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路径研究

2023-11-07刘珊珊郑慧勇林向英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疫情专业

刘珊珊,郑慧勇,林向英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32)

公共事业管理是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1]。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普及,社会对应用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提高,《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人才培养作了明确规定,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既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2]。实践教学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公共管理者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成为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步骤。

教育部自1998 年开始在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是该专业的发展却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学科特色性不强、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职业技能水平较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的针对性不强等[3-4],甚至面临停招的危机[5]。特别是在目前所处的后疫情时代,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要求,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整体学科建设,顺应后疫情发展形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6]。本文通过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地长期参与、持续探索及深度分析,探寻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优化实践成效,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后疫情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建设历史较短,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发展上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课题[7]。从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公共管理实践活动较为浅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场域一般是政府部门、城市或乡村社区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等,由于受到经费、实践单位性质、资源及学生规模的限制,其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参观、见习为主,配以短期、少量的顶岗实习。特别在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措施下,学生深入实践单位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大,传统的实践方式已然无法有效开展,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或者以付出简单劳动为主的顶岗实习无法达到学生深度理解专业内涵的效果,其结果就是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都没有从实习中获得更多的益处,影响了各方对实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破解后疫情时代给实践教学带来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传统实践教学资源有限,无法保障实践教学多样化需求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着一些不规范、流于形式的情况,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过程监管体系,学校实践经费保障不足,严重制约着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师资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学校“一课双师”较为滞后,专业现有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或是毕业之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在实践中的参与度较低,未能对实践内容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虽然很多实践地会接纳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但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实践基地数量较少,实践基地并未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辅助功能。

(三)传统实践教学内容宽泛,无法凝聚实践教学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公共组织和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由此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没有及时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导致人才培养缺少特色。在具体实践环节仍以理论内容的深化为主,思政育人功能短板明显,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性,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不足。

二、后疫情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重要内容,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因此在专业培养上形成了“立足地方,服务基层”的目标定位,旨在为培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实践型基层社会管理人才。

结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后疫情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以社会新形势要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公共精神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顶层设计环节重构实践教学目标,将“知识”“技能”“素养”“价值观”四要素融合到基本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构建“知—行—研”层级式实践教学体系以解决实践课程结构松散、“碎片化”的状态,打破将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附属环节的传统观念。通过校内挖潜、校外合作等多途径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共享大量实践环节资源,构建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四象限”实践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开展融有“抗疫元素”的特色思政教学,将实践与育人有机融合,使实践教学改革从标量变为有方向的矢量,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勇于创新的高水平管理者。

图1 后疫情时代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三、后疫情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一)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保障管理制度

实践教学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规范的制度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能使实践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建立有关实践教学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知识产权、经费保障等规章制度可以充分保障整个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更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实践教学行为;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的校外实践中,应由学校和实践地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以及相关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最后根据建设进展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反馈,并加以改进。

(二)建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实践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多元化进行课程的设计,大一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对专业还未形成全面深刻的认知,对问题的认识主要依据储备的社会经验,因此大一年级以“知”作为设计理念,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在个人已有认知基础上走进社会、了解专业,对专业及社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已经储备了丰富的理念知识,对问题可以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因此大二、大三年级以“行”作为设计理念,通过走访参观、讲座培训、定岗实习等形式,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培养个人良好的公共管理能力和素养;大三、大四年级的实践活动以“研”作为实践教学理念,“研”,即运用、研究与反思的过程,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可以综合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建立“知—行—研”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更好指导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及考核等的设计。

(三)向内探索,充分发掘校内教育环节的实践价值

为了破解后疫情时代公共管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通过向内挖潜,整合校内教育环节的实践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实践教学。基于校园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搭建智能化实践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模拟实训场景,例如利用应急决策沙盘软件,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前后场景,学生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线下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公共管理领域经典案例的研讨会、社会导师进课堂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内公共部门、学生组织等的管理活动中,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这正符合公共管理的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校内实习实践也可以增进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可以积极挖掘暑期实践、团日活动、URP、毕业论文等项目的实践价值,学生围绕公共管理问题开展调研,形成的社区观察报告、调研成果与其参与的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等都可以为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在最终的考核环节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多元主体共评”的形式,以教师评价为主,以学生互评、师生互评为辅,同时校外实践地指导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四)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的实践价值

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丰富实践教学形式,采取“集中+分散”的实践方式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的实践价值,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实践场域受限的问题。集中实践可以继续延续“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调研和见习,邀请优秀的公共管理实践者来校或开展线上专题讲座等。分散实践环节需要学生自己回到家庭所在地,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进入到公共部门或社区居委会进行调研与实习,同时动员学生积极投身到各地团省委等部门发起的“青鸟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家就近参与到社区见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中,使学生真正了解社情、民情和国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分散实习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实践过程中的疫情风险,在开展中需要有更加系统科学的实践设计方案,在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考核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较为严谨细致的设计。

后疫情时代,大量学生深入实践单位实习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只依靠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疫情常态化的新形势要求,通过构建起“从课堂到实验室,从校内到校外”相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破解后疫情时代对实践环节造成的困境[8]。

(五)以思政建设为引领,打造特色实践课程

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的锻炼和培养,在具体实践环节,要围绕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找准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我们从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培养三个方面重设实践课培养目标。建立“以人治人”思政改革理念引领实践教学改革方向,“以人治人”是出自儒家经典《中庸》中的思想,其意思是君子应该按照人性的规律来管理人、影响人和改造人,最终使人能够自觉和自主地改正自己地错误和修正不足,实现不断地进步。帮助学生树立“人性化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做一名“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现代化实践型公共管理者,这与现代新公共管理理念是相契合的,新公共管理理念摒弃传统官僚制,由重视“效率”转向重视服务质量和人的价值实现上来。将传统文化理念有效融入公共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能够有效唤醒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基因,为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范式参考。

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挖掘“抗疫”思政元素,采用访谈或口述史的方式,让学生与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建立对话,让学生去学习和体味优秀公共管理者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例如在社区的参观中,通过聆听社区工作者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真切地感受一名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此外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了解政府治理的创新举措,将实践内容与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紧密对接,切身感受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此增加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动性,促使其在思想深处真正认同“国家观念”,并成为主动践行者。

四、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出于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都应该努力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紧紧抓住“新文科”建设为公共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诸多新机遇,融入多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专业实践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疫情专业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分析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