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解渴的地椒茶
2023-11-06刘志洲
刘志洲
在黄土高原上,生长着一种很普通的植物——地椒,端午前后花期正盛,紫色的小花开遍山野,清香扑鼻,像画家彩笔点缀出的紫色宝石,耀眼夺目,一片片、一簇簇,嫩绿绵软,踩上去像地毯一样舒服,人们都亲切地称它“香儿宝宝”。
据元代马祖常《北行》诗:“雨余雷菌长,秋入地椒芬。”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四·地椒》中记载:“地椒出北地,即蔓椒之小者,贴地生叶,形小,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地椒的别名叫百里香、长藤草、地香、五脉地椒等,喜光照和干燥环境,抗旱性强,广泛生长于山坡等向阳地带。其植株矮小,约15厘米,其茎匍匐生长,气味芳香,可作蜜源植物,其全株入药,具有祛风湿、助消化、驱虫等功效,还可作调料、食品添加剂,如烹调海鲜、肉类、鱼类等食物时,入地椒可除腥味;加到泡菜与腌菜中,可增添菜品的清香。地椒的新鲜枝叶可直接生食,也可晒干制茶饮,或制成香料,提取精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乡人习惯在地椒开花时摘些回来,炮制成清冽甘甜、透着浓香的地椒茶,在炎热的夏天饮用,以便度过安然的日子。
炮制地椒茶,首先要到山里把新鲜的地椒采摘回来。拿着镰刀,背上背篓或提着担笼,到山里割回来就行。如果发现一朵,周围可能就有一大片。当然,有时在路边或田埂旁也能看到,但这些地方的地椒很容易被人或牲畜踩踏,长得矮小不说,叶子还少,采回来不能食用。其次是挑拣,得把割回来的地椒挨个过一遍,把夹带的泥土和杂草全部清理出来。接着是洗,用清水彻底洗干净即可。
最后一道工序是炮制,这和南方名茶炮制过程极其相似,唯一区别是炮制地椒茶得靠人工,而且以火候最难把握,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锅底的柴草得用麦草、糜草等软秸秆草,切忌用硬柴;在火候上,讲究的是温地椒,温不是炒,因为炒需要大火,会把鲜嫩的地椒炒糊,这样茶叶的清香味就全没有了。虽然大家炮制的方法大致相同,但不同的人炮制出来的味道却大不一样,或者清香,或者浓香,或者含有麦香,或者有股烧焦的草味儿。我曾经见奶奶和母亲在大铁锅里温地椒时,不停用手揉搓,边揉边拿剪刀剪成2-3厘米的小段,同时把地椒根部拣出来扔掉。温好的地椒还不能入茶,需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晒干后就可以收在容器里貯存起来。
喝地椒茶,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没有所谓的“茶道”,随便抓一把茶叶,放在干净的盆里,再倒入滚烫的开水,放置一小会儿,至茶汤红中泛黑,这样清爽的地椒茶就好了,家乡人把冲茶的过程称作“泼茶”,“泼茶”最好使用山泉水,井水也可以。泼好的地椒茶,凉热均可饮用,喝凉茶时不会出现肠胃不适。舀起凉地椒茶直接喝下去,觉得过瘾;用茶杯冲泡,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显得文雅;直接端盆喝,绝对没人笑话你粗鲁。以前收割庄稼时,人们手里除了镰刀,就是一罐能消暑解渴的地椒茶;天气正热的时候打碾,前来帮忙的人胃口普遍不好,主家便提前准备一盆地椒茶,放在打谷场旁边,就连刚打上来的井水都没有地椒茶解渴。
传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时,途经黄土高原上一处偏僻的地方,一日偶感风寒,腹痛难忍,当时宫中所带之药皆已用完,也恰好在乡下,连个郎中的影子也没有。这时,一位憨厚的老农顺手在路边采了几株地椒,泡水给乾隆皇帝喝了,便立即止住腹痛。后来,乾隆皇帝又喝了一次地椒茶,并对这种“灵芝草”赞不绝口,临走时还把它带回了宫中,地椒从此名声大振。
家乡的地椒茶,虽没有西湖龙井那样驰名中外,没有碧螺春那样清香怡人,也没有铁观音那样浓郁芳香,更没有茉莉花茶那样沁人心脾……但它就像一汪移动的清泉,在炎炎夏日里,消散人们心中的暑热,为汗流浃背的庄稼人补充流失的水分,为村庄里的过路人驱散旅途的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