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角下乐亭大鼓的传承与发展
2023-11-06张隽菲
◎张隽菲
■现阶段乐亭大鼓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背景
乐亭大鼓相传为1850年前后乐亭著名说书人温荣在老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冀东地区的民间小曲清平歌、悠悠调以及戏曲艺术声腔,同时将说唱鼓书的音乐和表演加以规范,以铁板代替木板击节伴奏,用冀东一代的乡音演唱,创造的具有冀东特色的鼓书艺术。乐亭大鼓与评戏、皮影并称为“冀东三支花”。
1917年,艺人胡少兰于唐山开辟鼓乐大鼓演出场地,后来挤入天津、北京;1954年,靳文然先生的代表作《双锁山》由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靳派乐亭大鼓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全国;20世纪80年代,唐山市曲艺团解散,乐亭大鼓一度陷入发展停滞阶段。2006年5月20日,乐亭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乐亭县戏曲艺术团的艺人大都弃艺务农或经商,乐亭大鼓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困境,低微的收入和渺茫的就业前景使许多有志于乐亭大鼓的青年人望而却步,乐亭大鼓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重危机[1]刘潇潇.乐亭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传承困境
人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核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非遗的传承对人具有高度依赖性,一旦传承人短缺,传承链就可能断裂[2]中工网.非遗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人[EB/OL].(2023-06-05)[2023-09-10].https://new.qq.com/rain/a/20230605A025WO00.。当前大众所熟知的乐亭大鼓演员年龄都较大,师资力量老龄化现象严重。再加上乐亭大鼓没有规范的曲谱和教材,教学方法单一,基本功难等特点,培养有能力的新一代传承人较为困难。学习乐亭大鼓除了要下功夫外,还需要学员有天赋与悟性,对学员的学习能力也有一定要求。而因生源的局限性,目前学习和传承乐亭大鼓的学员相对较少,且多为中专、大专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领军型、复合型文艺人才短缺,存在人才断层的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不利于乐亭大鼓的传承与发展。
发展困境
现阶段,乐亭大鼓的商业演出较少,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乐亭大鼓的发展主要靠政府扶持。但是从综合效益来看,乐亭大鼓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3]仇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耦合机理与实证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乐亭大鼓的受众迅速减少。虽然如今还有乐亭大鼓书会或是走进基层的惠民性演出,但是现阶段仍然无法形成大规模观众自发付费的演出。此外,因为乐亭大鼓为方言演绎,所以其演出范围主要在县区内部,在传播上存在困难。而走出县区的演出多为由政府牵头的基于唐山保利大剧院的唐山市内惠民演出,演出的票价较低,商业性较弱。由于演出频率低、宣传力度弱、演出时间晚且交通不便等因素,乐亭大鼓的演出效果较差。首先,乐亭大鼓的宣传力度较弱,一些观众无法获取演出信息,进而导致演出的观众人数较少。其次,演出时间较晚,交通不便。乐亭大鼓的演出时间较晚,演出结束后大多数公交都已停运,观众无法回家。最后,乐亭大鼓演出曲目及演出人员存在局限性,难以吸引广大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剧院的上座率难以大幅提升。整体来看,乐亭大鼓存在受众圈层局限、年轻群体观看自觉性低、宣传方法落后、商业性弱等问题。
近年来,虽然人们对乐亭大鼓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演出市场萎缩,群众参与性较低,即使有地方财政的支持,仍出现了乐亭大鼓传承人才断代、受众断层等问题。为了使乐亭大鼓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着力打造资金—传承人—艺术的完整产业链。
■乐亭大鼓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文旅结合
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了促进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努力。2018年,党中央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做出了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逐渐增加,“演出+旅游”“展览+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层出不穷。文化和旅游部为了促进消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提出各地要围绕旅游旺季,广泛动员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与其他行业进行联动,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系列促销活动。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又见平遥》《长恨歌》等演出项目仅凭观众发送到网络上的片段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看,随之带动了整个城市与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鉴于此,唐山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展乐亭大鼓。
第一,与李大钊故居等景点结合,将乐亭大鼓作为宣传李大钊事迹的重要载体。例如,以李大钊同志的事迹为主题,创作乐亭大鼓作品;或是依托红色故事创作出更多有时代精神且受人们喜爱的乐亭大鼓新篇,进而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看。此外,还要以免费带动付费,激励现场观众自发拍摄演出视频并上传到社交平台,扩大演出的影响范围。
第二,依托已有场地及团体资源,进行乐亭大鼓表演,如唐山南湖公园的音乐喷泉及空余场地就可以作为演出场所;或是在夜晚人员密集区进行表演,在提升乐亭大鼓知名度的同时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可以在唐山宴之类的聚集唐山特色的场所内驻场演出,让人们在品尝唐山特色美食的同时欣赏乐亭大鼓,进一步吸引大众走进剧场观看乐亭大鼓演出,促进文化消费。
完善传媒经济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非遗开始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乐亭大鼓可以通过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现代传媒促进乐亭大鼓传播的有效路径。
第一,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扩大乐亭大鼓的影响范围。此前,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类似的尝试。例如,2021年,以直播的形式演出了乐亭大鼓传统曲目专场和乐亭大鼓原创曲目专场;2023年,乐亭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为助力5·19“中国旅游日”进行了为期9天的乐亭大鼓惠民云展播活动。诸如此类政府主导的直播活动并不少见,但每次直播的时间短、场次少;虽然点击量、观看量相对可观,但是缺少持续性,难以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再加上每场直播的间隔时间长,热度也难以维持。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乐亭大鼓的传播主体应持续在同一时段直播,注意把握直播平台的流量扶持特点,实现传播乐亭大鼓与直播经济收益的共赢。
第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用好网红效应。鼓励年轻一代乐亭大鼓艺人通过短视频拍摄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演出等日常,支持有能力的乐亭大鼓演员通过参加相关综艺节目等形式展示乐亭大鼓的魅力。此外,还要着力培养新一代乐亭大鼓传承人,并将其打造成明星,吸引更多粉丝,促进乐亭大鼓的传播。
第三,抓热点,迎合潮流制作短视频。乐亭大鼓表演者需要将剧中人物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即所谓的“一板一弦说千古兴替,一人一口演百面人生”。可见,学唱乐亭大鼓的难度较大。有关部门可以将乐亭大鼓的学习过程以趣味性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有吸引力的文案吸引更多年轻人观看相关视频。同时,还要对乐亭大鼓的经典唱段进行全新演绎。可以将乐亭大鼓与唐山的发展历史相结合或者对经典唱段进行改编以吸引大众关注,还可以通过有创意的、有趣的、流行的翻唱等方式对乐亭大鼓进行宣传。例如,德云社多次邀请乐亭大鼓传承人赵凤兰老师到现场进行演出,德云社的演出中也多有乐亭大鼓的出现。故而采用以新带旧的方式可以促进乐亭大鼓的宣传。
建立良性教育传承模式
课堂是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依托非遗传承人进行本土教育,让更多人亲身体验演奏乐亭大鼓,从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形成良性教育传承模式,通过政府指导、传统艺术进校园、运用新媒体平台等措施促进乐亭大鼓的传播。
第一,促进乐亭大鼓进课堂,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乐亭大鼓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对乐亭大鼓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乐亭大鼓,有利于培养新一代乐亭大鼓传承人。
第二,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哔哩哔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受众传播乐亭大鼓的相关知识,同时根据受众兴趣偏好制作更有针对性的内容吸引更多人学习乐亭大鼓。网络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了解乐亭大鼓,并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氛围,还能进行流量变现,增加乐亭大鼓传承人的收益。
第三,现有的乐亭大鼓进校园活动多针对小学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整体来看影响范围依旧十分有限。相对来说,大学生的传播能力更强。因此,乐亭大鼓的传播主体可以与大学合作,通过艺术进校园或开设相关选修课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和学习乐亭大鼓的机会,同时促进乐亭大鼓的传播。
开发新文创产品
乐亭大鼓根植于燕赵大地,反映了当地人不屈不挠和敢于反抗的精神风貌。2018年,腾讯公司提出“新文创”理念,旨在通过增强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联系,打造出更多属于中国的文化符号;2019年,酷狗与ACG领域展开跨界合作,不断推出与传统曲艺相关的音乐综艺、国风音乐盛典等活动;2022年,“中轴线上的历史回响”选取了北京京剧、曲艺的民国老唱片推出了系列数字藏品。乐亭大鼓也可以学习该做法,基于乐亭大鼓的优秀作品,迎合时代需求创作出更多新型文创产品和数字藏品,激发年轻人对乐亭大鼓的兴趣,促进乐亭大鼓实现活态传承。
第一,以乐亭大鼓为基础,利用高科技展开跨界合作。例如,开发数字人,使其熟练演唱乐亭大鼓。这样既能以当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乐亭大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乐亭大鼓的经典唱段被更好地保留,还能让乐亭大鼓爱好者更加方便地找到专业的乐亭大鼓唱段。
第二,打造IP形象。打造具有乐亭大鼓特色且具有设计感的周边形象,以促进乐亭大鼓的宣传,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乐亭大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时代价值。为了使乐亭大鼓“活起来”,政府和社会大众要共同努力,利用新媒体进行传媒经济运营,创作出新的符合大众喜好的文创产品,建立良性教育传承模式,打造较为完整、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真正做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促进文旅更好地融合,使文与旅互相作用,实现共赢,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城市转型。
不足与展望
目前,相关部门关于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乐亭大鼓以及产业链修复问题的考虑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笔者现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深入,使用的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实践,以期弥补不足,希望能以点推面,从乐亭大鼓地传承与发展路径出发,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