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泵站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11-07田健
田 健
(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 755100)
红寺堡扬水泵站开工建设投入运行以来,为红寺堡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泵站的水力建筑、机电设施逐渐老化,泵站效率逐渐降低,其中,有些泵站近几年通过更新改造,设备性能、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有些泵站,比如新庄集四泵站因为资金、规划等原因还未改造,泵站的隐患日益增多,在此情况下,如何从管理上入手,加强泵站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泵站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工程设施、机电设备的效益,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 泵站现存问题
1.1 机组设备方面
(1)泵站设备型号种类多、匹配性差。新庄集四泵站于2003年建成上水,初始安装1#~6#机组,总装机容量4 380 kW,设计流量为1.8 m3/s,净扬程高口为90.73 m,低口为50.73 m。扬程高、前池的进水条件差,经过近二十年的运行,机组设备的电气、绝缘日益老化,加上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泵站的整体效益降低、安全问题逐渐凸显,运行可靠性较差。2013年第一次扩建,新增7#~9#3台机组,2017年第二次扩建,新增10#~13#4台低压机组,新老设备并存,主电机既有高压6 kV又有低压0.4 kV,开关柜既有手动拉合式,又有小车开关式,液压蝶阀既有重锤式,又有蓄能罐式,设备型号数量多、种类复杂、操作复杂、管理难度高。
(2)机组老化严重,维修频繁。主副厂房房顶时常漏雨、密封性差,刮风沙尘天气时生产环境粉尘浓度高,泵站1#~6#机组电动机绝缘性能下降、通风散热不良,电机定子铁芯温度较高;加上黄河水含沙量大,泵站扬程高,水泵泵壳高压区容易水蚀造成坑洞增多,叶轮、口环磨损加重或者穿孔,自2015年来,平均每年都有1~2台水泵大修;出水液压蝶阀因三台机组并用一根管道容易造成密封胶条受压老化、闸板汽蚀回水严重,甚至出现停机时轴端密封胶条卡涩导致重锤无法正常下落、蝶阀无法关闭的现象,近年来虽然在设备维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存在机组大修频率高、更换部件频繁的问题,给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1.2 运行管理方面
(1)运行管理任务重,不精细。随着泵房的扩建,机组数量增多,运行人员加强了设备巡视检查力度,但依然存在巡视不到位、巡查不仔细、巡检不全面的现象,对机组的运行参数缺乏细致入微的分析,个别参数后台机和实际测量存在误差,往往造成误判,加上春秋两季检修任务重、检修质量不高,容易造成机组开机运行不平稳。
(2)运行管理人员技术不高,专业不强。泵站现有人员受制于学历和知识水平,精通业务的较少,高级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少,加上后期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培训次数不多,真正精通电气原理、懂维护保养、会分析数据、会科学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欠缺,难以胜任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难以以现有机组的状态做到最优运行、实现最佳效益。
1.3 管理技术规范方面
(1)规章制度不规范,执行力度不彻底。泵站制定实施的规章制度,有的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各岗位责任制不明确,运行操作规程简单,不严谨,虽然近几年不断更新、完善、修订,但新制度和老机组匹配性不高,很多时候执行起来也困难,造成管理不善。
(2)自动化程度不高,技术手段单一。随着泵站的扩建,机组容量的增大,对运行工况的监视越来越严,对各种操作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监视的变量和运行数据越来越多,而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单一,没有实时的数据集中和处理系统、完善的预警预测功能和运行调度技术,实现不了测量、控制、管理一体化。机组运行可靠性、节能性大部分需要人为完成,很多操作要靠人在就地完成,有的故障隐患需要靠经验和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去发现,在设备检修维护中也缺乏有效的技术控制手段,对数据的把控不严格,装配不精细,造成开机运行小问题多。
2 发挥优势、控制不足,努力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在资金、规划设计等原因还满足不了机组更新换代的情况下,如何从管理上入手,提高管理能力,及时建立各种管理目标责任、全面细致排查各种隐患,严格开展机组巡查,一丝不苟做好设备检修,达到机组运行最优状态,是泵站现有运行管理人员需要思考、总结、提高的地方。
2.1 优化制度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机组高效益
规章制度是实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泵站应结合实际,以泵站现有机组水平、实际状态和运行需求,针对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做好规章制度、运行维护规程的优化和提升工作,设计和确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制度体系,并从细节上不断具体优化,制定并完善切实可行、内容严谨、操作性强、执行力强的规章制度,如运行值班制度、设备开停机制度、检修制度等,同时还要强化制度的落实,实行定人定机管理,细化岗位职责,层层落实岗位安全和目标责任,明确事故追究制度,实现以制度促管理的目标。
2.2 加强机组运行管理
(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运行设备存在异常现象的主要方式就是日常巡视,泵站要严格班组巡视检查制度和纪律,建立站长、技术人员、班组三级巡视制度,通过标示巡视路线和确定关键设备巡视点的方式,明确巡视路线,做到巡视到位。要勤于打捞前池拦污栅的柴草,避免柴草过多进入管道,缠绕叶片、堵塞流道、影响效率,着重加强对水池水位、运行电流、润滑油位油质、轴承温度、电机温度、泵体振动、盘根泄漏情况的全面检查,保证轴封水路畅通循环,使盘根得到良好的润滑与冷却。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及时进行检查排除。每个值班人员要对自己的检查内容负责,并及时填入运行记录。除了日常巡检,还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深度巡检,对重点部位、隐蔽部位加大巡查次数,例如母线接头部位温度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短路、漏电现象,运转部件是否存在生锈卡阻等隐蔽问题。
(2)运行分析。值班人员在机组运行中要对其运行状况做到全面掌握,会正确判断、分析机组设备的异常状况。比如运行过程中水泵振动要查看轴承是否损坏,叶轮是否进入杂物,水泵基础是否不稳固、地脚螺丝是否松动,前池水位是否过低造成进水管的淹没深度不够;盘车困难、轴功率升高是否填料压盖压偏与轴摩擦,或压得过紧,导致盘根受压与泵轴摩擦;水泵效率降低,是否水泵填料磨损太多、缠法不对,或口环与叶轮间隙过大造成内泄漏;水泵起动后不出水或出水量较小,是否叶轮、进出水管路被杂物堵塞或进水管口吸入大量空气;轴承发热是否轴承缺油、润滑油变质或水泵基础定位、找平的偏差较大;真空表、压力表的读数突然下降,是否水泵漏气或泵腔吸入空气,对这些异常要会正确分析,及时处理上报。
(3)推进泵站规范化管理。目前,很多泵站已制定实施细则,逐渐推行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及时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向规范化管理靠拢,逐步建立“机构合理、权责明确、运行高效、良性发展”的泵站管理体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落实:加强日常管理,落实责任体系,实现管理常态化;制定管理标准,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标准化;健全组织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实现管理专业化;推行管理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实现管理目标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用规范化标准化推进泵站持续高效运行。
2.3 精细化检修
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根据泵站各机电设备的运行时数、运行状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检修计划,争取在日常维护和保养中有预见性的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严格按检修规程进行检修工作,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组织开展定期检修、缺陷维修、预防维修。检修中推进精细化检修,做到检修前有安全预案,检修过程有控制手段,检修完毕有总结评价,把好三关:一是严把安全管理关,事先制定方案和安全措施,充分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让每个人务必熟悉检修内容、检修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二是严把数据测量关,各项检修要按规定的检修项目逐一进行,不得漏项,对水泵的中开面垫子测算、叶轮与口环的间隙配合、轴承游隙的测量、叶轮与轴的装配配合尺寸等重要尺寸数据要严格把关、细致测量、仔细计算,达到标准规范要求;三是严把质量验收关,对检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全面细致验收,并建立验收台账,对不合格者要用实际数据说明原因,严禁过现场、走形式。
2.4 优化调度方案,合理分配机组运行
现有机组没有变频或变速装置,根据需水量的变化,泵站只能通过频繁开停机组、靠改变水泵的运行台数来控制流量,各级泵站之间经常出现匹配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夏灌高峰期,容易造成运行失调,造成机组及附属设备损耗增大、能耗增加,这种损耗对工程效益的影响无法精确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频繁开停机对电动机、水泵、开关、机组绝缘水平、电网电压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增大了出水阀破裂、管道爆管、断轴等不可控的事故风险。所以对优化调度方案、合理分配机组运行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对全年的用水计划和用水需求、实际灌溉进度进行充分的预判和调研,根据需要选择最优的运行方案,避免频繁倒换机组。其次因进水池采用窄流道侧向进水和多机组共用的大前池正向进水,使得水泵进水管口水流流态紊乱,易产生漩涡,进水效率偏低,尤其机组不对称运行时漩涡情况更严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泵站开停机操作正确选择,泵站1#~3#小机组、4#~6#大机组分别共用一个进水竖井、并用一根出水管道,2#、5#进水是直管,进水条件好,3#、4#出水是直管,出水损耗小,同时开启一大一小机组时,开启2#、5#上水量较好,水泵效率高,同时开两台小机或两台大机组时,优先选用2#、3#组合,4#、5#组合,水泵振动小,功率损失小。
2.5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管理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与时俱进,否则无法适应水利的发展需求,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既要熟练掌握现有设备的运行维护,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材料、新应用的发展方向,确保业务知识不断层,善于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再创新发展。要明确岗位划分,一人一岗,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职工有责任感、有参与感、有成就感。要加大对现有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业务知识精讲和实际操作培训、故障分析处理等实战内容,强化三级培训体系,班组通过现场拷问的形式,对班员进行周培训,泵站以实际操作为主,培养技术骨干,管理处主管科室充分利用单位现有技术人才,对所有运行人员进行系统轮训。培训形式可分为定期培训和脱产培训,定期培训可以参考学分制,对每位人员规定每年必须达到的学习课时,学完考核完毕后作为上岗的条件,脱产培训是优中选优,挑选善于钻研业务、踏实肯干的人员去厂家或相关院校进行培训,培养业务能手,再以点带面,以师带徒形式保证泵站业务知识的传承和管理的持续性,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
(2)加强技术管理,做好资料档案。根据泵站机组运行的有关技术标准,结合实际,制定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等规章制度和技术规程。每年年终按照泵站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实行目标考核、定量考核,找出问题和差距,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工程与设备完好率、泵站效率和能源单耗、供排水成本等指标在标准以内。做好泵站渠道、水利工程设施、机变电设备、辅助设备和监控、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借鉴成熟有效的模式对泵站实现调度优化和经济运行。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对投资较小、效果显著的科技成果加以积极推广和运用。认真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避免缺陷扩大、小隐患酿大事故。认真分析、及时排查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的事故隐患,建立各等级的事故档案,对各种事故类型和易发常见事故要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演练并完善,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每年按照不同时期的灌溉进度和灌溉任务,及时编制灌溉计划、运行计划和检修计划,及时建立、更新设备维修档案,整编各种技术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累计和分析,精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和运行规律,改进泵站的经济运行方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泵站现存问题一部分是由于机组设备老化等“硬件”设施的不足,一部分是运行技术缺陷、管理体系落后、保养维护不全面、职工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运维人员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强化技术管理,加强巡视检查、提高检修质量,用科学、精细、规范的管理方式做好设备运行管理,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泵站整体效益,促进扬水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