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留下的精神遗产
2023-11-06
邓小平作为一位卓越的领导人,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他的名字始终和改革开放连在一起,此外,他还为中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
务实的语言风格
在邓小平和家人在一起的影视素材中,常有其乐融融的场景,诸如小孙子抠他的脚心,他抓孙女的小辫子等等。他退下来后给孙辈写信说:对国家,我是交了卷子的。你们要学点本事,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这样的期望平凡实在。
退休以后,他说,自己的愿望是像普通人那样到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于是,他在上海的商场里为孙辈们买了铅笔和橡皮,还说:好多年没有花钱了,这是我亲手花人民币。如此向往老百姓过日子的常态,反映在理政决策上面,是能够真切地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表意见,制定政策。
邓小平的务实,典型地体现在他的语言风格上面。他讲话基本上没有形容词,简洁明了,全是大白话,但个中道理却不浅,多耐人寻味。孩子们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他就讲三个字:“跟着走。”问他在太行山坚持抗战做了些什么,回答只两个字:“吃苦。”谈到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绩,也是两个字:“合格。”语言简单、实在、干脆,仔细琢磨,却非常到位,很有内涵。看三卷《邓小平文选》,除个别正式会议的重要报告外,大多是实实在在的谈话。平实的语言风格,传达出邓小平的性格,也反映出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立场。
从理论到实践都遵行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说起来不费劲,道理也不难懂,但要做到从理论到实践一以贯之地遵行,却不那么简单。除了识见水平,还需要有果断和担当的气魄。邓小平1975年大刀阔斧搞整顿,体现了此种品格。面对各种阻力,他多次讲:搞四个现代化,是我们发了誓的雄心壮志,耽误不得。现在有很多60岁的老虎屁股,40岁的老虎屁股,20岁的老虎屁股,该摸的都得摸,一万张大字报都不怕。
這种品格,在邓小平领导和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展露无遗。为这么大一个国家领航,把改革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来推进,自然要冒很大风险,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正确。邓小平的办法是,看准了的事,就果断去做。他经常讲:没有一股劲儿,没有一股气,就走不出一条新路。于是,在决策创办经济特区的时候,他不惜使用了一句战争术语:“杀出一条血路。”在他的批示中,比较频繁地出现“不可拖延”“不能拖延”“不宜拖延”“拖不是办法”这类词句,也反映出干脆利索、果断开拓的气魄。
沉淀的人生经验:
“圣人不好当”
1988年,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力挽狂澜,被国家体委授予“棋圣”称号。第二天,他带着证书去见邓小平。邓小平仔细看了看证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圣人不好当啊!”聂卫平的体会是:小平同志借此告诉我,还是当普通老百姓好。“圣人不好当”,沉淀了邓小平的人生经验,透露出他对个人与历史关系的清醒认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他晚年威望很高,但他始终提醒人们不要给他加人为的光环。
1989年9月4日正式向中央请求退休那天,他对中央领导同志说过这样一些话:“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不要分量太重。”“我很怕有这样的东西,名誉太高了是个负担。……拜托你们了。”1997年1月,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看到了电视上播出的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工作人员附在他耳边讲述片子内容时,93岁的老人露出像小孩受到表扬而不好意思的神情。这也表明,他关于名誉太高是个负担的看法,真诚地发自内心。
关于个人的定位,邓小平也不是毫无期许。1993年9月16日,他对弟弟邓垦讲:“国家发展了,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了。”他对国家的发展作出那样大的贡献,个人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公民”。这种定位,非大胸怀、大境界不能道出。其历史和情感含量,完全可以和人们已经熟悉的他的另外一句名言等量齐观,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两句话脉象相连,相得益彰。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儿子”,所以对祖国和人民有大爱,为之奋斗付出一切都是应该的,能够成为富裕国家的公民,其愿足矣。这种胸怀,和毛泽东的一首词句属同一境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摘自《领导文萃》 陈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