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地理互动式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3-11-06王方
王方
高中地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学科。但是传统的地理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双减”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落实互动式教学,倾听学生的感受,优化地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汲取营养,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发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组织角色体验,增强师生交流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采用互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动中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好感。为此,教师可以引入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站到讲台上,扮演教师的角色,讲解地理知识。而教师则扮演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讲台上的“教师”更好地讲课。通过角色体验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优化了师生关系,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强化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观念。
二、开展抢答比赛,降低教学难度
受应试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只关注“考点”,高考考什么,就讲什么,对于其他内容则讲解得较少。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困扰,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双减”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认识到减轻课业负担的重要性,通过抢答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从而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更好的把握,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在开展抢答比赛之前,教师要对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汇总,设计形式多样的抢答题,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参与契机,真正使地理课堂焕发生机。
三、户外实践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是十分广泛的,学生仅靠课堂学习难以掌握全面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践和探索,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教师可以结合地理教學内容,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调查某些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人地协调观。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运用地理思维探索知识,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用照相像机拍下了实地考察的精彩瞬间,有的搜集了一些自然界的物品进行实验。这样,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对本地的地形地貌和人文历史有了全面的理解。
四、引入案例分析,优化地理思维
案例分析能够有效推动互动式教学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在地理课堂上,案例并不是单纯的地理文字描述,还可以是视频。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地理教学需要改进和创新,所以,教师要精选地理案例,挖掘优秀的地理教学资源,将合作学习放到重要位置,突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性。首先,教师要做好案例分析前的讨论。通过多媒体播放案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理论准备,提出案例研究的主题。其次,教师要围绕案例展开互动,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学会合作,相互启发。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师生一起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再次,教师要做好案例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案例讨论向学生引出新的地理理念或者地理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政治、化学等知识进行解释,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融合。
五、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地理学习的整个过程,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获得全面、持续性的发展。教师要将习惯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预习内容,还可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拓展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也可以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地理探究提供了新路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仿真技术构建地理模型,通过人机互动探究地理问题。
总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优势,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增强了教与学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分析学情,引入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地理的主人,促进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