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课堂的议题式教学探索
2023-11-06陈丽梅
陈丽梅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深度学习理念进入教学领域,开阔了教育者视野,引发了教育者对课堂教学的新思考和新尝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深度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有些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仍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学习,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涵养和提升,无法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转变观念,积极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议题式教学作为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通过开展议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与感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落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可见,议题式教学是构建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课堂的有效方式。鉴于此,笔者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的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借助议题式教学,构建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课堂。
一、巧设议题链,培养思维逻辑性
指向深度学习课堂的议题式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议题开展研究和思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既掌握学科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又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议题的设置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落实,而且还是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关键。笔者认为,议题的设置必须遵循“优化主题—设计主议题—规划子议题”的思路,从而形成议题链。
1.结合大单元教学理念,优化主题。
首先,教师要结合大单元教学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不断优化议题主题。教师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规划和设计,从而增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例如,在“遵守规则”的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将议题主题确定为“遵守规则”。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认识到这一框题是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实践落脚点,从教学内容上看,不仅包含“遵守规则”,还包含“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关系”“维护规则”“改进规则”等相关内容,其中“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关系”更是本框题乃至本单元的重难点。如果将本框题的议题主题确定为“遵守规则”,可能会导致思维的片面性和逻辑混乱。因此,笔者结合大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在遵循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本框题主题优化为“规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整节课围绕“规则”这一议题展开,有利于知识系统化,避免思维的混乱,使其更加符合思维的逻辑性。
2.完善议题链,搭建思维逻辑框架。
在优化议题主题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设计主议题,规划子议题,完善议题链,从而引导学生搭建思维逻辑框架。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符合主题的情境作为主议题的大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主议题。主议题统领整节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也是各个教学内容的汇聚点。围绕主议题,结合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规划对应的子议题。子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整节学科知识结构铺设展开。主议题和子议题相互牵引,整个教学过程学科知识明了、逻辑清晰。学生在主议题的统领下,通过对各个子议题的探究、思考,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厘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由此搭建起思维逻辑框架,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和单一性。笔者在“遵守规则”的教学中设计了由一个主议题和三个子议题形成的议题链(如图1)。主议题设计为“从规则的角度破解高铁‘熊孩子’扰乱车厢之困局”,选用的情境背景是频频出现的高铁“熊孩子”事件。主议题点明了本课的主题是“规则”,并且利用“困局”一词,展现这一事件中人物的处境,引起学生“破解”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心理,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当中。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子议题规划为三個,每个子议题都明确展现对应的课程知识和情境切入点。学生通过对议题链观察、思考,认识到要破解事件中人物之“困局”,不仅要从认知上去培养正确的自由观,更要从行动上学会遵守、维护、改进规则。在议题式教学中,通过设计议题链,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本节课和本学习环节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将典型事件作为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为深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挖掘思维深度
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重要载体。创设一个符合课堂教学需求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积极寻找、积累情境素材,并且要敢于结合教学内容、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情境,使之更加符合课堂需求。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
1.一境到底,多角度挖掘素材。
教师选择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作为大背景,在此基础上设计主议题,规划子议题,由此形成完整的议题链。笔者认为一境到底的情境模式有利于保持学生思维的顺畅性。教师需要对情境素材进行多角度挖掘,寻找教学内容与情境素材的统一性,并在此基础上将情境问题作为打开思维角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拓展思维的广度。在“遵守规则”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高铁“熊孩子”大情境,从“熊孩子”的困境、“熊孩子”的自我剖析乃至高铁乘务员、乘客等多个角度充分挖掘情境,使之与学科知识充分衔接。整节课,学生不仅思维连贯,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时代味”“生活味”“火药味”,“三味真火”引领价值,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通过选取紧扣时代主题的典型情境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但是,情境素材又不可以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具有“生活味”的情境才会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有话说,让议题具有可议性。而社会生活又是复杂的,所以,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教师要敢于创设矛盾情境,让情境具有“火药味”,并利用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挖掘情境中蕴含的不同的价值观念,直面价值冲突,深入思考、讨论、研究,对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取舍,剔除错误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必备的品格,从而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加之学生受年龄、社会经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学科内容或时事热点、情境案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利用情境问题进行启发性引导,既要在情境分析中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又要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深入思考,主动体验、理解和感悟。情境问题的设置易小不宜大,易实不易空。教师需要找到情境切入点,利用情境以小窥大,通过分析实践问题领悟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及时通过各种辅助素材,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去看待、分析、解决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进行子议题一“从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思辨‘熊孩子’的困境”教学时,笔者首先抛出两个情境问题:①“熊孩子”作为高铁乘客之一,拥有什么权利?②为什么“熊孩子”的行为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在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系列启发性引导。在利用情境问题进行引导时,教师充分肯定了“熊孩子”拥有的宪法赋予的自由和權利,又将他们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涉嫌违反的法律规定呈现出来,形成矛盾冲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其行为的影响和后果,并在分析中提炼关键词,形成核心知识点,将时事热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问题①为铺垫,学生很快找到问题②的思考路径。通过两个情境问题的分析,学生既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培育了核心素养。随后教师呈现辅助素材,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材料,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不断地通过分析材料掌握知识,利用知识分析材料的深度学习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会辩证地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而提高利用所学知识看待、分析、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议题活动形式,提高深度学习能力
利用议题式教学构建深度学习课堂,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的议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在充满魅力与活力的课堂上,提高深度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利用丰富的议题活动形式,提高深度学习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创建1+N议题活动空间,提高深度学习课堂吸引力。
利用议题式教学构建深度学习课堂,需要创建丰富的议题活动形式,例如时事热点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辩论赛等,但议题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活动显得整节课杂乱而漂浮,无法凸显重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感悟的时间和空间也会变少,议题活动就会变为表演或者走过场,就无法真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融入学习。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创建1+N议题活动空间,有效提高深度学习课堂的吸引力。在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只利用一个主要的活动贯穿整节课,并从多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探究,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培养关键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必备品格。同时,利用N个活动加以辅助,从各个环节推动议题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深度学习课堂吸引力。
例如,在“遵守规则”的教学中,笔者以“高铁‘熊孩子’扰乱车厢事件”时事热点为大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感悟、探究。学生在议题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的学科核心知识。同时,笔者设计了点评“老人高铁霸座拒让,被拘留5日”事件、角色扮演探究劝导技巧、从宪法的角度认识规则等辅助活动,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推动深度学习课堂的开展。创建1+N议题活动,使得整节课重难点突出,松弛有度,将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牢牢抓住,有力提高了深度学习课堂的吸引力。
2.师生合作展现议题活动魅力,提高深度学习能力。
利用议题式教学构建的深度学习课堂,为师生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融入议题活动中,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师生的良好合作不仅使得议题活动充满魅力,而且能够有效激发课堂活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探究活动中提高了深度学习能力。在关于劝导技巧的活动探究中,笔者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第一环节,教师扮演的“乘客”,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劝导,既做到了“有礼”,又做到了“有理”。然而在第二个环节,面对“乘客”的劝导,“熊孩子”变得蛮不讲理、胡搅蛮缠,甚至撒泼,上演“一哭二闹”。各种手段让“乘客”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手足无措,引发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在最后关头,“乘客”灵机一动,摇摇头表示投降,却在转身之余进行录像取证和寻找乘务员协助解决问题。在场学生愣了几秒,不约而同鼓起了掌。在本场师生合作探究的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不仅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由于教师的加入,使得议题活动充满魅力,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进行情感体验。学生或通过体验感受,或通过他人的分享和自己的观察思考,领悟知识的内涵,掌握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的良好合作中,随着议题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施行,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政课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借助议题式教学,构建深度学习课堂,通过设计议题链、创设情境、丰富议题活动形式等方式,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挖掘思维深度,提高深度学习能力,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不断为祖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