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以A 公司为例
2023-11-06李慧琴
李慧琴
(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
现阶段为应对复杂的经营形势,企业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业财融合体系的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预算控制能力。然而,根据实际管理情况来看,体系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仍旧保留“财务主导”框架形式,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互动性较差,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依托业财融合深层次优化现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一、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概念
业财融合也被称为财务业务一体化,是将原本处于独立状态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进行融合互通,集中资源来开展各项活动,融合内容涵盖思想融合、流程整合两个层面。第一,在思想融合层面,帮助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活动专业知识,并帮助业务人员了解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和理论基础,引导业财人员相互配合对方工作开展。第二,在流程整合层面,对较为繁琐的业务与财务流程进行简化、合并处理,去除重复度较高的步骤,保留有效步骤,同步完成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将控制企业经营成本作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方案,将预算方案交由预算责任部门执行,从而将总体经营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有效预防现金流量不足、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事件形成。简单来讲,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类同时具备计划、控制、评价等属性的企业管理活动。
(二)传统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要求,各类管理问题时有发生,具体存在基础薄弱、目标不合理、执行失控的局限性。第一,基础薄弱,企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缺乏刚性执行依据,也没有将预算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导致管理效果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违规操作行为和管理纰漏时有发生。第二,目标不合理,按历史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来设立本年度预算目标,并没有考虑到该目标是否贴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也没有考虑到预算目标对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拓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出现业财目标矛盾的现象。第三,执行失控,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由财务部门或是预算管理委员会主导,业务部门在管理期间的参与程度较低,被动执行预算方案,而没有主动汇报预算方案执行期间发现的异常状况及重难点问题,导致预算执行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以A 公司为例,A 公司目前未对业务进行预算管控,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缺乏一定的业务基础。
(三)业财融合优化机理
在全面预算管理期间,对业财融合体系的优化,可从提高预算战略衔接度、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强化执行控制三方面落实。第一,提高预算战略衔接度。在预算目标设定环节,要求管理人员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先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来设立预算目标,然后从职能部门业务活动角度论证目标可行性,对预算目标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将总体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处理,分支目标连同预算方案一同移交给预算责任部门执行,彻底解决财务管理目标和业务活动目标相互脱节的问题。第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采取双向编制程序,由管理人员率先编制预算草案,把草案向职能部门公示,公示期间收集意见,根据反馈情况修改草案内容,直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完成预算编制工作,保证方案内容符合实际管理需求。第三,强化执行控制。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人员可以全程参与到业务活动当中,收集一手信息,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采取立即制止挪用资金、控制超预算资金拨付等措施。
二、业财融合在A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期间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为确保各职能部门广泛参与,责任落实到位,消除管理盲区,建议A 公司对预算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选择建立“三人三级”管理决策及执行架构,在决策机构上,从上到下依次由主任、副主任和管理成员三个层级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在执行机构上,由上到下依次由执行负责人、统筹人员和执行成员三个层级组成,如图1 所示。在决策分工方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由总会计师担任,负责设定预算目标、把控总体管理方向和提供指导意见,定期把预算管理成果反馈给主任,并由主任将整体预算结果反馈给董事会。在执行分工方面,执行负责人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对整体战略目标的要求,召开预算工作组会议,统筹开展预算编制、审批、调整等多项工作。执行成员由多名预算专员组成,由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委派多名预算专员,预算专员负责协调部门内预算事项,跟踪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并把本部门在预算执行期间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向上反馈。
图1 A 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决策及执行架构
(二)预算目标设定
在预算目标设定环节,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战略导向原则,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依托价值链体系来设定本年度的预算目标,保持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的紧密衔接,通过实现预算目标来达成年度销售到账收入、市场份额抢占、业务拓展、人均净利润等多项经营目标。为此,企业要做好发展战略分析、预算目标修正两项工作。
1.发展战略分析
管理人员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持续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客观、全面掌握企业经营形势和市场发展形势。根据掌握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优劣势、发展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全面预算管理方向,设定预算目标。例如,对于战略目标为开拓全新市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企业,可以适当增加在扩大市场规模、产品质量控制、客户关系维护等方面的预算额度。而对于市场份额增长放缓、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则需要把控制总体经营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等作为预算目标。
2.预算目标修正
考虑到企业在经营期间会持续产生变量因素,有可能出现市场销量不佳、融资计划失败等突发状况。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设立多项指标,定期对预算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价,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预算执行情况,如果出现突发状况,及时修正原有预算目标,避免目标空洞。
(三)预算编制
在预算编制环节,管理人员需要依托业财融合理念来优化预算编制程序、编制方法,并编制分类预算,实施要点如下。
1.优化预算编制程序
为避免预算方案和业务计划发生冲突,企业应采取“上下结合”的编制程序。由预算责任部门根据工作计划、业务目标来编制预算草案,把草案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再由归口主管部门和预算管理委员会共同审批,驳回缺乏可行性的草案,指出具体问题和修改意见,预算责任部门按照意见修改草案。直至草案审议批准后,预算管理委员会把多套草案进行汇总编制,合并为全面预算草案,得到企业治理层批准后,于次年正式执行。
2.优化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方法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多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尤为重要。以A 公司为例,最终选择零基预算法,把基点设定为预算收支为零,根据所掌握信息来初步敲定各项支出、收入的预算数额,再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逐项审议,调整预算数额与支出收入结构,此法适用于基础变化较大、出现频次较低的预算项目,如有必要也可采取新推出的作业预算法。
3.编制分类预算
考虑到各个预算项目的属性特征,为满足预算管理需要,为预算方案可行性提供保障,管理人员需要把预算项目划分为若干类别,明确各类别项目的编制标准。A 公司把预算项目分为常规型项目、战略型项目和需求改善型项目三种类别。其中,对于常规型项目,由立项人根据调研报告、前期同类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来编制方案,还应考虑到本年度应收合同款和应完成工作量等问题。对于战略型项目,由战略活动负责人按照战略回顾情况、调研报告来编制方案。而对于需求改善型项目,则由市场与发展中心等归口主管部门提前完成市场调研工作,根据调研报告来确定战略策略,再把策略转化成实际需求后,传递给职能部门,部门负责人按照需求和部门情况来编制预算方案。
(四)预算执行控制
在预算执行控制环节,企业需建立执行检查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第一,执行检查分析制度,定期召开检查会议,由预算专员、预算管理负责人和预算责任部门负责人参会,预算责任部门负责人汇报上一阶段的预算执行成果,对比实际与预期,根据对比结果来判断是否采取预算纠偏措施,或是启动预算调整程序。以A 公司为例,规定监控组定期召开预算监控及分析会议,每年年终召开预算总结会议,把预算执行问题分析、制定问题解决方案作为会议讨论内容。第二,预警机制,为实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问题,企业需要应用到大数据技术来建立预警平台,把所采集全部预算执行数据提交至平台汇总整理,如果预算偏差超过该项预算金额10%,向管理人员发送黄灯预警信号。而在预算偏差超过该项预算金额50%或动用机动预算时,则向管理人员发送红灯报警信号。此外,还要求管理人员明确各类预算的控制重点,以销售预算控制为例,持续收集市场同类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如果竞争对手采取降价促销手段,企业需要同步调整报价和预算方案,以占据市场份额为首要目的,再考虑预算管理问题,避免呆板执行预算方案而影响到业务开拓。
(五)预算调整
在全面预算管理期间,一般情况下不予调整预算方案,但在企业内部经营形势、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导致既定预算方案严重脱离实际情况时,则需要启动预算调整程序。首先,由预算责任部门遵循制度要求实施预算方案,如果方案执行期间出现市场环境重大变化、企业合并重组、企业分立、国家调整现行经济政策、材料市场价格与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等突发状况后,立即向预算专员反馈问题,编撰和提交预算调整申请报告,在报告中列举相关数据、描述预算调整原因。随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预算调整报告,在预算指标整体变动幅度不超过10%时,预算管理负责人连同业务归口部门共同审核批复。而在预算指标整体变动幅度超过10%时,则需要在预算管理负责人初步审批后,提交至董事会批准,国有企业还需额外提交至当地国资局备案。完成全部预算调整及审批流程后,再把调整后的预算方案投入执行。
(六)预算考核
为直观反映预算管理效果和预算目标实现程度,企业需要建立预算绩效考核机制,设立多项考核指标,根据所掌握预算数据来开展考核工作,根据考评结果来描述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状况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寻求改善管理的途径。正常情况下,企业可采取平衡计分卡作为预算考核方法,同时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考评。第一,财务维度,设立净资产收益率、人均利润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设立总资产周转率、经营现金流入营业收入比两项指标来反映运营效率。第二,客户维度,设立项目销量、单个项目净收入、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反映市场影响力,设立客户投诉率、客户服务及时率等指标来反映客户满意程度。第三,内部流程维度,设立研发投入、投资收益、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来反映创新管理成果,设立综合降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来反映运营管理效果。第四,学习成长维度,设立员工培训次数与平均时长、员工综合素养、员工满意度等指标来反映人力资源管理成果。同时,为解决部门间“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对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的集成利用,企业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并设立财务共享平台覆盖率、业财数据收集时效性与完整程度等绩效指标。
此外,为引导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当中,企业还应搭建薪酬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评结果来反映预算管理成果,并把预算管理和薪酬管理相挂钩。例如,对于顺利实现预算目标、及时反馈预算执行问题与配合解决问题的员工,向其采取发放绩效奖金等正向激励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理念的问世,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带来了全新发展契机,也是推动财务管理体系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理应提高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找准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融合切入点,实施具体的优化策略,对企业各方面的精细化管控,促进企业竞争实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