:“大顺子,咱们村谁家小轿车的车牌号后三位是656?”
赵顺回答:“牛淑英的二儿子前段时间刚买了一辆小汽车,车牌号后三位好像就是656!”
赵顺说的那个牛淑英,是赵传德的屋后邻居,这人心地善良,就喜欢帮助别人,谁家有个马高镫短,一定会不请自到。以前的时候,逢年过节,牛淑英家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让孩子们去给赵传德送一份。这让赵传德很是感激,逢人便说自己有个好邻居。
赵传德拨通了牛淑英的手机。听了他的询问后,牛淑英跟他讲述了事情经过。
原来,前几天牛淑英去外面溜达,看到四五个半大小子正围在赵传德的枣树下摘枣,于是就过去赶他们。
谁知那几个半大小子却说,那个老光棍儿去了敬老院,这枣没人要了,谁都可以摘!
这话可把牛淑英给气坏了,她本打算给赵传德打电话,可又一想,赵传德脾气大,血压又高,万一生气上火闹出毛病来可不得了,最后只得作罢。她喊来几个邻居帮忙,把那幾个半大小子赶走,然后几个人齐心合力把树上的枣全都摘了下来。
大家都知道赵传德喜欢吃酒枣,又怕他在敬老院里做酒枣不方便,一商量,干脆把那些枣装进四个坛子里,让她的二儿子给送去了敬老院。
赵传德听罢,喉咙里咕噜几声,想说啥却一句也说不出来。握着手机,他在心里打定主意,这四坛酒枣,自己留两坛给敬老院的伙伴们品尝,另外那两坛,等年三十给邻居们送回去,过年啦,邻居们不能没有酒枣吃!尤其他还要回去看看牛淑英这个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